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远山拉成近山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袖筒里筒的是千里眼,远山哈拉成个近山;
  阿哥是孔雀虚空里旋,尕妹是才开的牡丹。
  虽然到目前我仍然不能以真正的“花儿人”自居,但对“花儿”的喜爱,对“花儿”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对“花儿”主人的关注与思考,是我长久以来难以释怀的心结。听“花儿”、说“花儿”、阅读关于“花儿”的书籍、文章无疑是作为一个准“花儿人”最乐意保持的生活状态。在诸多“花儿”书籍中,《青海“花儿”传承新探·理论篇》(以下简称《新探》)是一部以全新的编写思路和编排结构完成的理论书籍。读完《新探》,急切地想谈谈对这部新作带给我的触动和感受,稍加思索,“花儿”名段“袖筒里筒的千里眼”跳出脑际,于是我就用“把远山拉成近山”这样一句“花儿”歌词,并不怎么中肯地表达我对《新探》的看法。
  首先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下“花儿”人的自信。就我看来,《新探》中表现出来的自信有两个方面:其一,编者的自信。在“花儿”这种代表人类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的传播地区,青海也许没有太大的经济优势、文化优势(甘肃当初以“甘肃“花儿””的名义申报世界“非遗”项目似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甚至没有广阔的地域优势(青海的“花儿”传唱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月山以东的河湟农业区),然而编者以自身的学术眼光,立足于有史料记载的“花儿”发展脉络,对“花儿”曲令、歌手、代表性“花儿”会、“花儿”的城镇化发展等“花儿”要素的宏观洞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放眼国内外的学术视野、从多维视角条分缕析的理论驾驭,表现出青海“花儿”的自信,表现出青海“花儿”人的自信。其二,纳入书中的广大学者的自信。书中出现的以往前贤多是“花儿”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他们的开创业绩自不待言。当前活跃于“花坛”的老中青学者,不论从什么学科入手,不论从哪个视角切入,都标新立异,言之凿凿,掷地有声,以见他人之所未见、言他人之所未言的观点和缜密的论述,显示出满满的自信,这些成果自然也为学界同道所深以为然。
  《新探》通过对尽可能全面的材料占有和尽可能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经纬交织地梳理了“花儿”传承保护的种种真知灼见,最大程度地呈现有关“花儿”传承保护的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时间跨度、空间跨度、学术跨度三个重要跨度,就像一架由多面透镜组成的“千里眼”,“把远山拉成近山”——把遥远的、模糊的、未来的、跨学科的种种有助于“花儿”传承保护的理论精华转化为切近的、明晰的、当下的、为我所用的现实言说。
  对“花儿”的关注和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新探》追根溯源,从早期的顾颉刚、张亚雄等著名学者开篇,对“花儿”研究的过去予以陈述回顾。对于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柯扬、刘凯、朱刚、魏泉鸣、汪鸿明、赵存禄、赵宗福、郭正清等,世纪之交涌现出的“花坛”新秀张君仁、闫国芳、杨生顺、刘大伟等,从“花儿”研究最根本的概念阐释着手梳理,从时间上跨越了一个多世纪,涵盖了关于“花儿”的“前世今生”,值得肯定的是书中对“花儿”产生地域的史前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场文化和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广阔文化背景的展示,非常有利于对“花儿”文化特质、演唱风格和将来发展方向的历时性纵向领略;对于“花儿”核心传唱地域、也是学界长期争论的“河湟”称谓追溯到《后汉书》《旧唐书》等历史著作和地方志《洮州厅志》《甘青宁史略》的记述。所谓正本清源,《新探》正是从源头上理清了河湟地区传唱花儿的历史文化背景。
  尽管未来的学者和研究成果固然无法见到(当然也不可能见到),但《新探》中不少学者通过对当下现状的考察和理论推测,对“花儿”未来的发展给予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对于“花儿”集会性演唱总结出传统“花儿”会与当下“花儿”进城中茶园“花儿”、广场“花儿”的区别:由山林走向广场,由分散走向集中,由多元走向单一,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宏大走向狭隘,由娱乐走向功利;并在此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制定措施,为“花儿”演唱的未来施诊把脉,在保护传统“花儿”会(典型的如青海的“五朵金花”)文化生态的同时,积极扶持城镇广场“花儿”会、“花儿”茶园,打造卫星“花儿”会等能够吸纳群众参与的演唱集会。一些学者指出:为展示“花儿”文化成果、纪念著名“花儿”人,应该打造“花儿”城,建立“花儿”博物馆;应当搭建多种多样的“花儿”文化展示平台。当今和可以展望的未来社会,网络已越来越密切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花儿”的生存发展自然不会例外,书中列举了不少学者关于开辟“花儿”网站、开发网络课程、加大“花儿”的数字化保护等前瞻性思考,不仅是对“花儿”文化的理论探索,而且对“花儿”未来的发展趋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种“瞻前顾后”的较大幅度的时间跨越,在我看来是《新探》的第一个看点。
  《新探》呈现给读者的第二个看点是空间跨越。在《新探》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许许多多曾经和现在活跃于“花坛”的青海学者,也看到了活跃于邻近省区甘肃、新疆、宁夏的许多面孔,而且看到了杨曼、徐立真等台湾、国外学者。尽管由于编辑出版《新探》的项目归属原因,书名定为“青海”,但编辑人员并没有将编辑视野拘囿与青海一地,而是用广阔的视野极为开放地包容了国内外“花儿”学者。这种视野的意义不仅仅是罗列一些人名,而是尽可能全面地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宽广度来看待“花儿”研究。柯扬、汪鸿明、郭正清等都是研究“花儿”的大家,他们的理论高度、探究视野、学科视角以及他们在成果中所使用的学科理论(如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等,都给读者展示了打开眼界看世界的必要和可贵。
  《新探》最为抢眼的看点在于实现了一种学术跨越。其中之一是学者群体的跨越。书中不仅回溯了“花儿”学奠基人张亚雄、牙含章,较大篇幅地介绍了当代著名“花儿”学者如魏泉鸣、赵宗福、滕晓天、武宇林等,也将很多近几年来崭露头角的年轻“花儿”人(如杨生顺、吴彦博、祁海宏、杨琪昌、马清华、马桂花、云丹拉姆等)及其成果展示于读者。形成了较大时段的老中青学者的承继链条。况且这些学者的着眼高度、研究程度各有千秋,从而使《新探》显得丰满而有层次感。同时也体现了编者主动发现青年“花儿”学者、有意培植青年“花儿”人成长的胸怀和良苦用心。   学术跨越的表现之二是对成果载体的跨越。以往的阅读经验是此类理论书籍基本着眼于“花儿”流传地域的一些学术期刊、会议论文以及专门论著,《新探》正表现出了“千里眼”的功能和特点。对《民俗研究》《民间文学论坛》《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在国内外有影响学术期刊的关注,对闫国芳、魏烨、戚晓萍等硕博士论文的提炼或节录引用,是大可为《新探》点赞的亮点。这既表明了编者对“花儿”研究理论成果能够达到的层次的注重,也表明“花儿”研究目前已经能够达到的层次和在众多学科中的被关注程度。值得让所有“花儿”人欣喜的是“花儿”研究的层次和在众多学科所受到的关注程度已经“跨入前沿”或“登上巅峰”。
  学术跨越的表现之三、也是全书最为耀眼的特点是对学科和文化领域的跨越。尽管一千个学者会有一千个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但类似《新探》这样的理论汇编往往会落入历史、语言文学、音乐的窠臼,《新探》虽然也因需要从历史、语言文学、音乐等学科视角对“花儿”的“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等重要命题及其方言特色、节奏韵律、演唱技法等问题予以重视,但更多地从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着眼当下的“花儿”研究,从更加宏阔的视域和更加深入的层面,探究“花儿”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它与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由它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等等许多学科视角为读者打开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尤其值得突出一提的是,“花儿”与昆仑文化、“花儿”与河湟史前文化、“花儿”与藏羌文化、“花儿”与女性文化、“花儿”与生殖文化、“花儿”与宗教文化等论述,大多是首次或新近与读者见面展开交流的,令人耳目一新。诸多跨越学科、跨越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花儿”园地”耕耘得多元而多彩,广袤而厚实。又如将“花儿”方言与《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名著中金陵方言进行比较研究,别开生面,为“花儿”研究又打开一扇窗户,同时与河湟汉族的南京族源说互为佐证。
  《新探》同样不缺少批判性。如对处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众说纷纭的“花儿”进校园说给予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课程定位:
  “花儿”完全有理由、有资格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特色课程、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根据各级学校设置课程的不同目标和需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尝试将“花儿”作为民间音乐(文学)地方音乐(文学)欣赏课程,作为地方文化常识课程;但也要防止将“花儿”开设成必修科目或考试科目,切不可因为开设“花儿”课程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为公共艺术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文学专业、音乐专业开设为专业选修课,拓展民间文学、民间音乐领域;为硕博士研究生开设为专业研究性课程,从多学科视角指导学生进行“花儿”研究。
  看了这些文字之后,我却不能不落入俗套地“蛋里挑骨”。以我愚见,《新探》的缺憾或曰美中不足如次:书名虽曰“传承”,然《新探》几乎涉及到“花儿”研究的方方面面,于是就有了面广而点不突出之嫌,本应浓墨重彩之处似乎没能得到足够渲染。多种文化侧面的探讨仅限于“花儿”歌词研究,如“花儿”与民俗文化、“花儿”与宗教文化,这些领域的研究固然有待深入,但若从“花儿”会的起源、“花儿”主人的生活背景、“花儿”演(对)唱与生产生活等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角度切入,可能会更加接近问题的本质。“花儿”歌词有别于纪实文学,更不是实录或史志文献,起兴句主要以押韵和符合节拍韵律为要求和标准,“花儿”的主人(包括串把式之类的编创者)大多为文盲半文盲,他们的表述并不具备作为佐证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我比较顽固地认为,不太合适把“花儿”歌词当成史料或地方志文献资料。这也为探索新的研究理路提供了启迪,当然,《新探》中薪火相传的众多学者和编者已经从“本没有路”走出了无数条“花儿之路”,但愿更多的“花儿”人从《新探》受益,《新探》为越来越多的“花儿”后来人提供借鉴,点燃“花儿”人的思想火花。时近端阳,河湟地区的许多山林峡口又该人头攒动、“花”团锦簇了,那些摇头晃脑、弯腰耸肩的民间歌手又该或撕心裂肺或刻骨缠绵或戏谑调侃地吐露着他们的心声,有声无声地呼唤着心中不舍的“连手”,于是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把自己化成“花儿”生长繁荣的细雨和风!
  (作者系青海师大副教授,青海省“花儿”研究会理事)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近年来,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阅读习惯,图书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当今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的传统职能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图书馆又或多或少存在人浮于事、功能单一、馆藏陈旧、效率低下等问题,转型和变革势在
期刊
十一 女总管家  1956年是宋庆龄工作非常忙碌的一年,仅从一月初到四月中旬,她就接连出国访问了印度、缅甸与巴基斯坦三个国家;参加了祝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六周年、前往波兰驻中国大使馆吊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波莱斯瓦夫·贝鲁特逝世等十多项国内的活动;还在寓所接见了前去拜访的周恩来总理,会见了印尼共产党总书记艾地。这对时年63岁的宋庆龄来说,其疲惫劳累的程度可想而知。  就这年,李燕
期刊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奠基时期。每个人经历的差异、成就的大小,除了客观的人生际遇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时代的主观努力和人格品质的自我淬炼。习近平同志之所以成长为全党全国人民拥戴的领袖,这与他在梁家河那7年峥嵘知青岁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深入开展历史文化传承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积极培养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事关国家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认同。  青海原子城是中国
期刊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梦想成真之地”,是享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寺院众多,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如隆务寺、吾屯寺、郭麻日寺等。隆务寺始建于1301年,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青海较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还有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皇帝题赐的“西域胜境”匾额。隆务寺下辖有年都乎寺、郭麻日寺、吾屯上寺、吾屯下寺等18座寺院,19
期刊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风雨兼程,80年岁月如歌。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青海作为红军长征经过的15个省份之一,从7月至10月,全省各地纷纷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弘扬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追忆革命先辈光辉事迹,激励和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而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表达心中炽热的情怀,抒发对党
期刊
那年,若不是在“黔义杯”全国散文征文赛事中获奖,也许我这辈子也到不了遵义城。  瞻仰革命圣地,是颁奖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遵义会议会址与纪念馆,是瞻仰活动中的第一站。人们歌颂它们的诗文如汗牛充栋,我羞于在此效颦。现在我要记述的,是始终鲜活地印刻在我记忆屏幕上的红军山与小尖山,还有遍布整个遵义地区的红五星。  红军山上的英烈雕塑  红军山就是坐落在遵义市城区湘江河畔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南麓的小龙山,
期刊
博物馆通过对相关实物及其有限背景知识的有序排列组合,向观众提供直观的精神文化产品,也就是展览陈列。虽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但受展品、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任何一个展览所展示的都只能是主题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难以完全涵盖主题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加之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观众从陈列展览所获得的信息多是主观的、不成系统的。在这种情况下,恰到好处的展览讲解就如同点睛之笔,把观众通过直观视觉初步获得的
期刊
今年是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两位从未晤面的大师,几乎同时铸造了戏剧丰碑《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且都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永恒的主题——爱情高于生命。难怪,上世纪30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奇也”。  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与优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别以为大师与优伶本该如此。要知道,在那个以权势和金钱论贵贱的时代,优
期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花儿”,作为一种文化,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衍变着,它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青海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尤其,2009年“花儿”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似乎在一夜之间,从乡村田野进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西北大地遍地开花,并在诸多文化业态中独占鳌头,成为一种大众主流文化,这是“花儿”之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