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l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新课改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系,继而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中。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为直接体验的,以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1]
  “综合活动是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模式”。[2]
  以上是学者、专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界定。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规定的一门必需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学习方式为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探索,以及和学生、教师、社区的互动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全面发展的一门新型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及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因地方、学校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而不同。《综合实践指导纲要》中国家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这四大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不是相互并列的关系。在这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贯穿于各种活动中。在内容这方面,注重的是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及与各大领域与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特性如下。
  1.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该课程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人的个性整体性,使之每个学生都健康全面发展。课程的内容不拘泥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而是各种知识得到整合。课程的内容是依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实施的,体现了个人、社会、自我的内在整合。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活动课的延伸和升华,都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元认识得到提高,获得真实的体验,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这里所说的开放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具有开放性,内容和活动过程及结果具有开放性。目标的开放性是指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尊重每个学生的需求。内容的开放性是指注重四个领域的融合,以及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评价标准多元化,促使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课程实施之前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是不能缺少的。但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目标不断完成和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不断增强,这是生成性的表现。
  二、关于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工具
  工具是工作的一种手段,教育工作中同样存在工具,如黑板和计算机、粉笔等。这些存在的三维的东西是工具,多元智能作为一种观念性思想性的工具被利用,可用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也就是说多元智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目标一致
  多元智能理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智能的个体,如果想使每个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智能,就必须在课程中并通过课程整合各种能够系统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实践活动,即综合实践活动课。
  2.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教育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施教,施教的内容应该适合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并充分发展其智能。综合实践活动课应不拘于某一学科,各学科的知识在课程中得到整合的特点适应了学生的差异性,并可以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互相配合,解决问题。
  三、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
  以上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多元智能理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论述。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种观念,运用该理论设计课程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下面是一个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健康饮食的报告
  ●确定主题
  健康的饮食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非常重要,运用自己已有知识为自己制定一个健康、平衡的饮食表。不仅仅局限于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对身体的作用,还要让学生认真、严肃地评价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收集资料,活动准备
  1.让学生做一个计划,与当地的有关健康师联系,争得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支持和协助,请一位健康师和烹饪师给同学们做一次报告。
  2.从以往的活动中,分析学生的智能组合,并根据此进行分组,收集以下资料,可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请教专家等多种方式。
  (1)了解主要的食物种类,每种食物种类都包含哪些食物,食物的最佳摄取量,以及如何计算摄取量。
  (2)了解人为什么每天都需要吃一定的食物。
  (3)了解不健康饮食带来的危害。
  3.在烹饪师的指导下,学习在烹制事物时如何保持其营养价值。
  4.同学在指定的地方进行烹饪。
  ●活动预演
  学生讨论烹饪活动进行的步骤、方法,以及在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
  学生按预定计划,分析目前的饮食习惯,制定健康的食谱。教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可请学生家长配合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协助。
  ●评价
  每个小组把健康食谱和烹饪的食物对全班汇报,然后大家讨论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收获。然后确定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每个人对制定的健康食谱进行分析,并以小组的形式准备一个关于健康饮食的汇报,可以是演讲、报告,也可以是一张图,或是唱歌、表演等,由学生自己选择。也可以做一次健康饮食宣传活动,呼吁市民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这个宣传活动也可以以相声、演讲等形式进行。学生可以做一份海报,制订一个健康饮食月计划,包括对各个组成部分的解释,以展示对健康饮食各个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学生可以查阅更多的资料或在实践中总结出并提出更健康的饮食。(比如,尝试用健康的方法调味,使用香料,含铅的调味品,以及低热量和低脂肪的调料)
  ●课后思考提示
  从此次活动中,我学到了什么?我喜欢这个活动,因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注意这些,今后我要怎么做?对于这些问题,要认真思考,加以解答。
  
  参考文献:
  [1]文喆走创新之路(下).北京出版社,1999:850.
  [2]李金初,曲艳霞.育人模式的新探索.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2.
  
  (作者系宁夏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原理专业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新课程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1]。近期关于加碘盐是否安全的问题是社会争议的一个热点。现在有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摆在我们的面前:无碘盐的供求失衡,部分碘超标人群不需要补碘,但是市场上很难买到无碘盐。为此,我们利
摘 要: 乌江流域具有自己的区域文化和特色,产生了异于其他地区的民俗风情与服饰特征。文章从服装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用文化观点、符号互动论观点分析本流域彝族、苗族和土家族服饰与当地礼俗的关系,旨在解析其服饰纹样的线型特征,以及表现精神性为主的风格,并探析其服饰形式美与大众审美心理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 乌江流域 少数民族 服饰 礼俗     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流经云南、贵州、重庆和湖北四省市
摘要: RSA算法是密码学中使用最广泛的算法之一,它不仅可以用于加密明文,还可以用作数字签名。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快速地获得一些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常数,进而判断该数是否为素数,并给出了RSA算法的数学表达式,讨论了该算法中各参数的含义和由来。同时分析了对RSA算法常见的攻击方法:因子分解法,讨论RSA算法中各参数应该如何选取,才不容易分解。  关键词: RSA算法 素数 素勤公式 素性检测    在R
摘 要: 试卷分析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通过对试卷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订正答案,分析题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直至弄通弄懂。  关键词: 试卷分析 订正 一题多解 应变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对做好的试卷,仅仅是对对答案,效果
《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人教版第80、8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角的知识等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知识面,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内容较多,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知识密集”和“还时间给学生”间的矛盾,如何通过教师所布之“白”,让学生生出“实”,并由此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
一、教材背景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节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重点内容,共分四小节。教材安排的教学顺序是:1.直接开平方法;2.因式分解法;3.配方法;4.公式法。用这四种方法解方程各有长处,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并不是所有一元二次方程都能用这两种方法来解;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方程,是解方程的通法,但配方的过程比较麻烦;公式法是直接利用配方导出的,适用于解所有的一元二次
中考复习,解题训练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师生最常使用的手法之一。解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模型的构建与延伸就是很好的一种。下面我以一个几何模型的构建、论证、拓展及应用(中考链接)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为例,说明此方法的教学过程。  一、模型构建  出示题组:a  1.(认真填一填)如图1,点P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一点PE⊥AC,PF⊥BD,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PE PF=?摇?摇 ?摇?摇。 
摘 要: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是中学化学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本文主要通过举例归纳了有机物分子式的几种常见计算方法。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有机物分子式 计算    从近几年各地的高考理综试卷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理综化学部分已经做到了回归教材,体现学科本身的价值,凸显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在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下,重视双基的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属于中学化学的常见题型
“课题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把教学内容转化成课题,并力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来完成“课题”的学习;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是专题式的学习,也是开放式的学习,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题学习”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中心的开放式学习。但学生长期以来
摘 要: 随着发展性教学评价、多元化标准、定岗等模式的出现,职业能力考核的模式和具体实施也是不断改革和总结经验。由于眼视光专业的工作特殊性,能力体现的对象是人的视觉,这并非机械的程序性能完全涵盖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多变性。文章从三大模式实施的展开说明并总结经验,给予本专业教学考核方式多方面的建议,对教学改革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职业能力 模式 标准 虚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