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如今的社会热点中关于青年大学生就业方面缺失法律意识问题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对就业法律法规的了解很少,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碰到了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后忍气吞声。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就业诚信意识缺失,守法意识观念淡薄,虚假应聘和毁约现象大量存在。想要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需要从社会、高校、个人多方面完善。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原因;措施
一、青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教育部预估2017年高校毕业人数在789万,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就业压力成为了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加之照片单位鱼龙混杂,致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了许多的法律問题。例如大学生在就业时对《劳动合同法》不清楚,容易在试用期和违约金方面处于被用人单位欺骗,再例如有些同学对违法行为的识别能力较弱,容易走进传销组织的圈套。很多大学生缺乏合同意识,守约观念及其淡薄,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不重视书面协议的签订,缺乏合同意识,有的毕业生容易相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由于口说无凭在遇到纠纷时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很多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不再规定时间报道,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很多大学生在签约后频繁跳槽,随意毁约,对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视而不见。
另外很多大学生诚信就业的原则缺失,在就业过程中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随意伪造简历和证书,骗取录用单位的信任。但是一旦被用人单位发现就会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用人单位损失,青年大学生这种错位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青年大学毕业生再就业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例如在遇到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等就业歧视后只怪自己运气不好。在遭遇到就业陷阱之后缺乏法律知识,不懂得权力救济的手段,失去了维权的机会。
二、青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1.缺乏必要的专门法律
当前就业市场中就业者处于弱势的地位,就业环境存在不公的大环境中,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无法都到充分的保证。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他们的平等就业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的都不够准确,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时充分的保护。例如在遇到就业歧视后向法院起诉时,由于《就业促进法》里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全,但是由于这条规定过于空泛,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劳动者难以通过法律救急手段得到保护。另外高校法律教育的缺失是青年大学生遇到就业问题后缺乏保护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对青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仍然不够,特别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的教育更是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课时有限,法律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少,导致学生法律教育和学生的需要脱钩。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失
近几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偏差,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签约率过分看重,只关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认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毕业生自己处理。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也只在于签约辅导,方法和途径比较单一,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导致就业指导只是短期的辅导。高校就业指导根本在于服务青年毕业生,最大程度的维护学生更本利益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目标。另外高校对不诚信就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青年大学生不诚信就业现象的发生与高校诚信制度尚未建立有着很大的联系,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只停留在理论教育方面,学生缺乏行为上的管控,很多高校对于就业不诚信的行为没有处理措施,致使大学生认为不守诚信只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与法律基本不沾边,这就导致不诚信就业的风气蔓延。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途径
1.健全法制,完善立法
我国当前的劳动法律法规比较少,特别是针对青年大学生就业的保护的专门法律也是空白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颁发《综合就业培训法》和《职业前途教育法》把职业教育与青年大学生就业紧密相连。青年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者,因此很多关于劳动者的权益是无法享受的。在求职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专门的法律去规范,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制定各类就业反歧视措施,填补当前就业法律空白,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有充分的法律武器。
2.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律教育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不到位是青年大学生在就业中遭受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应该把法制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培养青年大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把法律学习和择业教育联系在一块,注重大学生普法教育,还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注重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学习。让青年大学生既了解就业现状又提高防范意识。
3.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把大学生职业规划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课程,在课堂中对各类劳动就业法规进行系统的学习,以便在就业中学生能够更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经常对学生进行就业案例分析指导,重点介绍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青年大学生自己也要不断强化合同意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契约意识,针对在签订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时应该注意的事項进行专业强化指导。
参考文献:
[1]王磊.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提升策略[J].法制博览,2017(03).
[2]王静.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及途径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6(30).
[3]孙亚峰,张振庭.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J].才智,2014(34).
[4]张可,赵世龙.依托法治环境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5(18).
[5]李晓晓.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J].法制博览,2015(21).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原因;措施
一、青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教育部预估2017年高校毕业人数在789万,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就业压力成为了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加之照片单位鱼龙混杂,致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了许多的法律問题。例如大学生在就业时对《劳动合同法》不清楚,容易在试用期和违约金方面处于被用人单位欺骗,再例如有些同学对违法行为的识别能力较弱,容易走进传销组织的圈套。很多大学生缺乏合同意识,守约观念及其淡薄,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不重视书面协议的签订,缺乏合同意识,有的毕业生容易相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由于口说无凭在遇到纠纷时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很多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不再规定时间报道,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很多大学生在签约后频繁跳槽,随意毁约,对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视而不见。
另外很多大学生诚信就业的原则缺失,在就业过程中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随意伪造简历和证书,骗取录用单位的信任。但是一旦被用人单位发现就会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用人单位损失,青年大学生这种错位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青年大学毕业生再就业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例如在遇到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等就业歧视后只怪自己运气不好。在遭遇到就业陷阱之后缺乏法律知识,不懂得权力救济的手段,失去了维权的机会。
二、青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1.缺乏必要的专门法律
当前就业市场中就业者处于弱势的地位,就业环境存在不公的大环境中,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无法都到充分的保证。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他们的平等就业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的都不够准确,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时充分的保护。例如在遇到就业歧视后向法院起诉时,由于《就业促进法》里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全,但是由于这条规定过于空泛,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劳动者难以通过法律救急手段得到保护。另外高校法律教育的缺失是青年大学生遇到就业问题后缺乏保护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对青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仍然不够,特别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的教育更是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课时有限,法律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少,导致学生法律教育和学生的需要脱钩。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失
近几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偏差,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签约率过分看重,只关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认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毕业生自己处理。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也只在于签约辅导,方法和途径比较单一,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导致就业指导只是短期的辅导。高校就业指导根本在于服务青年毕业生,最大程度的维护学生更本利益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目标。另外高校对不诚信就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青年大学生不诚信就业现象的发生与高校诚信制度尚未建立有着很大的联系,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只停留在理论教育方面,学生缺乏行为上的管控,很多高校对于就业不诚信的行为没有处理措施,致使大学生认为不守诚信只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与法律基本不沾边,这就导致不诚信就业的风气蔓延。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途径
1.健全法制,完善立法
我国当前的劳动法律法规比较少,特别是针对青年大学生就业的保护的专门法律也是空白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颁发《综合就业培训法》和《职业前途教育法》把职业教育与青年大学生就业紧密相连。青年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者,因此很多关于劳动者的权益是无法享受的。在求职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专门的法律去规范,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制定各类就业反歧视措施,填补当前就业法律空白,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有充分的法律武器。
2.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律教育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不到位是青年大学生在就业中遭受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应该把法制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培养青年大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把法律学习和择业教育联系在一块,注重大学生普法教育,还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注重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学习。让青年大学生既了解就业现状又提高防范意识。
3.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把大学生职业规划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课程,在课堂中对各类劳动就业法规进行系统的学习,以便在就业中学生能够更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经常对学生进行就业案例分析指导,重点介绍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青年大学生自己也要不断强化合同意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契约意识,针对在签订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时应该注意的事項进行专业强化指导。
参考文献:
[1]王磊.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提升策略[J].法制博览,2017(03).
[2]王静.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及途径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6(30).
[3]孙亚峰,张振庭.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J].才智,2014(34).
[4]张可,赵世龙.依托法治环境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5(18).
[5]李晓晓.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J].法制博览,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