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桥梁 以媒为媒促交流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fe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基础,媒体是桥梁,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渠道、平台和桥梁作用。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年来,吉林省与俄罗斯开展了高层次、多领域的经贸、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不断向前运行,推动中俄两国媒体更好地进行交流合作,2014年9月24日-29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成功组织举办了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媒体交流活动。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10家媒体和中国中央媒体驻吉机构及吉林省主要媒体参与活动,两国媒体就系列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深入探讨,达成广泛共识。
  让了解成为合作的基础
  交流研讨,增进互信。9月25日上午,中俄地方媒体交流合作研讨会在长春举办,由《俄罗斯报》、哈巴罗夫斯克《生意人报》、符拉迪沃斯托克《金角报》、哈巴罗夫斯克专业杂志《远东能源消费》、滨海边疆区公共电视台OTB、远东地区“东方媒体”、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台、符拉迪沃斯托克Shanson广播、远东地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中心”、滨海边疆区《商业报》等10家媒体13位成员组成的俄罗斯媒体代表团和《吉林日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等省直媒体及新华社、《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中央媒体驻吉机构相关领导出席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吉林省省情宣传片,双方媒体不仅介绍了各自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和合作意向,还围绕如何发挥媒体作用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促进睦邻友好关系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对中俄两国媒体交流合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访问考察,加深了解。25-26日,俄罗斯媒体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社、中国吉林网和城市晚报社等省直媒体。访问过程中,俄罗斯媒体实地考察了吉林媒体的硬件设施,还详细了解了媒体的人员组成、队伍建设、编审制度、版面节目设置等情况。经过本次活动,俄罗斯媒体与《吉林日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建立了广泛联系,进行了深入了解沟通,为今后的进一步交流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此次活动参与媒体多,接触范围广,不仅安排了研讨会,还设计了冷餐交流会。研讨会上双方媒体积极介绍各自情况和合作意向,冷餐会上媒体间针对各自感兴趣的项目互留联系方式,进一步进行深入洽谈对接。
  实地采访,感受变化。25日-29日,俄罗斯媒体代表团就相关选题先后采访了一汽集团、长影集团、长白山及珲春等吉林重点企业和地区,深入了解了吉林省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情况和以长影为代表的吉林文化发展情况,切身体验了以长白山为代表的吉林旅游产业发展及生态建设情况。
  让友谊面向未来发展
  此次活动既使俄罗斯媒体更加了解了吉林,又为俄罗斯媒体与吉林省媒体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中俄媒体增进了彼此了解,并就开展版面和节目互换、加强多渠道合作等达成了广泛共识,同时就在俄罗斯媒体开办吉林省专栏、播放吉林电视剧等实质性合作项目达成初步意向。
  在互动中增进人民情谊。经过对一汽集团、长影集团、长白山和珲春的采访,俄罗斯媒体代表们对吉林省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对外开放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记者们在采访过程中均表示以前也知道吉林的一些情况,但是了解得不多。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详细了解了吉林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文化繁荣景象,也品尝了吉菜,学会了使用筷子,收获非常大。《金角报》编辑艾琳娜?巴尔克娃说,八年前曾来到过珲春,而现在的珲春已今非昔比,发展速度之快,出乎她的意料,也使她开了眼界。她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促进中俄媒体深入交流,也通过媒体的报道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交流中强化媒体友谊。此次活动,双方媒体参与热情高,交流深入务实,在建立广泛联系的基础上达成多个合作意向。经过多渠道、多种方式的交流研讨,俄罗斯媒体和吉林省达成了多项实质性合作意向。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广播电台拟与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合作,通过节目互换、共同主办听众活动等方式,架设中俄听众相互了解的空中桥梁。《俄罗斯报》远东分社拟在吉林印刷报纸,再运回远东发行,以降低办报成本,并希望与吉林合作定期刊发“吉林专版”。滨海边疆区公共电视台OTB就播放吉林纪录片和电视剧达成初步意向,下一步希望深入洽谈具体合作事宜。
  在合作中推动经贸关系。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俄罗斯媒体仅采访了吉林省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但《俄罗斯报》《生意人报》、滨海边疆区公共电视台OTB在活动过程中就播发了有关活动的报道。俄罗斯媒体代表团成员表示,吉林有很多俄罗斯人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多他们要报道的选题,回国后,他们将把在吉林的所见所闻和采访到的内容在自己的媒体上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吉林,来吉林工作、生活、旅游、投资。《俄罗斯报》符拉迪沃斯托克分社社长康斯坦丁?巴西洛夫表示,希望明年能够推動在东北亚博览会期间举办俄罗斯远东地区与吉林省商贸洽谈会,将俄罗斯的企业代表与吉林省企业汇聚一堂,加强两地的经贸合作。同时,俄罗斯和吉林媒体共同报道洽谈会及东北亚博览会的有关情况,营造良好氛围,以实现通过媒体合作促进经济合作的目标。
  用智慧传播好中国声音
  此次活动让我们深深感到媒体交流活动不仅是媒体间的交流学习,更是人民间的交流,是展示中国形象,展示吉林形象的重要渠道和平台,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加强联系,丰富多元化报道。国外媒体报道是外国受众了解中国,了解吉林的重要渠道和平台。要进一步提升对外传播的实效,就要不断加强与国外媒体的联系,密切与国外媒体的交流合作,推动国外媒体多采访报道于我有利的消息内容,多报道我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和优势资源,多报道我人民幸福生活和美丽风光,多报道我文化繁荣和丰富多彩,从而增进国外民众对中国、对吉林的了解和认识,展示良好形象。
  拓宽渠道,开展经常性报道。外宣实效不仅体现在受众认知变化上,更体现在受众的行为变化上,要想切实增强外宣实效,就要不断拓宽与国外媒体的合作渠道,逐步在国外主流媒体上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报道,以影响国外受众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我们将在此次活动成果基础上,积极争取在《俄罗斯报》开辟“吉林专版”,定期刊发吉林新闻。同时,推动在滨海边疆区公共电视台OTB定期播放吉林省电视纪录片和电视剧,在俄罗斯主流媒体扩大吉林的声音。
  策划选题,助力深层次报道。我们的新闻资源和报道选题很丰富,但能否赢得国外媒体的关注,得到国外媒体的积极报道,关键要看能否讲好中国故事、吉林故事,能否用国外媒体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好新闻素材和选题服务。今后需要加强选题调研与策划,及时挖掘掌握各地各部门好的新闻线索和选题,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策划后,通过提供新闻线索,邀请国外媒体来访等方式,积极争取国外媒体对吉林更加深入的报道,进而有效扩大吉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他文献
作为近年来一个广受关注的概念,公共外交本身直接与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等问题相关,因此在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长期以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学术界,对于公共外交的研究多停留在概念分析、行动呼吁、案例综述的阶段,公共外交的研究对象在不断增加,但研究方法中普遍缺乏范式构建,也缺乏更加详尽的量化分析和历史比对,对于一些经典案例,如乒乓外交、推特外交等案例的研究也还是停留在案例描述上。  这种情况是
期刊
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维护国家利益能力的提升,中日关系的持续紧张以及东海、南海争端的加剧,亚太局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媒体报道和国际涉华民调中也多有体现。作为国际知名民调机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态度调查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自2006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有关美国国际形象的调查,并从2
期刊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球传媒业的发展风起云涌,我国对外传播领域也出现一些不同以往的新趋势。最为突出的应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贯穿其中的新的传播理念——互联网思维。如果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塑造民族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那么在融合媒体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不再以国土疆界清晰划分,全球传播更为关注的是世界性的、关乎人类发展共同命运的议题。  互联网思维:融媒时代对外传播的金钥匙
期刊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李云路 郭信锋 刘斐)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日在此间闭幕。在进一步明确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的前提下,会议确立了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并把“稳定增长”置于首位。  根据会议公告,2015年的中国经济工作将围绕“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期刊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经过五年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在平台建设与全球布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是,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中国声音仍然不强,传播效果有待提升,议题设置难以与西方大国抗衡,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依然任重道远。  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
期刊
近年来,为改变“西强我弱”的现有国际传媒态势,树立正面、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
期刊
“全副武装的部队,端着已上了刺刀的步枪,携带催泪瓦斯弹,围住了高中,阻止九名想去那里学习的黑人孩子进入。”  “尽管警察保持着和平的行动,但是他们的军用装备,如装甲车、催泪弹、橡皮子弹和强声炮让事件升级,引起全国关注。”  两个相似的场景。前者是发生在1957年9月的“小石城事件”;后者是发生在2014年8月的“弗格森事件”——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白人警察击毙18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引发当地居
期刊
古德曼是世界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曾经任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等职。曾出版多部中国研究专著,如《邓小平政治评传》《中国的新富阶层:未来统治者,当下的生活》等。  作者认为,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社会分化加大,在
期刊
2014年,中国经历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此背景之下对外传播事业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我国对外传播阵营中,新媒体传播开始具有更为重要的位置,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其在对外传播研究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一、聚焦新形态:从顶层设计到微传播载体  2014年,以4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移动互联网推进到一个更为快速的时代。这些新的变化都为新媒体对
期刊
作者马克林教授是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格里菲斯大学荣休(Emeritus)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文教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中国形象、中国艺术,主要作品有《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新剑桥当代中国手册》《西方的中国形象》等。  本书主要讨论解放后的新中国形象,这是外国学者较少专门涉及的一个领域。他从政治、外交、经济、人口政策、环境问题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1949年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