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体现了实验教学重要性,大量编排了“实验活动与探究”专栏。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设计的部分实验停留在验证性层面,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学生对知识本质得不到深刻的理解与拓展。因此教师要领悟课标要求,努力重组这些实验,使它们变成真正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实验。下面笔者就“Cl-与SO42-检验”的自主探究活动设计与大家共勉。
一、依据课标理念,反思教材实验呈现方式
华师大教材是通过二个实验活动来实现“Cl-与SO42-检验”教学,呈现方式如下:
实验一: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1、在分别盛有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2、在分别盛有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实验二:检验盐酸盐和硫酸盐:
1、在分别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2、在分别盛有少量硫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3、在分别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氯化钡溶液,再分别滴入几滴稀硝酸溶液,观察。
其一,笔者觉得教材设置实验一,其意图是在验证性实验阶段上让学生初步建构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实质就是区别Cl-与SO42-;而设置实验二,是要求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发现并掌握含有Cl-与SO42-所有同类型物质的检验方法。但是教材把却把这两个实验分别设置在重要的酸与常见的盐两节中,中间隔了一节重要的碱,因此把两个内涵一样的实验分割成两个片段,不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发现对这些物质的检验实质就是检验Cl-与SO42-。由于时隔过长,导致第二个实验也变成验证性实验。因此,此呈现方式不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构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有实质性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却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地不加思索地全盘接受并死记硬背。
其二,这种呈现方式,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依据实验不是教材指定学生必做的,且觉得实验操作和结论都很简单,就会走“捷径”,于是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自己做简单地讲解就得出教材所写的结论。而在当下,中考对初中生的择优依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形势下,且初中科学知识点不是很多,强化背诵还是比较容易取得好分数的,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实验结论来应对中考,致使实验没有起到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
二、体现科学本质,精设探究发现式实验
笔者在教学中,把两个实验进行了重组,使它们变成了自主探究式实验,呈现方式如下:
探究:Cl-与SO42-检验方法
1、请各组完成三组实验,仔细观察,并做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你们再整合这三组实验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这些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并说说你们的新发现?
首先,此呈现方式是在学习了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种类和盐组成后,将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与检验盐酸盐和硫酸盐两个实验重组成一个整体的课堂自主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发现对这些物质的检验实质就是检验Cl-与SO42-, 同时训练了学生实验技能。另外,还避免了教师重复准备某些实验用品。
其次,以表格形式呈现不但简洁而且对比鲜明,因此有利于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反思等思维活动建构出新知识。这样,让学生领悟教材内容不是让他们被动地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而是要通过自己探究活动才能深刻理解。对教师而言,实现了重组实验的教学目的,即达成了对学生能从实验对比中发现规律能力的培养。所以此呈现形式符合课标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基本要求。
三、突出自主探究,重视实验提炼与拓展
实验重组后,教师的教学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如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只在活动中适时指导学生的操作;如教师很少进行讲解,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只是关注与指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出现卡点。在课堂上,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积极地动手实验,认真地观察现象,相互合作交流,进行讨论等多种思维活动,自然而然间,学生头脑中生成了教师的预设知识——Cl-与SO42-检验的方法,此外,学生还对碳酸盐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得出了CO32-的检验方法,潜移默化中知识进行了拓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袁运开等,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依据课标理念,反思教材实验呈现方式
华师大教材是通过二个实验活动来实现“Cl-与SO42-检验”教学,呈现方式如下:
实验一: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1、在分别盛有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2、在分别盛有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实验二:检验盐酸盐和硫酸盐:
1、在分别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2、在分别盛有少量硫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和几滴入稀硝酸,观察。
3、在分别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氯化钡溶液,再分别滴入几滴稀硝酸溶液,观察。
其一,笔者觉得教材设置实验一,其意图是在验证性实验阶段上让学生初步建构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实质就是区别Cl-与SO42-;而设置实验二,是要求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发现并掌握含有Cl-与SO42-所有同类型物质的检验方法。但是教材把却把这两个实验分别设置在重要的酸与常见的盐两节中,中间隔了一节重要的碱,因此把两个内涵一样的实验分割成两个片段,不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发现对这些物质的检验实质就是检验Cl-与SO42-。由于时隔过长,导致第二个实验也变成验证性实验。因此,此呈现方式不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构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有实质性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却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地不加思索地全盘接受并死记硬背。
其二,这种呈现方式,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依据实验不是教材指定学生必做的,且觉得实验操作和结论都很简单,就会走“捷径”,于是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自己做简单地讲解就得出教材所写的结论。而在当下,中考对初中生的择优依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形势下,且初中科学知识点不是很多,强化背诵还是比较容易取得好分数的,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实验结论来应对中考,致使实验没有起到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
二、体现科学本质,精设探究发现式实验
笔者在教学中,把两个实验进行了重组,使它们变成了自主探究式实验,呈现方式如下:
探究:Cl-与SO42-检验方法
1、请各组完成三组实验,仔细观察,并做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你们再整合这三组实验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这些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并说说你们的新发现?
首先,此呈现方式是在学习了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种类和盐组成后,将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与检验盐酸盐和硫酸盐两个实验重组成一个整体的课堂自主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发现对这些物质的检验实质就是检验Cl-与SO42-, 同时训练了学生实验技能。另外,还避免了教师重复准备某些实验用品。
其次,以表格形式呈现不但简洁而且对比鲜明,因此有利于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反思等思维活动建构出新知识。这样,让学生领悟教材内容不是让他们被动地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而是要通过自己探究活动才能深刻理解。对教师而言,实现了重组实验的教学目的,即达成了对学生能从实验对比中发现规律能力的培养。所以此呈现形式符合课标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基本要求。
三、突出自主探究,重视实验提炼与拓展
实验重组后,教师的教学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如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只在活动中适时指导学生的操作;如教师很少进行讲解,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只是关注与指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出现卡点。在课堂上,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积极地动手实验,认真地观察现象,相互合作交流,进行讨论等多种思维活动,自然而然间,学生头脑中生成了教师的预设知识——Cl-与SO42-检验的方法,此外,学生还对碳酸盐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得出了CO32-的检验方法,潜移默化中知识进行了拓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袁运开等,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