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沂蒙山七十二崮像一位位母亲的乳峰耸立在山东省南部,哺育着她脚下的山川、河流、土地、万物生灵。虽然看起来是那么贫瘠,但自形成以来,始终都不惧风吹雨打、饥寒交迫,始终都在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沂蒙山人也像这些山峰一样,书写着一篇又一篇奉献的篇章。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用乳汁哺育了中国革命,新时期的沂蒙人继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就在全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典型九间棚精神诞生地——平邑县天宝山区,一位为山区教育事业工作了34年,至今连教师正式名份都没有的女教育工作者的事迹再次深深地打动了笔者。
她叫吕恩芝,今年58岁,个子看上去1.5米多一些,脸庞黑瘦,穿一身洗得泛白的粗布衣服,微笑中透出一份温暖和文雅。从1976年初中毕业当老师,她已在地方镇王崮山村小学工作了34年。
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吕恩芝对待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她说:“自己的孩子教不好咱自己没话说,但别人的孩子交到自己手里就要尽心,承担起一名教师的责任。”“在我记事的时候,我知道的只是每天看到她领着别人家的孩子去上学,而我只有奶奶看护我。”她的孩子田平这样说。
她曾教过一个学生叫杨学钊,父亲去世早,母亲股骨头坏死,平时靠爷爷、奶奶照顾。杨学钊入学后,吕恩芝就挑起了照顾、教育杨学钊的所有责任。没有书包,她就找来碎布在灯下为孩子缝补;没有学费,就自己凑钱垫上;没有吃的,就把平常舍不得拿出的鸡蛋煎给他吃。孩子的爷爷奶奶哭着对人说:“把孩子交给吕老师,就像给孩子找到了主事的爹娘。”
1976年,刚教学不久的她,发现村里一个叫杨建英的女孩,从小得了婴儿瘫。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嫌不方便,没心思让她入学。当时教小学一、二年级的吕恩芝仍动员杨建英上了学,杨建英不能走路,每次上下学都由吕恩芝背着走完村子到学校3里远的山路。杨建英在吕恩芝教的班级上了两年学,吕恩芝来来回回背了杨建英两年,直到升入三年级,离开她的教学班。后来杨建英还是辍了学,很长一段时间,吕恩芝的心情都为之感到沉重,似乎是因为自己,这孩子才辍学似的。
1991年12月,她骑自行车到50里外的县城为班里学生购买教具,回来时天下起了大雪,在两县交界处的野鸡岭不幸滑倒在路上,造成腿部骨折,忍着钻心的疼痛,她摸黑走了8个多小时。为了尽量减轻疼痛,20多里路,她走一段,骑一段,骑也疼,走也疼,直到后半夜才回到家。后来连着动了两次手术才逐渐恢复,但却终生留下了骨髓炎后遗症。
吕恩芝患有严重的低血糖,过度劳累或生活不规律就可能犯病。可是劳累和生活不规律又似乎是她的宿命,她家种有6亩地,劳动主要靠丈夫,但丈夫也因病动过手术,不能干重活。放学后,吕恩芝就要到地里忙农活,忙完地里又要忙家里。但无论多忙,她也没有耽误孩子们一节课。她说:“耽误种地是一季子,误了孩子是一辈子。当老师是良心活,时时处处都要讲良心,不能亏了孩子。”
一个田姓学生吃面包鱼中毒,家长忙着经商没看出来,吕恩芝看到孩子没精神就走过去,发现这孩子已口吐白沫,抱起来时身体已经发软,她立即背到卫生室,医生诊断出病情,打针治疗期间,她才通知家长;有的孩子不能来上学,她就到学生家中去辅导;孩子渴了,她倒好水总要自己先尝一尝,防止水过热或过冷;孩子上厕所呆得时间长了,她也要跟到厕所去看一看,及时发现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每天早晨她都把每个孩子的小书包检查一遍,防止夹带小刀或其他危险品伤到孩子。学校为她在教师办公室安置了办公桌,但她从没有在那呆过,反而将办公桌搬到了教室里。她说:“不敢离开孩子,怕出意外。”由于劳累过度,她多次晕倒在讲台上。
自己文化水平低,吕恩芝就主动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主动看别人备课、听课;自己掏钱买来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学书籍,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设计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她还买来教学磁带、教具增强孩子学习的趣味。特别是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重安全。几十年来,吕恩芝教出了1000多名学生,其中100多人上了大学,有的成了硕士、博士,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了科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光在县城工作的就有300多人,这对一个山村来说,在当地是绝无仅有的。许多人提起吕老师至今都感慨万端、唏嘘不已。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教了34年学的吕恩芝在政策上至今还没有教师名份,严格说来,好像称阿姨更合适。但这又是她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的。1976年,参加工作后,吕恩芝一直带一、二、三年级课程。最初没有工资,只记工分,1980年后,每月可以拿到10元工资,后来虽然逐渐增加,但始终捉襟见肘,到现在一个月也仅可领到400元工资。家中始终入不敷出,这从笔者结束采访问吕老师要联系电话时,她脸上的窘迫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原来,为了省钱,吕老师至今没有买手机,家中也没有安装电话。
1984年,学校开始办幼儿班,当了8年民办教师的她,不知道是因自己一直教初级班还是自己是女性的原因,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学校让她改教幼儿班,从此她成了一名幼师。就是从那时起,让她的境遇越来越尴尬。由于政策的原因,幼儿教师在许多方面与教师存在差异,其待遇不要说和公办教师比,就是和民办教师比也差了一截。在民办教师转正后差距就更大,和她同一天参加工作的郭老师因当时保留了民师身份,前几年受到政策普惠,每月工资相当于她的5倍。就连吕老师所在的王崮山村人均年收入也已达5000多元。村子附近有许多果品厂,打工一月收入也是她的三四倍。不光这些,1996年至2001年间,她的工资是每月180元,由于是村里发放,村里没钱就只有欠着,至今那几年的工资也没有领到手。
笔者问她:“既然这样,为啥还如此恋着这个岗位?这么多年的付出后悔了吗?”她说:“当老师是我所喜欢的工作,也是我一生的寄托。虽然待遇不高,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当看到他们那纯真的笑脸,就忘记了一切烦恼和不快。何况乡亲们都非常认可我。”的确,王家庄、宝山庄、黄崖头、上下炭沟等周围四五个村里的群众都愿意把孩子送给吕老师教。乡亲们说:“把孩子交给吕老师。放心!”“不管将来政策变不变化,不管外人咋看,不管待遇高低,我选择了教育这一行,这一生就愿意为教育付出,死也没有后悔这一说。”说这话时,吕老师声音很轻很轻,表情也非常坦然淡定,但却充满着执著、坚定。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一般人眼里,爱岗敬业似乎不再受推崇了,默默奉献似乎有点犯傻了,不求回报似乎在刻意唱高调了,关爱、帮助他人都似乎是在作秀了……曾经的理想,曾经的高尚,曾经的榜样难道都异化了吗?
吕恩芝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不,他们仍然存在,在人们的坚持里,在人们的实践里,在平凡人的故事里,在社会的角落里……难道不是吗?郭明义、陈光标、谭千秋、李明素、许振超、华益慰,哪个人没有一串动人的故事?哪个人没有令人惊叹、感佩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是的,在有的人看来,在名和利上,他们可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留下了许多缺憾,“不值得”“有点傻”是对他们惯常的评价。但是,在孕育了雷锋、时传祥、焦裕禄的土地上,仍然不乏有一大批人在感悟、践行、传承着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他人、拼搏奋进的精神。“自己的孩子教不好自己没话说,但别人的孩子交到自己手里就要尽心,承担起一名教师的责任。”“耽误种地是一季子,误了孩子是一辈子。当老师是良心活,时时处处都要讲良心。”“不管将来政策变不变化,不管外人咋看,不管待遇高低,我选择了教育这一行,这一生就愿意为教育付出,死也没有后悔这一说。”这就是吕恩芝的思维逻辑,说简单,也不简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图索取、乐于付出,在没名没利的岗位上坚持了大半辈子。生活清贫,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她用个人的行动,彰显了一个群体的精彩,给我们增添温暖,推动社会前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吕恩芝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吕恩芝老师是普通的,但我们能用普通人世俗的眼光去理解她,去评价她吗?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不都有像吕老师这样的人在不计得失,默默奉献吗?他们才是国家的脊梁。他们才让我们深刻感悟人生的选择和生活的态度,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升华,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无私,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人生的追求。
敬业奉献永远不会过时。
沂蒙山人也像这些山峰一样,书写着一篇又一篇奉献的篇章。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用乳汁哺育了中国革命,新时期的沂蒙人继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就在全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典型九间棚精神诞生地——平邑县天宝山区,一位为山区教育事业工作了34年,至今连教师正式名份都没有的女教育工作者的事迹再次深深地打动了笔者。
她叫吕恩芝,今年58岁,个子看上去1.5米多一些,脸庞黑瘦,穿一身洗得泛白的粗布衣服,微笑中透出一份温暖和文雅。从1976年初中毕业当老师,她已在地方镇王崮山村小学工作了34年。
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吕恩芝对待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她说:“自己的孩子教不好咱自己没话说,但别人的孩子交到自己手里就要尽心,承担起一名教师的责任。”“在我记事的时候,我知道的只是每天看到她领着别人家的孩子去上学,而我只有奶奶看护我。”她的孩子田平这样说。
她曾教过一个学生叫杨学钊,父亲去世早,母亲股骨头坏死,平时靠爷爷、奶奶照顾。杨学钊入学后,吕恩芝就挑起了照顾、教育杨学钊的所有责任。没有书包,她就找来碎布在灯下为孩子缝补;没有学费,就自己凑钱垫上;没有吃的,就把平常舍不得拿出的鸡蛋煎给他吃。孩子的爷爷奶奶哭着对人说:“把孩子交给吕老师,就像给孩子找到了主事的爹娘。”
1976年,刚教学不久的她,发现村里一个叫杨建英的女孩,从小得了婴儿瘫。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嫌不方便,没心思让她入学。当时教小学一、二年级的吕恩芝仍动员杨建英上了学,杨建英不能走路,每次上下学都由吕恩芝背着走完村子到学校3里远的山路。杨建英在吕恩芝教的班级上了两年学,吕恩芝来来回回背了杨建英两年,直到升入三年级,离开她的教学班。后来杨建英还是辍了学,很长一段时间,吕恩芝的心情都为之感到沉重,似乎是因为自己,这孩子才辍学似的。
1991年12月,她骑自行车到50里外的县城为班里学生购买教具,回来时天下起了大雪,在两县交界处的野鸡岭不幸滑倒在路上,造成腿部骨折,忍着钻心的疼痛,她摸黑走了8个多小时。为了尽量减轻疼痛,20多里路,她走一段,骑一段,骑也疼,走也疼,直到后半夜才回到家。后来连着动了两次手术才逐渐恢复,但却终生留下了骨髓炎后遗症。
吕恩芝患有严重的低血糖,过度劳累或生活不规律就可能犯病。可是劳累和生活不规律又似乎是她的宿命,她家种有6亩地,劳动主要靠丈夫,但丈夫也因病动过手术,不能干重活。放学后,吕恩芝就要到地里忙农活,忙完地里又要忙家里。但无论多忙,她也没有耽误孩子们一节课。她说:“耽误种地是一季子,误了孩子是一辈子。当老师是良心活,时时处处都要讲良心,不能亏了孩子。”
一个田姓学生吃面包鱼中毒,家长忙着经商没看出来,吕恩芝看到孩子没精神就走过去,发现这孩子已口吐白沫,抱起来时身体已经发软,她立即背到卫生室,医生诊断出病情,打针治疗期间,她才通知家长;有的孩子不能来上学,她就到学生家中去辅导;孩子渴了,她倒好水总要自己先尝一尝,防止水过热或过冷;孩子上厕所呆得时间长了,她也要跟到厕所去看一看,及时发现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每天早晨她都把每个孩子的小书包检查一遍,防止夹带小刀或其他危险品伤到孩子。学校为她在教师办公室安置了办公桌,但她从没有在那呆过,反而将办公桌搬到了教室里。她说:“不敢离开孩子,怕出意外。”由于劳累过度,她多次晕倒在讲台上。
自己文化水平低,吕恩芝就主动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主动看别人备课、听课;自己掏钱买来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学书籍,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设计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她还买来教学磁带、教具增强孩子学习的趣味。特别是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重安全。几十年来,吕恩芝教出了1000多名学生,其中100多人上了大学,有的成了硕士、博士,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了科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光在县城工作的就有300多人,这对一个山村来说,在当地是绝无仅有的。许多人提起吕老师至今都感慨万端、唏嘘不已。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教了34年学的吕恩芝在政策上至今还没有教师名份,严格说来,好像称阿姨更合适。但这又是她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的。1976年,参加工作后,吕恩芝一直带一、二、三年级课程。最初没有工资,只记工分,1980年后,每月可以拿到10元工资,后来虽然逐渐增加,但始终捉襟见肘,到现在一个月也仅可领到400元工资。家中始终入不敷出,这从笔者结束采访问吕老师要联系电话时,她脸上的窘迫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原来,为了省钱,吕老师至今没有买手机,家中也没有安装电话。
1984年,学校开始办幼儿班,当了8年民办教师的她,不知道是因自己一直教初级班还是自己是女性的原因,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学校让她改教幼儿班,从此她成了一名幼师。就是从那时起,让她的境遇越来越尴尬。由于政策的原因,幼儿教师在许多方面与教师存在差异,其待遇不要说和公办教师比,就是和民办教师比也差了一截。在民办教师转正后差距就更大,和她同一天参加工作的郭老师因当时保留了民师身份,前几年受到政策普惠,每月工资相当于她的5倍。就连吕老师所在的王崮山村人均年收入也已达5000多元。村子附近有许多果品厂,打工一月收入也是她的三四倍。不光这些,1996年至2001年间,她的工资是每月180元,由于是村里发放,村里没钱就只有欠着,至今那几年的工资也没有领到手。
笔者问她:“既然这样,为啥还如此恋着这个岗位?这么多年的付出后悔了吗?”她说:“当老师是我所喜欢的工作,也是我一生的寄托。虽然待遇不高,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当看到他们那纯真的笑脸,就忘记了一切烦恼和不快。何况乡亲们都非常认可我。”的确,王家庄、宝山庄、黄崖头、上下炭沟等周围四五个村里的群众都愿意把孩子送给吕老师教。乡亲们说:“把孩子交给吕老师。放心!”“不管将来政策变不变化,不管外人咋看,不管待遇高低,我选择了教育这一行,这一生就愿意为教育付出,死也没有后悔这一说。”说这话时,吕老师声音很轻很轻,表情也非常坦然淡定,但却充满着执著、坚定。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一般人眼里,爱岗敬业似乎不再受推崇了,默默奉献似乎有点犯傻了,不求回报似乎在刻意唱高调了,关爱、帮助他人都似乎是在作秀了……曾经的理想,曾经的高尚,曾经的榜样难道都异化了吗?
吕恩芝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不,他们仍然存在,在人们的坚持里,在人们的实践里,在平凡人的故事里,在社会的角落里……难道不是吗?郭明义、陈光标、谭千秋、李明素、许振超、华益慰,哪个人没有一串动人的故事?哪个人没有令人惊叹、感佩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是的,在有的人看来,在名和利上,他们可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留下了许多缺憾,“不值得”“有点傻”是对他们惯常的评价。但是,在孕育了雷锋、时传祥、焦裕禄的土地上,仍然不乏有一大批人在感悟、践行、传承着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他人、拼搏奋进的精神。“自己的孩子教不好自己没话说,但别人的孩子交到自己手里就要尽心,承担起一名教师的责任。”“耽误种地是一季子,误了孩子是一辈子。当老师是良心活,时时处处都要讲良心。”“不管将来政策变不变化,不管外人咋看,不管待遇高低,我选择了教育这一行,这一生就愿意为教育付出,死也没有后悔这一说。”这就是吕恩芝的思维逻辑,说简单,也不简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图索取、乐于付出,在没名没利的岗位上坚持了大半辈子。生活清贫,却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她用个人的行动,彰显了一个群体的精彩,给我们增添温暖,推动社会前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吕恩芝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吕恩芝老师是普通的,但我们能用普通人世俗的眼光去理解她,去评价她吗?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不都有像吕老师这样的人在不计得失,默默奉献吗?他们才是国家的脊梁。他们才让我们深刻感悟人生的选择和生活的态度,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升华,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无私,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人生的追求。
敬业奉献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