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英语的地位日益凸显。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文化意识。本文从现状和趋势入手,探讨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岗位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意识 培养 英语专业 岗位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文化的多样性,致使英语专业学生因缺乏语用能力和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亟待解决。2001年教育部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五项基本目标之一。
1 岗位文化意识
语言承载看文化。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任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的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反过来说,越深刻越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就在实际的应用中越能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据此,语言学家胡文仲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学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也称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才能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從而最终能够成功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交流与合作。语言学家沃尔森提出:“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沃尔森的这句话提醒人们,外语与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违背了外国的文化习俗,就可能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的后果。
以笔者执教的旅游英语专业的整体现状来说,现有的广州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原有的英语专业教师或旅游专业教师,他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素质和主导作用远远不够,不能满足现有文化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联系或对二者存在模糊认识,未能清楚地意识到文化教学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些教师虽然具备基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意识,但文化知识欠缺,对语言中的文化含义没有明确的理解,也不知如何将文化信息和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故不能搞好文化教学;还有一些英语教师尽管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但不知道怎样在文化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也需要从自身开始转变。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现就以笔者任教的旅游英语专业为例,着重进行探讨分析:
2.1 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理论知识、必要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涉外商务知识,掌握英语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旅游专业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培养一种正确的服务意识,在英语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就业做准备。
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注重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旅游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用英语来系统讲解专业相关知识,介绍最新国内外的旅游管理理念;引导学生把旅游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相结合;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以旅游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口语训练可以围绕介绍旅游景点、接待外宾、订餐订票等和旅游业相关的内容来进行,使学生了解在旅游业中的语言习惯、相关表达等,培养学生在这一特殊服务领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英语语言训练必须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开设《中国历史文化》、《英美概况》等课程。用英语讲述中国主要的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和地理地貌,使学生对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然后通过进行模拟导游训练,让学生自己能够充当导游介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2 教学中进行英语的文化渗透
课堂教学必须强调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对教师而言,它是一个“语言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在课堂上通过词语和语篇的教学融人文化知识,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使学生接受的不只是单纯的文字知识,而是综合了文化的立体性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电教设备,设计出逼真的模拟旅游,饭店交际背景,提供听说操练的配套练习,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2.2.1 加强文化导入,增强文化敏感性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它是社会遗产,不是生理的遗传,因而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因此,要培养文化意识,首先就要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但另一方面,要习得英语国家的文化,尤其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由于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生活在英美文化环境中亲身感受其文化,学习其语言;也不是人人都能像学习第一语言同时习得本民族文化那样去学习外国文化,所以,加强文化导入,寓文化教学于英语教学之中就成为了一条必然的而又切合实际的途径和策略。
2.2.2 注重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识辨力 语言始终是随文化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思维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文化具有多元性特点,不但有共性,亦有其个性,不同文化必然存在差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结果使学生很难在跨文化交际中摆脱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影响,不能完整地传达和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导致交际的失败。
2.2.3 创建文化氛围,发展文化感受力 学语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样,文化意识的培养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的创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因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最终还是要在实际的或模拟的文化交际岗位中去操练、去获得。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来说,主要还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科学地把握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创造性地设计一系列以文化意识培养为导向的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文化感受力。
2.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就是指学习者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多个层次,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中呈现不同的形式。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含义和意义,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在岗位工作中达到最佳境界。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4 教师自身的角色也要求转变,外语教师要完整地把握以下五条教学原则:①通过所教授的语言了解文化;②使文化活动成为每堂课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③使学生获得他们认为所需的取得社会地位的能力;④使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语文化均有所了解;⑤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文化教学旨在改变学生的自身文化行为,只是要求学生认识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对那些行为表示理解。
3 结语
英语专业学生的岗位文化意识培养工作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正确的主观意识会对客观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培养岗位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文化与交际》.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2]《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
[3]《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许力生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2009/21903.html《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若干问题简析与对策》.何新民
[5]http://qkzz.net/article/b760317a-88ff-4919-93dc-63e80597015c.htm《高职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于敬
作者简介:
李霓,生于1977年,湖南常德,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主任,讲师,在职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关键词:文化意识 培养 英语专业 岗位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文化的多样性,致使英语专业学生因缺乏语用能力和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亟待解决。2001年教育部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五项基本目标之一。
1 岗位文化意识
语言承载看文化。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任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的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反过来说,越深刻越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就在实际的应用中越能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据此,语言学家胡文仲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学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也称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才能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從而最终能够成功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交流与合作。语言学家沃尔森提出:“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沃尔森的这句话提醒人们,外语与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违背了外国的文化习俗,就可能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的后果。
以笔者执教的旅游英语专业的整体现状来说,现有的广州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原有的英语专业教师或旅游专业教师,他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素质和主导作用远远不够,不能满足现有文化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联系或对二者存在模糊认识,未能清楚地意识到文化教学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些教师虽然具备基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意识,但文化知识欠缺,对语言中的文化含义没有明确的理解,也不知如何将文化信息和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故不能搞好文化教学;还有一些英语教师尽管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但不知道怎样在文化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也需要从自身开始转变。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现就以笔者任教的旅游英语专业为例,着重进行探讨分析:
2.1 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理论知识、必要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涉外商务知识,掌握英语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旅游专业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培养一种正确的服务意识,在英语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就业做准备。
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注重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旅游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用英语来系统讲解专业相关知识,介绍最新国内外的旅游管理理念;引导学生把旅游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相结合;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以旅游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口语训练可以围绕介绍旅游景点、接待外宾、订餐订票等和旅游业相关的内容来进行,使学生了解在旅游业中的语言习惯、相关表达等,培养学生在这一特殊服务领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英语语言训练必须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开设《中国历史文化》、《英美概况》等课程。用英语讲述中国主要的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和地理地貌,使学生对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然后通过进行模拟导游训练,让学生自己能够充当导游介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2 教学中进行英语的文化渗透
课堂教学必须强调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对教师而言,它是一个“语言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在课堂上通过词语和语篇的教学融人文化知识,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使学生接受的不只是单纯的文字知识,而是综合了文化的立体性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电教设备,设计出逼真的模拟旅游,饭店交际背景,提供听说操练的配套练习,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2.2.1 加强文化导入,增强文化敏感性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它是社会遗产,不是生理的遗传,因而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因此,要培养文化意识,首先就要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但另一方面,要习得英语国家的文化,尤其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由于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生活在英美文化环境中亲身感受其文化,学习其语言;也不是人人都能像学习第一语言同时习得本民族文化那样去学习外国文化,所以,加强文化导入,寓文化教学于英语教学之中就成为了一条必然的而又切合实际的途径和策略。
2.2.2 注重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识辨力 语言始终是随文化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思维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文化具有多元性特点,不但有共性,亦有其个性,不同文化必然存在差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结果使学生很难在跨文化交际中摆脱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影响,不能完整地传达和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导致交际的失败。
2.2.3 创建文化氛围,发展文化感受力 学语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样,文化意识的培养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的创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因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最终还是要在实际的或模拟的文化交际岗位中去操练、去获得。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来说,主要还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科学地把握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创造性地设计一系列以文化意识培养为导向的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文化感受力。
2.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就是指学习者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多个层次,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中呈现不同的形式。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含义和意义,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在岗位工作中达到最佳境界。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4 教师自身的角色也要求转变,外语教师要完整地把握以下五条教学原则:①通过所教授的语言了解文化;②使文化活动成为每堂课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③使学生获得他们认为所需的取得社会地位的能力;④使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语文化均有所了解;⑤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文化教学旨在改变学生的自身文化行为,只是要求学生认识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对那些行为表示理解。
3 结语
英语专业学生的岗位文化意识培养工作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正确的主观意识会对客观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培养岗位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文化与交际》.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2]《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
[3]《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许力生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2009/21903.html《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若干问题简析与对策》.何新民
[5]http://qkzz.net/article/b760317a-88ff-4919-93dc-63e80597015c.htm《高职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于敬
作者简介:
李霓,生于1977年,湖南常德,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主任,讲师,在职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