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达川区地处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人口稠密,教育发展水平亟需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科研能力不强;教师缺乏职业反思,专业发展受阻;优秀师资部分外流,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达川区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 西部农村青年教师职业现状
本章研究聚焦西部农村青年教师身上,从职业素质现状、职业生存现状两方面分析达川区青年教师的工作现状。
(一)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素质现状
现有数据表明,达川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学历状况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职称结构趋于合理,总体来看,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价值观水平较高。有21%的青年教师其教学能力处在中等及以上水平,总体上仍需提高,但专业技能与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体现在不能满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提高,科研知识及教育科研能力总体发展水平均处在一般及以下水平,仅有31.7%、29.6%的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处在较好水平,有近81%的青年教师表示不能独立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二)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现状
达川区青年教师专业结构仍需完善,副科专业对口比例低于主科。多数青年教师从业动机积极、专业精神良好、教育观念正确。教师学习知识的渠道比较广,偏重于自学和同行交流,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强。
达川区青年教师流动频繁,乡镇教师基于福利待遇、教学基础设施、学生质量、家庭压力等因素向城区流动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多。
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多数教师对学校人际交往关系比较满意,但是学校管理制度及水平、工资待遇、教师文化不满意。专业发展方面,达川区青年教师最希望在课程改革的新观念与具体教学方法指导上有所收获。
三、西部农村青年教师现状的若干成因分析
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总体上主要还是受教育部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等因素的影响。自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状况在笔者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中可见一斑。
(一)教師准入门槛低
自从教师制度改革后,吸引了大批志愿从事教育事业且非师范生的社会人士,一方面使得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的选择余地增加。另一方面,教师准入门槛的降低,成为影响农村青年教师职业素质偏低的重要因素。虽然强调了教师的学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历和工作常常出现不相适应的现象,如非师范专业考取教师资格证后就可报名教师招聘考试,由于欠缺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进校后一无所知,这也是影响教师职业素质整体上偏低的显要因素。
(二)学校管理不尽科学
学校领导引领不到位,教师专业发展缺少支持。农其次,学校管理注重量化考评。诸多的量化考核加剧了同年级之间、不同学科的竞争,这也成为了加重教师工作负担的又一元素,阻碍了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配套资源匮乏
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配套资源匮乏,很多学校图书资料短缺、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套不齐全,以达川区洛车乡中心学校为例,教师需要查阅资料时往往只能借助于陈旧的参考书籍,这也严重阻碍农村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四)专业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内在负担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业务能力、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当其冲需要得到发展,青年教师需要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对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注重专业发展的两大难题,教师的内在负担可想而知。
四、引导西部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准入门槛,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
提高新教师准入制度门槛,严格教师入职考核。政府部门应提高中小学教师招聘层次,加强师范生资格认证的规范性,同时根据申请者的专业背景规范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类型;还应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审查更新制度,及时淘汰不合格教师。
(二)扩大教师编制,规避专业混搭现象
专业混搭现象既增加了教师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该扩充教师编制,满足学校办学发展的需求,根据专业设岗,科学合理定编设岗,合理配置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资源,从实处规避专业混搭现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教师流动管理政策,监管督促教师合理流动
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要以公平为尺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提高管理效能为目的,充分考虑和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合理流动。制定鼓励性政策引导教师流动,实行教师轮岗办法,增加乡镇教师评先、评优名额。
(四)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1.更新管理观念
科学的管理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合理调整资源分配方案,调动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提高绩效,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观以及与之相对应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来找出目前达川区青年教师对新一轮课改的适应性,寻找对应措施、开展相关的校本培训,建立系统、科学、公平的晋升,奖惩制度。
2.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者要制定出适合不同教龄教师其劳动特点的激励机制,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使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在每个阶段所取得兴趣进一步强化,重点对参与科研的教师给予实质性奖励,强化科研热情,逐步建立优秀的青年教师人才梯队。
(五)教师个人应做的努力
青年教师要完成对专业发展的反思,通过与同事分享交流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变化,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后的呈现方式及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虑教学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研结合进行反思。同时,要在实践中主动学习,提高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提供清晰的阐释和及时的反馈。
达川区地处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人口稠密,教育发展水平亟需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科研能力不强;教师缺乏职业反思,专业发展受阻;优秀师资部分外流,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达川区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 西部农村青年教师职业现状
本章研究聚焦西部农村青年教师身上,从职业素质现状、职业生存现状两方面分析达川区青年教师的工作现状。
(一)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素质现状
现有数据表明,达川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学历状况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职称结构趋于合理,总体来看,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价值观水平较高。有21%的青年教师其教学能力处在中等及以上水平,总体上仍需提高,但专业技能与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体现在不能满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提高,科研知识及教育科研能力总体发展水平均处在一般及以下水平,仅有31.7%、29.6%的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处在较好水平,有近81%的青年教师表示不能独立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二)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现状
达川区青年教师专业结构仍需完善,副科专业对口比例低于主科。多数青年教师从业动机积极、专业精神良好、教育观念正确。教师学习知识的渠道比较广,偏重于自学和同行交流,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强。
达川区青年教师流动频繁,乡镇教师基于福利待遇、教学基础设施、学生质量、家庭压力等因素向城区流动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多。
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多数教师对学校人际交往关系比较满意,但是学校管理制度及水平、工资待遇、教师文化不满意。专业发展方面,达川区青年教师最希望在课程改革的新观念与具体教学方法指导上有所收获。
三、西部农村青年教师现状的若干成因分析
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总体上主要还是受教育部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等因素的影响。自达川区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状况在笔者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中可见一斑。
(一)教師准入门槛低
自从教师制度改革后,吸引了大批志愿从事教育事业且非师范生的社会人士,一方面使得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的选择余地增加。另一方面,教师准入门槛的降低,成为影响农村青年教师职业素质偏低的重要因素。虽然强调了教师的学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历和工作常常出现不相适应的现象,如非师范专业考取教师资格证后就可报名教师招聘考试,由于欠缺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进校后一无所知,这也是影响教师职业素质整体上偏低的显要因素。
(二)学校管理不尽科学
学校领导引领不到位,教师专业发展缺少支持。农其次,学校管理注重量化考评。诸多的量化考核加剧了同年级之间、不同学科的竞争,这也成为了加重教师工作负担的又一元素,阻碍了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配套资源匮乏
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配套资源匮乏,很多学校图书资料短缺、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套不齐全,以达川区洛车乡中心学校为例,教师需要查阅资料时往往只能借助于陈旧的参考书籍,这也严重阻碍农村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四)专业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内在负担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业务能力、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当其冲需要得到发展,青年教师需要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对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注重专业发展的两大难题,教师的内在负担可想而知。
四、引导西部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准入门槛,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
提高新教师准入制度门槛,严格教师入职考核。政府部门应提高中小学教师招聘层次,加强师范生资格认证的规范性,同时根据申请者的专业背景规范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类型;还应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审查更新制度,及时淘汰不合格教师。
(二)扩大教师编制,规避专业混搭现象
专业混搭现象既增加了教师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该扩充教师编制,满足学校办学发展的需求,根据专业设岗,科学合理定编设岗,合理配置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资源,从实处规避专业混搭现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教师流动管理政策,监管督促教师合理流动
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要以公平为尺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提高管理效能为目的,充分考虑和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合理流动。制定鼓励性政策引导教师流动,实行教师轮岗办法,增加乡镇教师评先、评优名额。
(四)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1.更新管理观念
科学的管理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合理调整资源分配方案,调动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提高绩效,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观以及与之相对应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来找出目前达川区青年教师对新一轮课改的适应性,寻找对应措施、开展相关的校本培训,建立系统、科学、公平的晋升,奖惩制度。
2.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者要制定出适合不同教龄教师其劳动特点的激励机制,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使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在每个阶段所取得兴趣进一步强化,重点对参与科研的教师给予实质性奖励,强化科研热情,逐步建立优秀的青年教师人才梯队。
(五)教师个人应做的努力
青年教师要完成对专业发展的反思,通过与同事分享交流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变化,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后的呈现方式及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虑教学设计和组织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研结合进行反思。同时,要在实践中主动学习,提高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提供清晰的阐释和及时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