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将不停止探索
而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
将是到达我们出发的地方
并且是生平第一遭知道这地方
这是T·艾略特的诗句,是为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而写。这首极具辩证性的诗词道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阿波罗探月计划原本是为了揭示月球的奥秘,但其实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地球,以及我们人类自身。万物同理。当中国的建设停止了高歌猛进的势头以后,那些华而不实的现代建筑由于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在建筑功能方面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且造价高昂,这让人们重新思考建筑的本质。相反,民居建筑的地域性特色让更多的人反思建筑多元化的真实意义。本专题中,我们把民居本能性的地域特征,以及中国当前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作品,呈现出来,以期让人们重新思考建筑的未来。
中国传统民居的产生背景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与环境共生的生活状态。那时自然环境资源只是为满足生存、生活与生产的需要,其经济价值仅为自给自足。从18 世纪工业文明开始,在短短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天了翻地覆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被打破,机器化的大生产导致了自然环境极大破坏,生态环境系统被瓦解,自然生态失调。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大规模重建、人口爆炸与混乱的城市化,促使现代建筑生产技术巨大进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快餐式的“方盒子”建筑在世界各地迅速涌现。工厂化建筑的出现在满足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的同时,也导致各地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20 世纪中叶以后,环境共生观念重新引起世人关心与重视。面对快速经济一体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反思如何营建我们的家园,让环境共生,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
民居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类型,也是建造量最大的建筑类型。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经过岁月洗礼的民居建筑形成了最朴实、最实用的建造风格,并因此具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在大陆性气候的中国,冬季可避寒风取暖,夏季可通风纳凉,并且保证了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国传统民居当中,宅院的总体布局普遍奉行“阴阳相成”的观点,在这种基本的平面布局当中,庭院被塑造成核心单元,成为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中心:屋宇为阳,属实,院落为阴,属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的窑洞,其下沉式的庭院在窑洞组群中起到了“藏风聚气”、“沟通天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耕地、保护了植被,并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类似的例子还有江西民居中的开合式天井,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功能。
由于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古时的人们大都就地取材,所以因地制宜就成为中国民居的另一大特点。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从事生产,获取生活资料。首先从满足居住功能出发,利用地方材料就地建房。如西藏的碉房、南方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民居、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毡包等,它们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建筑采用的都是当地的原始材料,自然而环保,并且能够重复利用,自然降解。在外观上,建筑材料保持了原有的质地与色泽,具有特有的民族特色,与周围环境较为协调,与周围环境的能量交换基本保持平衡。在庭院当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植树栽花,使院落成为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场所,体现出自然的生态美感。
西藏碉房
地处高原地带的西藏空气稀薄,但阳光充足,辐射强,气候温和,且年变化较小,但日温差变化大,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称。另外,藏族地区风多,气候干燥。受此因素的影响,当地居民在选址、朝向、材料选择上,都要适应这些因素。
为了回避寒风的侵袭,碉房大都背山面路(或水),房子前面是开阔地带,便于出行和活动。为了减少阳光的辐射,碉房正面的窗户通常比较小,并且窗户上还有遮阳设施。
在材料选择上,也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常选用当地盛产的石料。石料依据形态可划分为片石、毛石和碎石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有的被称为“阿噶土”的土,它是由岩石风化而成。碉房以这些石料为主,结合当地产的柳木、杨木、松柏木、杉木、桦木,甚至是桃树木、梨树木等,进行建造。
在碉房中,石料是主要的墙体砌料。由于石料多为自然形成,并略加打磨,砌筑后的墙体风格粗狂、自然。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外型上简洁干净。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坡仍为垂直。因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仅从外形来看,碉房简单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难避免立面的单调。但是,木质的出挑却以轻巧与灵活和厚宽沉重的石墙形成对比,给人以朴实的厚重感,这种做法是建筑功能最大化的体现,同时也兼顾到了艺术效果。
在厚实的墙体内部是密排的木梁构成的楼层,精细隽永。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建筑石与木质的建筑材料的结合,适应了当地雨水少,气候干燥的特点,是传统民居生态化的具体体现。
干栏式民居
我国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是亚热带雨林地区,其传统民居多采用适应环境的干栏式。干栏式民居式采用木为梁柱的简易小楼,傣族的竹楼是用竹子代替木材。这种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底层空出,不住人,较好地防止毒蛇、猛兽的侵袭,屋顶出檐深远,用以遮挡阳光的照射,同时防止雨水淋湿房屋的木架构。
干栏式民居的建造比较简单,又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搭建起来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其建筑形式在地基、气候、使用和防御等方面都符合当地的实际。干栏式民居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位于居室中央的火塘,它是房屋主人的活动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火塘的上方常设有一个吊架,悬挂着篮子之类的东西,里面放置食物,取用起来十分方便。
根据底层空间的高低,干栏式民居主要分为高干栏和矮干栏两种。矮干栏民居的层数一般为三层,高干栏民居的层数一般为四层。矮干栏民居底层太矮,人不能站立其下,其空间功能单一,只作为关牲畜、放杂物等。高干栏底层较高,人可以站立行走。由于空间较大,功能上能较好地满足房屋主人的多种用途。无论建筑高矮,火塘都设在架空层的上屋室内,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从外形来看,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民居整体形象相仿,略有细节上的差别。现以侗族和傣族的民居加以说明。
侗族聚居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林木生长,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侗族干栏式民居多为二层或三层,建筑高度上和其他地区的民居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屋身采用四面逐层悬挑形式,形成高低错落的外观形态,而且其大小不受约束,显得活泼轻巧。侗族的干栏式民居也不再受地块的限制,民居既可以建在平地上,也可以建在坡地上,显现出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地基结构出发,如果建在平地之上,民居采用底层全部架空的形式,如果是建在坡地和山地上,居民通常会采用吊脚楼的形式,临空部分用木柱支撑。
从平面布局上来看,侗族干栏式民居大都采用方形平面。底层架空的空间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等,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
北部侗族的民居,大部分为木质结构。平屋为单檐结构,开口屋为双檐结构。南部侗族的民居多建在河溪两岸的绿树丛中。这些房屋建筑独特乖巧,每座楼房,除屋面盖瓦之外,有的采用杉木建造。
傣族民居的主要形式属于干栏式。由于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和南部边境地区,雨水多,气温高,常有水患,所以当地居民创造的干栏式民居多采用竹子做建筑材料,形成“竹楼”。
傣族民居通常建在丘陵地带的低洼处,当山洪爆发时,洪水会在竹楼的架构处流走。后来由于竹子的防火、防腐、防蛀性能较差,逐渐被木料代替。
竹楼主要有底部架空层、楼梯、堂室、卧室、前廊和晒台等组成。架空层位于最下部,四面透空,一般用来堆放杂物和拴养牲畜,堂室、卧室、前廊和晒台等位于二层。与侗族干栏式民居中将晾晒场放在主体层的上层不同,傣族竹楼通常会在前廊一侧伸出一个平台做为晾晒的晒台。前廊之后的大面积空间为堂屋和卧室。堂屋是傣族民居中最为重要的空间,是平日家人起居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待客之地。堂屋
中心设有火塘,人们围坐在其周围,吃饭、聊天。另外,侗族的民居通常将卧室置于堂屋之后,而傣族民居大多将卧室与堂屋并置。傣族民居的卧室通常私密性较强,不对外人开放,而且卧室内不设床铺,而是在地面上铺一层垫子,席地而睡。
在云南傣族地区,有“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说法,就是说傣族的竹楼在不同地区会有差异。
西北的窑洞
窑洞是以黄土作为围护和支撑体系的民居形式,是我国传统建筑中使用土材料最为突出的民居形态。居住在黄土高原的居民往往凭借经验在黄土地带挖掘。黄土高原一带雨水相对较少,气候干燥,黄土的垂直性较好,挖掘成的窑洞非常坚固。窑洞具有防火、防噪音和冬暖夏凉的特点,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窑洞在朝向上一般是面南背北的,修建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一般修筑有三孔或五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向外延伸,是为了冬天取暖而设置的。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有绘有图案的纸或拼画,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保持清洁。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用剪纸装饰。窗花贴在窗外,颜色鲜艳、明快。
我国的窑洞民居主要有三大类型: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靠崖式窑洞的挖掘相对比较容易,挖掘者依靠自然山崖或者是土坡,根据崖坡的高度与坡度,进行掏挖。窑洞通常有一层、两层或多层,前方是开阔的场地,便于人们出行。靠崖式窑洞的典型例子是陕西延安大学。它共有上下六排窑洞,每排窑洞由下至上呈梯形上升,并依次退后。建筑群整体依山而建,斜倚在山坡上。
由于靠崖式窑洞对地理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适合建造这种窑洞的高原地带也比较有限。于是,就产生了另外两种窑洞形式:独立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在地面上砌筑的类似普通平房的建筑,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居住形式,建造成本较高。独立式窑洞同样也有拱券门,后墙不开窗。由于建造的场地具有独立性,所以院落的安排也较为自由,不受崖势的限制。独立式窑洞的典型代表是平遥窑洞。在那里,窑洞质量高,通常作为正房使用,装饰也颇为精美,这和当地历史上曾是富甲之地有关。平遥独立式窑洞大都为平顶,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有意思的是,大门内的东西厢房都是单坡屋顶,作为正房用的独立式窑洞是平屋顶。此外,平遥窑洞的院落大门大多开在左前侧。
下沉式窑洞位于地面下,一般位于相对平坦的开阔地带。建造方式通常在高原地带向下挖出一个院落,然后再在这个院落的四周开挖几个洞口,形成四方宅院,从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内凿出一条斜坡甬道向地面,方便住户进出。窑洞内设置有出水通井,院内一般都种有高大树木,沿窑院顶部四周筑有带水檐道的砖墙。另外,窑洞的宅院内还盖有粮仓,顶部开有小孔,直通地面打谷场,收获季节,可以将谷场的粮食直接倒入粮仓内。这种凹下去的窑洞形式也是由于高原地带的特有地理因素决定的,由于平坦地区没有崖坡,只能采取向下挖掘的方式,也是当地人因地制宜的结果。
如今,人类的聚居环境与传统民居所处的原生生态环境差异悬殊,自然地,现代人居环境的创造不可能袭用传统民居的物质建构方式。但是,传统民居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构建现代的生存空间时,学习传统民居对待自然的态度与精神,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个工具,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与人文观念等综合因素,使人类在分享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使地域生态趋于良性循环。
要做到这一点,建筑的首要因素必须植根于地域环境。建筑是植根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之中的主要人工元素之一,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融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之中的,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环境。只有与环境相协调,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对自然环境伤害最小的建筑才是有机的、可持续的。
其次,本土的建筑更具生命力。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锤炼而成的,具有融于自然的质朴的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传统的环境共生观的文化脉络是一贯的,这是建筑生命力的最重要体现。传统民居是一座寻求环境共生观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借鉴与创新。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都有其局限性,无论是中国传统民居还是“有机建筑”理论。现代建筑创作在借鉴、传承传统民居精神和文化,吸取外来精华的同时,更要发展与创新,使建筑与环境相适应,使建筑产品的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而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
将是到达我们出发的地方
并且是生平第一遭知道这地方
这是T·艾略特的诗句,是为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而写。这首极具辩证性的诗词道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阿波罗探月计划原本是为了揭示月球的奥秘,但其实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地球,以及我们人类自身。万物同理。当中国的建设停止了高歌猛进的势头以后,那些华而不实的现代建筑由于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在建筑功能方面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且造价高昂,这让人们重新思考建筑的本质。相反,民居建筑的地域性特色让更多的人反思建筑多元化的真实意义。本专题中,我们把民居本能性的地域特征,以及中国当前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作品,呈现出来,以期让人们重新思考建筑的未来。
中国传统民居的产生背景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与环境共生的生活状态。那时自然环境资源只是为满足生存、生活与生产的需要,其经济价值仅为自给自足。从18 世纪工业文明开始,在短短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天了翻地覆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被打破,机器化的大生产导致了自然环境极大破坏,生态环境系统被瓦解,自然生态失调。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大规模重建、人口爆炸与混乱的城市化,促使现代建筑生产技术巨大进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快餐式的“方盒子”建筑在世界各地迅速涌现。工厂化建筑的出现在满足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的同时,也导致各地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20 世纪中叶以后,环境共生观念重新引起世人关心与重视。面对快速经济一体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反思如何营建我们的家园,让环境共生,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
民居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类型,也是建造量最大的建筑类型。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经过岁月洗礼的民居建筑形成了最朴实、最实用的建造风格,并因此具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在大陆性气候的中国,冬季可避寒风取暖,夏季可通风纳凉,并且保证了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中国传统民居当中,宅院的总体布局普遍奉行“阴阳相成”的观点,在这种基本的平面布局当中,庭院被塑造成核心单元,成为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中心:屋宇为阳,属实,院落为阴,属虚,这种阴阳相成,虚实相间的院落序列空间,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问题,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的窑洞,其下沉式的庭院在窑洞组群中起到了“藏风聚气”、“沟通天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耕地、保护了植被,并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类似的例子还有江西民居中的开合式天井,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功能。
由于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古时的人们大都就地取材,所以因地制宜就成为中国民居的另一大特点。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从事生产,获取生活资料。首先从满足居住功能出发,利用地方材料就地建房。如西藏的碉房、南方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民居、西北的窑洞、内蒙古的毡包等,它们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建筑采用的都是当地的原始材料,自然而环保,并且能够重复利用,自然降解。在外观上,建筑材料保持了原有的质地与色泽,具有特有的民族特色,与周围环境较为协调,与周围环境的能量交换基本保持平衡。在庭院当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植树栽花,使院落成为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场所,体现出自然的生态美感。
西藏碉房
地处高原地带的西藏空气稀薄,但阳光充足,辐射强,气候温和,且年变化较小,但日温差变化大,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称。另外,藏族地区风多,气候干燥。受此因素的影响,当地居民在选址、朝向、材料选择上,都要适应这些因素。
为了回避寒风的侵袭,碉房大都背山面路(或水),房子前面是开阔地带,便于出行和活动。为了减少阳光的辐射,碉房正面的窗户通常比较小,并且窗户上还有遮阳设施。
在材料选择上,也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常选用当地盛产的石料。石料依据形态可划分为片石、毛石和碎石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有的被称为“阿噶土”的土,它是由岩石风化而成。碉房以这些石料为主,结合当地产的柳木、杨木、松柏木、杉木、桦木,甚至是桃树木、梨树木等,进行建造。
在碉房中,石料是主要的墙体砌料。由于石料多为自然形成,并略加打磨,砌筑后的墙体风格粗狂、自然。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外型上简洁干净。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坡仍为垂直。因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仅从外形来看,碉房简单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难避免立面的单调。但是,木质的出挑却以轻巧与灵活和厚宽沉重的石墙形成对比,给人以朴实的厚重感,这种做法是建筑功能最大化的体现,同时也兼顾到了艺术效果。
在厚实的墙体内部是密排的木梁构成的楼层,精细隽永。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建筑石与木质的建筑材料的结合,适应了当地雨水少,气候干燥的特点,是传统民居生态化的具体体现。
干栏式民居
我国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是亚热带雨林地区,其传统民居多采用适应环境的干栏式。干栏式民居式采用木为梁柱的简易小楼,傣族的竹楼是用竹子代替木材。这种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底层空出,不住人,较好地防止毒蛇、猛兽的侵袭,屋顶出檐深远,用以遮挡阳光的照射,同时防止雨水淋湿房屋的木架构。
干栏式民居的建造比较简单,又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搭建起来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其建筑形式在地基、气候、使用和防御等方面都符合当地的实际。干栏式民居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位于居室中央的火塘,它是房屋主人的活动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火塘的上方常设有一个吊架,悬挂着篮子之类的东西,里面放置食物,取用起来十分方便。
根据底层空间的高低,干栏式民居主要分为高干栏和矮干栏两种。矮干栏民居的层数一般为三层,高干栏民居的层数一般为四层。矮干栏民居底层太矮,人不能站立其下,其空间功能单一,只作为关牲畜、放杂物等。高干栏底层较高,人可以站立行走。由于空间较大,功能上能较好地满足房屋主人的多种用途。无论建筑高矮,火塘都设在架空层的上屋室内,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从外形来看,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民居整体形象相仿,略有细节上的差别。现以侗族和傣族的民居加以说明。
侗族聚居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林木生长,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侗族干栏式民居多为二层或三层,建筑高度上和其他地区的民居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屋身采用四面逐层悬挑形式,形成高低错落的外观形态,而且其大小不受约束,显得活泼轻巧。侗族的干栏式民居也不再受地块的限制,民居既可以建在平地上,也可以建在坡地上,显现出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地基结构出发,如果建在平地之上,民居采用底层全部架空的形式,如果是建在坡地和山地上,居民通常会采用吊脚楼的形式,临空部分用木柱支撑。
从平面布局上来看,侗族干栏式民居大都采用方形平面。底层架空的空间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等,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
北部侗族的民居,大部分为木质结构。平屋为单檐结构,开口屋为双檐结构。南部侗族的民居多建在河溪两岸的绿树丛中。这些房屋建筑独特乖巧,每座楼房,除屋面盖瓦之外,有的采用杉木建造。
傣族民居的主要形式属于干栏式。由于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和南部边境地区,雨水多,气温高,常有水患,所以当地居民创造的干栏式民居多采用竹子做建筑材料,形成“竹楼”。
傣族民居通常建在丘陵地带的低洼处,当山洪爆发时,洪水会在竹楼的架构处流走。后来由于竹子的防火、防腐、防蛀性能较差,逐渐被木料代替。
竹楼主要有底部架空层、楼梯、堂室、卧室、前廊和晒台等组成。架空层位于最下部,四面透空,一般用来堆放杂物和拴养牲畜,堂室、卧室、前廊和晒台等位于二层。与侗族干栏式民居中将晾晒场放在主体层的上层不同,傣族竹楼通常会在前廊一侧伸出一个平台做为晾晒的晒台。前廊之后的大面积空间为堂屋和卧室。堂屋是傣族民居中最为重要的空间,是平日家人起居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待客之地。堂屋
中心设有火塘,人们围坐在其周围,吃饭、聊天。另外,侗族的民居通常将卧室置于堂屋之后,而傣族民居大多将卧室与堂屋并置。傣族民居的卧室通常私密性较强,不对外人开放,而且卧室内不设床铺,而是在地面上铺一层垫子,席地而睡。
在云南傣族地区,有“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说法,就是说傣族的竹楼在不同地区会有差异。
西北的窑洞
窑洞是以黄土作为围护和支撑体系的民居形式,是我国传统建筑中使用土材料最为突出的民居形态。居住在黄土高原的居民往往凭借经验在黄土地带挖掘。黄土高原一带雨水相对较少,气候干燥,黄土的垂直性较好,挖掘成的窑洞非常坚固。窑洞具有防火、防噪音和冬暖夏凉的特点,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窑洞在朝向上一般是面南背北的,修建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一般修筑有三孔或五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向外延伸,是为了冬天取暖而设置的。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有绘有图案的纸或拼画,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保持清洁。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用剪纸装饰。窗花贴在窗外,颜色鲜艳、明快。
我国的窑洞民居主要有三大类型: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靠崖式窑洞的挖掘相对比较容易,挖掘者依靠自然山崖或者是土坡,根据崖坡的高度与坡度,进行掏挖。窑洞通常有一层、两层或多层,前方是开阔的场地,便于人们出行。靠崖式窑洞的典型例子是陕西延安大学。它共有上下六排窑洞,每排窑洞由下至上呈梯形上升,并依次退后。建筑群整体依山而建,斜倚在山坡上。
由于靠崖式窑洞对地理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适合建造这种窑洞的高原地带也比较有限。于是,就产生了另外两种窑洞形式:独立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在地面上砌筑的类似普通平房的建筑,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居住形式,建造成本较高。独立式窑洞同样也有拱券门,后墙不开窗。由于建造的场地具有独立性,所以院落的安排也较为自由,不受崖势的限制。独立式窑洞的典型代表是平遥窑洞。在那里,窑洞质量高,通常作为正房使用,装饰也颇为精美,这和当地历史上曾是富甲之地有关。平遥独立式窑洞大都为平顶,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有意思的是,大门内的东西厢房都是单坡屋顶,作为正房用的独立式窑洞是平屋顶。此外,平遥窑洞的院落大门大多开在左前侧。
下沉式窑洞位于地面下,一般位于相对平坦的开阔地带。建造方式通常在高原地带向下挖出一个院落,然后再在这个院落的四周开挖几个洞口,形成四方宅院,从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内凿出一条斜坡甬道向地面,方便住户进出。窑洞内设置有出水通井,院内一般都种有高大树木,沿窑院顶部四周筑有带水檐道的砖墙。另外,窑洞的宅院内还盖有粮仓,顶部开有小孔,直通地面打谷场,收获季节,可以将谷场的粮食直接倒入粮仓内。这种凹下去的窑洞形式也是由于高原地带的特有地理因素决定的,由于平坦地区没有崖坡,只能采取向下挖掘的方式,也是当地人因地制宜的结果。
如今,人类的聚居环境与传统民居所处的原生生态环境差异悬殊,自然地,现代人居环境的创造不可能袭用传统民居的物质建构方式。但是,传统民居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构建现代的生存空间时,学习传统民居对待自然的态度与精神,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个工具,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与人文观念等综合因素,使人类在分享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使地域生态趋于良性循环。
要做到这一点,建筑的首要因素必须植根于地域环境。建筑是植根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之中的主要人工元素之一,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融于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之中的,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环境。只有与环境相协调,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对自然环境伤害最小的建筑才是有机的、可持续的。
其次,本土的建筑更具生命力。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锤炼而成的,具有融于自然的质朴的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传统的环境共生观的文化脉络是一贯的,这是建筑生命力的最重要体现。传统民居是一座寻求环境共生观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借鉴与创新。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都有其局限性,无论是中国传统民居还是“有机建筑”理论。现代建筑创作在借鉴、传承传统民居精神和文化,吸取外来精华的同时,更要发展与创新,使建筑与环境相适应,使建筑产品的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