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一幅情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月派诗人在新诗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觉进行艺术尝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个性、风格,而徐志摩正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他的诗歌创作集个性化与创造性为一体,从意象创造到情绪情感的宣泄以及音律和谐,都带有“徐志摩式”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被广泛收录于中学教材与读本中,对于学生掌握现代新诗的艺术技巧和体味诗美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对课文逐词逐句的翻译和解释,忽略了从整体上分析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立足意象分析诗歌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感知诗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流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诗歌意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镜子,徐志摩的爱情诗或直接袒露对情人的追求,或将自然唯美的意象与女性美联结在一起,都抒发了他对自然至诚爱情的向往。在意象与情感的互动中,徐志摩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意象群,通过各种意象传达个人情绪以及内心情感,其中意象载体与情绪情感交相呼应的艺术手法尤为引人注意。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徐志摩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传达情感的方式,总结出在特定情感抒发过程中意象载体所发挥的作用及艺术。在诗歌教学中,结合诗人个人经历对意象进行集中分析十分重要。
   对徐志摩爱情诗的研究历经多年,学者们各持己见,主要有两种诠释,一种是“披着恋爱的外衣”说,一种是“爱情追求的留痕”说。前者认为徐志摩诗中的爱情诗表面上是歌颂和吟咏爱情,实际上却是借着恋爱诗来传达他的政治理想和诉求;后者则强调抒写爱情是徐志摩一生的追求,这些爱情诗就是他个人爱情观的折射,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从爱情与人生的角度看,徐志摩的情愛纠葛既成就了他,又给他带来了终生的痛苦[1]。在徐志摩不胜枚举的诗歌中,爱情诗占绝大部分,因此“爱”“恋爱”这一类人文意象就时常出现,除了直接用这类意象坦露对爱情的追求外,他还善于将恋爱的情绪投注于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载体之中,比如用一系列自然意象象征或轻盈、或坚韧的爱情。他眼中的爱情,如雪花般纯洁,又如火焰般炙热,不同时期的恋爱情绪几乎都倾注在各类意象之中。
   徐志摩生而潇洒,他认为:“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这是不容疑义的。”[2]由此可见,徐志摩之于爱情,鱼之于水。他一生的恋爱主要围绕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三个女人,有学者将他与三位女性的爱情纠葛总结为“媒妁恋”“知己恋”与“素性恋”[3]。徐志摩不甘心拘泥于“无爱的婚姻”,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不惜掀起无尽的家庭纠纷乃至社会舆论,因此在遇见林徽因之后,他不顾家人反对,结束了七年的短暂婚姻。在此之后,林徽因不堪社会舆论和内心道德谴责,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成婚,徐志摩爱情挫败后得遇陆小曼,二度踏入婚姻殿堂。这一生的寻爱之路虽艰辛坎坷,但徐志摩与林、陆两人的交往仍充满欢愉。他的个人性格便是不羁的,尤其表现在与陆小曼热恋和婚姻过程中的书信日记中,后收录编成《爱眉小札》,这无疑是对传统封建思想和世俗的极力挑战。除了直接记录两人的爱情之外,徐志摩还将恋爱过程中的复杂情感投注于诗歌之中,尤其体现在诗歌意象的运用上。他在感情的表达上毫不吝啬,不屑于隐藏自己对于伴侣的钟情,有爱便讲出来、写出来,因此他的诗歌中不乏“爱”这一常见的人文意象: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任凭白蚁蛀烂了千年的画壁;/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起造一座墙》)
   这一首《起造一座墙》作于1925年8月,便是送给他爱得如痴如醉的陆小曼,彼时正值两人互生情愫却又受人讥讽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徐志摩并没有意图停止这一段超越纲常伦理的爱情,反而将自己的热烈留在诗歌之中,呼喊着理想中的爱情。他渴望永远不灭的爱情,将两人之间的爱比作不怕火炼的“纯钢”,即使这种爱情要面对世俗的唾骂,也要“永远裹着我的心”。徐志摩用“墙”这个意象代表他对爱情的执着与坚持,在流动的生命里,满园的绿植随着时光流逝变得枯黄衰败,一阵秋风便吹得四处飘散;千年的画壁看似牢不可摧,却也经受不住白蚁的啃噬;而两人用爱铸造起的围墙,是任何灾难都无法摧毁的,归根结底,整首诗为着一个“爱”字,他爱得热烈,自然也希望恋人回馈自己最深沉的爱。同时,“墙”也代表着阻隔和封闭,面对世俗流言的困扰,他也希望能够在他们与世人之间建立起一座墙,这样就可以避免遭人非议。虽然他们的恋爱不被大多数人理解,郁达夫却非常理解徐、陆两人的恋爱:“忠厚柔艳如小曼,热情诚挚如徐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顾得到宗法家风?”[4]陆小曼的出现,给徐志摩灰暗的生命带来了一线光明,也可以说她给了徐志摩第二次生命,徐志摩将爱情诗写得超凡脱俗,在封建思想肆虐的时代,他勇敢地铸起心里的“爱墙”,高举自由恋爱的旗帜,把这种浓烈的情绪撒向广大年青人,渴望引起共鸣。
   在长诗《爱的灵感》中,他也大胆吟咏爱的伟力与奇迹:只有爱能给人无穷的胆量和勇气,也只有爱能让人睁开眼睛……如果不是爱给人带来这一切,精神的光热和一切光明也都会随之消失。这种沉醉于爱的欢愉,使他发自内心地坚定了为爱而死的信念。在徐志摩看来,两个人的结合应该以爱为基石,相爱的两个人不仅仅是外在容貌的般配,更应该是两个人的心性和思想的契合与和谐,这种爱情观时刻指引着他对抗“懦怯的世界”。在容不得恋爱的世界里,徐志摩深感不自由,但是当他在北京得遇陆小曼之后,几乎陷入疯狂迷恋,于是鼓励陆小曼冲出家庭的束缚与自己结合。在《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中,诗的前两节表现诗人对现实牢笼的厌恶和企图逃离的决心,后两节通过描绘一幅幻想中的景象,抒发满腔的浪漫激情。他在诗中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充满荆棘的现实世界,一个是一座有着青草、走兽与飞鸟的小岛,这座小岛上充满着恋爱的欢欣和无边的自由。徐志摩决心逃出象征当时黑暗社会的“牢笼”,“岛”和“理想的天庭”则象征他描绘出的理想世界。整首诗流露出徐志摩对于“爱”的渴望和不懈追求,仅“恋爱”就出现了7次,他用两人的恋爱对抗整个封建体系,在抨击现实的同时又抒发了对炙热爱情的向往。    与闻一多如火山爆发式喷涌而出的情感表达不同,徐志摩也擅长将情绪收敛起来藏在意象之中,毫不经意地表达出来,显得灵动自然。在不断追求和讴歌炙热爱情的同时,徐志摩还秉持自然至诚的爱情观,他回归自然,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不论其细如涧石,暂如花,黑如炭,明如秋月,皆孕有甚深之意义,皆含有不可理解的神秘,皆为至美之象征。”[5]因此他在选取意象时也偏向于真实地描绘自然界中的事物,不加修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又通过一系列自然意象来表达他追求爱、美和自由的觉悟。
   与《起造一座墙》直白坦露地抒发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不同,《雪花的快乐》就显得隐晦自然。感伤散去,或许他此时正面对漫天的雪花,诉说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徐志摩的意象以轻灵跳跃的事物最多,在这里,他把自己想象成在空中尽情飞舞的雪花,脱离了现实捆绑下沉重的躯壳,在天空中“翩翩潇洒”“娟娟飛舞”。此刻徐志摩化身一朵飘舞的雪花,在自由的天空里飞扬,世间处处都有他留下的追逐的痕迹,他既不去荒无人烟的山麓,也不愿在荒废的街道上徘徊。他要飞向清净幽深的深院,等待着“她”的到来,“她”的身上有着徐志摩最爱的朱砂梅的香气。他化身为一朵雪花,轻盈飞舞,不觉沾湿了爱人的衣襟,直至“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徐志摩用诗尽情宣泄他对于爱情的向往,爱情却好像很难在他身边久留,然而他也沉浸在爱情带给他的幸福欢愉之中,将满怀的热恋情绪投注在文字间。全篇未提一个“爱”字,却让人感受到其中蕴涵的浓浓爱意,这种爱依附于“雪花”这一自然至纯的意象之中,虽不似《起造一座墙》那般大胆直接,却更加凸显了徐志摩对至诚爱情的向往。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披着恋爱外衣的政治诗,抒发对于民主自由的渴望,其次才是对爱情的赞歌。“雪花”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舞,表明他决心克服重重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宣扬自由平等观念。“冷漠的幽谷”“凄清的山麓”“荒凉的街道”就象征着诗人在追求自由过程中的重重阻碍,有着“朱砂梅的清香”的正是诗人孜孜以求的民主政治理想的象征。无论如何,“雪花”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在清幽的住处有着诗人心向往之的“她”,“她”既可以是徐志摩心中热爱的情人,也可以是他的人生、政治理想,更是他在追逐爱情、争取自由时昂扬的情绪。在这首诗中,意象和情感融为一体,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溢于言表。
   总而言之,爱情在徐志摩的生活中留下的痕迹是不可磨灭的,对于徐志摩来说,爱情不是人生的奢侈品,而是生命的必需品,他在情爱生活中的感受也是不可忽视的抒写点。意象作为诗歌内在构造的基本元素,总是凝聚着诗人自身的独特感受,徐志摩借助一系列“风”“花”“雪”“月”的自然意象,将自然情怀与情爱体验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真实不作矫饰的性情,又清丽脱俗,这正是徐志摩爱情诗的魅力所在。
   注释:
   [1]王鸣剑.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论徐志摩的爱情诗[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2-58.
   [2]徐志摩.爱眉小札[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1936:156.
   [3]冯肖华.真灵性与逝水情的诗化律动——徐志摩爱情诗的情感脉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1):84-89.
   [4]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J].宇宙风,1935(1):364-499.
   [5]徐志摩.徐志摩散文[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52.
其他文献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其学习目标与内容第(3)点指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讀一部学术著作”,所以高中阶段必须完成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但高中生所处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个体不同,其语文学科素养必定不一样。所以对同样的一个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要求、学习情况及结果必然会有差异。只有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才能让学生既完成学习
一、导语设计   中国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当感到做官是一种人生负担,就像陶渊明感到“心为形役”时,先前孜孜追求的儒家功利就成了“套子”。这时,他们就会寻找一种解脱的办法,像王羲之那样遁迹山林、放浪形骸,其实,他们无意中又钻入了另一种套子——道家放旷的套子。至于现代人,就像钱钟书所说“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来”,没有几人不是在流浪与回归的套子中钻来钻去的。可见,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是在套子中
把个体的研究变成集体的规模化的研究    问:专门性的学术组织“朱子学研究会”成立了。作为会长,您怎么会想到成立“朱子学研究会”?成立朱子学研究会的初衷是什么?  陈来: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学术组织——也就是学会。学会的作用就是联络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增进这个学科的研究,所以说学会的存在是十分普遍的。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每一个重要的学科都有其自己的学会,比如说李白学
学术表达如何在雅俗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问题。当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以通俗化的形式展现时,无论是学者还是一般读者又都难免会质问其“理论”贡献何在。吴毅教授的新著《小镇喧嚣》因其通俗的表述方式和所蕴涵的理论思考,既激起了众多读者的兴趣,亦引发了些许疑问。笔者结合其研究对象和理论思考,对其表述形式稍作分析,以期对于厘清我们关于经验表述的思路有所裨益。    一、学术的叙事化表达    作者选用讲故事的方式来
问:学术界谈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比较多,有专家认为您概定的思维模式是个新概念,它新在哪里?  楚渔:思维模式本身不是新概念,也有学者提到过,但大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一直是模糊的,没有人对这个概念下过清晰的定义。我把它从思维方式里独立出来,并赋予它一个清晰的定义,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新概念。我认为,思维方式应该包括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中西思维方式根本性的差距不在思维方法而在思维模式。因为思维方法可以通过
自贾平凹《秦腔》后,莫言的《生死疲劳》于2008年7月获得了第二届“红楼梦奖”。今非昔比,当下是文学奖风起云涌的年代,获这么一次小说奖已经牵动不了多少人的心,更谈不上引起社会上轰动效应了。  据说这部洋洋50万字巨作只用了43天,真是现代生活快节奏下的高速产物。莫言一直是我所钦佩的作家,在经历了对余华《兄弟》的失望后我曾寄希望于这位当代文坛上的又一小说大家,然而拜读过后感到的依然是失望。  《生死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人物谱中,殷海光显然是一位殿军之将。与早先几位领军人物相像,殷海光也有着同样的早熟与早慧特征,其标志是早在中学时代,独立翻译过一部四百七十多页的逻辑学著作,并动手撰写一篇洋洋洒洒一万五千字的译者引言,引起逻辑学大家金岳霖的垂青。追求智慧的激情、思考问题的理性与驾驭中英文的能力,展现并预演了这位少年“小狂士”此后搅动中国思想界的诸般武器。  然而,这位颇具语言天分的学者,翻译中的“
德国有许多古老的大学城,比如海德堡、哥廷根、图宾根、弗莱堡和马堡等。这些城市,都因一所著名大学而驰名,而城市里的生活,也与这所大学密不可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物理学的黄金岁月里,哥廷根大学教授波恩、海森堡等领导的哥廷根学派,在量子理论的创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哥廷根也成了当时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的圣城。那时在北美的大学里流行着一句口号:收拾行囊,奔向哥廷根。我在大学学习量子力学和科学史时,这
在浙江大学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杰出的音乐家,比如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张清常先生。  关于张清常,可以说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两所大学的校歌都与他有关,一是西南联大的校歌,一是浙江大学的校歌,特别是前者,流传极广。不过,这中间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澄清。  张清常曾谈到当时浙江大学校歌的制定过程,如在《忆联大的音乐活动——兼忆西南联大校歌的创作》中,他说:“我是搞语言学的,音乐只是我的业余爱好。由于爱之
地球仪成了古董    1993年秋目的一天,东四大街边上一个中年汉子扯着嗓子高声叫卖:“都来瞧,都来看啊!五块钱就买个古董啦!”什么样的古董才值五块钱?挤进围观的人群,只见一辆平板三轮车上堆了满满一车地球仪。地球仪怎么会成了古董?那汉子的解释是:“苏联都分成十五瓣了!东欧卫星国的名儿都改了,您说而今这是不是‘古董’?”我掏出五块钱,抱着这个崭新的“古董”,黯然回家去了。古董者,凝固的历史也。可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