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贺岁表情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牛、羊、鸡、狗和猪,是为六畜。这是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经过漫长岁月,逐渐将其驯化成为家畜。六畜各有所长,在悠远的农业社会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世世代代与人和平相处,已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好伴侣。它们全都人选十二生肖中。其他六位是鼠、虎、兔、龙、蛇和猴,要么虚无缥缈,要么望而生畏,甚至有的还危害四方。
  成千上万种类的动物世界,惟有六畜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马为六畜之首,马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作用,立下汗马功劳。
  汗马功劳
  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成功地将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研究结果证明,马的驯化开始于距今5500年左右。虽然晚于狗、猪、牛、羊,但是,驯化的马不仅可以像狗、猪、牛、羊一样,给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及肉食的结构带来很大的变化,对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人类自身体质的强壮和人口的繁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马还有力量和速度的优势。有了马,有了马车,有了马路,人们之间的交通交流变得更为便利。马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社会的进步。
  研究表明,交往是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显示了它对交往的依赖性。在劳动交往和语言交往中导致了人类这个万物之灵的诞生。历史证明,交往的扩大,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人们的交往除了利用天然的水路,陆路交通主要是靠车马。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除了经济贸易往来之外,更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它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马和骆驼是这条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马除了驮运货物,更可以载人。散落在古丝绸之路上古代文明遗迹遗物中的乌孙马、大宛马等马的文物、图案,是马的历史功用的生动写照。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近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连接内地和西南地区的道路,那就是茶马古道。1000多年来,它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开展贸易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马不仅是交易互市的重要对象,更是古道交通的重要工具,古道上行走的就是马帮。
  交通交流的发展本身就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交通交流的发展极大推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车马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财富实力的重要标准,因此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车马成了个人身份的象征标志,于是有了殉葬陪葬的车马坑。
  以“汗马功劳”比喻功勋卓著,马可谓实至名归。
  马到成功
  马是战争神器,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马是重要的战争交通工具,骑兵部队更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的《国殇》生动描述了那个时代的车战。当时战争的形式主要是车战,一辆兵车由四匹或两匹马拉,车上有三名武装战士,后有若干步兵。战车一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战国后期,赵国北方地区穿窄袖短衣的游牧部族,时常骑马射箭,滋扰边境,对赵国形成威胁。赵武灵王大力推行“胡服骑射”,在全国推广胡人的服饰,组建骑兵部队。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由此开始。新建的骑兵部队行动迅疾,灵活机动,先后战胜北边和西边的游牧部族,拓展了赵国的版图。这一改革带动了各国军事力量的重组,骑兵,日益受到各国重视。一度成为中外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中国历史上骑兵的极盛时期是元朝,蒙古骑兵威震欧亚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自1928年建立第一支骑兵分队起到解放战争后期,全军发展至12个骑兵师。
  随着技术装备的发展,特别是军队摩托化、机械化的发展,骑兵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兵种地位。当代,许多国家的军队只保留了少量的骑兵,用于执行巡逻、警戒和运输等任务,或是作为一个军种的象征。
  数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无数匹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
  “马踏飞燕”
  以马为题材,先人们塑造了众多流传千古的艺术作品,马踏飞燕就是一例。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雷台遗址发现的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被人命名为“马踏飞燕”的青铜艺术品。艺术家将一匹骁勇矫健、奋蹄疾驰的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的旅游标志。
  马是文化艺术的模特,无论是以马为题材的绘画,还是马的雕塑、青铜马,陶瓷马,马的形象栩栩如生,马的神情神态淋漓尽致,深得人们的青睐和赞美。
  马的疾如风的速度,负千钧的力度,矫健飘逸的风度,马的毅然向前向上、永远昂首扬尾的生存态度,吸引着人,吸引着艺术家对其膜拜状摹,于是,一件件透射着马精神的马艺术品流传于世。传世名马和传世名作,一起成为千古佳话。
  人马情深
  马一旦被人驯服,便死心塌地跟着人,受人役使。人与马相依为命,人与马结下生死之情。就连通往神仙爰居的路,也是非凡的天马牵拉。
  马的文化
  马一旦被人驯服,便死心塌地跟着人,受人役使。人与马相依为命,人与马结下生死之情。就连通往神仙爰居的路,也是非凡的天马牵拉。
  更有马上闲情:相马,驯马,画马,驭马,赛马,舞马……共同构筑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马文化。
  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的昭陵北阙,原来列有什伐赤、青骓、特勒骠,飒露紫、拳毛骗、白蹄乌等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被称之为“昭陵六骏”。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自己先后骑过的六匹战马,令著名画家阎立本将这六匹战马绘成图样,专门雕刻在石头上,陈列于自己的陵寝之旁。六骏浮雕构图完美,极富韵律节奏感,更是寄托了戎马半生的帝王对与自己唇齿相依生死相依壮烈牺牲的六匹骏马的生死之情,“飒露紫”浮雕表现最为典型:   画面表现了丘行恭为飒露紫拔箭的一瞬。马垂头温顺,人细心细微,人与马临危不惧,相依为命,坚毅沉着,超然物外,凸显人与马的情感交流。
  履行作为战争和生产的工具重任之外,马自古以来还担负着体育和娱乐的使命。驭马,赛马,舞马,马球,马上技巧……构成古今人们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
  有一个军马场,甘肃山丹军马场,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距今2130多年,是历史最悠久的马场,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单一组织。是国家第一批认可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马种为基础,又引进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驰名天下的山丹马,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哀。北魏时一度养马高达200万匹,唐代养马极盛时期逾7万匹以上。
  2130多年绵延不绝的马场历史,是人马密切关联的生动写照。
  自古以来,对马的驯养和使用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在社会进程中更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们负重致远、忠勇驯良、风驰电掣,不仅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动力,还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与艺术创作,为我们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数量众多的古代文物中,总能见到马的身影,无论是坚韧威武的战马、雍容健硕的鞍马、灵巧多姿的舞马,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着它们的魅力。
  (作者单位:中国文物报社。图片由文物收藏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文丹)
  马的用途
  “汗马功劳”,比喻功勋卓著;“马到成功”,极言马的功用;“马上”,形容速度之快……
  马的驯化成功不仅稳定地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肉、奶等蛋白性食物,还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运输、作战和劳动能力,促进了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以及社会的进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说马以兴邦,当不为过。
  马的艺术
  人类在描画自己之前,就已经开始描绘马了。以马为艺术创作对象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彰显着马的剽悍威武风度,显现出马的力量之感和自信之气的许许多多的马艺术品,被誉为“稀世珍宝”、“艺术作品的高峰”。
  传世名马和传世名作,一起成为千古佳话。
  新春寄语
  2014年春节期间,由中国文物报社发起的“奔马迎春——一中国马文物”图片联展,举全国50余家文博机构之典藏,将中国的马文物进行了马文化、马艺术、马精神的美学提纯和知识普及。这次联展以国家文物局的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北大红楼橱窗为基础,扩展到甘肃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湖北古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晋江市博物馆等七家博物馆,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同步推出、面向八地观众举办节日公益特展。在过节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到博物馆去看展,不失为一种特别的选择。“奔马迎春”以一种盛世的昂扬姿态,与观众共舞,喜迎马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瑞雪纷纷中,我们喜迎农历甲午马年;
  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阳刚之气,中国人视马为一种吉祥的象征,爱马、贵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文化。
  中原地区早在夏商时已使用马作为生产、生活中主要的劳动工具,安阳殷墟遗址中,出土了商代的双轮木马车和驾车的辕马,甲骨文中也已有“马”字。洛阳出土的“天子六驾”为我们再现了周天子巡游天下时的宏大气势。此外,河南地区还出土大量汉代陶马、唐代三彩马等马文物精品,为我们展现了古代良马的丰姿。
  值此马年新春之际,河南博物院与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举办了“奔马迎春——中国马文物”图片展,借古代骏马良驹的形象向观众读者送去新年的问候,河南博物院也将在新的一年跃马扬鞭,奋力前行!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 田凯
  伴随着新年钟声响彻大地,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岁月的书卷又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漫步于天津市文化中心,马年新春火红的灯光不仅照亮了稳步前行中的天津博物馆,而且点燃起我们每一位文博工作者心中真诚的期盼和希望。天津博物馆在新的一年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像“奔马迎春——中国马文物”图片展这样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物展览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祝愿中国文博事业能够持续全面繁荣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祝福大家新春快乐,马到成功!
  天津博物馆馆长 陈卓
  甲午马年,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多家博物馆举办的“奔马迎春——中国马文物”图片展在全国多地联动展出。在我们西安博物院举办的2014“五福齐聚”小雁塔荐福大庙会中,展览受到了观众的极大热捧与赞誉。
  西安博物院建成开放于2007年5月18日,由博物馆、荐福寺遗址以及著名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组成,馆藏文物十余万件,无论是观赏还是研究都极具价值。我们的基本陈列主要是反映西安的历史发展脉络、城市形态变迁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万千气象。同时也有我院收藏量较大、品质精良的文物专题展览,如佛教造像、玉器等。开馆以来,在各级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新的一年,我们将继往开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
  最后,恭祝大家马年里五福临门,骏驰万里。
  西安博物院院长向德
其他文献
——就建筑史和文化史研究的意义而言,燕大校园规划是近代中国建筑史上一个绝好的案例。  ——1920年11月12日,燕京大学校方延请的纽约建筑师享利·墨菲和高厚德、斯塔奇博士一起堪踏了燕京大学校址。在墨菲的勘查报告中,详细描述了每一帧照片中的重要景物,这些珍贵的照片披露了燕园罕为人知的“最初”。这“最初”没有缤纷的油彩,只有广袤单调的乡野景色、巨大的松树和小土山点缀在视野里缓缓展开的一片平畴之中……
期刊
提要: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政府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展现工业文明、自然景观的新型景观公国。文章以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北星公园为例,对其生态的保护与恢复、历史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实用与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老工业区的改造是一个生态、历史,设计三位一体的综合工程。  关键词: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公园;北星公园;生态;历史;设计  去年笔者有幸随着景观之路
期刊
摘要:南襄隘道,曾是我国古代南北重要交通通道之一。作为古代南阳至襄阳区间内的著名交通要道,南襄隘道以其南北居中、东西则正的特殊优势区位条件,直到民国时期,仍然是中国古代及近代最为活跃的南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流动脉。本文对南襄隘道的路线划分、沿线商业城镇的发展变迁、重要城镇历史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对沿线街市、街屋、会馆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南襄隘道;南襄地区;商业城镇;街市;街屋;会馆  一
期刊
摘要:石质文物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201 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研讨会内容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
期刊
神秘庄园于1909年春天被发现,而在被发掘仅仅一个多月后,庄园立即暴露在自然元素和地震的威胁中,腐朽的速度惊人,致使发掘工作被迫停止,并将重心转为保护。这座遗址的完全发掘将耗费考古学家共两个多世纪的时间。  一百多年来,为保护庄园的墙壁、地面和壁画,人们做出了许多尝试。现在,众多考古学家、建筑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队伍已经开始了一项一年期项目,将过去成功的方法和创新的技术结合,修复先前保护工作
期刊
由东吴至华西,从燕园到随园,经历了20世纪跌宕的社会变迁以及繁复的文化洗礼后,在我国各地的高等学府中,积淀、凝聚了一大批“国宝级”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丰富多彩,特色纷呈,底蕴深厚,无论是空间规划、建筑形态,还是池山小筑、漫道花树,其潜移默化的人文影响,必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不灭的记忆,传承开去。本文依托我国高校遗产所展开的历史文化寻绎,也将唤起别样的回忆与感悟。  历史回顾  1901年9月1
期刊
摘要:《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规划》在对重庆抗战遗址保护成果资料研究分析基础上,对重庆抗战遗址价值进行评估,对其空间规划格局和风貌特色进行诠释。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重庆抗战遗址资源,针对性的提出再利用的原则、指导思想和利用方式。文中结合规划实施后已开展的保护再利用几几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可惜鉴创新模式,提出保护与再利用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重庆;建筑遗产;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抗战时期的
期刊
今天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坐落于原国立中央大学旧址之上,作为珍贵的校园建筑遗产,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群于1991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上世纪初中国政府官办的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其校园建设是当时教育转型初期办学思想的忠实体现,独特价值有别于同一时期的其他教会大学。  当秋色渐浓,暖黄的阳光洒进校园,由南门而
期刊
在东海之滨,鹭岛之南,素以“南方之强”而蜚声海内外的厦门大学,自然环境很美,五老凌霄,依山傍海;校园景观很美,湖光绿荫,凤凰花开;校舍建筑很美,古色古香,中西合璧。  厦门大学,是由毛泽东主席高度褒扬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的。他出资(或募捐)并亲自参与了厦门大学的选址与规划、设计与施工,兴建与监造的校园建筑,美观大方、典雅庄重、坚固科学、经济实用,以其鲜明
期刊
摘要:吴哥王朝创造了伟大的吴哥文明,并在今天暹粒市北郊的吴哥建筑群中得以保留。本文对吴哥的历史、吴哥王朝的信仰、建筑形制、石雕艺术等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吴哥建筑群独特的宗教艺术内涵和石筑建筑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吴哥建筑群;吴哥窟,吴哥寺;“高棉的微笑”;宗教文化;石雕艺术  高棉(Khmer),是对柬埔寨的别称,因多民族国家中约占八成的人是高棉族而得名。高棉民族历史上经历扶南、真腊、吴哥王朝,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