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动的美国》
[美]保罗·罗伯茨 著
鲁冬旭/任思思/冯宇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4月
5月20日,拜登签署《反新冠仇恨犯罪法》,旨在打击自新冠以来美国频频发生的仇视亚裔暴力事件。而美国亚裔群体的恐惧早在新冠暴发前就已根深蒂固。
仇视亚裔、民粹主义、政党斗争、阶级矛盾,这些关键词近些年来在美国社会中持续发酵,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理性的、撕裂的美国,或者说,一个冲动的美国。
在《冲动的美国》一书中,罗伯茨认为美国病根在于自我中心主义的不断升温。“我”而不是“我们”的价值观,已经从个人,延展至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 本书较多篇幅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故事。该部分叙述了消费主义如何兴起,企业家们又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情绪和欲望,让美国民众放纵性购物,最终被市场吞噬。罗伯茨认为,由此导致的市场与消费者心理的过度融合,这种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让美国人成为了“瘾君子”,痴迷于个人欲望。
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各界都选择去满足个人的短期欲望,而不是长期的集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同理心逐渐弱化,焦虑不安泛滥,美国社会越来越难以容忍差异,从而演化为如今的种种矛盾和撕裂。
作为一名记者,罗伯茨出色的分析能力,以及娓娓道来的叙事专长,让整本书易读性十分强。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五章,该章聚焦美国的一个“非主流文化”城市波特兰。从洛杉矶“逃离”的女同性恋者艾丽、无法忍受不环保思维的移民斯蒂芬,他们精心计划,从别的城市搬来波特兰,因为只有这座城市可以让他们感到“融合”。而在美国的其他城市,他们感受到的是隔离感。
罗伯茨由此引到美国“大归类”的风潮,讲述这是如何影响美国的政治。在人们都倾向于生活在完全符合自己偏好的地方的同时,地区间政见的隔阂深深加剧。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除了几个摇摆州,深红(偏共和党)和深蓝(偏民主党)地区的票数归向几乎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导致美国两党的对立僵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党政治家们都知道如何提出短期的满足方案来赢得地区选票。作者认为,这在让美国不断失去社会凝聚力。
罗伯茨在期待着他的祖国的“康复”,他在等待美国的改变。他希望美国人民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若仅为我,我为何物?若非此时,更待何时?”
罗伯茨的文字兼具理性和丰沛的情感。在静态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为祖国深深担忧和痛心的美国国民。如果你想了解真实的美国,一窥美国现状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妨听听这位美国记者的心声。
《国家地理人类进化史:智人的天性》
[美] 理查德·波茨 /[美] 克里斯托弗·斯隆 著
惠家明 / 刘洋 / 郭林 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4月
脚趾对齐向前、直立行走、关怀他人、拥有童年……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人类的突出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了解这些特征的起源与发展,就是回溯一段有关人类的历史。
人类的起点,是一种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的生物。 但其实,我们在进化史上的近亲—早期的人属物种,都曾发展出实用工具、抽象思維、高度社会化这些“人而为人”的特质,可是他们最终都走向了灭绝。究其原因,是为了适应居住地进化出的特质无法帮助他们面对变化的环境。
对早期的人类祖先来说,任何饮食习惯的变化都依赖于牙齿的演变。被喻为“胡桃夹子人”的鲍氏傍人,有着强壮的咀嚼器官,他们能够食用坚硬、粗糙的食物避免挨饿,却也只能动用这副重型装备吞食柔软的浆果与昆虫。尽管我们并不知道鲍氏傍人灭绝的具体原因,但他们的特征无疑成为了适应新型食物的拖累。
尼安德特人与鲍氏傍人有着相似的命运。这群身材结实健硕的古人类,在十二万年统治了布满温带森林的欧洲,也曾迁移到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与直布罗陀。然而,两万多年前,当冰川蔓延过欧洲,他们突然消失了。尼安德特人并非不能适应寒冷气候,相反,他们的身体在所有人属物种中最适合应对冰寒。但在冰河时期结束、新的海岸线形成后,来自非洲大陆的智人却成为了人类唯一的继承者。
现代人能够应对环境变化,并非基于基因带来的生理优势,而在于文化上的适应。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必将我们带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人科物种的终极形态吗?或者说,属于我们的时代还能维持多久?回溯历史,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环境终会改变,而人类无法控制未来。
《文学如何教育》
陈平原 著
东方出版社
2021年4月
无疑,这本书有着一个引人阅读的书名—《文学如何教育》,在当下舆论中的“文理科之争”中格外引人一读。尤其全书的第一篇文章便叫作《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作为一个关心时事的社科类硕士毕业生,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把书翻去了那一页。
谁不想看看陈平原—这位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授—是如何看待文科教育的呢?
陈平原对于文学教育的话题,有天然的发言权。一是他的职位、专业的权威性;二是他多年来出版的关于现代文学、五四历史的诸多书籍,不论是学术专著还是通俗向的作品,在读者群中的美誉度、传播度都很高,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三是书封上的那七个大字,“三十年潜心思考”,更加大了读者的期待。
它诚实地记录了一位学者对于文学教育的多年思考,多篇文章都保持原始面貌,并注明出处。
全书有一个相对明晰的框架,也提供了一些可贵的观点,比如“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不只将其作为文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来描述,更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来把握”等等。关于一些乡土教育、民族文学方面的思考,也能够看出作者对于文学教育如何切肤、浸入土壤的真正关怀。
但难免也存在一些憾事,全书文章之间有一些拼凑、零碎之感。引用陈平原写在本书序言中有一句话,读者便可明白:“此书并非结构完整的专著,而是若干文章结集,其内在逻辑属于事后追认。” 十分期待将来可以看到作者出一本关于“文学如何教育”话题的系统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