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酉山下的二酉苗族乡乌宿村,由原来的乌宿村与鱼良岩村合并而成,现有16个村民小组、473户,集镇常年居住人口达4400余人,有学校两所,机关单位12个,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村因酉水和酉溪交汇而得名,被收入《辞源》的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出典于此。
二酉山被誉为中华文化圣山,相传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一位名叫伏胜的官员为了拯救中华文化,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偷偷将干余卷书简运出咸阳藏于此山的洞中。二酉藏书所体现的古人对文化的追求和保护精神,成就了乌宿“教授村”的美誉。
二酉藏书使二酉山成为天下读书人毕生向往的文化圣山后,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达官商贾川流不息于二酉山,写下了成千上万首诗词歌赋、赠语门联,不仅一脉相承创造了新的文化,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受伏胜对知识的追求和保护的精神所影响,一辈又一辈乌宿儿女争相崇学求学。即使是普遍农人都有一个理念:“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耕读传家”的古训在一代又一代的乌宿人中信奉着,使得乌宿村文明古风犹存。在这种古风遗存的影响下,乌宿人历来重教尚文。他们总是把尊师重教当作是一种文明习俗,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放后,从乌宿村走出许多闻名于世的专家教授。如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英语教授彭文明、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时的英文翻译彭文汉教授、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教授等,都在乌宿村学习和生活。
1970年代初至今,乌宿村成了一个教书育人的宝地,附近方圆百里的汉、土、苗家等父母都要送小孩来此读书。这里不但出了许多名专家、教授,还出了不少学子、行业精英,孔夫子的儒家文明思想在乌宿人心中铭记。
说起教授村,不能不提到龙盛恒。龙盛恒,字月秋,1913年出生在乌宿。他的父亲是个生意人,家里经济状况比其他百姓要稍强一些,因此有能力供龙盛恒上学读书。1928年,龙盛桓在乌宿读完小学,考入县城的朝阳中学,初中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长沙雅礼中学读高中。由于家境衰落,第二年他从雅礼中学辍学回家。龙盛桓回家后,被聘为乌宿初级小学教员。
1937年秋,小学增设高级部,龙盛桓担任校长,致力改革学校旧制。这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教授来乌宿避难,凡有学识专长的,均受聘于乌宿小学任教。一时良师会集,人才荟萃,促进了乌宿教育事业的兴盛,入学人数成倍增加。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不仅是来自远近百里的山村,还有来自上海、杭州、北平、南京、武汉、长沙等地的学生。校舍不足,竟连附近的庙宇、教堂都成了课堂。乌宿教育,经龙盛恒管理,学风大盛,学校教学质量日高,声誉斐然,为乌宿日后人才的成批涌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乌宿村,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校本教材》,书里除了讲述乡土民情外,还重点介绍了村里先辈们读书的励志故事。
龙盛恒在家乡办新学堂时期,因为战乱,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也曾在那时随父母到乌宿避难就学。
据当地小学校长卢怀金介绍,2005年,在北京开会的厉以宁偶遇与会的沅陵县委领导,回忆起当年在乌宿求学的经历,厉教授仍然刻骨铭心,并当即表示要在乌宿捐资助学,不久他捐赠的“宗琳小学”在乌宿村亮相。
15岁的学生陈田英家中,还收藏着一篇名为《成长的印迹》的学生习作,这篇作文描写了家住二酉山上的陈光炳老人一家培养出3位高级教育工作者的故事,这被陈田英视为精神食粮。
陈田英是二酉中学初二学生,她说,自己最期盼的是“读书改变命运”。
她出生不久,父亲就外出打工,从此杳无音信,之后母亲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年幼的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陈田英尚未记事,奶奶就去世了。
陈田英的爷爷因病去世时,留给她的仅是深山中一座破旧的木板房和一头喂养多年的老黄牛。
二酉中学老师陈玉婷说,爷爷的去世给陈田英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她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但她却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了,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
在陈田英家,陈旧的木板房在风雨中摇曳,屋内破旧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大门口摆放的一个木质鸡笼显得格外突兀,陈田英说,那是她用来养鸡养鸭的,“我去年养了一年的鸡鸭,在过年时卖掉,正好交了上个学期的学费。”陈田英还说,她不会放弃学业。爷爷去世时留下的那头老黄牛,她以2000元的价格卖了,这笔钱可以支撑她念完初中。
她说,长大以后也想做一名教授,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下一代奋发学习。她憧憬着,考上重点高中后,用奖学金来维持自己的学业。
(据《三湘都市报》)
二酉山被誉为中华文化圣山,相传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一位名叫伏胜的官员为了拯救中华文化,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偷偷将干余卷书简运出咸阳藏于此山的洞中。二酉藏书所体现的古人对文化的追求和保护精神,成就了乌宿“教授村”的美誉。
二酉藏书使二酉山成为天下读书人毕生向往的文化圣山后,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达官商贾川流不息于二酉山,写下了成千上万首诗词歌赋、赠语门联,不仅一脉相承创造了新的文化,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受伏胜对知识的追求和保护的精神所影响,一辈又一辈乌宿儿女争相崇学求学。即使是普遍农人都有一个理念:“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耕读传家”的古训在一代又一代的乌宿人中信奉着,使得乌宿村文明古风犹存。在这种古风遗存的影响下,乌宿人历来重教尚文。他们总是把尊师重教当作是一种文明习俗,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放后,从乌宿村走出许多闻名于世的专家教授。如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英语教授彭文明、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时的英文翻译彭文汉教授、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教授等,都在乌宿村学习和生活。
1970年代初至今,乌宿村成了一个教书育人的宝地,附近方圆百里的汉、土、苗家等父母都要送小孩来此读书。这里不但出了许多名专家、教授,还出了不少学子、行业精英,孔夫子的儒家文明思想在乌宿人心中铭记。
说起教授村,不能不提到龙盛恒。龙盛恒,字月秋,1913年出生在乌宿。他的父亲是个生意人,家里经济状况比其他百姓要稍强一些,因此有能力供龙盛恒上学读书。1928年,龙盛桓在乌宿读完小学,考入县城的朝阳中学,初中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长沙雅礼中学读高中。由于家境衰落,第二年他从雅礼中学辍学回家。龙盛桓回家后,被聘为乌宿初级小学教员。
1937年秋,小学增设高级部,龙盛桓担任校长,致力改革学校旧制。这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教授来乌宿避难,凡有学识专长的,均受聘于乌宿小学任教。一时良师会集,人才荟萃,促进了乌宿教育事业的兴盛,入学人数成倍增加。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不仅是来自远近百里的山村,还有来自上海、杭州、北平、南京、武汉、长沙等地的学生。校舍不足,竟连附近的庙宇、教堂都成了课堂。乌宿教育,经龙盛恒管理,学风大盛,学校教学质量日高,声誉斐然,为乌宿日后人才的成批涌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乌宿村,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校本教材》,书里除了讲述乡土民情外,还重点介绍了村里先辈们读书的励志故事。
龙盛恒在家乡办新学堂时期,因为战乱,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也曾在那时随父母到乌宿避难就学。
据当地小学校长卢怀金介绍,2005年,在北京开会的厉以宁偶遇与会的沅陵县委领导,回忆起当年在乌宿求学的经历,厉教授仍然刻骨铭心,并当即表示要在乌宿捐资助学,不久他捐赠的“宗琳小学”在乌宿村亮相。
15岁的学生陈田英家中,还收藏着一篇名为《成长的印迹》的学生习作,这篇作文描写了家住二酉山上的陈光炳老人一家培养出3位高级教育工作者的故事,这被陈田英视为精神食粮。
陈田英是二酉中学初二学生,她说,自己最期盼的是“读书改变命运”。
她出生不久,父亲就外出打工,从此杳无音信,之后母亲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年幼的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陈田英尚未记事,奶奶就去世了。
陈田英的爷爷因病去世时,留给她的仅是深山中一座破旧的木板房和一头喂养多年的老黄牛。
二酉中学老师陈玉婷说,爷爷的去世给陈田英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她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但她却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了,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
在陈田英家,陈旧的木板房在风雨中摇曳,屋内破旧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大门口摆放的一个木质鸡笼显得格外突兀,陈田英说,那是她用来养鸡养鸭的,“我去年养了一年的鸡鸭,在过年时卖掉,正好交了上个学期的学费。”陈田英还说,她不会放弃学业。爷爷去世时留下的那头老黄牛,她以2000元的价格卖了,这笔钱可以支撑她念完初中。
她说,长大以后也想做一名教授,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下一代奋发学习。她憧憬着,考上重点高中后,用奖学金来维持自己的学业。
(据《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