打开话匣 表情达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pl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而在小学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所谓的语文表达能力,实际上它不仅包括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也就是习作比较重视,但是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还是比较少,从而便导致了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语文目前的教学现状,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深入。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母语的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运用流利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与他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目的。可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字词句在书面上的表达,而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教师付出的精力就没有那么多了。毕竟在实际的考察中都是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当然也有很多教师认为,说话这种事情,基本上不需要教,学生在家里和幼儿园都有进行实际的锻炼。但是教师们却忽略掉了一点,虽然说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小学生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之前在幼儿园,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很多学生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往往会颠三倒四,从而在进行书面表达的时候,特别是在作文写作的时候,会随着学生的说话方式而体现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是能够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下面笔者将选择其中的两个方面,进行简单说明一下。
  (一) 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增强学生自信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方面,要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己的心理是十分好强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也是十分脆弱的。对于一些口语表达能力不好的同学来说,他们在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自己表达能力不好,遭到教师的厌烦和同学的讥笑,慢慢的就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自然而然的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严重的还会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日后更不敢与别人交流和表达。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就能够让学生慢慢形成一个良好的表达习惯,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与发展。
  (二) 促进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发展
  除了上面说到的意义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教师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作文表达能力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写作文的习惯,基本上是属于口语是怎么表达的,书面语基本上就是怎么表达的。加上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设计中,口语交际这一板块,一般都是放在写作前面,很多作文的内容,都是口语交际内容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才能促进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正因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更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整合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实现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口語表达能力的途径简要进行探讨。
  (一) 营造恰当的口语表达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兴趣。而在课堂中,语文教师想要激发学生诉说的欲望,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恰当的口语表达情境。如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新闻发布会、辞旧迎新会、家乡特产推介会”等口语交际活动时,把教室布置成有相应气氛的场所,再利用多媒体通过音频手段营造出浓浓的口语交际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是没有任何抗拒能力的,同时学生们还喜欢直观上的事物,受到视觉上的吸引。因此,教师通过情境上的创设,学生的注意力便都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再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表达的畏惧心理,有了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从而让学生打开话匣尽情地表情达意就水到渠成了,轻松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的时候,教师首先就要对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和了解,即:“第一,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是要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或者是采访其他同学的读书心得,从而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口语交际中促进学生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第二,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开展的口语交际活动情况,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展开进行作文写作,达到对学生作文训练的目的;第三,在口语交际和写作完成之后,让学生对本堂课文进行回顾,从而让学生再一次体会读书的乐趣。”在语文教师明确基本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开展口语交际的时候,因为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写作训练,所以教师在开展的时候,可以事先将口语交际的任务布置下去。假设教师是以分享读书会的方式进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准备好带到课堂中来,并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自己会喜欢这本书。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之前相互发言。除此之外,教师为了引导一些不怎么喜欢发言的同学,也能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将教室布置一下,比如准备一些开卷有益的手抄报、各种不同书籍的剪贴画等等,还有将教室的桌椅也重新布置一下,黑板上用彩色的粉笔写几个和活动有关的美术字。通过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谈起自己的读书体会也更能全程投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二) 结合教材,恰当进行引导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要抓住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好教材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口语交际是有单独的内容的,一般会放在单元复习和整合中。而对于教材本身来说,它所有内容的设置,都是经过专业的人员进行挑拣和筛选的,所以有其一定合理性的存在的,正是因为教材有相关内容的设置,教师即便是在进行一定思维发散的同时,还是要从教材出发,从而才能够做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的引导。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时候。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即:“第一,让学生能够围绕‘浓濃的乡情’这一主题,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第二,通过让学生之间根据口语交际的主体进行相互的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三,在口语交际结束之后,让学生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根据这样的活动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是围绕家乡来展开的,而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一个地方,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家乡地区的人物风貌和名胜风景。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所展示出来的图片,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可以是学生自己去过的,或者是自己没有去过但是十分想去,然后和班上的同学分享一下。如果说有同学想要去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印象,是否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通过运用多媒体直接的引导,加上讨论中的间接引导,从而慢慢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通过整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的表达能力,实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做到“能说会道”是很难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多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把握契机,并做到有步骤的引导,最后会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美娟.打开学生的“话匣子”[J].文理导航(下旬),2017(4):40.
  [2]古春艳.让表达累积乐趣——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4):234.
  [3]刘红娜.“让学生说起来”——试谈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13):44-45.
  作者简介:
  林丽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与交流,这一过程既包含了口语表达也包含了书面表达。而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更新换代,对于人才的竞争也愈发残酷,而表达能力也成为当代人才充分表现自己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就必须要提高对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仅要加强针对性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同时也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表现环境。本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现
摘 要:音乐微课,以简单实用、创新智能的特色被越来越多的推行,成为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帮手”。它以流媒体为主要形式,围绕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某个知识点而展开,音乐教学变得更具灵动性与包容性。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增加学习的动能,乐于去了解和探索知识技能。  关键词:微课;音乐教学;应用策略  一、 微课  微课的新型在于,它是一个环节的视频资源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呈现教学的重难点和知识点。
摘 要:随着我国课改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课堂当中,对教师技能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们需要去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积极采用试验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高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化学教育是非常基础以及重要的。社会发展需要高中化学的教育也与时俱进,以此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一、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较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通用语言,英语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何采用科学方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工作。本文针对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对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核心素养下高职英语读写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英语;读写教学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教育背景下,未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程度将与学历培养
摘 要:用传统经典文化来引导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提升修养、培养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思想品质的形成阶段,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拥有纯净的心灵世界,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不管社会怎样变迁,科技怎样进步,教育怎样改革,都不能摒弃经典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教学管理中引导学生亲近经典文化,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年轻的心灵就不会荒芜,让校园也因经典而美丽。  关
摘 要:“让学引思”是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究机会,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那么在课堂上应当怎样将“让学”和“引思”实现更好地结合,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数学;应用  “让学引思”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逐渐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从本质上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其中“让学”指的是一种课堂行为,即在一个时间段
摘 要: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已推行了一年,新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了大量的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略显枯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趣味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已推行了一年,新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了大量的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略显枯燥。的确,由于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视阅读教学,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方式,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衔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做出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衔接;对策  培养学生的语文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导致初中音乐教学工作难以高效开展。本文就以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为切入点,探求初中音乐教学的新路径,以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参与意识;策略  一、 引言  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教师能够结合相应的教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过科学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逐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关键词:质疑问难;自主学习;语文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学会思考和质疑,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