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举一”和“举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一反三”出于《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但韩军先生认为,语言(言语)的学习规律,并非“举一反三”,恰恰是“举三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的“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的数量在无限量地加大后,才“奔涌而出”。
  自韩军一声棒喝之后,“举三”说得到大多数语文教育者的首肯,意见颇有一边倒的倾向。笔者看了相关文章,觉得当代语文教学上的“举一”、“举三”之辩,可以休矣。韩军提出“举三反一”说,意在矫枉过正,自有其时代的积极意义。彼时的语文教学是这样,教师靠一本教参“白皮书”打天下,学生在一本练习册上练拳脚。师生沦陷在课堂和题海里。但自韩军“举三”说以来,大多数文章的讨论并不在一个范畴内,看似众说纷纭,其实大有玩弄文字之嫌。孔子讲的“一”,即一隅,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反三”则是点击现实生活,从实践来到实践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学习是一个得鱼忘筌的过程。韩军老师的“举三”同样是举经典例子,由此观之,“举一”、“举三”本无甚区别,也许孔子的弟子皆有慧根,也许孔子本人的举例太有效率。由此派生的口水仗,看似热闹,实则各执一端,并未触及根本。我想,“举一”、“举三”、“反三”、“反一”皆有需要,应该结合实际,相时而用。
  故而,依据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理念,我认为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不过是两种教学手段而已,并无高下之分,对错之别。在教学中,我尝试将“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当作教学手段,综合使用。“举一”是老师利用教材知识发挥引导作用,“反三”、“举三”再“反一”则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提高能力并展示了能力,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那堂课的流程如下:(一)歌曲激趣,导人新课;(二)初读诗歌,把握内容;(三)再读诗歌,体会技巧;(四)知识迁移,诗句仿写。
  郭沫若有两句诗——“一的一切,一切的一”,句首的“一”为普遍规律,句末的“一”为个体现象。学习过程中我们确实要把握一些常识的“一”。也要面对一个个现象的“一”。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相结合,“举一反三”对能力要求很高,故而一般可以先用“举三反一”做铺垫。在鉴赏诗歌创作技巧的环节,要求同学们找一找自己欣赏的句子,并且讨论赏析。这是“举三反一”的过程。可以使得学生对佳句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层面。何谓佳句,即有思想内容也有表现力的句子,在诗句中特别要对修辞和炼字形成敏锐的感觉。
  知识迁移,仿写诗句。利用《乡愁四韵》诗句重章叠唱的特点,仿写诗句。这可谓典型的“举一反三”。结果,在课上留出的不多的时间里,由于在“举三反一”过程中的成就感的累积,大大激活了学生的热情和心智,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课上的语文活动时间是有限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却应是长效的。笔者在教学中较多地采用长文短上的方式,力求通过扩读和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力。本课“现代乡愁诗歌”,笔者就是以一课时处理了《就是那一只蟋蟀》和《乡愁四韵》。前一首侧重于读,举三反一,探诗味;后一首侧重于练,举一反三,写诗句。
  结合课堂实践,笔者对“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深入思考,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举一”大多是囿于课堂时空条件的权宜之计;“反一”大多是止于考察掌握的一种方便法门。“举一”也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态度和方式,在课堂上俯下身来,拈起一朵小花,细细品味,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能“举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学养丰厚,在教学中才能左右逢源。教学少不了引证举例,《文心雕龙》有言:“举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教师如果只能“举一”,论据不足。势必缺乏说服力。能“举三”,适当地引用典型的理论或事实论据,不仅观点、见解易于别人接受,课堂自然也会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但教师在“举三”时应理性克制,宜有“度”,所谓过犹不及。引证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否说明问题。如果事例典型,有代表性,用得又恰到好处,就可融深奥于浅显。而引证举例过多、过细。则会喧宾夺主,淹没论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难免“卖弄”之嫌。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围绕课堂“举三”、“反三”和“反一”,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追求。
其他文献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美育过程是寓教于乐,寓智于美,以美育人的教育过程。在各学科中。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艺术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字兼美、涵义深刻的文章,无不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语文的人文性正是教师通过美育教育而使学生获得的。可以这么说,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学
写作个性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其能力点包含着兴趣、思想及写作底蕴等诸多方面,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的同时,应结合其个性的能力点进行有效地培养。  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构想  (一)构想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序列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的训练,应该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构思能力、表达能力等一系列的
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黄金因素,是语文素养这顶王冠上的一枚硕大而璀璨的明珠。让文学世界和学生心灵相通,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努力追求在语言教育中,在“听说读写”中上好文学阅读课,通过学习文学语言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素养,实现培养“语文人”和“文学人”的教学目标。言语的形式为言语作品的外部方面,言语的内容为言语作品的内部方面。言语的内容和言语的形式统一于言语作品之中,二者
一节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课呢?笔者认为自己和学生都感到快乐的课可以称之为成功的课,上到手舞足蹈,上到“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上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都可谓成功的课。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这样的课并不多,下面记几节让我感到快乐的课。  一.表演课  《孟子》选读中有一则“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讲述一齐人在坟场乞讨却欺骗妻妾是与富贵人欢宴,而后被妻妾发现的故事。我先将全班分为三
连续读了远人的几个短篇,发现远人的小说有个特点,即着重写小人物的心态,而且这种小人物的心态带有某种共性,几乎可以看作普通人的常态,耐人寻味的常态。  比如《死结》,就写了一个男人不平衡的心态。马建国之所以强暴了自己的养女,并上吊自杀,并非他真的过得多么不好,过得不好的比比皆是。他就是不平衡,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男人枉过了一生,连一个真正像样的女人都没有碰过。他得有所弥补,所以他走了一条绝路。这就是马建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作文,有效提升作文教学成效,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开展作文内涵教育,缓解学生畏难情绪  许多学生在作文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畏难情绪,“谈文色变”,有学生称作文写作为“难于上青天”,这样的畏难情绪成为了制约学生作文学习兴趣提升的重要消极情感,教师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破解。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向学生阐述作文的内涵,让学生明白作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手段,将自己生活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围绕
按照课程标准的解说,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语文的实践性特点,决定这门课程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或许是因了浪漫的缘故,或许是因了语文的浪漫特征,拿到初二语文课本的第一天,我在书的首页默默地写下了以下几行字:“以青春之心灵,携青春之少年,唱青春之语文。”正是这朴素的几行字启迪着我在一年的教学中,面对着亦生亦友的青春灿烂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以知识为本,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文言文学习是初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由于学生与古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存在距离,因此在交流上有着一定的陌生感。所以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不到文章本身的魅力所在,文言文教学成了简单的疏通文意。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价值。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文言文教学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一、文言文教学中要努力升华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与鉴赏”目标中第八条规定:“学
有活力,才有魅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让语文课充满活力,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同时也是由语文学科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活”,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设计情境,体悟语言之美,想象之妙,思辨之趣  设计情境是一种加诸学习者感性材料而推之于理性领域的教学积极化策略。它有两种方式和类型:一是再现型,二是再造型。依据课文内容特点和风格,结合教师、学生的兴趣、优势和习惯,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