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的哲人讲:人是思想的芦苇。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仔细倾听每一句话,积极主动思考每一个问题,既是检验课堂成败的主要表现,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正如生命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学生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绿色课堂的构建。为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完成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一终极使命,针对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下面谈谈自己在历史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起跑”唤起经验,引导学生阅读
虽然已进入信息时代,读书、看戏、参观展馆等传统文明传播方式仍被那些有文化又有智慧的民族所看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把阅读当作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就有收获。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思考得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就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这点对于学困生而言尤为重要,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个问题一直被历史老师误解,殊不知阅读正是知识的重要来源,难怪有的学者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
但是如何读?就要讲究方式方法。是朗读还是默读,是全班读还是个别同学读,还有读到哪里,就要视课堂情况而定。我们的历史课,大多安排在下午。如在炎热的夏季,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发现一些同学无精打采,还叫一个同学读,那显然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全体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提示或章节提示,同学们就会精神大振,思维就会活跃,课堂气氛就会好得多。学生带着读的一些问题进入思维来听课,效果会更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主要读提示、读材料,读3-5分钟为宜。阅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要知道有时学生的“读”比老师的“讲”更显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设疑引导思考
有效的学习总是从学习者最熟悉的地方开始而不是陌生的地方。通过初步阅读,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体验,使无疑者有疑,把学生引向积极思疑、解疑的轨道。可先让学生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教师要科学、明确、适量归纳这些问题,量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般3道题左右,然后交给大家,请大家看书,哪些明白哪些不明白,遇到疑难大家就一起想办法。
所有问题都要留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有知识只有在学生充分细致思考后,才会真正掌握,才会有真正问题的产生。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为中心,把学生活动放在第一位,一节课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用心去猜,高声去读,上黑板去写,不懂得可以辨、可以问、可以评,最后大家一起小结。这样让学生动手、动脑,从而有效掌握了课文内容。
应注意不追求学生活动场面的“轰轰烈烈”,教师不要一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集体的活动就缺少了内容,交流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三、教师课堂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体性,因为教师的经验和知识、与学生的对话与交往、对教学过程调控等,都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并非要以削弱甚至消解教师的主体行为代价,不是让教师“靠边站”。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1.教师要提出或启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材重点和难点有关的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减少盲目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上学生随时都有新问题生成,教师的指导和调控应及时,使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顺利进行。同时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要及时鼓励,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3.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在产生困惑的基础上教师精讲,不要照本宣科,否则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也乏味,更有损老师形象。
以上是自己在新课改过程中的几点反思。长期以来,因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把本来是整体的历史分解得支离破碎,把丰富多彩的人类以往社会弄得单调乏味,原本没有唯一答案的历史却给出了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受局限。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心中装有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投入学习的热情,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
一、“起跑”唤起经验,引导学生阅读
虽然已进入信息时代,读书、看戏、参观展馆等传统文明传播方式仍被那些有文化又有智慧的民族所看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把阅读当作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就有收获。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思考得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就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这点对于学困生而言尤为重要,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个问题一直被历史老师误解,殊不知阅读正是知识的重要来源,难怪有的学者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
但是如何读?就要讲究方式方法。是朗读还是默读,是全班读还是个别同学读,还有读到哪里,就要视课堂情况而定。我们的历史课,大多安排在下午。如在炎热的夏季,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发现一些同学无精打采,还叫一个同学读,那显然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全体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提示或章节提示,同学们就会精神大振,思维就会活跃,课堂气氛就会好得多。学生带着读的一些问题进入思维来听课,效果会更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主要读提示、读材料,读3-5分钟为宜。阅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要知道有时学生的“读”比老师的“讲”更显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设疑引导思考
有效的学习总是从学习者最熟悉的地方开始而不是陌生的地方。通过初步阅读,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体验,使无疑者有疑,把学生引向积极思疑、解疑的轨道。可先让学生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教师要科学、明确、适量归纳这些问题,量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般3道题左右,然后交给大家,请大家看书,哪些明白哪些不明白,遇到疑难大家就一起想办法。
所有问题都要留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有知识只有在学生充分细致思考后,才会真正掌握,才会有真正问题的产生。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为中心,把学生活动放在第一位,一节课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用心去猜,高声去读,上黑板去写,不懂得可以辨、可以问、可以评,最后大家一起小结。这样让学生动手、动脑,从而有效掌握了课文内容。
应注意不追求学生活动场面的“轰轰烈烈”,教师不要一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集体的活动就缺少了内容,交流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三、教师课堂角色的定位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体性,因为教师的经验和知识、与学生的对话与交往、对教学过程调控等,都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并非要以削弱甚至消解教师的主体行为代价,不是让教师“靠边站”。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1.教师要提出或启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材重点和难点有关的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减少盲目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上学生随时都有新问题生成,教师的指导和调控应及时,使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顺利进行。同时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要及时鼓励,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3.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在产生困惑的基础上教师精讲,不要照本宣科,否则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也乏味,更有损老师形象。
以上是自己在新课改过程中的几点反思。长期以来,因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把本来是整体的历史分解得支离破碎,把丰富多彩的人类以往社会弄得单调乏味,原本没有唯一答案的历史却给出了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受局限。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心中装有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投入学习的热情,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