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收录的文学作品类型多、题材广,想让学生有效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多元解读是一种灵活的策略。多元解读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紧扣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体验、品悟中感受到解读的趣味性,并由此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如何紧扣阅读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作品解读能力?本文从重视语言文字品读;重视人物形象分析;重视作品意象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元解读 品读文字 人物分析 意象分析
初中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作品解读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不少作品比较抽象,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才能读懂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多元解读是一种灵活的阅读策略,对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如何在阅读课堂渗透多元解读策略?
一、重视语言文字品读,提升解读能力
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传递作者内心情感的重要符号。但是语言文字并非单纯粹的符合集合,而是一种艺术加工。优美、流畅的语言文字更能凸显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情感性。挖掘语言文字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基础环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方面解读文学作品,以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如《海燕》一课,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发现“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在此句中,作者通过外在环境的描写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风怎么会“抱”呢?还能将巨浪“甩”出,把翡翠“摔”了,这是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将人的性格和行为赋予了狂风,又如“恶狠狠”突出了风的猖狂气焰。通过解读语言文字,学生由环境联想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就能逐渐深入课文。又如,“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此句以对比手法,将企鹅与海燕进行对比,以此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可以说,作者在作品中多次用到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出了海燕立体、具体的形象。但是整篇文章仍是以海燕为寄托,表现作者渴望无产阶级革命的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因而,教师在对于这类文学作品分析时,应当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词句进行重点解析,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作品中蕴藏的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启发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
二、重视人物形象分析,提升解读能力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作者会借助人物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来表达出作者自己的情绪。文学作品的人物类型大抵可以分为三类:语象、形象和意象。鉴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时,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由于初中语文教材描述人物形象的作品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又提升解读能力。
如文学作品《孔乙己》,该篇小说通过详细描述孔乙己的生活状态,展示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孔乙己的性格又是社会的产物,是悲剧性人物,但课文却用看似诙谐的方法进行描述,用意何在?它其实要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抨击。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发现孔乙己是一个好吃懒做、迂腐死要面子的低级知识分子形象,但孔乙己也具有质朴善良的一面。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入文本去感受孔乙己的多重性格。如其中孔乙己写“茴”字的情节,从文章描写孔乙己的神态动作就能够感受到孔乙己的可爱和可悲。但人物的性格离不开初会大环境,这也是解读本作品的关键,孔乙己生活的时代正是科舉制度盛行的时代,封建文化和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是严重的毒害,知识分子悲剧的人生就是科举制度造成。
三、重视作品意象分析,提升解读能力
所谓意象是指表意之象,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作者利用自然界某个事物表达某个情感,或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某个事物,以此达到与读者共鸣。作品意象分析需要读者结合语言文字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去丰富作品的情感。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作品解读能力时,意象分析也是重要的策略,教师要抓住作品巧妙渗透解读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如《白杨礼赞》一课,白杨树就属于自然意象,作者借助了白杨这一意象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上进的斗争意志。仔细分析这篇文章,作者通过描写黄土高原交代了白杨树恶劣的生存环境,同时通过对白杨树叶、躯干、枝三个方面描写出了白杨不屈不挠的意志。干,写出其高大正直;枝,写出其团结向上;叶,写出其顽强不屈;色,写出其平凡朴实,从而映射出了共产党正直、倔强的品质。作品意象分析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要巧妙紧扣教材进行策略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解读能力。
总之,作品解读能力是初中生重要的语文素养,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的发展。想提升学生的作品解读能力,需要教师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有效通过多种渠道渗透作品解读能力,使学生扎实感受作品解读的趣味,并在多元解读中理解作品,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春娥.“多元解读”,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Z2).
[2] 谭倩. 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4).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长春初级中学)
【关键词】多元解读 品读文字 人物分析 意象分析
初中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作品解读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不少作品比较抽象,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才能读懂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多元解读是一种灵活的阅读策略,对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如何在阅读课堂渗透多元解读策略?
一、重视语言文字品读,提升解读能力
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传递作者内心情感的重要符号。但是语言文字并非单纯粹的符合集合,而是一种艺术加工。优美、流畅的语言文字更能凸显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情感性。挖掘语言文字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基础环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方面解读文学作品,以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如《海燕》一课,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发现“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在此句中,作者通过外在环境的描写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风怎么会“抱”呢?还能将巨浪“甩”出,把翡翠“摔”了,这是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将人的性格和行为赋予了狂风,又如“恶狠狠”突出了风的猖狂气焰。通过解读语言文字,学生由环境联想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就能逐渐深入课文。又如,“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此句以对比手法,将企鹅与海燕进行对比,以此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可以说,作者在作品中多次用到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出了海燕立体、具体的形象。但是整篇文章仍是以海燕为寄托,表现作者渴望无产阶级革命的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因而,教师在对于这类文学作品分析时,应当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词句进行重点解析,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作品中蕴藏的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启发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
二、重视人物形象分析,提升解读能力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作者会借助人物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来表达出作者自己的情绪。文学作品的人物类型大抵可以分为三类:语象、形象和意象。鉴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时,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由于初中语文教材描述人物形象的作品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又提升解读能力。
如文学作品《孔乙己》,该篇小说通过详细描述孔乙己的生活状态,展示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孔乙己的性格又是社会的产物,是悲剧性人物,但课文却用看似诙谐的方法进行描述,用意何在?它其实要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抨击。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发现孔乙己是一个好吃懒做、迂腐死要面子的低级知识分子形象,但孔乙己也具有质朴善良的一面。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入文本去感受孔乙己的多重性格。如其中孔乙己写“茴”字的情节,从文章描写孔乙己的神态动作就能够感受到孔乙己的可爱和可悲。但人物的性格离不开初会大环境,这也是解读本作品的关键,孔乙己生活的时代正是科舉制度盛行的时代,封建文化和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是严重的毒害,知识分子悲剧的人生就是科举制度造成。
三、重视作品意象分析,提升解读能力
所谓意象是指表意之象,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作者利用自然界某个事物表达某个情感,或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某个事物,以此达到与读者共鸣。作品意象分析需要读者结合语言文字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去丰富作品的情感。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作品解读能力时,意象分析也是重要的策略,教师要抓住作品巧妙渗透解读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如《白杨礼赞》一课,白杨树就属于自然意象,作者借助了白杨这一意象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上进的斗争意志。仔细分析这篇文章,作者通过描写黄土高原交代了白杨树恶劣的生存环境,同时通过对白杨树叶、躯干、枝三个方面描写出了白杨不屈不挠的意志。干,写出其高大正直;枝,写出其团结向上;叶,写出其顽强不屈;色,写出其平凡朴实,从而映射出了共产党正直、倔强的品质。作品意象分析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要巧妙紧扣教材进行策略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解读能力。
总之,作品解读能力是初中生重要的语文素养,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的发展。想提升学生的作品解读能力,需要教师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有效通过多种渠道渗透作品解读能力,使学生扎实感受作品解读的趣味,并在多元解读中理解作品,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春娥.“多元解读”,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Z2).
[2] 谭倩. 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4).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长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