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精品课程成为了各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平台,精品课程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精品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日益显现出了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对于专业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重点,课程内涵建设是核心,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示范性
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精品课程的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逐步形成一定的模式。
1.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
专业教育想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积极参加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自觉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除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外,从事课程建设的教师还承担了科研项目,学科方向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办法。首先,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通过为青年教师讲解教学大纲,修改教案,组织安排试讲,听课点评,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以及吸引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3.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其它教学环节的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门课程能否真正成为高水平精品课程的关键。
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支以教学名师为带头人、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涵建设的示范性
课程内涵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它们构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我们的基本做法包括:
1.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主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定位,建立了“以企业和岗位的要求为原则”的人才培养原理为课程设置重要依据。
2.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新模式
将实训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讲授型教学向实训教学过渡。通过课堂教学、实战实训进行项目训练,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建立教师授课—学生自学,以及教师-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增设了小班专题讨论课,实行参与式教学。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坚持通过形象的动态仿真介绍课程研究对象及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精彩实录以及课件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程,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发挥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长期坚持积极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激励。在总成绩中平时作业占10%,讨论课表现占10%,实训项目训练占3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考试题目多为设计型题目,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辟免试通道,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实训训练取得课程成绩。在评价中我们还加入了企业专家的评价。评价方式的这种改革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了研究型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十分有利。
三、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示范性
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1.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落实在教材建设上,构建立体化精品教材
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花大力气进行新体系教材的建设。和企业共同合作完成石雕石刻重点内容的课件实录工作,完成精品课程的校本教材工作。
2.主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信息时代的来到已使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资源和营造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将会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这一认识,在多年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水平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系统地进行了课程网络资源建设,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结合已有的多媒体技术研究和多媒体课件开发经验,组织了学术和教学水平兼备的教学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研制网络课程。首先,选用精品文字教材作为网络课程开发的蓝本,保证了网络课程的高质量;其次,以知识的建构过程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第三,结合课程特点恰当的进行了设计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四,针对网络课程研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策。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和环境建设。为了建立良好的学生自学环境,构建了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
为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我们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构建了课件研发环境,完善了软、硬件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课程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使我们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精品课程的成功发展可以对其他专业、其他课程起到很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示范性
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精品课程的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逐步形成一定的模式。
1.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
专业教育想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积极参加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自觉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除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外,从事课程建设的教师还承担了科研项目,学科方向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办法。首先,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通过为青年教师讲解教学大纲,修改教案,组织安排试讲,听课点评,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以及吸引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3.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其它教学环节的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门课程能否真正成为高水平精品课程的关键。
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支以教学名师为带头人、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涵建设的示范性
课程内涵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它们构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我们的基本做法包括:
1.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主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定位,建立了“以企业和岗位的要求为原则”的人才培养原理为课程设置重要依据。
2.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新模式
将实训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讲授型教学向实训教学过渡。通过课堂教学、实战实训进行项目训练,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建立教师授课—学生自学,以及教师-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增设了小班专题讨论课,实行参与式教学。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坚持通过形象的动态仿真介绍课程研究对象及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精彩实录以及课件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程,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发挥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长期坚持积极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激励。在总成绩中平时作业占10%,讨论课表现占10%,实训项目训练占3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考试题目多为设计型题目,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辟免试通道,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实训训练取得课程成绩。在评价中我们还加入了企业专家的评价。评价方式的这种改革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了研究型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十分有利。
三、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示范性
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1.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落实在教材建设上,构建立体化精品教材
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花大力气进行新体系教材的建设。和企业共同合作完成石雕石刻重点内容的课件实录工作,完成精品课程的校本教材工作。
2.主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信息时代的来到已使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资源和营造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将会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这一认识,在多年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水平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系统地进行了课程网络资源建设,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结合已有的多媒体技术研究和多媒体课件开发经验,组织了学术和教学水平兼备的教学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研制网络课程。首先,选用精品文字教材作为网络课程开发的蓝本,保证了网络课程的高质量;其次,以知识的建构过程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第三,结合课程特点恰当的进行了设计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四,针对网络课程研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策。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和环境建设。为了建立良好的学生自学环境,构建了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
为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我们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构建了课件研发环境,完善了软、硬件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课程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使我们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精品课程的成功发展可以对其他专业、其他课程起到很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