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373.5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38-01
随着新课改从试点到全国范围内的推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笔者主观地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这次新课改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之一。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主动的、独特的思维形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乐于表达、走向成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名状的愉悦,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整体素質的提高铺路架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并不断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笔者看过很多的观摩课,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有许多课,教师为了“创新”,整堂课花样百出,看起来形式新颖,也很热闹,但细细地探究一下,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并不等于学生创新,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很多教师也许本来就是这么理解的:创新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所以,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当然是有好处的从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讲,它当然好过“满堂灌”。但是,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阐明的是,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为了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但学习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是为了创新!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创新就是空谈,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形式。
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
二、张扬个性,强化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只有不墨守成规,不满足于现成结论,乐于和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人,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种创新意识,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用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质疑释难、问题讨论、创作表演等教法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摒弃过去那种满堂灌的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树立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最终目的的意识。当这种意识逐渐支配学生的学习时,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去发现、探讨、思索、判断,形成新的结论。这种过程就是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设计”,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求异性、发散性、新颖性和独创性特征的创新思维过程。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设法引导他们在立意、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发散求异思维,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是体现自我价值,是自我个性的直接外泄。
三、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而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训练,致使学 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越雷池”半步的非分之想,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痛心,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爱思考、善质疑、敢批评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对书上、或带权威性的说法总想如何领会它、记住它,不敢另作新解、推翻原说。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起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其次,在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在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敢于探求新知,提出自己的新观;在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用现成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的看法。第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获得人类 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从评判、辨析、质疑、引申和发挥等角度来审视已有知识,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其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勇于开拓新路。
四、正确评价学生,倡导创新行为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尽量多些。”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平时学习成绩好或者听话的优秀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实事求是,不应带有任何成见和偏见,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进行正确评价,不能因为不合常情、不按常规而任意给予抹煞。在创新教育中,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去要求,不能用预定的答案或现成结论作为评价学生想法的依据。例如,有位教师出了一道“雪溶化了变成”填空题,让学生动动脑筋后回答。多数学生都回答说是“水”,有一学生却在空格填上一个“春”。因为这位学生的回答同标准答案相悖,教师便打了叉,而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位教师无疑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相反,我在教授《项链》一课时,关于“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讨论时,就有学生提出与教参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玛蒂尔德”本身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而不是教参所说的“虚荣心”,并不因为学生的观点与教参不符而一棍子打死,而是因为学生的创造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由此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断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由星星之火逐步发展到燎原之势。
总之,创新是教学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抓住每一个素材、每一个机会,持之以恒地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来一定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随着新课改从试点到全国范围内的推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笔者主观地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这次新课改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之一。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主动的、独特的思维形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乐于表达、走向成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名状的愉悦,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整体素質的提高铺路架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并不断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笔者看过很多的观摩课,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有许多课,教师为了“创新”,整堂课花样百出,看起来形式新颖,也很热闹,但细细地探究一下,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并不等于学生创新,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很多教师也许本来就是这么理解的:创新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所以,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当然是有好处的从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讲,它当然好过“满堂灌”。但是,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阐明的是,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为了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但学习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是为了创新!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创新就是空谈,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形式。
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
二、张扬个性,强化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只有不墨守成规,不满足于现成结论,乐于和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人,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种创新意识,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用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质疑释难、问题讨论、创作表演等教法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摒弃过去那种满堂灌的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树立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最终目的的意识。当这种意识逐渐支配学生的学习时,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去发现、探讨、思索、判断,形成新的结论。这种过程就是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设计”,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求异性、发散性、新颖性和独创性特征的创新思维过程。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设法引导他们在立意、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发散求异思维,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是体现自我价值,是自我个性的直接外泄。
三、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而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训练,致使学 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越雷池”半步的非分之想,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痛心,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爱思考、善质疑、敢批评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对书上、或带权威性的说法总想如何领会它、记住它,不敢另作新解、推翻原说。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起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其次,在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在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敢于探求新知,提出自己的新观;在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用现成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的看法。第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获得人类 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从评判、辨析、质疑、引申和发挥等角度来审视已有知识,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其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勇于开拓新路。
四、正确评价学生,倡导创新行为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尽量多些。”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平时学习成绩好或者听话的优秀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实事求是,不应带有任何成见和偏见,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进行正确评价,不能因为不合常情、不按常规而任意给予抹煞。在创新教育中,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去要求,不能用预定的答案或现成结论作为评价学生想法的依据。例如,有位教师出了一道“雪溶化了变成”填空题,让学生动动脑筋后回答。多数学生都回答说是“水”,有一学生却在空格填上一个“春”。因为这位学生的回答同标准答案相悖,教师便打了叉,而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位教师无疑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相反,我在教授《项链》一课时,关于“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讨论时,就有学生提出与教参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玛蒂尔德”本身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而不是教参所说的“虚荣心”,并不因为学生的观点与教参不符而一棍子打死,而是因为学生的创造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由此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断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由星星之火逐步发展到燎原之势。
总之,创新是教学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抓住每一个素材、每一个机会,持之以恒地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来一定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