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是从1983年开始,我参加著名教育家洪宗礼主编的三四套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历时30余年,经历了教材从扬、泰使用到全省选用又直到全国选用的全过程。我的工作开始时主要是设计课文的读中提示和探究练习,编写教学参考用书,后来主要写作语法知识短文,设计语法训练,适当承担培训指导任务等。
设计读中提示或探究练习,我非常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比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我曾建议就纪念碑碑文加一则读中提示。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建议增加的读中提示是:
运用“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些表时间的词语有什么含义?
对于碑文,有些教师只是说这里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而对引文的内涵则不予重视。实际上,几个时间词语揭示了近现代史的阶段划分:“一千八百四十年”,我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部近代史开始;“三十年以来”,即从1919年始,“五四运动”爆发,我国进入现代史;而“三年以来”,则是现代史中的人民解放战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使命,这就既要明确不同时期的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理解“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内外敌人”“民族独立”等概念的含义,又要明确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与整部近代史的关系。这些完全可以联系十幅浮雕对初中学生作通俗的解释,从而使学生把上下文更好地联系起来,深刻认识“人民英雄”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而不好好地理解碑文,能说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说完成教学任务吗?对三句碑文,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三句话的顺序,讨论一下能否按“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十年”“三年”的顺时间顺序表达,明确现在的碑文顺序对于突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意义,学生收获就更大了。
多年来,否认甚至取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情况是严重的,语法、修辞教学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只见之于“附录”,逻辑则连“附录”上也不见影子。在洪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语法定位于语用,一是用于规范语言,二是用于理解文本,这可真是有一点创造性的,特别是第二点。在呈现方法上,不以短文形式出现,而是根据课文语料,有机设置练习,置于文后“探究练习”题中,不事张扬,“润物无声”。
我曾就《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设计过一道关于连词“和”的语知练习,我认为就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的特点:
说话、唱歌、写文章时,常常要把一些词语、句子连接起来,例如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中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其中的“和”字就起着连接“我”“你”的作用,我们把它叫作连词。
课文下面三个句子都使用了“和”,想一想,“和”字作为连词,如果连接并列的几项,一般用在什么位置?三个句子中,①句中的“和”与②③两句中的“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①几十年来,贝聿铭……也在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
②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
③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该题的着眼点是连词使用,一定要使学生注意被连接的词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不能影响意思的表达。“和”字作为连词,如果连接并列的几项,一般用在并列的几个词语中最后一个的前面,如②③两句就是这样。①句中的“和”与②③两句中的“和”位置不同,它用在“北京”前,而不是用在并列的几个词语中最后一个即“台湾”的前面。否则,“北京”“香港”“台湾”似乎就都与“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等并列,都是一些国家的名称了。“北京”“香港”“台湾”都属于中国,只有一个中国。该练习自设计出来后,一直广受好评。语文知识的确非常重要,不可不掌握;同时,一切语文知识教学应尽可能有点境界,不要就知识讲知识。教材上任何一点内容或一种形式,看似寻常,实际上都寓含着丰富的考究,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晶,因为它要对广大青少年负责,对祖国、社会和人类的未来负责。
参与教材编写,我充分感受到洪宗礼老师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特别是教材编写事业的敬业精神、磨砺精神(十年磨一剑)、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他为广大语文教师树立了高标。三十多年,他没有一日不忙于教材,他所达到的语文和语文教材学识层次之高,他所取得的教材编写实绩之丰,他的教材在江苏、在全国(包括首都北京)使用范围之广,他所团结的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教授和一线教师之多,他所主持且自费开展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气魄之大,可以说,一切都是史无前例,也难以复制的。我是在他的带动下进取的,我的语文教育活动因他而丰富,我结识的语文界人士因他而增多,我的语文视野因他而开阔。因参加教材编写,我才得以认识或进一步得到上海的巢宗祺,南京的柳士镇,扬州的顾黄初、单殿元,泰州的刘毓、柳印生,常熟的朱泳燚等著名专家、学者和教师的指导和感染。南京著名语文教师王栋生、曹勇军,苏州著名语文教师黄厚江等也都参加了洪氏教材的编写。参加洪宗礼老师主持的“九五”“十五”国家级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更使我得以学习大量一手或二手外国母语教材及其研究资料,写作了长达两万五千字的论文《中外母语教材编辑指导思想比较研究》。在许多关键时刻,他对我也有很大的支持,包括我在内,许多教师因他而成长。“心连心”艺术团的艺术家作歌颂赞他,全国人大常委會副委员长为他的书作序,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他的办公室看望他。
设计读中提示或探究练习,我非常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比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我曾建议就纪念碑碑文加一则读中提示。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建议增加的读中提示是:
运用“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些表时间的词语有什么含义?
对于碑文,有些教师只是说这里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而对引文的内涵则不予重视。实际上,几个时间词语揭示了近现代史的阶段划分:“一千八百四十年”,我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部近代史开始;“三十年以来”,即从1919年始,“五四运动”爆发,我国进入现代史;而“三年以来”,则是现代史中的人民解放战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使命,这就既要明确不同时期的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理解“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内外敌人”“民族独立”等概念的含义,又要明确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与整部近代史的关系。这些完全可以联系十幅浮雕对初中学生作通俗的解释,从而使学生把上下文更好地联系起来,深刻认识“人民英雄”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而不好好地理解碑文,能说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说完成教学任务吗?对三句碑文,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三句话的顺序,讨论一下能否按“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十年”“三年”的顺时间顺序表达,明确现在的碑文顺序对于突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意义,学生收获就更大了。
多年来,否认甚至取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情况是严重的,语法、修辞教学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只见之于“附录”,逻辑则连“附录”上也不见影子。在洪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将语法定位于语用,一是用于规范语言,二是用于理解文本,这可真是有一点创造性的,特别是第二点。在呈现方法上,不以短文形式出现,而是根据课文语料,有机设置练习,置于文后“探究练习”题中,不事张扬,“润物无声”。
我曾就《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设计过一道关于连词“和”的语知练习,我认为就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的特点:
说话、唱歌、写文章时,常常要把一些词语、句子连接起来,例如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中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其中的“和”字就起着连接“我”“你”的作用,我们把它叫作连词。
课文下面三个句子都使用了“和”,想一想,“和”字作为连词,如果连接并列的几项,一般用在什么位置?三个句子中,①句中的“和”与②③两句中的“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①几十年来,贝聿铭……也在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
②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
③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该题的着眼点是连词使用,一定要使学生注意被连接的词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不能影响意思的表达。“和”字作为连词,如果连接并列的几项,一般用在并列的几个词语中最后一个的前面,如②③两句就是这样。①句中的“和”与②③两句中的“和”位置不同,它用在“北京”前,而不是用在并列的几个词语中最后一个即“台湾”的前面。否则,“北京”“香港”“台湾”似乎就都与“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等并列,都是一些国家的名称了。“北京”“香港”“台湾”都属于中国,只有一个中国。该练习自设计出来后,一直广受好评。语文知识的确非常重要,不可不掌握;同时,一切语文知识教学应尽可能有点境界,不要就知识讲知识。教材上任何一点内容或一种形式,看似寻常,实际上都寓含着丰富的考究,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晶,因为它要对广大青少年负责,对祖国、社会和人类的未来负责。
参与教材编写,我充分感受到洪宗礼老师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特别是教材编写事业的敬业精神、磨砺精神(十年磨一剑)、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他为广大语文教师树立了高标。三十多年,他没有一日不忙于教材,他所达到的语文和语文教材学识层次之高,他所取得的教材编写实绩之丰,他的教材在江苏、在全国(包括首都北京)使用范围之广,他所团结的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教授和一线教师之多,他所主持且自费开展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气魄之大,可以说,一切都是史无前例,也难以复制的。我是在他的带动下进取的,我的语文教育活动因他而丰富,我结识的语文界人士因他而增多,我的语文视野因他而开阔。因参加教材编写,我才得以认识或进一步得到上海的巢宗祺,南京的柳士镇,扬州的顾黄初、单殿元,泰州的刘毓、柳印生,常熟的朱泳燚等著名专家、学者和教师的指导和感染。南京著名语文教师王栋生、曹勇军,苏州著名语文教师黄厚江等也都参加了洪氏教材的编写。参加洪宗礼老师主持的“九五”“十五”国家级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更使我得以学习大量一手或二手外国母语教材及其研究资料,写作了长达两万五千字的论文《中外母语教材编辑指导思想比较研究》。在许多关键时刻,他对我也有很大的支持,包括我在内,许多教师因他而成长。“心连心”艺术团的艺术家作歌颂赞他,全国人大常委會副委员长为他的书作序,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他的办公室看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