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点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的第一步是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怎样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点。文章从开展有效诵读,实施整体感知;认知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培养质疑能力,深入感知文本;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整体感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其中阅读最主要的就是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如果无法感知文章的整体,则很难把握其整体走向,理解它的真正内涵。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帮助学生获取文章的有效信息,最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一、开展有效诵读,实施整体感知
  为了使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诵读。所谓“诵读”,并不是简单地将书中文字读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赋予感情,读出韵味。诵读时,应当尊重原文,伴与语调的变化与情感的输出,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读懂文章的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取向等,更能品味语言之美,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语文的阅读兴趣,从而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如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首先进行正确且动情的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营造和谐、美丽的课堂氛围,然后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大声地朗读课文。通过一遍遍地朗读,有的学生提出已经理解文章含义,而教师只需要适时点拨,便可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学生在反复诵读时融入了感情,纷纷沉浸在语言魅力中,并在诵读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不知不觉便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这就是有效诵读的魅力所在。
  二、认知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必要步骤。一篇优秀的文章必然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当然,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线索,而线索的呈现形式也各有千秋。大部分文章以发展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展开,这亦是文章的线索所在。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读起来就感觉有一条线一直在指引着你,顺畅而流利。这是因为文章提供给了读者明确的线索。这篇文章是一则神话故事,全文围绕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展开,其亦是文章的最主要的人物线索。同时,通过对比“有火”与“无火”的世界,文章不断透露出其他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情节发展的要素,逐渐将故事的发展推向高潮。行文流水般的故事情节伴有紧张的节奏、清晰的思路,为读者呈现出了宙斯的残忍、鹫鹰的凶残,以及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和勇敢。还有很多其他人物都个性鲜明,为文章的展开提供线索,增添韵味。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发展顺序,掌握每一条线索,并将其串联起来,确保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三、培养质疑能力,深入感知文本
  兴趣就像是推动车辆前行的引擎,如果在学生课堂中缺乏兴趣,便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设新颖、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中提问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因为疑问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指引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拓展创新性思维。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并激励学生说出内心的疑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学生质疑的方向和解决的渠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的地方。如在讲授《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蝙蝠辨别东西还是需要靠眼睛的,只是蝙蝠的视力比较弱而已。还有的学生质疑蝙蝠听力的能力,不明白为什么靠听就可以辨别方向。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宜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自己解决内心的疑惑,这样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可以带着疑问深入理解文章,感知文章内涵。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发展
  阅读有多种方法,如何将这些方法整合并有效应用于阅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的地方。不同的年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基础,循序渐进,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调查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将其整合、拓展,最终回馈于学生,由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更新,学习能力逐渐增强,而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改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目标展开序列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学习策略。如教师要求学生对一篇文章划分段落,由于学生的分段方法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各有侧重。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就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其他同学讨论,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抑制学生的思维。只有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尽情地开放思想,各抒己见,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认知,掌握并灵活运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意识到阅读的重要影响,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阅读方法,并抓住机会指导学生阅读技巧,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骆海燕.常态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中的“三读”[J].教学月刊,2013(11).
  [2]李跃平.整体感知,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4(8).
  [3]侯润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13(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不少弊端,课堂教学作秀多、效率低,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课堂效率低下,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不揣摩文本、品味语言,语文教师优美的板书设计缺失。  【关键词】中职语文;主体地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前段時间,滨州市中职学校语文优质课在我校进行。我听课20余节,看到参赛选手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良
【摘要】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近代诗歌,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意蕴,浓缩着作者的炽烈情感。对诗歌作品的深层解读,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诗歌教学中,巧妙运用质疑,不断开启学生对诗歌作品的内在感悟,让他们去体会,内化,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诗歌素养。  【关键词】诗歌;质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为解决普通泡沫烧芯问题,选择了一条完全无金属离子的路线,使聚醚多元醇应用更广泛,其制造的泡沫不横胀、耐老化、耐高低温,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制造,特别是制造切割大板和
模纹绿篱的使用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古罗马,这一时期罗马规整的山庄和庭园里就已出现由绿篱构成的模纹图案式花坛,意大利庭园里也大量充斥着植物修剪形成的迷宫,为模纹绿篱作为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扎根到生活的土壤中,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学会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学生说写能力训练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交际;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越来越多,这需要从小学阶段培养学
摘要:对于素描绘画创作者而言,工具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工具关系到最终画面主题的表达和画面效果。无论是何种专业体系里的素描,都要遵循素描本身工具与材料决定的特性。从总体上来讲,我们可以分成硬质类素描工具材料和软质类素描工具材料。每一张优秀的素描艺术作品都凝结了创作者的艰辛和智慧,是绘画主体与材料表现完美结合的高度体现,不同的综合材料的运用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素描;材料;特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