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赋予我们的责任,如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要在教学中一步一步的去完成。
  【关键词】主体 发展 创新 实践 能力 培养
  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1)小组的安排要合理。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
  (2)讨论的时机要恰当。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3)讨论的时间要有保证。目前课堂上的讨论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讨论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喊停,终止了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着小组讨论的质量,所以即使受40分钟的限制,即使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既然组织了小组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
  (4)讨论方法的要指导。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还应注意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如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倾听别人发言,善于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
  (5)讨论的结果要反馈。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认真组织讨论外,还必须做好讨论后的反馈工作。通过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要适当板书,在重视采纳不同意见上为学生做榜样,这是对反馈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由于讨论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因此讨论的结果应允许多样性,必要时还要进行再讨论,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互助合作、求真务实的探索渠道。
  3、学会创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1)求异。即坚持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要求标准答案,正确结论,似乎是一种定势,要想让学生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就应该少限制,少规定,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经常这样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2)求变。即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的都是这个道理。求变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就是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3)求活。即注意信息交流的多樣性。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信息交流。创新教育课堂信息交流需要由单向性向多向性发展,学生可以眼、耳、口、鼻、舌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反馈信息。
其他文献
智能教育的发展,使得每个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公平,这对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无疑大有裨益。
研究了Cu2+与S2-反应体系的散射光谱及其痕量测定方法.结果发现,在TritonX-100存在下,CuS微乳体系在 470 nm 处散射光强度与Cu2+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散射光检测痕量Cu(
目的分析海南区居民慢性病死因构成及危险因素,以便为制定疾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年海南区居民慢性病死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SPSS 19.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脚步,全国上下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进行了一番积极主动的教育改革,层出不穷地现代化教育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也应用了不少现代化教育手段,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将对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寻找提高大学体育现代化教育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现代教育 教学方式 科学教育  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大学教学中的应
【摘要】發散性数学教育是借助改进以往教育进程中约束同学进步的原因,调动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崭新教育方式。针对初中学生展开的发散性教育措施可以通过构建发散性的课程教育环境,设定发散性的教育方式,设定发散性的任务场景,适当导入发散任务。  【关键词】开放性 教学策略 问题情景 开放题  发散性数学教育是借助改进以往教育进程中约束同学们进步的原因,调动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提
目的:探讨分枝杆菌检测新方法(超声萃取),提高检出率。方法:萃取剂与灭菌后的标本混匀,经超声萃取,静置,固定,染色,镜检。结果:超声萃取法检测分枝杆菌,最低为200—300cfu/ml可得到阳性结
聚酰亚胺(PI)因其突出的热性能和综合性能,近年来在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FOLED)封装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含三稠环结构聚酰亚胺的研究现状;其中三稠环主要包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很好的实现了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互补,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本文将探索混合式教学在《发酵工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