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是基于新思想、新理念下高职院校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必要要求。相比于以往的教学模式,集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对于强化高职院校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为例,并基于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提出几个方面的思路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引言
管理会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的一门拓展性课程,以任务为驱动、以理论为依据、以方法应用及实践操作为基础,强调的是对学生自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程进一步的融合,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突出学生自主能力、探究意识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集教、学、做于一体,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1、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中的一门拓展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所引起的重视度并不高,尽管随着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应用,管理会计教学质量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从整体上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为主,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或者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价值,导致实践教学趋于形式化,既没有突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又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施。究其原因,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对管理会计课程重视度不够,缺乏实践类课程
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人才目标的培养和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仍以财务会计核算能力为主,关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讲解的内容不够全面、深入,形式化较为严重,在实践教学上,对于管理会计方面也缺少实践类课程,难以满足会计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特点。
(2)管理会计教材方面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教学选择方面基本构架大同小异,教材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等,这些管理会计理念大都引进西方,缺乏本土化的特质,不仅与我国企业实际难以相融合,而且也未纳入我国现代化管理会计发展体系,从而导致管理会计的教育缺乏实用性、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价值的创造。
(3)管理会计师资力量问题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相比于财务会计高职院校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度并不高,在以往较长时间内对管理会计的不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不同于财会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具备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成熟的师资队伍,管理会计在课程教学中课时、课量都较为有限,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比较薄弱,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将管理会计作为选修课或不开设该课程,不仅忽视对管理会计教学人才的培养,使管理会计教学边缘化、形式化,同样也影响到管理会计的教学价值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发展。
(4)管理会计课程校内实训条件问题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为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意识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学生管理会计实训,使学生在实训环境中去强化管理会计知识,提高管理会计教学的实用性。但从现状来看,相比于财会会计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基础设备,如:会计模拟实训室、金融模拟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等等,管理会计实训课程基本不开设,实训基础设备欠缺,在教学中很难强化对学生管理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推进管理会计的改革发展。
(5)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问题
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增强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提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职院校的层面而言,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拓展参与者的视野,提升参与者专业水平,增强参与者对管理会计认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会计转型的全面升级发展,高职院校关于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实质上所起到的重视度、关注度、影响度仍有待提高。
(6)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以企业需要为根本,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加突出对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应对市场经济格局的调整以及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于会计人才从对专业化技能逐渐向對高素质、复合型发展,管理会计也成为考验学生岗位可行性和价值性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但对于毕业生而言,基本都是从基层会计工作入手,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不会在工作岗位上立竿见影,这就导致学校和学生在会计学习中更加侧重于对财会知识的学习,管理会计意识淡薄,这就与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存在一定的出入。
总而言之,现如今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重视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实践的教学改革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而言,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还较为薄弱,还需要进一步的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使改革能更具有深度、广度。
2、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环节的设置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是基于会计专业整体的发展需求上提出的,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会计专业顺利、健康的转型升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遵循管理会计改革的基本要求,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教材内容的设置、教学课程的设置、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革。
(1)按工作任务编制一本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使用的《管理会计》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管理会计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合适的教材对于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高职院校在一体化教学教材的选择方面,要加以改革和创新,摒弃以往过于理论化和不符合实际的教材,从企业实际和市场要求出发,适当的引入案例教学模块、任务概述教学模块、阅读材料教学模块等等,从学生角度,给予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主体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同时,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工作经验。如:1.知识模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促进学生知识系统性的构建。2.实训操作和思考与联系模块,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知识参与到实训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操作,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管理会计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中的一个分支,在具体教学中与财务会计的内容是存在一定的交互性的,当然其基本教学内容除了包括: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等重要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外,还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成果加入教学内容中,如:作业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等等,使教学与实际相结合,避免教、学、用的脱节,影响到管理会计作用和价值的创造。
(2)一体化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与课程的设置
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在专业基础性上、逻辑思维性等方面参差不齐,与高等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也具有时代赋予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如:对电子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熟练、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很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独守能力较强等特征,对此,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在改革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挖掘学生这一共性特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环境,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情景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一方面改变以往管理会计教学的刻板性、被动性及形式化,调动课程教学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更加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贯彻和落实过程中更具有成效性。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方面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在管理会计改革中,应对一体化课程设置,在以基本的会计改革纲要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每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改变以往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将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深入到课程设置中,使管理会计的课程设置更具有依据性、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如:在对动态本量利的教学中,可以利用Excel对学生展开专项训练,让学生从动态本量利的基本概念出发,借助多媒体工具绘制动态本量利图形,利用道具塑料积木进行产品优化组合的决策,通过Excel表格的规划求解出最优的产品组合决策,在这种专项训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核心模块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信息化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促进学生管理会计综合素养的发展。
(3)改革考核方法,评价教学效果
合理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而言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引导性,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1.考核方法是为了检测学生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后的学习效果,因而考核内容应该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考核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收集能力、学习基础能力;考核学生课中的表现力、参与性,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考核课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后的反思能力。评价方式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相结合,改变以往评价的单一性,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评级主体更加多元化,评价形式更加多样化,评级按标准也更具有开放性,更加尊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基于多个方面提出的,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构建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注重对过程性的考核,使考核更加公平,更为全面,同样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更为贴切、真实、恰当。
总之,基于上述中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其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创新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强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性认识,加强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具体从理论建设、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升管理会计改革效果,从管理会计内容的设计、课程的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改善高職院校管理会计教学现状,为推进管理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结束语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树立新思想、新理念,在教学中将教、学、做全面贯彻和落实到管理会计的具体的教学中,不断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将企业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实现学做的统一发展,缩短学生学校学习与岗位工作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更好的适应岗位,满足岗位需求提供帮助,提升教、学、做模式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王士伟, 袁晓兵, 胡艳荣.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28(6):66-68.
[2]郑娇. 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以营销专业为例[J]. 中外交流, 2017(43).
[3]郭素娟. 管理会计发展机遇期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 商业会计, 2014(13):114-116.
[4]朱丽娜, 汤朝兰, 杨归. 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2): 133-134.
[5]柯杰东.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3).
[6]邹勇燕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外企业家》2016年20期
作者简介:刘意文,男,1966年5月出生,副教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中小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引言
管理会计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的一门拓展性课程,以任务为驱动、以理论为依据、以方法应用及实践操作为基础,强调的是对学生自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程进一步的融合,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突出学生自主能力、探究意识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集教、学、做于一体,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1、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中的一门拓展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所引起的重视度并不高,尽管随着现代化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应用,管理会计教学质量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从整体上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为主,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或者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价值,导致实践教学趋于形式化,既没有突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又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施。究其原因,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对管理会计课程重视度不够,缺乏实践类课程
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人才目标的培养和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仍以财务会计核算能力为主,关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讲解的内容不够全面、深入,形式化较为严重,在实践教学上,对于管理会计方面也缺少实践类课程,难以满足会计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特点。
(2)管理会计教材方面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教学选择方面基本构架大同小异,教材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等,这些管理会计理念大都引进西方,缺乏本土化的特质,不仅与我国企业实际难以相融合,而且也未纳入我国现代化管理会计发展体系,从而导致管理会计的教育缺乏实用性、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价值的创造。
(3)管理会计师资力量问题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相比于财务会计高职院校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度并不高,在以往较长时间内对管理会计的不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不同于财会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具备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成熟的师资队伍,管理会计在课程教学中课时、课量都较为有限,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比较薄弱,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将管理会计作为选修课或不开设该课程,不仅忽视对管理会计教学人才的培养,使管理会计教学边缘化、形式化,同样也影响到管理会计的教学价值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发展。
(4)管理会计课程校内实训条件问题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为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意识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学生管理会计实训,使学生在实训环境中去强化管理会计知识,提高管理会计教学的实用性。但从现状来看,相比于财会会计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基础设备,如:会计模拟实训室、金融模拟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等等,管理会计实训课程基本不开设,实训基础设备欠缺,在教学中很难强化对学生管理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推进管理会计的改革发展。
(5)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问题
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增强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提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职院校的层面而言,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拓展参与者的视野,提升参与者专业水平,增强参与者对管理会计认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会计转型的全面升级发展,高职院校关于管理会计学术交流活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实质上所起到的重视度、关注度、影响度仍有待提高。
(6)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以企业需要为根本,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加突出对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应对市场经济格局的调整以及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于会计人才从对专业化技能逐渐向對高素质、复合型发展,管理会计也成为考验学生岗位可行性和价值性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但对于毕业生而言,基本都是从基层会计工作入手,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不会在工作岗位上立竿见影,这就导致学校和学生在会计学习中更加侧重于对财会知识的学习,管理会计意识淡薄,这就与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存在一定的出入。
总而言之,现如今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重视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实践的教学改革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而言,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还较为薄弱,还需要进一步的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使改革能更具有深度、广度。
2、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环节的设置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是基于会计专业整体的发展需求上提出的,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会计专业顺利、健康的转型升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遵循管理会计改革的基本要求,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教材内容的设置、教学课程的设置、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革。
(1)按工作任务编制一本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使用的《管理会计》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管理会计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合适的教材对于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高职院校在一体化教学教材的选择方面,要加以改革和创新,摒弃以往过于理论化和不符合实际的教材,从企业实际和市场要求出发,适当的引入案例教学模块、任务概述教学模块、阅读材料教学模块等等,从学生角度,给予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主体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同时,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工作经验。如:1.知识模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促进学生知识系统性的构建。2.实训操作和思考与联系模块,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知识参与到实训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与操作,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管理会计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中的一个分支,在具体教学中与财务会计的内容是存在一定的交互性的,当然其基本教学内容除了包括: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等重要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外,还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成果加入教学内容中,如:作业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等等,使教学与实际相结合,避免教、学、用的脱节,影响到管理会计作用和价值的创造。
(2)一体化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与课程的设置
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在专业基础性上、逻辑思维性等方面参差不齐,与高等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也具有时代赋予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如:对电子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熟练、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很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独守能力较强等特征,对此,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在改革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挖掘学生这一共性特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环境,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情景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一方面改变以往管理会计教学的刻板性、被动性及形式化,调动课程教学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更加符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贯彻和落实过程中更具有成效性。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方面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在管理会计改革中,应对一体化课程设置,在以基本的会计改革纲要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每一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改变以往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将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深入到课程设置中,使管理会计的课程设置更具有依据性、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如:在对动态本量利的教学中,可以利用Excel对学生展开专项训练,让学生从动态本量利的基本概念出发,借助多媒体工具绘制动态本量利图形,利用道具塑料积木进行产品优化组合的决策,通过Excel表格的规划求解出最优的产品组合决策,在这种专项训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核心模块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信息化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促进学生管理会计综合素养的发展。
(3)改革考核方法,评价教学效果
合理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对于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而言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引导性,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1.考核方法是为了检测学生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后的学习效果,因而考核内容应该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考核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收集能力、学习基础能力;考核学生课中的表现力、参与性,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考核课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后的反思能力。评价方式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相结合,改变以往评价的单一性,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评级主体更加多元化,评价形式更加多样化,评级按标准也更具有开放性,更加尊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基于多个方面提出的,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构建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注重对过程性的考核,使考核更加公平,更为全面,同样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更为贴切、真实、恰当。
总之,基于上述中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其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创新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强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性认识,加强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具体从理论建设、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升管理会计改革效果,从管理会计内容的设计、课程的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改善高職院校管理会计教学现状,为推进管理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结束语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树立新思想、新理念,在教学中将教、学、做全面贯彻和落实到管理会计的具体的教学中,不断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将企业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实现学做的统一发展,缩短学生学校学习与岗位工作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更好的适应岗位,满足岗位需求提供帮助,提升教、学、做模式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王士伟, 袁晓兵, 胡艳荣.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28(6):66-68.
[2]郑娇. 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以营销专业为例[J]. 中外交流, 2017(43).
[3]郭素娟. 管理会计发展机遇期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 商业会计, 2014(13):114-116.
[4]朱丽娜, 汤朝兰, 杨归. 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2): 133-134.
[5]柯杰东.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3).
[6]邹勇燕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外企业家》2016年20期
作者简介:刘意文,男,1966年5月出生,副教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中小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