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场机制是觖决经济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机制。
【关键词】 看不见手的理论 自由经济
1. 市场机制
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消费大量的各种物品。这些生活用品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这些物品不是通过政府统一以采购或者规划,有组织地分发到每个人手中的,而是我们到市场上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购买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人统一规划或强制,但是各种经济活动都能自觉运转,把大量的物品送到我们手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企业、工人、消费者他们每天各自忙碌着,一片混乱景象,有人从事着煤炭的生产,有人从事着运输业等等,但是不管怎模样,它总能保证我们每天都有可口的饭菜,舒适的衣服。是什么力量使千千万人各自干各自的工作,沒人强迫,没人统一管理,但最终却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所需物品,而且秩序井然呢?答案是:这是市场的作用。
可以说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构,它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的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也是一具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各人的知识和行动汇合在一起。虽然不具有统一的智力,它却能解决着当今最大的计算机无能为力,牵涉到上百万未知数和关系的问题。没有人去设计它,它纯然是被演化出来的。像人类社会一样,它总在变动。但是但是他经受了最基本考验,它能够生存下来。
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国,在1947年生产和消费下降到了极低的水平,造成这种崩溃的原因既非战时轰炸,也非战后赔款,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价格机制的瘫痪。价格管制和无所不在的政府规章制度使市场陷入困境。钱不值钱了,工厂由于缺乏原料而关闭,煤不能开采出来是因为矿工饿着肚子,矿工饿着肚子是因为农民不愿用粮食来换取货币,而又没有工业品来偿付他们。市场作用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人们不能按照自由市场的价格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或销售他们所生产的东西。接着在1948年一次彻底的货币改革使市场机制重新发挥作用。
应该说市场一直在我们周围创造着类似的奇迹,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缺乏,依靠各种票证来满足生活必需品的需要,那我们放弃市场机制。但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各种用品应有尽有,生活条件极大提高,经济取得极大的提高,那我们必须选择市场机制。
那么自动的市场机制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基本点在于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在市场上做出的。市场按照字面的意思,是指买卖物品的地方。但在今天它包括商品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等。因此就目前而言市场是指一种物品的买主和卖主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在市场制度中,每一种东西——每种商品和每种劳动——都有价格,即使不同的劳动也具有价格,即工资率。我们每个人都出卖东西以取得收入,并用这些收入来购买我们所需的东西。
如果任何一种物品——例如小麦——的需求增加,购买它的订单就会大量出现。由于买主争相购买更多小麦,买主为了分配有限的供给就会提高小麦的价格。较高的价格就会导致生产更多的小麦。
另一个方面,如果任一物品——例如茶叶——的数量超过了人们在最新的市场价格下所愿意所购买的数量,那么会怎样呢?急于把库存的茶叶脱手的卖主会降低茶叶的价格,较低的价格下,人们会消耗更多的茶叶,同时生产者不会再生产如此之多。从而买主和卖主之间将达到均衡。
适用于消费品的市场道理同样适用于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土地、各种资本的投入等。
2. 完全竞争
市场机制有如此的好处,但是市场机制只有在达到完全竞争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存在时,这些优点才能完全体现。
完全竞争是一个技术经济术语:完全竞争之存在于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农民、企业或劳动者在整个市场所占的份额大到使他个人能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的地步。另一方面,当他的谷物、商品或劳动足以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时,某种程度的不完全竞争已经存在,从而市场机制的优点将有所降低。
正如经济学者所知道的,受完全竞争驱使的经济导致投入和产出达到一种有效率的配置。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缘上。但是,一旦出现不无安全竞争,社会就可能向其生产可能性边缘内部移动。例如,由于唯一的卖主出线,为了取得超额利润,极力抬高价格和限制产量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当卖主很少时,保证价格由成本决定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很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的优点将不复存在。
不用说,绝对的完全竞争的条件和物理学中的真空条件同样难以实现,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它,但永远不能达到它。但是这一事实并不使我们应用这种理想化概念的价值受到损害。实际上不同等级的小麦价格,会同实际市场的价格稍有差异并没多少意义,国库券是由许多竞争的企业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买卖,而不是正式的在一个集中的地点这样做,也是如此。重要的是,买卖双方都有很多的买者和卖者,他们充分了解货色的优劣和个人的价格,没有任何理由优惠一个人而歧视另一个,也没有任何理由希望他们自己的出价和要价的变化,会对现行市场价格具有看得出的影响,只要这个条件成立,就很接近完全竞争状态。
3. 看不见手的理论
由前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机制解决了经济的基本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作用是什么?如何宏观调整经济呢?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它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去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会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这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手”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共的最大福利。
因而凯恩施之前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越少越好,政府对自由经济的任何干预几乎肯定是有害的。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自动地、使经济达到完满的境地。这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福利, 4. 对垄断的管制
当市场上某一单个厂商实际上拥有完全的垄断力量时,垄断就形成了。在垄断情况下,单一的卖者是他所在行业的唯一生产者,同时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生产他的产品的接近替代品。完全的垄断是很少的,但他们在经济上很重要,他们作为自然垄断者而受到政府的管制。
垄断者使市场的存货经常不足,他们能以大大超过自然价格的市价出售他们的产品,而他们的报酬,无论是工资或利润,都大大超过其自然率。这是亚当斯米的一段话,可见垄断存在着种种弊端,它是对完全竞争和自由市场机制的破坏。
垄断者经常使自己的产量不足,例如所有的货币选票,已经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分配,而A厂商使某一经济社会中唯一的不完全竟争者,其它的厂商都是完全竟争者,使他们的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是消费者用来表达他们对各种物品的评价大小的信号,成本特别是边际成本,用来表示社会的有用的资源多少被用于某一商品的生产,即希缺的土地、辛勤的劳动,及其它可以用来生产其它物品的资源,除了唯一不完全竟争者以外,其他的竟争的厂商,通过生产道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之点,而给予人们想要的物品,但是对于不完全竟争者A他并没有强迫人们购买他的产品,但他确实对价格有某种控制能力。他是否会把生产增加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产品的社会成本____用边际成本衡量_____等于该产品最后一單位对于社会所具有的价值____用消费者的货币投票所决定的市场价格来衡量_____呢?因此就A产品所消费的社会成本而论,社会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他真正想要的A产品。
同时垄断会引起浪费,例如如图所示,如果某行业是竟争的,那么他将在MC=P,即E点达到均衡,在普遍的完全竟争和完全相同的消费者,这一严格限制条件下该行业的产量是6,而价格是100,现在出现了一个垄断者,他确定MC=MR(MR不是该行业的P)把均衡点移到了Q=3,P=150这样相对完全竟争的
行业来说,价格高了而产量少了。运用消费者剩余工具,我们可以衡量这种垄断力量的作用所引起的损失,低于E点的每单位产量,纯社会损失是MC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的总的损失是各单位产量这种损失的总和,当Q=3时,B和A之间的距离代表产量Q,少量增加所得到的效用,把Q=3到Q=6所损失的社会效用相加起来就得到三角形的面积ABE这就是垄断所引起的无谓损失。由于垄断具有如此弊端,因此政府要加以管制。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 经济学.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3.
[2]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2.
[3] 欧文. 经济魔杖.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8.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 看不见手的理论 自由经济
1. 市场机制
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消费大量的各种物品。这些生活用品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这些物品不是通过政府统一以采购或者规划,有组织地分发到每个人手中的,而是我们到市场上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购买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人统一规划或强制,但是各种经济活动都能自觉运转,把大量的物品送到我们手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企业、工人、消费者他们每天各自忙碌着,一片混乱景象,有人从事着煤炭的生产,有人从事着运输业等等,但是不管怎模样,它总能保证我们每天都有可口的饭菜,舒适的衣服。是什么力量使千千万人各自干各自的工作,沒人强迫,没人统一管理,但最终却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所需物品,而且秩序井然呢?答案是:这是市场的作用。
可以说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构,它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的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也是一具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各人的知识和行动汇合在一起。虽然不具有统一的智力,它却能解决着当今最大的计算机无能为力,牵涉到上百万未知数和关系的问题。没有人去设计它,它纯然是被演化出来的。像人类社会一样,它总在变动。但是但是他经受了最基本考验,它能够生存下来。
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国,在1947年生产和消费下降到了极低的水平,造成这种崩溃的原因既非战时轰炸,也非战后赔款,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价格机制的瘫痪。价格管制和无所不在的政府规章制度使市场陷入困境。钱不值钱了,工厂由于缺乏原料而关闭,煤不能开采出来是因为矿工饿着肚子,矿工饿着肚子是因为农民不愿用粮食来换取货币,而又没有工业品来偿付他们。市场作用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人们不能按照自由市场的价格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或销售他们所生产的东西。接着在1948年一次彻底的货币改革使市场机制重新发挥作用。
应该说市场一直在我们周围创造着类似的奇迹,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缺乏,依靠各种票证来满足生活必需品的需要,那我们放弃市场机制。但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各种用品应有尽有,生活条件极大提高,经济取得极大的提高,那我们必须选择市场机制。
那么自动的市场机制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基本点在于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在市场上做出的。市场按照字面的意思,是指买卖物品的地方。但在今天它包括商品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等。因此就目前而言市场是指一种物品的买主和卖主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在市场制度中,每一种东西——每种商品和每种劳动——都有价格,即使不同的劳动也具有价格,即工资率。我们每个人都出卖东西以取得收入,并用这些收入来购买我们所需的东西。
如果任何一种物品——例如小麦——的需求增加,购买它的订单就会大量出现。由于买主争相购买更多小麦,买主为了分配有限的供给就会提高小麦的价格。较高的价格就会导致生产更多的小麦。
另一个方面,如果任一物品——例如茶叶——的数量超过了人们在最新的市场价格下所愿意所购买的数量,那么会怎样呢?急于把库存的茶叶脱手的卖主会降低茶叶的价格,较低的价格下,人们会消耗更多的茶叶,同时生产者不会再生产如此之多。从而买主和卖主之间将达到均衡。
适用于消费品的市场道理同样适用于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土地、各种资本的投入等。
2. 完全竞争
市场机制有如此的好处,但是市场机制只有在达到完全竞争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存在时,这些优点才能完全体现。
完全竞争是一个技术经济术语:完全竞争之存在于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农民、企业或劳动者在整个市场所占的份额大到使他个人能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的地步。另一方面,当他的谷物、商品或劳动足以对市场价格施加影响时,某种程度的不完全竞争已经存在,从而市场机制的优点将有所降低。
正如经济学者所知道的,受完全竞争驱使的经济导致投入和产出达到一种有效率的配置。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缘上。但是,一旦出现不无安全竞争,社会就可能向其生产可能性边缘内部移动。例如,由于唯一的卖主出线,为了取得超额利润,极力抬高价格和限制产量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当卖主很少时,保证价格由成本决定的平衡和抑制作用很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的优点将不复存在。
不用说,绝对的完全竞争的条件和物理学中的真空条件同样难以实现,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它,但永远不能达到它。但是这一事实并不使我们应用这种理想化概念的价值受到损害。实际上不同等级的小麦价格,会同实际市场的价格稍有差异并没多少意义,国库券是由许多竞争的企业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买卖,而不是正式的在一个集中的地点这样做,也是如此。重要的是,买卖双方都有很多的买者和卖者,他们充分了解货色的优劣和个人的价格,没有任何理由优惠一个人而歧视另一个,也没有任何理由希望他们自己的出价和要价的变化,会对现行市场价格具有看得出的影响,只要这个条件成立,就很接近完全竞争状态。
3. 看不见手的理论
由前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机制解决了经济的基本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作用是什么?如何宏观调整经济呢?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它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去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会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这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手”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共的最大福利。
因而凯恩施之前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越少越好,政府对自由经济的任何干预几乎肯定是有害的。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自动地、使经济达到完满的境地。这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福利, 4. 对垄断的管制
当市场上某一单个厂商实际上拥有完全的垄断力量时,垄断就形成了。在垄断情况下,单一的卖者是他所在行业的唯一生产者,同时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生产他的产品的接近替代品。完全的垄断是很少的,但他们在经济上很重要,他们作为自然垄断者而受到政府的管制。
垄断者使市场的存货经常不足,他们能以大大超过自然价格的市价出售他们的产品,而他们的报酬,无论是工资或利润,都大大超过其自然率。这是亚当斯米的一段话,可见垄断存在着种种弊端,它是对完全竞争和自由市场机制的破坏。
垄断者经常使自己的产量不足,例如所有的货币选票,已经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分配,而A厂商使某一经济社会中唯一的不完全竟争者,其它的厂商都是完全竟争者,使他们的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是消费者用来表达他们对各种物品的评价大小的信号,成本特别是边际成本,用来表示社会的有用的资源多少被用于某一商品的生产,即希缺的土地、辛勤的劳动,及其它可以用来生产其它物品的资源,除了唯一不完全竟争者以外,其他的竟争的厂商,通过生产道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之点,而给予人们想要的物品,但是对于不完全竟争者A他并没有强迫人们购买他的产品,但他确实对价格有某种控制能力。他是否会把生产增加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产品的社会成本____用边际成本衡量_____等于该产品最后一單位对于社会所具有的价值____用消费者的货币投票所决定的市场价格来衡量_____呢?因此就A产品所消费的社会成本而论,社会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他真正想要的A产品。
同时垄断会引起浪费,例如如图所示,如果某行业是竟争的,那么他将在MC=P,即E点达到均衡,在普遍的完全竟争和完全相同的消费者,这一严格限制条件下该行业的产量是6,而价格是100,现在出现了一个垄断者,他确定MC=MR(MR不是该行业的P)把均衡点移到了Q=3,P=150这样相对完全竟争的
行业来说,价格高了而产量少了。运用消费者剩余工具,我们可以衡量这种垄断力量的作用所引起的损失,低于E点的每单位产量,纯社会损失是MC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的总的损失是各单位产量这种损失的总和,当Q=3时,B和A之间的距离代表产量Q,少量增加所得到的效用,把Q=3到Q=6所损失的社会效用相加起来就得到三角形的面积ABE这就是垄断所引起的无谓损失。由于垄断具有如此弊端,因此政府要加以管制。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 经济学.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3.
[2]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2.
[3] 欧文. 经济魔杖.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8.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经济贸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