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3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单药培哚普利进行治疗,B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单药缬沙坦进行治疗,C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
  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的总有效率,C组和A组、B组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通过相应治疗后,3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相比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C组的改善情况要比A组和B组更加显著,C组和A组、B组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培哚普利缬沙坦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13-0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心血管内科上常见且多发的临床重症之一。尤其以中年和老年患者的数量居多,临床上常用培哚普利以及缬沙坦进行治疗,为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效果,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通过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跨度为25-75岁,平均年龄为(58±3.9)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而且比较患者其他的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单药培哚普利进行治疗:早期每天口服培哚普利2mg,连续服用一周之后增加服药剂量为每天4mg;B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单药缬沙坦进行治疗:早期每天口服缬沙坦40mg,连续服用一周之后增加服药剂量为每天80mg;C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早期每天口服培哚普利2mg+缬沙坦40mg,连续服用一周之后增加服药剂量为每天培哚普利4mg+缬沙坦80mg。治疗疗程为3个月时间。然后将3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3组患者疗效的结果。
  1.3疗效标准。显效: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复至I级或者心功能改善2级,身体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有效: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身体状况有所改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病症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加重[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B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C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C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的总有效率,C组和A组、B组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2.2心功能情况。3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通过相应治疗后,3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相比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C组的改善情况要比A组和B组更加显著,C组和A组、B组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2.3不良反应情况。A组出现一过性低血压2例,B组1例,C组1例。调整剂量后继续应用,A组出现刺激性咳嗽3例,B组出现3例,C组出现2例,均能耐受,继续治疗。3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C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C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的总有效率,C组和A组、B组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通过相应治疗后,3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相比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C组的改善情况要比A组和B组更加显著,C组和A组、B组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培哚普利是一种强效并且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ARB),ACEI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是AngII的生成除了ACE途径外还存在其他途径,故ACEI不能完全阻断。ARB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终末阶段,可以弥补ACEI不完全阻断的不足。所以ACEI和ARB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能更有效地彻底抑制RASS,同时保留了因ACEI而升高的缓激肽的作用,共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输出量,为心脏泵血功能和神经激素系统以及心肌的生物化学带来独特的好处,降低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并且继续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万荣文,邓湘辉,管燕等.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CRP、IL-6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7):3325-3328
  [2]代琳琳,杨喜山.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左心室重塑的影响[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2):219-220,2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500例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将这些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500例未接受安全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安全管理。  结果实验组的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们行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待手术患者128例,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
期刊
摘要: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体征表现取决于患者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泮托拉唑是胃酸分泌的抑制剂,可选择性、竞争性地抑制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终末步骤,产生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对基础胃酸和胃酸促分泌素等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起效迅速,作用强而持久,可维持胃内pH较高水平,为患者止血造就良好的环境,该药联合抗Hp治疗消化性溃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原肺水肿、脑水肿并发解糖葡糖球菌感染1例。  方法:针对本院1例病例进行分析。患者男,回族,37岁。因咳嗽、咳痰7天,伴胸闷、气短、浮肿。在本院进行治疗过程。  结论:在高原肺水肿、脑水肿患者中临床并发感染较少见,在此患者血培养中查到解糖葡萄球菌,并及时按药敏提示更换了有效抗生素,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高原肺水肿脑水肿葡萄球菌性  Doi:10.3969/j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成本与效果。  方法:从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分别选定基本情况基本相同的病例,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用药情况。  结果:两组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两组的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成本效果上有显著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肝脏移植患者术后在静脉输注同种异体脐带间充干细胞(UC-MSCs)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20例肝脏移植住院患者静脉滴注UC-MSCs过程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  结果:在20例接受UC-MSCs静脉输注的肝脏移植患者中,无1例出现发热,2例患者出现乏力感,1例患者出现轻度神经系统表现,余患者无特殊不良反应。  结论:重视UC-MSCs输注前后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对比评价抗焦虑抑郁药物对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度洛西汀是一种临床常用抗焦虑抑郁药,本实验选择一部分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80mmHg)随机性得分成三个组。  结果:三组患者三周后的降压有效率为74.2%,68.7%和89.9%,前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第三组与前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三组伴抑郁焦虑的高血压患者分别用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予以抗休克治疗,在手术完成后实施大容量复苏,对生命体征实施动态监测,针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82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40例在5d内手术,手术完成后,7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均是切口
期刊
摘要总结了1例肥胖患者患视神经脊髓炎合并严重压疮的护理过程,认为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与主管医师共同制订护理措施,注重控制感染,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压疮的康复并使患者病情好转。  关键词:肥胖视神经脊髓炎压疮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43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护理组模式在儿科血液病区应用效果。  方法:在血液病区将医生和护士分发成两个治疗护理组,制定治疗护理组的职责,实施医生、护士共同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护理组模式,通过质控检查比,较实施前后的病人满意度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儿科血液病区管理过程中,实施治疗护理组模式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治疗护理组模式血液病区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