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探索发现处理应对措施,让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降到最低。方法 通过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评估,制定防控方案。结果 通过引入胸外科风险评估机制,较好的预防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有效的保证了医疗效果。结论 在胸外科护理中引入风险评估机制,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关键词] 胸外科;护理风险;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2-01
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伤残和死亡后果的可能性。胸外科手术多为开胸大手术,患者创伤大,术后病变突然,病情变化快且危急,加之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在客观上造成了护理难度的陡然增大。在国外,胸外科是公认的高风险科室,其风险是内科的10倍,因此,了解胸外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者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现将胸外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潜存在的护理风险
1.1 术前风险 ①在患者入院后的首次评估时医护记录不一致引发的护理安全隐患。②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缺失,造成家属在陪护中对突发症状准备不足,一旦发现并发症,将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③有些年轻护士临床护理经验相对不足,巡视不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专科知识缺乏,未能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存在着影响最佳抢救时机的隐患。
1.2 术中风险 ①手术前准备不够充分。②护理人员的配置不当,如护士的工作经验不足,对监护设备仪器操作不熟练,与医生的协作不默契,违犯操作规程,危及手术安全等因素。
1.3 术后风险 ①护患沟通障碍,由于护士没有及时的对胸外科患者进行病情教育和有效沟通,致使一些长期依赖管道生活的患者产生悲观、绝望、甚至厌世等思想情绪,不配合医护治疗。②意外拔管,因麻醉等原因,患者术后的各种管道没有完全妥善固定好,又没有给患者家属讲清管子的重要性,在患者清醒后,很有可能导致意外拔管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③压疮的发生,由于术后疼痛,有些患者不配合医护做翻身挪动,致使患者肌肉簿弱组织长期受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压疮。④坠床事故的发生,年龄因素,身体原因,特别是一些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不能进食,容易导致患者因疲乏无力而跌倒,造成坠床事故。⑤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长期输液,血管壁变薄,弹性下降,造成药物外渗。⑥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患者病情转重时,给些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稳定血流动力,但在使用时必需谨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可引起血压大幅度降低。⑦监护仪器是胸外科患者的监测生命体征的辅助工具,开胸手术后患者进入ICU进行监护,护士对监护室的设备必须熟悉并能熟练使用,如呼吸机,除痰机,心脏监护仪、除颤机等,若不能熟练使用,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出现故障,都会影响胸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造成安全隐患。
2 护理管理安全对策
2.1 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鼓励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增加业务水平,定期组织科室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观念,对科室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进行学习,并进行业务大比武,全面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2.2 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将患者病情,特殊处理记录在科室设计的记事本上,班班交接实行双签名。并进行服药、注射、输液等查对,要求通过查看核对人签名,执行人签名等方式,来降低患者隐患。采取分级护理制度,成立管控小组,对所辖护理人员每周检查一次,根据评分标准给予每个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和鞭策。对护理文书要做到书写清楚,记录真实,客观、准确。并制定压疮日报制度,对已经患上压疮的患者,每日一报,及时处理情况。
2.3 建立胸外科的紧急预案训练计划,并组织实际操作演练,争取让胸外科护士人人具备应急抢救的本领。
2.4 掌握沟通技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 胸外科患者大多有伤口,自感疼痛和活动不便,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护士亲切的话语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心中有依靠,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护士长要引导年轻护士体贴关心患者,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同时主动将病情变化和各种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和家属,使其理解并接受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晚期绝症和濒临死亡的患者,合理满足患者和家属感情心理等多方面的要求,安抚其不良情绪。
2.5 强化健康教育,开胸手术前指导不容忽视,术前责任护士要一对一的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要叮嘱患者在开胸前一定要戒烟两周以上,定时清洁口腔,不要受凉,注意保暖,练习腹式呼吸,指导有效咳嗽等。术后护士除加强消化道管理外,重点讲解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如变换体位,翻身,如何活动等,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
3 小 结
在现代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关注,成为了评价一个医院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和具体性,而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求,是医院生存的根本。胸外科作为医疗领域里的高风险科室,其高危风险在某种程度上看似由不可控因素造成,但是在现有医学体系下对胸外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症状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已经有了丰富的临床积累,只要精心准备,有效预防,都是可以避免和减少发生的。而对一些非医疗因素所产生的意外,经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统计分析,也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能够避免发生的。因此在胸外科护理中通过引进风险评估机制,可以较好的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有效的保障治疗效果,是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梁仕兰.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与护理防范[J].临床合理用药雜志,2010,5(10):137-138.
[2] 王辛.胸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3,1(20):57-58.
[3] 肖贝.胸外科护理风险与预防[J].中国中医药咨询杂志,2011,1(3):181-182.
[关键词] 胸外科;护理风险;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2-01
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伤残和死亡后果的可能性。胸外科手术多为开胸大手术,患者创伤大,术后病变突然,病情变化快且危急,加之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在客观上造成了护理难度的陡然增大。在国外,胸外科是公认的高风险科室,其风险是内科的10倍,因此,了解胸外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者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现将胸外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潜存在的护理风险
1.1 术前风险 ①在患者入院后的首次评估时医护记录不一致引发的护理安全隐患。②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缺失,造成家属在陪护中对突发症状准备不足,一旦发现并发症,将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③有些年轻护士临床护理经验相对不足,巡视不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专科知识缺乏,未能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存在着影响最佳抢救时机的隐患。
1.2 术中风险 ①手术前准备不够充分。②护理人员的配置不当,如护士的工作经验不足,对监护设备仪器操作不熟练,与医生的协作不默契,违犯操作规程,危及手术安全等因素。
1.3 术后风险 ①护患沟通障碍,由于护士没有及时的对胸外科患者进行病情教育和有效沟通,致使一些长期依赖管道生活的患者产生悲观、绝望、甚至厌世等思想情绪,不配合医护治疗。②意外拔管,因麻醉等原因,患者术后的各种管道没有完全妥善固定好,又没有给患者家属讲清管子的重要性,在患者清醒后,很有可能导致意外拔管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③压疮的发生,由于术后疼痛,有些患者不配合医护做翻身挪动,致使患者肌肉簿弱组织长期受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压疮。④坠床事故的发生,年龄因素,身体原因,特别是一些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不能进食,容易导致患者因疲乏无力而跌倒,造成坠床事故。⑤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长期输液,血管壁变薄,弹性下降,造成药物外渗。⑥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患者病情转重时,给些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稳定血流动力,但在使用时必需谨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可引起血压大幅度降低。⑦监护仪器是胸外科患者的监测生命体征的辅助工具,开胸手术后患者进入ICU进行监护,护士对监护室的设备必须熟悉并能熟练使用,如呼吸机,除痰机,心脏监护仪、除颤机等,若不能熟练使用,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出现故障,都会影响胸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造成安全隐患。
2 护理管理安全对策
2.1 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鼓励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增加业务水平,定期组织科室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观念,对科室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进行学习,并进行业务大比武,全面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2.2 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将患者病情,特殊处理记录在科室设计的记事本上,班班交接实行双签名。并进行服药、注射、输液等查对,要求通过查看核对人签名,执行人签名等方式,来降低患者隐患。采取分级护理制度,成立管控小组,对所辖护理人员每周检查一次,根据评分标准给予每个护理人员进行鼓励和鞭策。对护理文书要做到书写清楚,记录真实,客观、准确。并制定压疮日报制度,对已经患上压疮的患者,每日一报,及时处理情况。
2.3 建立胸外科的紧急预案训练计划,并组织实际操作演练,争取让胸外科护士人人具备应急抢救的本领。
2.4 掌握沟通技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 胸外科患者大多有伤口,自感疼痛和活动不便,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护士亲切的话语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心中有依靠,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护士长要引导年轻护士体贴关心患者,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同时主动将病情变化和各种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和家属,使其理解并接受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晚期绝症和濒临死亡的患者,合理满足患者和家属感情心理等多方面的要求,安抚其不良情绪。
2.5 强化健康教育,开胸手术前指导不容忽视,术前责任护士要一对一的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要叮嘱患者在开胸前一定要戒烟两周以上,定时清洁口腔,不要受凉,注意保暖,练习腹式呼吸,指导有效咳嗽等。术后护士除加强消化道管理外,重点讲解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如变换体位,翻身,如何活动等,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
3 小 结
在现代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关注,成为了评价一个医院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和具体性,而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求,是医院生存的根本。胸外科作为医疗领域里的高风险科室,其高危风险在某种程度上看似由不可控因素造成,但是在现有医学体系下对胸外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症状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已经有了丰富的临床积累,只要精心准备,有效预防,都是可以避免和减少发生的。而对一些非医疗因素所产生的意外,经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统计分析,也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能够避免发生的。因此在胸外科护理中通过引进风险评估机制,可以较好的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有效的保障治疗效果,是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梁仕兰.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与护理防范[J].临床合理用药雜志,2010,5(10):137-138.
[2] 王辛.胸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3,1(20):57-58.
[3] 肖贝.胸外科护理风险与预防[J].中国中医药咨询杂志,2011,1(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