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5月2日晚,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拍卖专场上,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传世作——《呐喊》以1.199亿美元的天价成交额最终落锤,刷新了世界艺术品的拍卖纪录,超过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成为目前全球最贵的画作。
这张1895年版的《呐喊》是蒙克4个版本中惟一一幅被私人收藏的作品。挪威一家船舶公司老板托马斯·奥尔森作为蒙克生前的朋友和赞助人,直接从蒙克本人购得此画。《呐喊》的前收藏者彼得·奥尔森此后从父亲托马斯·奥尔森那里继承了这幅作品,同时他也是德国哈格曼画廊的拥有人简·哈格曼的朋友。
当哈格曼先生在北京银泰中心的咖啡厅向《私人飞机》讲述这一传世名作的传承经历时,这位满头银发的中年男人丝毫没有刚下飞机的疲怠,反而更加神采熠熠。
艺术是家族爱好
老牌的欧洲家族不仅将传统和财富代代传承下去,兴趣的影响同样深远。哈格曼画廊的创办人简·哈格曼受父亲影响,一直是位打猎好手。而打猎也不是惟一他从父亲的诸多爱好中继承而得,还有对艺术的热爱和识别艺术的眼睛。哈格曼家族经营布料生意,哈格曼父亲也是位私人艺术收藏爱好者,并专注于收藏有着300年以上历史的荷兰画作。少年哈格曼经常同父亲前去参观画廊展会,参加艺术拍卖会,父亲教授他如何判断一幅作品的好坏与价值的评估。
在美国加州完成了4年大学学业,尽管念的是工商管理的专业,年轻的哈格曼在家族企业工作了两年后,清楚意识到终日坐在办公桌前并不是他想做的。多年前埋于心中的艺术种子开始发芽,哈格曼放弃了家族企业的职位,全身心投入自己真正的爱好所在,于28岁时在德国创立了哈格曼画廊,专门经营17世纪荷兰、弗兰德斯及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
这些年来哈格曼个人和家族的收藏经历,都为他开设画廊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使画廊闻名各地。画廊的开设也让资深收藏爱好者的父亲颇感欣慰,并为哈格曼感到自豪,哈格曼直言因为父亲知道他将所有心血和热情都倾注于此。直至现在,哈格曼仍然是父亲很好的艺术顾问,当父亲有收藏意图时,总会听取他的意见。
打开中国的大门
2006年哈格曼初到中国上海,在参加当地的画展时对鲜少见到古典欧洲绘画而感到遗憾,因此决定将更多的欧洲经典绘画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的第一年,哈格曼没有获得任何收益。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他不知道中国的收藏家们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们期待什么。但哈格曼在这一年间得到了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许多条件,包括交到了好的朋友,和当地画廊的密切联系等。
2008年,哈格曼前往北京成立哈格曼画廊,因为他认为北京是座历史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艺术推广上更容易更积极被他人所接受。而事实上画廊业务确实蒸蒸日上,并于近期在798开设了全新的更大的画廊。
哈格曼坦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艺术的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很多西方收藏家收藏中国艺术作品不仅出于艺术的角度,更看重作品的投资潜力。苏富比、克里斯蒂这些老牌拍卖行更早在多年前就开设了中国艺术品的专场。
相对于西方艺术收藏家的“中国热”,中国收藏家对传统西方艺术作品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哈格曼为此安排画廊提供专门针对西方艺术的课程和培训,使中国的收藏家和对艺术有兴趣的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做法的收益是很多人表现出对西方艺术浓厚的兴趣,并一次次光顾画廊,或找哈格曼反复咨询,哈格曼本人也十分乐意可以在艺术推广的范畴内帮助他人。
私人收藏家的慧眼
哈格曼本人在艺术收藏方面有着独到眼光,他看重的不是作品可以创造的财富价值,而是作品的质量,其艺术价值所在。他只会买那些他青睐的作品,即便该作品出自无名之辈。反言之,即使一幅出自名家的作品,若非真心喜欢,哈格曼也不会出手。在出售作品时,哈格曼秉持相同的价值观,即更倾向于将作品卖给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买家。
哈格曼自身也收藏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的作品,并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那些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哈格曼表示许多年轻画家的作品也许现在还没有卖出好价钱,但他们作品中所展现的潜力蕴藏着许多未来。
虽然热爱艺术,哈格曼也很遗憾自己并没有绘画的天分,但这也许是为什么他如此敬仰和崇拜那些画家们的原因。他幽默地说道如果自己也擅长绘画,他的作品大概会和其他画家一样在市面上流传,而不是以一位画商的身份来进行艺术买卖了。
西方艺术中哈格曼个人十分喜爱包括莫奈、雷诺阿在内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近代画家的毕加索,古典画家中的鲁本斯和伦勃朗则是他的最爱,并以私人名义收藏了他们多达35幅的作品。
站在一位私人收藏家的立场上,哈格曼明确表示如果他画廊中的一幅作品被另一位私人收藏家和美术馆同时相中,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将作品出售给那位收藏家,因为这样做最终会使作品再次流回到市面上。若卖给美术馆,那这幅作品将不再被任何人拥有,长眠于美术馆。
这张1895年版的《呐喊》是蒙克4个版本中惟一一幅被私人收藏的作品。挪威一家船舶公司老板托马斯·奥尔森作为蒙克生前的朋友和赞助人,直接从蒙克本人购得此画。《呐喊》的前收藏者彼得·奥尔森此后从父亲托马斯·奥尔森那里继承了这幅作品,同时他也是德国哈格曼画廊的拥有人简·哈格曼的朋友。
当哈格曼先生在北京银泰中心的咖啡厅向《私人飞机》讲述这一传世名作的传承经历时,这位满头银发的中年男人丝毫没有刚下飞机的疲怠,反而更加神采熠熠。
艺术是家族爱好
老牌的欧洲家族不仅将传统和财富代代传承下去,兴趣的影响同样深远。哈格曼画廊的创办人简·哈格曼受父亲影响,一直是位打猎好手。而打猎也不是惟一他从父亲的诸多爱好中继承而得,还有对艺术的热爱和识别艺术的眼睛。哈格曼家族经营布料生意,哈格曼父亲也是位私人艺术收藏爱好者,并专注于收藏有着300年以上历史的荷兰画作。少年哈格曼经常同父亲前去参观画廊展会,参加艺术拍卖会,父亲教授他如何判断一幅作品的好坏与价值的评估。
在美国加州完成了4年大学学业,尽管念的是工商管理的专业,年轻的哈格曼在家族企业工作了两年后,清楚意识到终日坐在办公桌前并不是他想做的。多年前埋于心中的艺术种子开始发芽,哈格曼放弃了家族企业的职位,全身心投入自己真正的爱好所在,于28岁时在德国创立了哈格曼画廊,专门经营17世纪荷兰、弗兰德斯及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
这些年来哈格曼个人和家族的收藏经历,都为他开设画廊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使画廊闻名各地。画廊的开设也让资深收藏爱好者的父亲颇感欣慰,并为哈格曼感到自豪,哈格曼直言因为父亲知道他将所有心血和热情都倾注于此。直至现在,哈格曼仍然是父亲很好的艺术顾问,当父亲有收藏意图时,总会听取他的意见。
打开中国的大门
2006年哈格曼初到中国上海,在参加当地的画展时对鲜少见到古典欧洲绘画而感到遗憾,因此决定将更多的欧洲经典绘画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的第一年,哈格曼没有获得任何收益。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他不知道中国的收藏家们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们期待什么。但哈格曼在这一年间得到了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许多条件,包括交到了好的朋友,和当地画廊的密切联系等。
2008年,哈格曼前往北京成立哈格曼画廊,因为他认为北京是座历史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艺术推广上更容易更积极被他人所接受。而事实上画廊业务确实蒸蒸日上,并于近期在798开设了全新的更大的画廊。
哈格曼坦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艺术的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很多西方收藏家收藏中国艺术作品不仅出于艺术的角度,更看重作品的投资潜力。苏富比、克里斯蒂这些老牌拍卖行更早在多年前就开设了中国艺术品的专场。
相对于西方艺术收藏家的“中国热”,中国收藏家对传统西方艺术作品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哈格曼为此安排画廊提供专门针对西方艺术的课程和培训,使中国的收藏家和对艺术有兴趣的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做法的收益是很多人表现出对西方艺术浓厚的兴趣,并一次次光顾画廊,或找哈格曼反复咨询,哈格曼本人也十分乐意可以在艺术推广的范畴内帮助他人。
私人收藏家的慧眼
哈格曼本人在艺术收藏方面有着独到眼光,他看重的不是作品可以创造的财富价值,而是作品的质量,其艺术价值所在。他只会买那些他青睐的作品,即便该作品出自无名之辈。反言之,即使一幅出自名家的作品,若非真心喜欢,哈格曼也不会出手。在出售作品时,哈格曼秉持相同的价值观,即更倾向于将作品卖给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买家。
哈格曼自身也收藏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的作品,并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那些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哈格曼表示许多年轻画家的作品也许现在还没有卖出好价钱,但他们作品中所展现的潜力蕴藏着许多未来。
虽然热爱艺术,哈格曼也很遗憾自己并没有绘画的天分,但这也许是为什么他如此敬仰和崇拜那些画家们的原因。他幽默地说道如果自己也擅长绘画,他的作品大概会和其他画家一样在市面上流传,而不是以一位画商的身份来进行艺术买卖了。
西方艺术中哈格曼个人十分喜爱包括莫奈、雷诺阿在内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近代画家的毕加索,古典画家中的鲁本斯和伦勃朗则是他的最爱,并以私人名义收藏了他们多达35幅的作品。
站在一位私人收藏家的立场上,哈格曼明确表示如果他画廊中的一幅作品被另一位私人收藏家和美术馆同时相中,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将作品出售给那位收藏家,因为这样做最终会使作品再次流回到市面上。若卖给美术馆,那这幅作品将不再被任何人拥有,长眠于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