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的研讨课精彩纷呈。在课堂上,学生们也都按照老师预设的思路进行学习,即使出现“岔口”,也被老师们灵活地“迂回”。殊不知那些“岔口”能带来无法预约的精彩。而这精彩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教者的教学机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岔口”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080-001
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对教师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因势利导,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但却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不妨以此为切人口,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案例1:《角的认识》
老师介绍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突然,一名学生质疑:“老师,我的三角板比你的小得多,它们的三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大呢?”教师乘虚而入,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形成了两派意见,展开了辩论……
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常常使我们尴尬而不知所措,如果我们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不仅每个学生都各有所得,而且也能给教师和学生以启发——“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时也验证了“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故弄玄虚,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而有的问题暂时难以解释清楚,或者教师为了学生探究某一问题的兴趣而“卖个关子”,这时教师可以把疑问暂时搁置一下,让它成为一个悬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案例2:“把一根底面半径5厘米的圆钢垂直放入在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这时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9厘米;将圆钢向上拉出水面8厘米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4厘米。求圆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师(在带领学生分析题意之后)问:要想求圆钢的体积,一般的思路是什么?
生1:底面积×高或半径×半径×圆周率×高。
师:这题仅告诉半径显然不行。仔细审题,你能发现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吗?
生2:圆钢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
露出水面的圆钢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
生3:在这基础上,可以先求出8厘米圆钢的体积,再求出水的底面积,最后求上升9厘米水的体积,即圆钢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相应的算式:5×5×3.14×8÷4x9。
这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喊道: “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
[在不能确定这位同学的解法有无道理的情况下,我灵机一动。]
师:刚才在我们师生合作的情况下,通过挖掘题目中的两个等量关系,运用倒推的方法,求出了圆钢的体积。现在这位同学说还有不同的方法,到底有没有其它解法呢?下面小组间讨论。 通过这么一个悬念的设置,调动全班同学探究这个问题的积极性,之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这位同学早已耐不住性子,讲出了他的独特解法,先求出圆钢的高度即8x (9÷4),再×圆钢的底面积。他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三、欲擒故纵,盘活正确的教学资源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生成的部分错误资源利用价值有时比较高,而大多数教师只在它产生后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处理,看似成为了课堂的“亮点”,其实,它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以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错例一般由教师在课堂上独自提供(课前预设好的),这样把“教与学”机械地割裂开来。我们不妨在错例的呈现过程中,把“教学”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也就是在教学预案中进行预没,使学生头脑中的不良数学思维习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等文字化、语言化,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生成相关资源,加以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案例3:教学分数应用题“量率对应”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量率对应”,得出数量÷对应的分率一单位“1”的量之后,出示一道改变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120千米,如果再行80千米,则超过中点50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这题改变题是由“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120千米,如果再行80千米,恰好到达中点。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一题改变而来。
师:刚才我们大家通过画线段图找到数量(120与80的和)以及与数量相对应的分率()。现在这道改变题,你们会吗? 生1:(不加思索地回答道)根据“超过中点50千米”,所以数量应是( 120 80 50),与它相对应的分率是2。所以算式是(120 80 50)÷2
师:听起来蛮有道理的。那我们大家就用这个算式的结果来检验一下吧。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在座位上嚷嚷起来: “不对。不对。”“刚好到达中点,没有超过中点。”
『在这儿,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算式错了,原因在于与2相对应的量找错了,而采用学生自己检验去发现错误。因为是学生们中看见超过就“ ”,遇到不足就“一”这一现象经常发生,而且时常“复发”。]
师: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就没法做了?
生2:我们应该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找量率对应。当行了(120 80)千米时,已经超过中点50千米,说明行(120 80-50)才正好到达中点,即150千米与2相对应。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在找量率对应的时候,可千万不能看见多就“ ”,看见少就“一”。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对待。
试想,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们生l的想法是错的,没有经历自己发现错误的过程,那么就没有纠正到思维的实质错误,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这样的教学也致使学生只重视订正习题的答案,也就是只重视思维结果的矫正。
正是这些教学机智的运用,使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无法预约的精彩”。当然,教学机智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用心去倾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它更需要教师长期不断的学习,修炼教书育人的本领,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不断地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睿智的头脑、灵活的教学方法去驾驭课堂,去机智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偶发事件,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生成,才会取得喜出望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岔口”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0-080-001
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对教师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因势利导,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但却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不妨以此为切人口,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案例1:《角的认识》
老师介绍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突然,一名学生质疑:“老师,我的三角板比你的小得多,它们的三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大呢?”教师乘虚而入,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形成了两派意见,展开了辩论……
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常常使我们尴尬而不知所措,如果我们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不仅每个学生都各有所得,而且也能给教师和学生以启发——“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时也验证了“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故弄玄虚,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而有的问题暂时难以解释清楚,或者教师为了学生探究某一问题的兴趣而“卖个关子”,这时教师可以把疑问暂时搁置一下,让它成为一个悬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案例2:“把一根底面半径5厘米的圆钢垂直放入在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这时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9厘米;将圆钢向上拉出水面8厘米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4厘米。求圆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师(在带领学生分析题意之后)问:要想求圆钢的体积,一般的思路是什么?
生1:底面积×高或半径×半径×圆周率×高。
师:这题仅告诉半径显然不行。仔细审题,你能发现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吗?
生2:圆钢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
露出水面的圆钢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
生3:在这基础上,可以先求出8厘米圆钢的体积,再求出水的底面积,最后求上升9厘米水的体积,即圆钢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相应的算式:5×5×3.14×8÷4x9。
这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喊道: “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
[在不能确定这位同学的解法有无道理的情况下,我灵机一动。]
师:刚才在我们师生合作的情况下,通过挖掘题目中的两个等量关系,运用倒推的方法,求出了圆钢的体积。现在这位同学说还有不同的方法,到底有没有其它解法呢?下面小组间讨论。 通过这么一个悬念的设置,调动全班同学探究这个问题的积极性,之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这位同学早已耐不住性子,讲出了他的独特解法,先求出圆钢的高度即8x (9÷4),再×圆钢的底面积。他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三、欲擒故纵,盘活正确的教学资源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生成的部分错误资源利用价值有时比较高,而大多数教师只在它产生后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处理,看似成为了课堂的“亮点”,其实,它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以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错例一般由教师在课堂上独自提供(课前预设好的),这样把“教与学”机械地割裂开来。我们不妨在错例的呈现过程中,把“教学”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也就是在教学预案中进行预没,使学生头脑中的不良数学思维习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等文字化、语言化,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生成相关资源,加以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案例3:教学分数应用题“量率对应”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量率对应”,得出数量÷对应的分率一单位“1”的量之后,出示一道改变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120千米,如果再行80千米,则超过中点50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这题改变题是由“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120千米,如果再行80千米,恰好到达中点。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一题改变而来。
师:刚才我们大家通过画线段图找到数量(120与80的和)以及与数量相对应的分率()。现在这道改变题,你们会吗? 生1:(不加思索地回答道)根据“超过中点50千米”,所以数量应是( 120 80 50),与它相对应的分率是2。所以算式是(120 80 50)÷2
师:听起来蛮有道理的。那我们大家就用这个算式的结果来检验一下吧。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学生们在座位上嚷嚷起来: “不对。不对。”“刚好到达中点,没有超过中点。”
『在这儿,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算式错了,原因在于与2相对应的量找错了,而采用学生自己检验去发现错误。因为是学生们中看见超过就“ ”,遇到不足就“一”这一现象经常发生,而且时常“复发”。]
师: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就没法做了?
生2:我们应该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找量率对应。当行了(120 80)千米时,已经超过中点50千米,说明行(120 80-50)才正好到达中点,即150千米与2相对应。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在找量率对应的时候,可千万不能看见多就“ ”,看见少就“一”。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对待。
试想,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们生l的想法是错的,没有经历自己发现错误的过程,那么就没有纠正到思维的实质错误,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这样的教学也致使学生只重视订正习题的答案,也就是只重视思维结果的矫正。
正是这些教学机智的运用,使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无法预约的精彩”。当然,教学机智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用心去倾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它更需要教师长期不断的学习,修炼教书育人的本领,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不断地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睿智的头脑、灵活的教学方法去驾驭课堂,去机智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偶发事件,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生成,才会取得喜出望外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