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枣儿为什么会表现出与一个农村女孩迥异的性格?她的养母,怎样影响了枣儿的世界观和人生?和枣儿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个问题却让我越来越迷惑。是对风花雪月放荡不羁生活的鄙弃,还是对养育之恩的单纯报答?或者,封闭保守的农村家庭环境,因为这个老女人非同一般的经历,给枣儿带来了早熟和超前的开放?
直到有一天在邻村看完一场电影,我才多少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
农村最热闹的文化生活就是看戏,看电影。大队播音室提前好几天在喇叭里预告:全体男女社员注意了,县剧团或者县放映队要在某某村放电影演戏了,赶紧把该干的活干完,去开眼吧。注意了,地主富农戴帽分子严禁观看,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民兵要提高警惕,严防坏人捣乱破坏。消息传得很快,小孩们迫不及待跑到场院里摆上一块土坯,算是占了座位。
临到看电影那天傍晚,各村男女老少就像赶集似地往场院涌。场院空地两边各栽上了一根木棍,一块银幕用一根铁丝拉上。农村没有电,就在铁丝上面吊上两个碗大的棉花团。上面沾了柴油,点燃了当作照明用的灯。电影开演的时候,有专人上去吹灭。
那年月,农村演的电影和城里一样,不是地道战、地雷战,就是8个样板戏的电影版。但是,那天晚上演《红灯记》之前,还加演了一段纪录片,是中国杂技团访问香港演出的片断。
当我第一次看到香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维多利亚海湾里飞驰的游艇,街道上各式衣着的人流,璀璨的灯光和霓虹交织成的不夜城时,我被深深震撼了。
正片开演李玉和登场不久,我就离开了场院。尽管电影里只有香港都市的几个镜头,但我的心思已经乱了。眼前漆黑的乡野、繁重的劳作、单调枯燥的生活、村妇不堪入耳的叫骂,还有猪圈里不时传出的猪的哼哼唧唧,这就是我待的地方么?边走边想,我忽然变得心情急躁,甚至有点恐慌,担心这辈子恐怕到不了香港这样的人间天堂了。
走到我们村头的梨园附近,突然萌生了看看枣儿在不在的念头。我迫不及待地想找人说说心中的感受,毕竟,枣儿是我在农村最知己、最放心倾诉的对象。
2.草棚里有朦胧的灯光闪出,窗口叠印着枣儿熟悉的头影,如同一幅剪纸。已经是深秋,天气透着几许凉意,枝头和树下的草沾着水珠,梨采摘得差不多了,枣儿还呆在草棚里干什么呢?她不是地主富农的女儿,她爹丁宝冬虽然在天津跑过买卖,但也没给划一个资本家的成份啊,为什么不去看电影呢?
我顺着灯光摸过去,从透明的塑料窗户里,看到枣儿正在油灯下看书,再仔细一看,她手中的书竟然是从我这里借走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故事,我已经给她讲过了,没想到,这本书对她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
我敲敲窗棂说:“枣儿,是我。”
“你来做甚?天都黑透了,别让人家看见说闲话。”枣儿没有开门,语气很冷。我知道,大概她还在为我说他娘,也就是那个老妓女的那些话生气。
“看了电影的一个开头,那上面有香港,好漂亮的城市,楼能赶上飞机那么高了。”我故意作了夸张,接着用央求的口气说,“我心里憋得慌,想和你说说话。”
枣儿把门打开,熟悉的雪花膏味道立即吸入我的鼻腔,还是那身好看的花格格衣服,油灯的火苗被吹得狂舞了一阵,随即又安稳地照着我们两个对视的面孔。我突然发现,枣儿的额头上,竟然出现了两条细细的皱纹,忧郁的眼神中,似乎还有对我的怨气。
“这本书你翻了几遍了,怎么还在看啊?”我指着那本书对枣儿说。
“俺没看够,也没看懂。”枣儿又拿起《安娜·卡列尼娜》,翻了几页说道:“不知道为啥,看到这本书里的安娜,就想到了俺娘,她们的命都是女人不好的命。”
“不一样吧。”我接过话说,“一个是俄罗斯贵族妇人,一个是旧中国底层社会的……那个。” 我看了枣儿一眼,没有把“妓女”两个字说出来,“怎么能一样呢?”
“可是,她们都被无情无义的男人抛弃了,一个自杀了,一个忍辱负重地活着,比如俺娘。你知道么,俺娘是个女学生呢。她那个时候能上学可不易了,而且学习特别好,长得又漂亮。可是,她那个当商人的爹为了赚更多的钱,硬是要她嫁给天津的一个老板的儿子,那个儿子又是一个残疾人,结果,俺娘就跑了,跟着她的一个相好,跑上海去了。”
“可后来你娘为啥又当那种女人了呢?”我迫不及待地问。
“到了上海,她那相好又有新相好了,娘气不过,要报复,就到大世界当歌女了。再后来,遇上一个德国人。俺娘本来要跟她去德国的,没想到德国人也是骗子,把俺娘灌醉又让给另一个人糟蹋了。等娘醒来时,发现自己一个人被抛弃了。于是,俺娘又回到天津找她爸,可是,家产败落了,她爹把怨气全都撒到她头上,娘一生气,就去了那个地方。”
“唉!”我感叹道,“那你对你娘有感情吗?”
“一开始知道了俺娘的身份后,我也恨过。可是,俺识字就是俺娘教的,后来上学也是俺娘催俺去的,她就在家里织布,然后到集上去卖,她不光给了我买书的钱和学费,还偷偷教了我好多歌,教会俺梳头的好多花样。要不是她,俺怎么能上得起学啊。俺娘给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丁枣停顿了一会儿,没有说下去。
“什么?”我问。
“千万不要轻易相信男人!”枣儿说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有点吓人。
“那你娘是怎么碰上你爹的?”我躲开丁枣的眼神,故意岔开刚才的话题。
“俺爹家里穷,很早就跑到天津学徒干买卖,后来也开了个小铺子,经常到那个地方去的,就看上了俺娘。后来,俺娘精神时好时坏,疯疯癫癫的,俺爹就用几十块大洋把俺娘从那里赎出来了。解放前,兵荒马乱的,俺爹带着俺娘到处做生意,也到处看病,后来,就回到丁寨老家了。俺亲娘带俺从河南逃饥荒要饭来到这里,要不是被她好心收留,俺早就饿死了。”
3.环境就是这样刺激人,改变人。无论你出身多么贫寒,或多么高贵,无论你来自都市,还是出身农村,一个新的环境,一个不一样的人,注定要影响你的性格命运。因此,人生就是哪些人遇到了哪些人的故事,带有戏剧性和反叛色彩。老女人的反叛带来了厄运,而厄运又让她顽强地苟活着,把她曾经的美好感情和憧憬,包括一个女人的美的价值,正常的或扭曲的回忆,多多少少传递给了枣儿,因此,枣儿才在农村姑娘的队伍中特立特行,卓尔不群。
枣儿对文学和音乐的爱好,包括好看的服装和身上的雪花膏味道,对心仪人的大方表白,难道没有那个曾经年轻的学生,那个热爱美追求个人幸福的继母的影子么?尽管她后来堕落了,但你能说她生来就是一个坏女人么?
想到这里,我对枣儿说:“你娘好心收留了你,养了你,你应该对你娘好。”
“别说了,你对俺娘够好的了。你还这么大胆子帮俺埋了她,俺该怎么谢你呢?俺知道你们知青都一样,嫌农村苦,嫌这里土气,你们压根儿就不该到这个地方来,有知识的人应当在有知识的地方。”枣儿一口气吐出这些,没等我接话,又说,“你们男人有时候不如我们女人哩,俺只知道,不能轻易喜欢上一个人,可喜欢上了,俺就一辈子和他好,不管他是土的洋的。可俺得认命啊,俺知道了女人身子的贵贱,贵在男人身上,也贱在男人身上。下辈子,俺一定要当男人,当女人,就不能主自己的命啊,你看那个安娜,是贵族,长得也漂亮,不也给男人毁了么?”
月亮已经爬到天的正上空,又圆又亮又大,小虫子在草丛里轻声鸣唱,凉丝丝的秋风从脸上掠过,淡淡的云随风飘过月亮的脸盘,像一层薄薄的细纱,果园的光线忽明忽暗,一切似乎都在专心听这样一个农村姑娘在倾诉心声。
枣儿说完,一动不动,坐在草棚的小木板上,我情不自禁地上前拉住枣儿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说:“枣儿,我真的喜欢你,你知道吗?”枣儿的手触电似地从我手里抽出来,肩头开始微微抽搐,但听不到哭声。
“你哭了?”我急忙向后退了一步,以为吓着她了。
“你知道俺的心思么?俺也想你哩,做梦都是你,还有,俺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等……”说到这儿,枣儿抬起头,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分外明亮。我知道,那个没有吐出的字,是“你”,就是我。
我感到周身的热血往头上猛窜,枣儿,枣儿呀,如果质朴加上了美丽,不,应该是心灵的美丽,善良的美丽,真诚的美丽,不就是男人心中的天使么?我向前紧紧搂住了枣儿,我感觉到她在颤抖,这肯定是为被我拥入怀抱而激动的;枣儿的双臂低垂着,却把胸膛紧紧贴向了我的心,那黑黑头发中散发出的香味让我陶醉,还有那清香,农村女孩很少有这样的味道,这肯定是枣儿为我精心装扮的。
奇怪,就在这一霎那,云彩不见了,月亮的光芒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小虫不叫了,果园的梨树上好像又缀满了雪白的花儿。我就这样拥着枣儿,她一直垂着双臂,用力贴近我的胸,直到我们拥有了各自的体温。突然,枣儿猛地挣脱了我,说了一句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走吧,你,俺知道你的心思,你能喜欢俺,俺就知足了。”
多少年以后,每当我听到李春波吟唱的那首《小芳》,就如同回到了梨园。“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我感觉,这歌词,描述的也是枣儿的形象,能让人记一辈子。(未完待续)
编辑 孙玮◎
直到有一天在邻村看完一场电影,我才多少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
农村最热闹的文化生活就是看戏,看电影。大队播音室提前好几天在喇叭里预告:全体男女社员注意了,县剧团或者县放映队要在某某村放电影演戏了,赶紧把该干的活干完,去开眼吧。注意了,地主富农戴帽分子严禁观看,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民兵要提高警惕,严防坏人捣乱破坏。消息传得很快,小孩们迫不及待跑到场院里摆上一块土坯,算是占了座位。
临到看电影那天傍晚,各村男女老少就像赶集似地往场院涌。场院空地两边各栽上了一根木棍,一块银幕用一根铁丝拉上。农村没有电,就在铁丝上面吊上两个碗大的棉花团。上面沾了柴油,点燃了当作照明用的灯。电影开演的时候,有专人上去吹灭。
那年月,农村演的电影和城里一样,不是地道战、地雷战,就是8个样板戏的电影版。但是,那天晚上演《红灯记》之前,还加演了一段纪录片,是中国杂技团访问香港演出的片断。
当我第一次看到香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维多利亚海湾里飞驰的游艇,街道上各式衣着的人流,璀璨的灯光和霓虹交织成的不夜城时,我被深深震撼了。
正片开演李玉和登场不久,我就离开了场院。尽管电影里只有香港都市的几个镜头,但我的心思已经乱了。眼前漆黑的乡野、繁重的劳作、单调枯燥的生活、村妇不堪入耳的叫骂,还有猪圈里不时传出的猪的哼哼唧唧,这就是我待的地方么?边走边想,我忽然变得心情急躁,甚至有点恐慌,担心这辈子恐怕到不了香港这样的人间天堂了。
走到我们村头的梨园附近,突然萌生了看看枣儿在不在的念头。我迫不及待地想找人说说心中的感受,毕竟,枣儿是我在农村最知己、最放心倾诉的对象。
2.草棚里有朦胧的灯光闪出,窗口叠印着枣儿熟悉的头影,如同一幅剪纸。已经是深秋,天气透着几许凉意,枝头和树下的草沾着水珠,梨采摘得差不多了,枣儿还呆在草棚里干什么呢?她不是地主富农的女儿,她爹丁宝冬虽然在天津跑过买卖,但也没给划一个资本家的成份啊,为什么不去看电影呢?
我顺着灯光摸过去,从透明的塑料窗户里,看到枣儿正在油灯下看书,再仔细一看,她手中的书竟然是从我这里借走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故事,我已经给她讲过了,没想到,这本书对她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
我敲敲窗棂说:“枣儿,是我。”
“你来做甚?天都黑透了,别让人家看见说闲话。”枣儿没有开门,语气很冷。我知道,大概她还在为我说他娘,也就是那个老妓女的那些话生气。
“看了电影的一个开头,那上面有香港,好漂亮的城市,楼能赶上飞机那么高了。”我故意作了夸张,接着用央求的口气说,“我心里憋得慌,想和你说说话。”
枣儿把门打开,熟悉的雪花膏味道立即吸入我的鼻腔,还是那身好看的花格格衣服,油灯的火苗被吹得狂舞了一阵,随即又安稳地照着我们两个对视的面孔。我突然发现,枣儿的额头上,竟然出现了两条细细的皱纹,忧郁的眼神中,似乎还有对我的怨气。
“这本书你翻了几遍了,怎么还在看啊?”我指着那本书对枣儿说。
“俺没看够,也没看懂。”枣儿又拿起《安娜·卡列尼娜》,翻了几页说道:“不知道为啥,看到这本书里的安娜,就想到了俺娘,她们的命都是女人不好的命。”
“不一样吧。”我接过话说,“一个是俄罗斯贵族妇人,一个是旧中国底层社会的……那个。” 我看了枣儿一眼,没有把“妓女”两个字说出来,“怎么能一样呢?”
“可是,她们都被无情无义的男人抛弃了,一个自杀了,一个忍辱负重地活着,比如俺娘。你知道么,俺娘是个女学生呢。她那个时候能上学可不易了,而且学习特别好,长得又漂亮。可是,她那个当商人的爹为了赚更多的钱,硬是要她嫁给天津的一个老板的儿子,那个儿子又是一个残疾人,结果,俺娘就跑了,跟着她的一个相好,跑上海去了。”
“可后来你娘为啥又当那种女人了呢?”我迫不及待地问。
“到了上海,她那相好又有新相好了,娘气不过,要报复,就到大世界当歌女了。再后来,遇上一个德国人。俺娘本来要跟她去德国的,没想到德国人也是骗子,把俺娘灌醉又让给另一个人糟蹋了。等娘醒来时,发现自己一个人被抛弃了。于是,俺娘又回到天津找她爸,可是,家产败落了,她爹把怨气全都撒到她头上,娘一生气,就去了那个地方。”
“唉!”我感叹道,“那你对你娘有感情吗?”
“一开始知道了俺娘的身份后,我也恨过。可是,俺识字就是俺娘教的,后来上学也是俺娘催俺去的,她就在家里织布,然后到集上去卖,她不光给了我买书的钱和学费,还偷偷教了我好多歌,教会俺梳头的好多花样。要不是她,俺怎么能上得起学啊。俺娘给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丁枣停顿了一会儿,没有说下去。
“什么?”我问。
“千万不要轻易相信男人!”枣儿说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有点吓人。
“那你娘是怎么碰上你爹的?”我躲开丁枣的眼神,故意岔开刚才的话题。
“俺爹家里穷,很早就跑到天津学徒干买卖,后来也开了个小铺子,经常到那个地方去的,就看上了俺娘。后来,俺娘精神时好时坏,疯疯癫癫的,俺爹就用几十块大洋把俺娘从那里赎出来了。解放前,兵荒马乱的,俺爹带着俺娘到处做生意,也到处看病,后来,就回到丁寨老家了。俺亲娘带俺从河南逃饥荒要饭来到这里,要不是被她好心收留,俺早就饿死了。”
3.环境就是这样刺激人,改变人。无论你出身多么贫寒,或多么高贵,无论你来自都市,还是出身农村,一个新的环境,一个不一样的人,注定要影响你的性格命运。因此,人生就是哪些人遇到了哪些人的故事,带有戏剧性和反叛色彩。老女人的反叛带来了厄运,而厄运又让她顽强地苟活着,把她曾经的美好感情和憧憬,包括一个女人的美的价值,正常的或扭曲的回忆,多多少少传递给了枣儿,因此,枣儿才在农村姑娘的队伍中特立特行,卓尔不群。
枣儿对文学和音乐的爱好,包括好看的服装和身上的雪花膏味道,对心仪人的大方表白,难道没有那个曾经年轻的学生,那个热爱美追求个人幸福的继母的影子么?尽管她后来堕落了,但你能说她生来就是一个坏女人么?
想到这里,我对枣儿说:“你娘好心收留了你,养了你,你应该对你娘好。”
“别说了,你对俺娘够好的了。你还这么大胆子帮俺埋了她,俺该怎么谢你呢?俺知道你们知青都一样,嫌农村苦,嫌这里土气,你们压根儿就不该到这个地方来,有知识的人应当在有知识的地方。”枣儿一口气吐出这些,没等我接话,又说,“你们男人有时候不如我们女人哩,俺只知道,不能轻易喜欢上一个人,可喜欢上了,俺就一辈子和他好,不管他是土的洋的。可俺得认命啊,俺知道了女人身子的贵贱,贵在男人身上,也贱在男人身上。下辈子,俺一定要当男人,当女人,就不能主自己的命啊,你看那个安娜,是贵族,长得也漂亮,不也给男人毁了么?”
月亮已经爬到天的正上空,又圆又亮又大,小虫子在草丛里轻声鸣唱,凉丝丝的秋风从脸上掠过,淡淡的云随风飘过月亮的脸盘,像一层薄薄的细纱,果园的光线忽明忽暗,一切似乎都在专心听这样一个农村姑娘在倾诉心声。
枣儿说完,一动不动,坐在草棚的小木板上,我情不自禁地上前拉住枣儿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说:“枣儿,我真的喜欢你,你知道吗?”枣儿的手触电似地从我手里抽出来,肩头开始微微抽搐,但听不到哭声。
“你哭了?”我急忙向后退了一步,以为吓着她了。
“你知道俺的心思么?俺也想你哩,做梦都是你,还有,俺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等……”说到这儿,枣儿抬起头,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分外明亮。我知道,那个没有吐出的字,是“你”,就是我。
我感到周身的热血往头上猛窜,枣儿,枣儿呀,如果质朴加上了美丽,不,应该是心灵的美丽,善良的美丽,真诚的美丽,不就是男人心中的天使么?我向前紧紧搂住了枣儿,我感觉到她在颤抖,这肯定是为被我拥入怀抱而激动的;枣儿的双臂低垂着,却把胸膛紧紧贴向了我的心,那黑黑头发中散发出的香味让我陶醉,还有那清香,农村女孩很少有这样的味道,这肯定是枣儿为我精心装扮的。
奇怪,就在这一霎那,云彩不见了,月亮的光芒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小虫不叫了,果园的梨树上好像又缀满了雪白的花儿。我就这样拥着枣儿,她一直垂着双臂,用力贴近我的胸,直到我们拥有了各自的体温。突然,枣儿猛地挣脱了我,说了一句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走吧,你,俺知道你的心思,你能喜欢俺,俺就知足了。”
多少年以后,每当我听到李春波吟唱的那首《小芳》,就如同回到了梨园。“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我感觉,这歌词,描述的也是枣儿的形象,能让人记一辈子。(未完待续)
编辑 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