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铜剑称谓“宝剑”,起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据《考工记·叙》曰:“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庄子·刻意篇》云:“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战国策·策三》赵奢赞颂:“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锋利异常。唐·李峤《宝剑篇》言:“吴山开,越溪涸,三金(铜、锡、铅)合冶成宝锷”。吴越铸剑将师千将、莫邪及欧冶子均被尊崇为神话般人物,宝剑之称由此始也。《史记·吴世家》载“季札赠剑”史事,成为我国冶金史上的一段佳话,流芳百世。无论是历史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所证实,吴越宝剑质精物美,冠绝天下,为人艳称,视之如宝。
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有较多的吴越青铜兵器,尤其是铜剑达30余件,精品珍品迭出,充分显示了吴越文化铜兵器的辉煌。这里依据其剑质、剑相和档次,试分作几种品类鉴赏。
一、吴越王剑
在吴越之剑中,最宝贵的是王者之剑。苏州东吴博物馆有两件越王剑,难能可贵。
1 越王者旨於赐剑
通长56.8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2厘米,首径3.7厘米。剑锋锐利,剑刃前部束弧,身有棱脊,宽格,圆实茎上双凸箍,圆盘首。通体合铸而成。剑格铸铭双钩鸟篆八字“戉(越)王戊(越)王,者(诸)旨(稽)於赐”,两面格式相同。
越王者旨於赐剑迄今见发表的共有四件:其一,20世纪30年代于安徽寿县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其二,传出寿县,此剑与前器“同铭异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三,亦为寿县出土,现藏国家博物馆;其四,1986年江陵雨山九号楚墓出土,今藏江陵县博物馆。此为第五件。
2 越王州句剑
通长59厘米,身宽5厘米,柄长9.5厘米,首径4.1厘米。尖锋,刃前部凹弧,棱脊,宽格,圆实茎上双凸箍,箍上饰勾云纹,圆盘首;首面饰七道同心圆纹。格上一面铸鸟篆书“戊(越)王州句,戉(越)王州句”,另一面“自乍(作)用僉(剑),自乍(作)用僉(剑)”。
越王州句即越王朱勾,是不寿的儿子,勾践的曾孙。《史记·索隐》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勾立”。朱勾在位37年(公元前448年-公元前412年),为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后国势最强、武功最为显赫之君王。在多年经营之后,他曾于晚年率军北上灭滕、郯两个诸侯国,为越国向北进展的巅峰。朱勾时期的功业,为勾践之后的极盛,精良的越王州句剑也反映了这一点。目前出土和传世的吴、越诸王剑,以州句为最多,今所见包括此剑共计十一件,分藏在国内外的一些博物馆,如湖南省博物馆、荆州地区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以及法国巴黎博物馆等。剑铭均作“州句”,典籍只有《纪年》作朱勾,余皆作“翁”,如《史记·越世家》:“王不寿卒,子王翁立”。
二、花纹剑
几何形暗花纹装饰剑,出土和传世量极少,是吴越宝剑中的高档名剑,为吴越所独有,是吴越铸剑技艺绝活之一。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有两件。
1 菱形暗格纹剑(春秋)
通长50.5厘米,身宽3.9厘米,柄长9.1厘米,首径3.4厘米。锐锋,前刃凹束,棱脊,窄格,圆茎中空,圆首,首心部原镶嵌绿松石脱落。在吴越剑的发展演化形制上,考古界通称此型式剑为空茎剑。
2 菱形暗格纹剑(春秋)
通长54.5厘米,身宽7.7厘米,柄长8.8厘米,首径3.4厘米。尖锋,前刃凹弧,棱脊,宽格,上刻铸兽面纹镶嵌绿松石,椭圆实茎,上双凸箍,圆盘首,铸饰同心圆纹六道。
从文物科技进步角度考查吴越青铜兵剑的铸造工艺技术,堪称吴越宝剑“三绝”,其一为几何暗花纹装饰艺术。吴越兵器冠绝一时,在有些精致剑、戈、矛上所饰的菱形、米字形及火焰状暗花纹,是它特有的绝技,埋藏地下几千年不锈不腐。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术界对其科技成就先后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如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上海博物馆、上海材料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对此类剑暗花纹的形成机理,可能因检测样品本身的工艺就不一样,其结论各不相同。有说其表面花纹是采用复合金属工艺铸成,有说是经过硫化处理等,但仍有不解之谜。笔者与华觉明先生等合作研究同上博得出的认识基本一致,即暗花纹为富锡矿物颜料涂饰所致。这种特殊而精湛的青铜器表面合金化技术,为2500年前的中国科技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至今仍被誉为“尚未被超越的科技”。
三、同心圆首剑
剑首饰有同心圆者,仅见于少数吴越高档青铜剑,一般实战用剑绝无这种精致装饰,可见此装饰技术在当时亦仅为少数铸剑高手能够掌握。如著名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以及本文介绍的越王州句剑和一件菱形暗格纹剑均有之。另外,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青铜剑中还有四件剑首饰同心圆者,亦非为一般人所佩用的极品剑。
1 宽格双箍同心圆首剑(春秋)
通长51.1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1厘米,首径4厘米。尖锋,剑身前刃凹束,宽格,铸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脱落,圆实茎,双凸箍,圆盘首,铸饰精细同心圆纹。
2 宽格双箍同心圆首剑(春秋)
通长52.2厘米,身宽4.4厘米,柄长8.9厘米,首径4厘米。形制同上。
剑首同心圆纹位于剑首端部,由厚仅0.2-0.8毫米,凸起约0.5-2.2毫米,间距仅0.3-1.2毫米不等的多圈薄壁状凸梭组成,且十分规整。在多圈同心圆的槽底,又分布着极细凸起的绳纹。同心圆圈数不等,一般7道左右,越王勾践剑的圈数达11圈之多。如此精细严密的同心圆纹装饰,即使现代亦十分难以加工,而春秋战国时期又是如何制成的?这就是吴越匠师独有的铸剑工艺绝技之二。这一问题令研究金属工艺史的学者们困惑不解。如果是失蜡法铸造,则既难成型,又无法脱模。上海博物馆谭德睿先生等经过无数次的考古模拟和科学研究,探索成功,他们的结论是,剑首同心圆用轮盘法车制精致陶范,是继承和发展了龙山文化蛋壳陶制作工而成,已达到陶范铸造技术水平的极致。 四、复合剑
青铜复合剑采取特种复合铸造工艺,剑脊呈红黄色,两从呈黄白色,故又称双色剑,为吴越铸剑绝技之三。这种剑历来出土甚少,是青铜剑中的绝品,此为已失传之工艺科技。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有两件。
1 复合剑(战国)
通长61厘米,身宽3.7厘米,柄长9.2厘米,首径3.6厘米。锋锐,前刀凹弧,剑身为不同青铜合金合铸而成,棱形脊,宽格,椭圆实茎,双凸箍,圆盘首。
2 复合剑(春秋)
通长55.3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4厘米,首径3.7厘米。形制同上。
因青铜材质的性能导致青铜剑的铸作不得过长,长剑在格斗砍杀中容易折断,造成不堪设想的致命后果。目前发现的东周时期青铜剑最长者不超过70厘米,如越王不寿剑通长69厘米,超极限的铜剑都是后期臆造的。吴越匠师为了克服青铜剑的这一缺陷,在铸剑实践中寻求对策,从而发明创造出复合剑,即剑之中脊及两从系由不同成分的青铜合金嵌铸而成。中脊含锡量较低,两从含锡量较高。故前者硬度低而韧性高,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性,使剑不易折断;后者硬度高而较脆,可提高实战时的杀伤力。如此先进的复合金属科技,秦汉时已失传。其制造工艺过程是:先铸出带剑茎内蕊之剑脊,再将剑脊置于陶范中,以高温烘焙,再往陶范中浇注剑从成分之青铜液,剑从凝固收缩时,紧包住剑脊之榫头,使之结合成整体。取出结合体,沿纵向磨削剑从;再将其靠茎部的一端,置于铸造剑格、茎、箍之陶范中,铸出剑格、茎、箍;最后将露出一段之剑茎内蕊置于剑首陶范中,铸出剑首。至此分4次铸造才告完成。铸造完毕,还需磨出剑锷与剑锋。传世复合剑中最著名的首推越王州句复合剑,台湾龚钦龙先生收藏。中国青铜器泰斗马承源先生称誉“此剑为诸越王州句剑之最”。另外,有两件少虞剑,一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传出土于山西李峪村;一件美国华盛顿弗里尔美术馆所收藏。其中有二件带髹漆木质剑鞘,十分珍贵。
五、扁诸之剑
吴越青铜剑除上述领袖群伦的吴、越王铭剑以及特殊工艺剑之外,大量为部队实战用剑和士大夫阶层佩带剑,这里笔者统称“扁诸之剑”。据《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记载:“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吴都苏州虎丘山阖间墓建有剑池,因吴王阖闾生前酷爱宝剑,下葬时以“扁诸”、“鱼肠”等名剑3000柄殉葬,故设“剑池”。《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的全副武装是“乃身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吴越军队的武器装备为持戈矛、佩短剑。吴越是我国首建步兵部队之祖,吴王夫差称霸中原,在黄池之会与晋争长,率三万精锐步兵所向披靡,威镇诸侯。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这品类青铜剑有二十余件,皆铸作精良,保存品相完美,均属吴越之剑上品。这些剑的形制分为三式,择要介绍如下:
I式 宽格双箍剑(春秋、战国之际)
通长39.5厘米,身宽4厘米,柄长9厘米,首径3.5厘米。锐锋,剑身前刃凹弧形,棱脊,宽格,上铸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有一件剑首中心嵌绿松石,上刻云雷纹;还有两件更为精致罕见,一件格上兽面纹饰由纤细阳线组成,镶小颗粒绿松石,有髹漆木鞘;另一件格为错金线兽面纹饰。
Ⅱ式 窄格双箍剑(春秋)通长44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1厘米,首径3.9厘米。剑身形制同上,窄格,圆茎上双箍,喇叭形剑首。
Ⅲ式 窄格空茎剑(春秋)
通长46厘米,身宽4.2厘米,柄长8厘米,首径3.2厘米。剑身形制同上,窄格,空茎,圆盘首,首心镶嵌三块绿松石,带髹漆木鞘,髹漆脱落。
我国的宝剑,主要起源于吴越青铜剑。《新序·杂事篇》云:“夫剑产干(吴)越”,吴越号称“宝剑之乡”。现今不断丰富的考古学资料亦完全证实这一点。在吴越地区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剑年代可达西周早期,出土的西周至春秋时代青铜剑数量亦较多,且有着明显的自身发展演化序列。春秋中晚期,吴越青铜剑的型式经战争实践的检验和不断改进,形成统一型式和科学化,臻于成熟完备,其形制为剑身中脊起棱,前锋刃凹弧,宽格或窄格,圆形实茎,上有两凸箍,或圆茎中空,圆盘形首,考古界称之为双箍剑和空茎剑。剑通长一般为50-60厘米,春秋晚期剑身加宽增厚,砍杀、穿透、强度的格斗功效大大提高,这两式吴越剑型流传并影响列国。此外,吴越更拥有兵剑装饰上的特殊技艺暗花纹和同心圆纹饰的绝活,以及独特复合剑铸造技术,蕴含无尽奥秘,为别国所不及。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吴越青铜剑,一开始是在吴地发展起来的。吴立国和兴盛比越国要早,考古学资料显示,吴国青铜文化远比越文化发达,越国的强项是原始青瓷烧造,居列国之首,为我国青瓷器的发源地。春秋、战国之际越灭吴,吴国的铸剑产业完全为越国所接收继承,所以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吴越国剑正值鼎盛。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吴越地区成为楚国的属地,重器宝物遂尽楚人劫掠而去,因此考古发现的吴、越王剑,主要出于楚地的战国墓中。吴越这种先进的铸剑工艺,当时也被善于掠人之美的楚人所吸收,并在战国时期的楚剑上得以发扬光大。
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有较多的吴越青铜兵器,尤其是铜剑达30余件,精品珍品迭出,充分显示了吴越文化铜兵器的辉煌。这里依据其剑质、剑相和档次,试分作几种品类鉴赏。
一、吴越王剑
在吴越之剑中,最宝贵的是王者之剑。苏州东吴博物馆有两件越王剑,难能可贵。
1 越王者旨於赐剑
通长56.8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2厘米,首径3.7厘米。剑锋锐利,剑刃前部束弧,身有棱脊,宽格,圆实茎上双凸箍,圆盘首。通体合铸而成。剑格铸铭双钩鸟篆八字“戉(越)王戊(越)王,者(诸)旨(稽)於赐”,两面格式相同。
越王者旨於赐剑迄今见发表的共有四件:其一,20世纪30年代于安徽寿县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其二,传出寿县,此剑与前器“同铭异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三,亦为寿县出土,现藏国家博物馆;其四,1986年江陵雨山九号楚墓出土,今藏江陵县博物馆。此为第五件。
2 越王州句剑
通长59厘米,身宽5厘米,柄长9.5厘米,首径4.1厘米。尖锋,刃前部凹弧,棱脊,宽格,圆实茎上双凸箍,箍上饰勾云纹,圆盘首;首面饰七道同心圆纹。格上一面铸鸟篆书“戊(越)王州句,戉(越)王州句”,另一面“自乍(作)用僉(剑),自乍(作)用僉(剑)”。
越王州句即越王朱勾,是不寿的儿子,勾践的曾孙。《史记·索隐》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勾立”。朱勾在位37年(公元前448年-公元前412年),为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后国势最强、武功最为显赫之君王。在多年经营之后,他曾于晚年率军北上灭滕、郯两个诸侯国,为越国向北进展的巅峰。朱勾时期的功业,为勾践之后的极盛,精良的越王州句剑也反映了这一点。目前出土和传世的吴、越诸王剑,以州句为最多,今所见包括此剑共计十一件,分藏在国内外的一些博物馆,如湖南省博物馆、荆州地区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以及法国巴黎博物馆等。剑铭均作“州句”,典籍只有《纪年》作朱勾,余皆作“翁”,如《史记·越世家》:“王不寿卒,子王翁立”。
二、花纹剑
几何形暗花纹装饰剑,出土和传世量极少,是吴越宝剑中的高档名剑,为吴越所独有,是吴越铸剑技艺绝活之一。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有两件。
1 菱形暗格纹剑(春秋)
通长50.5厘米,身宽3.9厘米,柄长9.1厘米,首径3.4厘米。锐锋,前刃凹束,棱脊,窄格,圆茎中空,圆首,首心部原镶嵌绿松石脱落。在吴越剑的发展演化形制上,考古界通称此型式剑为空茎剑。
2 菱形暗格纹剑(春秋)
通长54.5厘米,身宽7.7厘米,柄长8.8厘米,首径3.4厘米。尖锋,前刃凹弧,棱脊,宽格,上刻铸兽面纹镶嵌绿松石,椭圆实茎,上双凸箍,圆盘首,铸饰同心圆纹六道。
从文物科技进步角度考查吴越青铜兵剑的铸造工艺技术,堪称吴越宝剑“三绝”,其一为几何暗花纹装饰艺术。吴越兵器冠绝一时,在有些精致剑、戈、矛上所饰的菱形、米字形及火焰状暗花纹,是它特有的绝技,埋藏地下几千年不锈不腐。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术界对其科技成就先后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如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上海博物馆、上海材料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对此类剑暗花纹的形成机理,可能因检测样品本身的工艺就不一样,其结论各不相同。有说其表面花纹是采用复合金属工艺铸成,有说是经过硫化处理等,但仍有不解之谜。笔者与华觉明先生等合作研究同上博得出的认识基本一致,即暗花纹为富锡矿物颜料涂饰所致。这种特殊而精湛的青铜器表面合金化技术,为2500年前的中国科技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至今仍被誉为“尚未被超越的科技”。
三、同心圆首剑
剑首饰有同心圆者,仅见于少数吴越高档青铜剑,一般实战用剑绝无这种精致装饰,可见此装饰技术在当时亦仅为少数铸剑高手能够掌握。如著名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以及本文介绍的越王州句剑和一件菱形暗格纹剑均有之。另外,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青铜剑中还有四件剑首饰同心圆者,亦非为一般人所佩用的极品剑。
1 宽格双箍同心圆首剑(春秋)
通长51.1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1厘米,首径4厘米。尖锋,剑身前刃凹束,宽格,铸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脱落,圆实茎,双凸箍,圆盘首,铸饰精细同心圆纹。
2 宽格双箍同心圆首剑(春秋)
通长52.2厘米,身宽4.4厘米,柄长8.9厘米,首径4厘米。形制同上。
剑首同心圆纹位于剑首端部,由厚仅0.2-0.8毫米,凸起约0.5-2.2毫米,间距仅0.3-1.2毫米不等的多圈薄壁状凸梭组成,且十分规整。在多圈同心圆的槽底,又分布着极细凸起的绳纹。同心圆圈数不等,一般7道左右,越王勾践剑的圈数达11圈之多。如此精细严密的同心圆纹装饰,即使现代亦十分难以加工,而春秋战国时期又是如何制成的?这就是吴越匠师独有的铸剑工艺绝技之二。这一问题令研究金属工艺史的学者们困惑不解。如果是失蜡法铸造,则既难成型,又无法脱模。上海博物馆谭德睿先生等经过无数次的考古模拟和科学研究,探索成功,他们的结论是,剑首同心圆用轮盘法车制精致陶范,是继承和发展了龙山文化蛋壳陶制作工而成,已达到陶范铸造技术水平的极致。 四、复合剑
青铜复合剑采取特种复合铸造工艺,剑脊呈红黄色,两从呈黄白色,故又称双色剑,为吴越铸剑绝技之三。这种剑历来出土甚少,是青铜剑中的绝品,此为已失传之工艺科技。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有两件。
1 复合剑(战国)
通长61厘米,身宽3.7厘米,柄长9.2厘米,首径3.6厘米。锋锐,前刀凹弧,剑身为不同青铜合金合铸而成,棱形脊,宽格,椭圆实茎,双凸箍,圆盘首。
2 复合剑(春秋)
通长55.3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4厘米,首径3.7厘米。形制同上。
因青铜材质的性能导致青铜剑的铸作不得过长,长剑在格斗砍杀中容易折断,造成不堪设想的致命后果。目前发现的东周时期青铜剑最长者不超过70厘米,如越王不寿剑通长69厘米,超极限的铜剑都是后期臆造的。吴越匠师为了克服青铜剑的这一缺陷,在铸剑实践中寻求对策,从而发明创造出复合剑,即剑之中脊及两从系由不同成分的青铜合金嵌铸而成。中脊含锡量较低,两从含锡量较高。故前者硬度低而韧性高,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性,使剑不易折断;后者硬度高而较脆,可提高实战时的杀伤力。如此先进的复合金属科技,秦汉时已失传。其制造工艺过程是:先铸出带剑茎内蕊之剑脊,再将剑脊置于陶范中,以高温烘焙,再往陶范中浇注剑从成分之青铜液,剑从凝固收缩时,紧包住剑脊之榫头,使之结合成整体。取出结合体,沿纵向磨削剑从;再将其靠茎部的一端,置于铸造剑格、茎、箍之陶范中,铸出剑格、茎、箍;最后将露出一段之剑茎内蕊置于剑首陶范中,铸出剑首。至此分4次铸造才告完成。铸造完毕,还需磨出剑锷与剑锋。传世复合剑中最著名的首推越王州句复合剑,台湾龚钦龙先生收藏。中国青铜器泰斗马承源先生称誉“此剑为诸越王州句剑之最”。另外,有两件少虞剑,一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传出土于山西李峪村;一件美国华盛顿弗里尔美术馆所收藏。其中有二件带髹漆木质剑鞘,十分珍贵。
五、扁诸之剑
吴越青铜剑除上述领袖群伦的吴、越王铭剑以及特殊工艺剑之外,大量为部队实战用剑和士大夫阶层佩带剑,这里笔者统称“扁诸之剑”。据《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记载:“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吴都苏州虎丘山阖间墓建有剑池,因吴王阖闾生前酷爱宝剑,下葬时以“扁诸”、“鱼肠”等名剑3000柄殉葬,故设“剑池”。《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的全副武装是“乃身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吴越军队的武器装备为持戈矛、佩短剑。吴越是我国首建步兵部队之祖,吴王夫差称霸中原,在黄池之会与晋争长,率三万精锐步兵所向披靡,威镇诸侯。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这品类青铜剑有二十余件,皆铸作精良,保存品相完美,均属吴越之剑上品。这些剑的形制分为三式,择要介绍如下:
I式 宽格双箍剑(春秋、战国之际)
通长39.5厘米,身宽4厘米,柄长9厘米,首径3.5厘米。锐锋,剑身前刃凹弧形,棱脊,宽格,上铸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有一件剑首中心嵌绿松石,上刻云雷纹;还有两件更为精致罕见,一件格上兽面纹饰由纤细阳线组成,镶小颗粒绿松石,有髹漆木鞘;另一件格为错金线兽面纹饰。
Ⅱ式 窄格双箍剑(春秋)通长44厘米,身宽4.5厘米,柄长9.1厘米,首径3.9厘米。剑身形制同上,窄格,圆茎上双箍,喇叭形剑首。
Ⅲ式 窄格空茎剑(春秋)
通长46厘米,身宽4.2厘米,柄长8厘米,首径3.2厘米。剑身形制同上,窄格,空茎,圆盘首,首心镶嵌三块绿松石,带髹漆木鞘,髹漆脱落。
我国的宝剑,主要起源于吴越青铜剑。《新序·杂事篇》云:“夫剑产干(吴)越”,吴越号称“宝剑之乡”。现今不断丰富的考古学资料亦完全证实这一点。在吴越地区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剑年代可达西周早期,出土的西周至春秋时代青铜剑数量亦较多,且有着明显的自身发展演化序列。春秋中晚期,吴越青铜剑的型式经战争实践的检验和不断改进,形成统一型式和科学化,臻于成熟完备,其形制为剑身中脊起棱,前锋刃凹弧,宽格或窄格,圆形实茎,上有两凸箍,或圆茎中空,圆盘形首,考古界称之为双箍剑和空茎剑。剑通长一般为50-60厘米,春秋晚期剑身加宽增厚,砍杀、穿透、强度的格斗功效大大提高,这两式吴越剑型流传并影响列国。此外,吴越更拥有兵剑装饰上的特殊技艺暗花纹和同心圆纹饰的绝活,以及独特复合剑铸造技术,蕴含无尽奥秘,为别国所不及。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吴越青铜剑,一开始是在吴地发展起来的。吴立国和兴盛比越国要早,考古学资料显示,吴国青铜文化远比越文化发达,越国的强项是原始青瓷烧造,居列国之首,为我国青瓷器的发源地。春秋、战国之际越灭吴,吴国的铸剑产业完全为越国所接收继承,所以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吴越国剑正值鼎盛。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吴越地区成为楚国的属地,重器宝物遂尽楚人劫掠而去,因此考古发现的吴、越王剑,主要出于楚地的战国墓中。吴越这种先进的铸剑工艺,当时也被善于掠人之美的楚人所吸收,并在战国时期的楚剑上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