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泰半夏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及加工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泰半夏;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239;Q949.71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156-01
泰兴半夏又称泰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野芋头”,其干燥块茎为常用中药[1-2]。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能[3]。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1.1形态特征
泰半夏株高15~35 cm,块茎近球形,直径0.5~3.0 cm,叶柄长5~25 cm。实生苗和珠芽繁殖的幼苗叶片为全缘单叶,叶长2~4 cm,叶宽1.5~3.0 cm。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边缘多见紫绿色,长6~7 cm;内侧上部常有紫色斑条纹[4]。单性花,有雌蕊20~70个,花柱短,雌雄同株。浆果卵形,绿色或绿白色,长4~5 mm,直径2~3 mm,内有种子1粒,椭圆形,灰白色,长2~3 mm,宽1.5~3.0 mm,千粒重9.88 g。花期5—9月,果期6—10月,浆果多数成熟时呈红色。
1.2生长习性
泰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遮阳环境中生长;土壤含水量在20%~40%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1年可倒苗1~3次。对于泰半夏来说,倒苗既是其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又增加了珠芽数量,即进行了1次以珠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泰半夏于8~10 ℃萌动生长,15 ℃萌芽出苗,15~26 ℃为最适生长温度,30 ℃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 ℃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当秋季凉爽时,苗又复出,继续生长,秋后低于13 ℃时开始枯叶。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休眠特性。半夏的种子寿命为1年。冬播或早春播种的块茎,当地表3~5 cm地温达10~13 ℃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持续数天低于以上地温,叶柄即在土中横生,同时长出1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时间越长,当气温升至13~15 ℃时,叶柄才直立长出地面。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选疏松肥沃、湿润、具有排灌条件的砂壤土最为适宜[5]。前茬宜选豆科作物为宜,可连作1~3年。半夏根系浅,一般不超过20 cm,且喜肥,故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施农家肥90 t/hm2、饼肥1.5 t/hm2和过磷酸钙750 kg/hm2,浅耕细耙,整平,做成1 m宽的畦,以利灌排。
2.2繁殖
生产上多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育苗或用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无性快繁[6]。块茎繁殖于收获时,选当年生的直径0.5~1.5 cm的块茎作种,一般于春季的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下种。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 20 cm开4~5 cm深的沟,沟底要平,并按株距3 cm将种茎交叉两行摆入沟内,芽头向上,覆土耧平,稍加填压。也可结合收获秋季栽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方法同春播。用块茎量为975~1 200 kg/hm2。
2.3田间管理
半夏种子出苗后,把行间的土培在半夏苗上,以刚好盖住珠芽为度,不要把叶子盖在土内,培土次数可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2~3次。在泰半夏生长后期,每10 d用0.2%磷酸二氢钾或500 mg/kg的赖氨酸根外喷施1次,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如不留种应及时摘除花蕾。生产上可于4月中下旬在畦边间作玉米和其他高杆作物,或在6月上中旬搭架遮阳。9月后,气温渐低,应及时收获间作物。
2.4肥水运筹
播种后,春季一般20 d出苗,如遇严重干旱,适当浇水以保全苗,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控制浇水量,以防止地上部生长过快,提高其抗旱耐热能力。入夏后,随着气温升高应多浇水,保持畦面湿润以便延迟倒苗。雨季积水,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泰半夏喜肥且珠芽在地表下才能很好地发育,故及时追肥是重要的增产措施。5月下旬或6月上旬,当珠芽长成并有脱落时,追施优质有机肥15 t/hm2、尿素150 kg/hm2拌匀撒于沟内。
2.5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在高温季节、田间积水时易发生。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要注意排水,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浇灌根部,也可在播种时用0.5%~2.0%石灰水浸种12~30 h。病毒病具体表现为缩叶和花叶,多发生在春夏季,发病后应将病株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水消毒。红天蛾以幼虫为害叶片,5月以后多发生,可用敌百虫等胃毒剂喷雾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
2.6适时采收及加工
秋季地上部枯萎时即可采收。用块茎繁殖的在当年或翌年采收;用种子繁殖的需3~4年才采收。用三齿或二齿耙挖畦土,收块茎,大的作药用,小的作繁殖材料。作药用的在(下转第161页)
(上接第156页)
室内堆放10~12 cm“发汗”,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档装入麻袋或化纤编织袋内,每袋装袋子总量的2/3,扎紧口袋放在水泥池内,灌入冷水,水面淹没袋子的1/2,穿上高统水鞋连续踩踏25 min左右,并注意翻袋,至此袋内鲜半夏已全部脱皮。放在清水中淘洗干净,捞出半夏,使块茎洁白,晾干表皮水,用硫磺熏至透心,于阳光下曝晒,不断翻动晒干,一般产干货约1.8 t/hm2。生半夏有毒,不可内服,必须炮制才能用。用无烟火烘干,温度35~60 ℃,不时翻动,力求干燥均匀。
3参考文献
[1] 陈宏.半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40,144.
[2] 冯效飞.半夏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9(11):20-21.
[3] 陈大超,甘涛.半夏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8(4):37.
[4] 余启高.鄂西南地区半夏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22):10-11.
[5] 郝俊霞,于志勇,夏志会.半夏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9(3):126.
[6] 郑伟莲.半夏的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5):36.
关键词泰半夏;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239;Q949.71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156-01
泰兴半夏又称泰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野芋头”,其干燥块茎为常用中药[1-2]。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能[3]。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1.1形态特征
泰半夏株高15~35 cm,块茎近球形,直径0.5~3.0 cm,叶柄长5~25 cm。实生苗和珠芽繁殖的幼苗叶片为全缘单叶,叶长2~4 cm,叶宽1.5~3.0 cm。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边缘多见紫绿色,长6~7 cm;内侧上部常有紫色斑条纹[4]。单性花,有雌蕊20~70个,花柱短,雌雄同株。浆果卵形,绿色或绿白色,长4~5 mm,直径2~3 mm,内有种子1粒,椭圆形,灰白色,长2~3 mm,宽1.5~3.0 mm,千粒重9.88 g。花期5—9月,果期6—10月,浆果多数成熟时呈红色。
1.2生长习性
泰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遮阳环境中生长;土壤含水量在20%~40%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1年可倒苗1~3次。对于泰半夏来说,倒苗既是其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又增加了珠芽数量,即进行了1次以珠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泰半夏于8~10 ℃萌动生长,15 ℃萌芽出苗,15~26 ℃为最适生长温度,30 ℃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 ℃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当秋季凉爽时,苗又复出,继续生长,秋后低于13 ℃时开始枯叶。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休眠特性。半夏的种子寿命为1年。冬播或早春播种的块茎,当地表3~5 cm地温达10~13 ℃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持续数天低于以上地温,叶柄即在土中横生,同时长出1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时间越长,当气温升至13~15 ℃时,叶柄才直立长出地面。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选疏松肥沃、湿润、具有排灌条件的砂壤土最为适宜[5]。前茬宜选豆科作物为宜,可连作1~3年。半夏根系浅,一般不超过20 cm,且喜肥,故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施农家肥90 t/hm2、饼肥1.5 t/hm2和过磷酸钙750 kg/hm2,浅耕细耙,整平,做成1 m宽的畦,以利灌排。
2.2繁殖
生产上多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育苗或用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无性快繁[6]。块茎繁殖于收获时,选当年生的直径0.5~1.5 cm的块茎作种,一般于春季的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下种。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 20 cm开4~5 cm深的沟,沟底要平,并按株距3 cm将种茎交叉两行摆入沟内,芽头向上,覆土耧平,稍加填压。也可结合收获秋季栽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方法同春播。用块茎量为975~1 200 kg/hm2。
2.3田间管理
半夏种子出苗后,把行间的土培在半夏苗上,以刚好盖住珠芽为度,不要把叶子盖在土内,培土次数可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2~3次。在泰半夏生长后期,每10 d用0.2%磷酸二氢钾或500 mg/kg的赖氨酸根外喷施1次,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如不留种应及时摘除花蕾。生产上可于4月中下旬在畦边间作玉米和其他高杆作物,或在6月上中旬搭架遮阳。9月后,气温渐低,应及时收获间作物。
2.4肥水运筹
播种后,春季一般20 d出苗,如遇严重干旱,适当浇水以保全苗,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控制浇水量,以防止地上部生长过快,提高其抗旱耐热能力。入夏后,随着气温升高应多浇水,保持畦面湿润以便延迟倒苗。雨季积水,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泰半夏喜肥且珠芽在地表下才能很好地发育,故及时追肥是重要的增产措施。5月下旬或6月上旬,当珠芽长成并有脱落时,追施优质有机肥15 t/hm2、尿素150 kg/hm2拌匀撒于沟内。
2.5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在高温季节、田间积水时易发生。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要注意排水,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浇灌根部,也可在播种时用0.5%~2.0%石灰水浸种12~30 h。病毒病具体表现为缩叶和花叶,多发生在春夏季,发病后应将病株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水消毒。红天蛾以幼虫为害叶片,5月以后多发生,可用敌百虫等胃毒剂喷雾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
2.6适时采收及加工
秋季地上部枯萎时即可采收。用块茎繁殖的在当年或翌年采收;用种子繁殖的需3~4年才采收。用三齿或二齿耙挖畦土,收块茎,大的作药用,小的作繁殖材料。作药用的在(下转第161页)
(上接第156页)
室内堆放10~12 cm“发汗”,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档装入麻袋或化纤编织袋内,每袋装袋子总量的2/3,扎紧口袋放在水泥池内,灌入冷水,水面淹没袋子的1/2,穿上高统水鞋连续踩踏25 min左右,并注意翻袋,至此袋内鲜半夏已全部脱皮。放在清水中淘洗干净,捞出半夏,使块茎洁白,晾干表皮水,用硫磺熏至透心,于阳光下曝晒,不断翻动晒干,一般产干货约1.8 t/hm2。生半夏有毒,不可内服,必须炮制才能用。用无烟火烘干,温度35~60 ℃,不时翻动,力求干燥均匀。
3参考文献
[1] 陈宏.半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40,144.
[2] 冯效飞.半夏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9(11):20-21.
[3] 陈大超,甘涛.半夏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8(4):37.
[4] 余启高.鄂西南地区半夏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22):10-11.
[5] 郝俊霞,于志勇,夏志会.半夏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9(3):126.
[6] 郑伟莲.半夏的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