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教师致力于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等有着自身独自的特点。因此,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关键词】兴趣 创设情景 突破重难点 促进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教师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思维,就必须要想办法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数的大小比较》时,单纯的用一些数进行比较很枯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出示一幅大海的情景图,“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大海边玩儿?今天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要带大家去海边捡贝壳,你们愿意吗?”接着画面上出示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捡贝壳的情景。
  这样,学生一下子被这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的对话。蜡笔小新说:“我比你捡得贝壳多。”樱桃小丸子说:“不对,我比你捡得贝壳多”。两人争吵不休,我说:“小朋友,怎样才能知道蜡笔小新捡得多还是樱桃小丸子捡得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把两人捡的贝壳一个对一个地进行排列,就把多少比出来了,最后我再用多媒体出示排列图。这样学生很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缘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教师首先要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大量的图像、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各种音频信息,为各科教学创设仿真或虚拟真实的情境,使教学环境得到了延伸和扩展,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能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潜能,有助于学生质疑、假设、探究、验证、判断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在屏幕上先将圆柱的底面分成16份相等的扇形(其分割线用红色表示),然后将圆柱切开分成16份,此时,再将用红色表示的突出的谷峰部分对准另一半凹进去的谷底部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接着把圆柱底面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拼出的几何体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此时向学生提问:“圆柱体分的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形体?”的同时,多媒体进行演示:将切分前圆柱体的底面部分与拼合后长方体的底面部分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接着,将圆柱体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演示通过讨论、思考,进行总结“由于在整个拼切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柱体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展开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巧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视野
  《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必须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而计算机恰好具有这种优势,它可以通过精彩图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高速度、大容量的为学生提供各个领域的知识,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
  如:教学有关“闰年”的知识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白“四年一闰” 的道理,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红色的太阳、兰色的月球、灰色的地球按自己的规律不停的运行着,这时可配上轻松、柔美的音乐,温柔、亲切的解说,仿佛将学生置身于浩渺、奇妙的宇宙中。拟真的画面,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从画面中知道了地球自己旋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月亮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一月,地球绕太阳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我们把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年大约少算了6小时,过了四年就少算了一天,把这一天加在二月份,这一年就有了366天,叫做闰年。通过这种生动、拟真的演示,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总之,只有善于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思考,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近几年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现实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与实践,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打造中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 情境 高
【摘要】复习课该怎样上,怎样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复习课应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自主的、积极的引导学生把松散的知识点按不同的主题进行整理,找出主题中的基点知识,然后纵横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统。  【关键词】复习课 自主构建 知识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0-01  一、当前现状  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是21世纪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使传统的医学诊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摘要】高等数学是理科类五年制大专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掌握好其专业课程知识和5+2专转本考试起着关键作用。为使该专业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应对高等数学的教学试行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分层的必要性、分层方式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实行分层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高等数学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2-02  一、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总目标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扩展了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因而,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样是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经验来自于实践,因此必须有“体验数学——经历的过程”、“感悟数学——方法的内化过程”、“反思数学——提升的过程”、“运用经验——激活方法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活动 经历体验 积累经验  【中图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1-02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见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是仔细再一思考,却感觉教师教育意义不大,思维量少,课堂效率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总是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进行,按照教师预设好的轨迹前进,没有一丝意外,甚至出现“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知识的
升降式着陆梯的相关研究紧紧围绕探月二期工程的关键技术—月球软着陆和月球车释放技术,对月球表面无人探测任务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探月二期工程的技术论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