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计算教学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计算教学,纠正一些做法,在探索算法、总结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加强口算训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进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67
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非常重要,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也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计算能力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其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进行计算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好数学基本知识。
一、在探索算法、总结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理清算理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就需要借助直观的教具和学具,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性的活动,理解算理是怎么來的。学生通过直观教具和学具的演示和推理、想象,可以更好的理解算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种形式的直观图示,数形结合,展现数学概念,借助图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二)在适当抽象的水平上,构建数学计算法则
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时,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31页例2:小明■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小时走了2千米。谁走得快些?教材以比较小明、小红谁走得快些为例题,引出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列出除法算式。教学中重点探索“2÷■、2÷”■怎样计算。教材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展现推算的思路,便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然后让学生依次类推,独立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表示。
(三)学生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注意减少术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同时关注事项的抽象过程。课标上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推导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从而实现由问题情境引出事项问题,得出事项知识的目的,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感受学习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
二、加强口算、要把口算的训练坚持经常化
第一,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经常坚持口算训练。每一个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用3~5分钟时间进行基本的口算训练。坚持经常性的练习,就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技巧。
第二,要求学生熟记使用频率高的有关数据。例如,熟记1π~9π的数值,25×4=100、25×8=200、125×8=1000、0.25×4=1、0.125×8=1、■=0.5=50%等。这样便于教学“圆”与“圆柱、圆锥”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加强易错题的对比训练,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
(一)根据一堂课的重难点设计练习题
突破一堂课重难点的关键是设计好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练习。例如,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教学中可以组织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压缩非重点的计算环节和过程。
(二)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教师在教学练习题时,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层次性,在作业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作一些机动,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加大练习量,另外高标准的要求;对于学习差或者学习一般的学生可以减少练习量,甚至是三四个题,要求的标准可以低许多。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笔算除法》时,在练习设计上,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层次的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不计算,说一说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位小数。
4.5÷3 0.24÷12 0.012÷57 0.63÷0.9 0.888÷0.8
2.根据162×25=4075说出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多少。
4075÷2.5 4075÷0.25 407.5÷2.5 0.4075÷0.25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易错易混”题的对比练习
学生理解了概念、掌握了计算法则之后,教师要出示改错题,对易错、易混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加深印象,以便区别异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外表相似的计算题,学生在计算时错误率比较高,要放到一起,有意识地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针对性的加强练习。例如,25×4与24×5,1÷2.5与2.5÷1,解方程1-X=12与X-1=12等。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错误带有规律性。只要平时针对性地练习,也是能达到熟练的效果的。
四、认真审题
计算题跟解决问题是一样的,也要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看清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还要审视数据的特点,看看能否简算,如何简算。例如35.2×0.3+3.52×7从表面现象看,题里没有相同的因数可以提取,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但仔细审题后发现,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就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多年来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一直困扰着学生,同时也是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计算教学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孙艳玲.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胡雅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067
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非常重要,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也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计算能力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其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进行计算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好数学基本知识。
一、在探索算法、总结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理清算理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就需要借助直观的教具和学具,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索性的活动,理解算理是怎么來的。学生通过直观教具和学具的演示和推理、想象,可以更好的理解算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种形式的直观图示,数形结合,展现数学概念,借助图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二)在适当抽象的水平上,构建数学计算法则
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时,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31页例2:小明■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小时走了2千米。谁走得快些?教材以比较小明、小红谁走得快些为例题,引出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列出除法算式。教学中重点探索“2÷■、2÷”■怎样计算。教材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展现推算的思路,便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然后让学生依次类推,独立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表示。
(三)学生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注意减少术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同时关注事项的抽象过程。课标上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推导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从而实现由问题情境引出事项问题,得出事项知识的目的,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感受学习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
二、加强口算、要把口算的训练坚持经常化
第一,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经常坚持口算训练。每一个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用3~5分钟时间进行基本的口算训练。坚持经常性的练习,就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技巧。
第二,要求学生熟记使用频率高的有关数据。例如,熟记1π~9π的数值,25×4=100、25×8=200、125×8=1000、0.25×4=1、0.125×8=1、■=0.5=50%等。这样便于教学“圆”与“圆柱、圆锥”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加强易错题的对比训练,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
(一)根据一堂课的重难点设计练习题
突破一堂课重难点的关键是设计好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练习。例如,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教学中可以组织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压缩非重点的计算环节和过程。
(二)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教师在教学练习题时,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层次性,在作业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作一些机动,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加大练习量,另外高标准的要求;对于学习差或者学习一般的学生可以减少练习量,甚至是三四个题,要求的标准可以低许多。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笔算除法》时,在练习设计上,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层次的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不计算,说一说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位小数。
4.5÷3 0.24÷12 0.012÷57 0.63÷0.9 0.888÷0.8
2.根据162×25=4075说出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多少。
4075÷2.5 4075÷0.25 407.5÷2.5 0.4075÷0.25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易错易混”题的对比练习
学生理解了概念、掌握了计算法则之后,教师要出示改错题,对易错、易混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加深印象,以便区别异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外表相似的计算题,学生在计算时错误率比较高,要放到一起,有意识地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针对性的加强练习。例如,25×4与24×5,1÷2.5与2.5÷1,解方程1-X=12与X-1=12等。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错误带有规律性。只要平时针对性地练习,也是能达到熟练的效果的。
四、认真审题
计算题跟解决问题是一样的,也要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看清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还要审视数据的特点,看看能否简算,如何简算。例如35.2×0.3+3.52×7从表面现象看,题里没有相同的因数可以提取,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但仔细审题后发现,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就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多年来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一直困扰着学生,同时也是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计算教学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孙艳玲.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