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地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在向外扩张受限时,呈现出更为强烈的内聚性,给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带来更多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贵州六盘水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方案,探索适合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方法,以求更好的塑造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城市空间节点。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设计;设计要素
1、前言
山地城市在向外扩张受限时,会呈现更为强烈的内聚效应,导致市区密度大幅增长,空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特色消失。但是山地城市的设计方法不能直接套用平原城市取得的经验。因此,如何塑造富有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并保证山地城市的发展建设引发社会热议。本文希望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为例,探讨适合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方法,使得城市在保证高强度发展的同时,还能做到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突出城市特色。
2、项目背景
六盘水中心城区位于东西向狭长谷地内,南北山脉延绵起伏。城市空间结构强调“峰丛湿地绿相融”,建设以峰丛地貌为特点,湿地环绕、城绿相融的山水生态城市。近年来随着西部城市快速发展,六盘水中心城区出现建设强度高,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生态格局与城市空间联系不强,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不突出等现象。因此,一些重要地段需要进行城市设计改造,重塑城市形象。
3、现状分析
3.1区位与范围
本次研究地段位于六盘水主城区西南部,凉都大道与明湖路交汇处,包括六盘水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地块及其周边的城市用地,是西南部进入城市中心区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城市中心区进入明湖湿地公园的入口节点。
3.2现状要素分析
①道路:
地段内有三条城市道路相交,分别是凉都大道、公园路、明湖路。由于地形限制,三条路呈现曲折蜿蜒状,具有移步异景的特质。
②区域:
地段西南部两公里半径范围内,山体景观丰富,紧邻上钟山峰丛群,有大大小小喀斯特地貌山体10余座,高度150M左右,形成该地段独具特色的山地形态区域。
③边界:
水城河从该地段的西北侧流经,形态蜿蜒多变,河岸被渠化,水质不佳。两岸为步行道,边界单调,缺乏设计。
④节点:
地段西南角建有小型公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西北侧有上钟山,紧邻凉都大道有一处独立的小型山体,成为两个可以利用的景观山体。
⑤地标:
电大地段周边建筑设施较为陈旧,西南角有三座新建26层住宅;西北侧和南侧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批将建26层百米高层。
3.3现状主要问题
该地段具有峰丛点缀,绿园棋布的潜质。电大的搬迁给这个重要的城市节点带来改造的契机,但是现状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地段作为进入城市中心区的重要节点,山体景观不突出,缺少空间特色,道路重要节点与山体的呼应不明,路径边界缺少节奏性变化。
②开放空间相互联系较弱,缺少与周边重要山体景观的呼应。
③建筑群体的体量和尺度缺乏统一,新建高层建筑体量过大、过密,阻挡观山视线,天际线没有统一设计。
④水城河缺少与其他空间的联系,边界过于单一封闭,缺少亲水空间的设计。
4、城市设计分析
4.1设计目标
在重要节点处打通视线轴线,统筹各设计要素,增强节点空间的相互联系,统一设计天际线,重塑地段新地标,使山体景观与城市景观相协调。丰富河岸边界空间,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4.2城市设计
①主要轴线:对山体、三条道路的交叉口、水城河、公园绿地综合考虑,设计三条主要视线轴线,串联城市设计各要素,分别是:
·公园路-凉都大道交叉口、明湖路-凉都大道交叉口、邻近的小型山体、现状公园绿地以及西部山体四点形成的视线轴线;
·公园路-明湖路的交叉口与南侧邻近的150M高的山体之间的视线轴线;
·明湖路-凉都大道交叉口与邻近的150M高的山体以及上钟山之间的视线轴线。
从凉都大道的东西两侧进入地段,凉都大道线性较为曲折,可达到移步异景的效果,在交叉口处停留,可通过视线轴线,体会到远近山体的景观渗透。由明湖路南北两侧进入地段,同样在交叉口逗留,可感受较强的界面感,并以近景山体的景观渗透为主。
②节点:主要视线轴线与水城河的交点形成新的公共开放空间,丰富河岸边界空间。原电大地块按照控规要求规划为城市公共绿地,与原有公共绿地一起,打造三个重要的开放节点空间,并加强视线轴线的控制作用。
③边界:水城河两岸,主要视线轴线与水城河相交,新增一处亲水开放空间,打破原有封闭边界空间,并打造两岸宜人的建筑尺度,界面收放有序,街道空间轮廓丰富。
④地标:结合规划的主要视线轴线和节点空间,在凉都大道北侧的商业用地规划标志性建筑,高度180M,统领周边建筑高度,呈现由里及外逐渐增高的空间形态。
5、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由于地形的限制,山地城市视线轴线较短,是对局部空间的控制。曲折路网可以强化地形特征,道路的交叉口还可以与景观山体、自然峰丛以及标志物或者开放空间形成视线轴线,保留并引入物质空间特色。轴线与边界的交点形成新的节点空间,丰富边界空间,又保证视线轴线的主导性与通透性。山地城市的重点地段所处山地环境中,自然地势、地貌所形成的制高点可成为标志,或者以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统领周边建筑物和周边的景观山体高度。
六盘水的山地特色好比一把“双刃剑”,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是设计的特点也是设计的难点。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将特殊地形视为一种自然资源而善加运用,变地形条件劣势为城市环境优势,运用适合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手法,并结合现有地形特征营造城市特色空间,规避过度改造地形、破坏环境等不利行为,不仅可提高山地建设的可行性,并保护了地域特色,提升城市的可识别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74.
[2]顾红男,邓希怡.边缘绿地:冲沟地形下的山地城市設计策略[J].规划师,2014(3)第30卷:32-37.
[3]丹下健三,马国馨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设计;设计要素
1、前言
山地城市在向外扩张受限时,会呈现更为强烈的内聚效应,导致市区密度大幅增长,空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特色消失。但是山地城市的设计方法不能直接套用平原城市取得的经验。因此,如何塑造富有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并保证山地城市的发展建设引发社会热议。本文希望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为例,探讨适合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方法,使得城市在保证高强度发展的同时,还能做到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突出城市特色。
2、项目背景
六盘水中心城区位于东西向狭长谷地内,南北山脉延绵起伏。城市空间结构强调“峰丛湿地绿相融”,建设以峰丛地貌为特点,湿地环绕、城绿相融的山水生态城市。近年来随着西部城市快速发展,六盘水中心城区出现建设强度高,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生态格局与城市空间联系不强,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不突出等现象。因此,一些重要地段需要进行城市设计改造,重塑城市形象。
3、现状分析
3.1区位与范围
本次研究地段位于六盘水主城区西南部,凉都大道与明湖路交汇处,包括六盘水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地块及其周边的城市用地,是西南部进入城市中心区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城市中心区进入明湖湿地公园的入口节点。
3.2现状要素分析
①道路:
地段内有三条城市道路相交,分别是凉都大道、公园路、明湖路。由于地形限制,三条路呈现曲折蜿蜒状,具有移步异景的特质。
②区域:
地段西南部两公里半径范围内,山体景观丰富,紧邻上钟山峰丛群,有大大小小喀斯特地貌山体10余座,高度150M左右,形成该地段独具特色的山地形态区域。
③边界:
水城河从该地段的西北侧流经,形态蜿蜒多变,河岸被渠化,水质不佳。两岸为步行道,边界单调,缺乏设计。
④节点:
地段西南角建有小型公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西北侧有上钟山,紧邻凉都大道有一处独立的小型山体,成为两个可以利用的景观山体。
⑤地标:
电大地段周边建筑设施较为陈旧,西南角有三座新建26层住宅;西北侧和南侧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批将建26层百米高层。
3.3现状主要问题
该地段具有峰丛点缀,绿园棋布的潜质。电大的搬迁给这个重要的城市节点带来改造的契机,但是现状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地段作为进入城市中心区的重要节点,山体景观不突出,缺少空间特色,道路重要节点与山体的呼应不明,路径边界缺少节奏性变化。
②开放空间相互联系较弱,缺少与周边重要山体景观的呼应。
③建筑群体的体量和尺度缺乏统一,新建高层建筑体量过大、过密,阻挡观山视线,天际线没有统一设计。
④水城河缺少与其他空间的联系,边界过于单一封闭,缺少亲水空间的设计。
4、城市设计分析
4.1设计目标
在重要节点处打通视线轴线,统筹各设计要素,增强节点空间的相互联系,统一设计天际线,重塑地段新地标,使山体景观与城市景观相协调。丰富河岸边界空间,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4.2城市设计
①主要轴线:对山体、三条道路的交叉口、水城河、公园绿地综合考虑,设计三条主要视线轴线,串联城市设计各要素,分别是:
·公园路-凉都大道交叉口、明湖路-凉都大道交叉口、邻近的小型山体、现状公园绿地以及西部山体四点形成的视线轴线;
·公园路-明湖路的交叉口与南侧邻近的150M高的山体之间的视线轴线;
·明湖路-凉都大道交叉口与邻近的150M高的山体以及上钟山之间的视线轴线。
从凉都大道的东西两侧进入地段,凉都大道线性较为曲折,可达到移步异景的效果,在交叉口处停留,可通过视线轴线,体会到远近山体的景观渗透。由明湖路南北两侧进入地段,同样在交叉口逗留,可感受较强的界面感,并以近景山体的景观渗透为主。
②节点:主要视线轴线与水城河的交点形成新的公共开放空间,丰富河岸边界空间。原电大地块按照控规要求规划为城市公共绿地,与原有公共绿地一起,打造三个重要的开放节点空间,并加强视线轴线的控制作用。
③边界:水城河两岸,主要视线轴线与水城河相交,新增一处亲水开放空间,打破原有封闭边界空间,并打造两岸宜人的建筑尺度,界面收放有序,街道空间轮廓丰富。
④地标:结合规划的主要视线轴线和节点空间,在凉都大道北侧的商业用地规划标志性建筑,高度180M,统领周边建筑高度,呈现由里及外逐渐增高的空间形态。
5、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由于地形的限制,山地城市视线轴线较短,是对局部空间的控制。曲折路网可以强化地形特征,道路的交叉口还可以与景观山体、自然峰丛以及标志物或者开放空间形成视线轴线,保留并引入物质空间特色。轴线与边界的交点形成新的节点空间,丰富边界空间,又保证视线轴线的主导性与通透性。山地城市的重点地段所处山地环境中,自然地势、地貌所形成的制高点可成为标志,或者以高层标志性建筑物统领周边建筑物和周边的景观山体高度。
六盘水的山地特色好比一把“双刃剑”,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是设计的特点也是设计的难点。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将特殊地形视为一种自然资源而善加运用,变地形条件劣势为城市环境优势,运用适合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手法,并结合现有地形特征营造城市特色空间,规避过度改造地形、破坏环境等不利行为,不仅可提高山地建设的可行性,并保护了地域特色,提升城市的可识别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74.
[2]顾红男,邓希怡.边缘绿地:冲沟地形下的山地城市設计策略[J].规划师,2014(3)第30卷:32-37.
[3]丹下健三,马国馨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