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达原饮在电影《大明劫》中出现在人们眼前,电影中吴又可在当时人人惧怕的瘟疫中探寻到与普通伤寒不同的致病因素—疠气,我国古代的传染病不断流行,使大批人员死亡。特别明清两代更是大量发生,据有人统计,明代276年间发生了传染病大流行64次,而清代266年间发生了74次,可见传染病流行之频繁。这为电影提供浓厚的历史色彩,我国历代医家对传染病的防治十分重视。其中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专门著作是清代吴有性所作的《温疫论》,达原饮就是当中代表方。
关键词:达原饮 多方面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4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27-01
达原饮原名达原散,为明朝中医吴又可所创,载于《瘟疫论》。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每日一至三发者。吴又可指出,槟榔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草果除伏邪,“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品”。我出生在南方,也在南方生活对于南方天气与北方差异深感体会,我觉得达原饮在南方会得到更大的应用与发展,让它适用于更多病症来减轻病人的痛苦,造福人类。
达原饮加减来治疗各方病症:
(1)魏毅达原饮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是病毒感染,属中医感冒,因为经济发展所以家长喂食一味注重精而导致营养结构失衡,导致积滞,形成感冒夹湿症,可用达原饮加减,配伍知母以滋阴,热伤营血,加芍药以和血,黄芩清燥热,甘草和中,全方除秽化浊,疏利透达,清热燥湿。[1]
(2)朱珊教授运用达原饮加减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取得良好疗效,强调从“风”论治,治法以祛风化痰止咳为主,还加入桑叶,桔梗,白前,百部,紫苑等止咳药,还加上僵蚕,地龙等祛风通络的药物。[2]
(3)王雪冰教授运用达原饮加减来治疗艾滋病合并症,取得良好效果,比如运用达原饮合并补中益气汤来治疗艾滋病合并厌世,发热,作用是益气健脾,补虚培元,辟秽化浊,开达膜原。在艾滋病后期来说病情正处于正虚为主兼有邪实,治疗应扶正兼祛邪。[3]
(4)梁自平教授[4]采用达原饮加减治疗湿阻便秘,疗效满意。治疗方法以达原饮为主方,配伍羌活,防风,莪术,白术,待病情好转后在原方上加重黄芩,知母用量,在配伍瓜蒌仁以利大便。
(5)曾仕富教授[5]用达原饮加减治疗过肺脓肿,疗效满意。药物组成:原方加金银花,地龙,蒲公英,蝉蜕等,根据临床症状加减,若高热口渴者,加入生石膏,栀子,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痰壅气急者,可加入葶苈子,海蛤壳以泻肺祛痰,脓液偏多者,可加入薏苡仁,桔梗以逐瘀排脓,胸胁疼痛者可以加入广郁金,当归以通络止痛,水饮较多者可加生牡蛎,丝瓜络,久病气虚的可以加党参,黄芪益气固本。
(6)张莉教授[6]采用达原饮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的“历节”与风寒湿三气迥然不同,诱因是感受外邪而病,发病之初,指节红肿,灼热疼痛,游移不定,反复发作,不断加重积年累月,经久不愈。所以原方加入威灵仙以舒筋通络,土茯苓加强清热利湿之功,用达原饮治疗急性类风湿关节炎,实为异病同治。
(7)林邦强教授[7]采用达原饮加减来治疗肠伤寒,取得良好的效果,肠伤寒是有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疾病,四季皆有发病,夏秋季居多,人们对这病普遍易感,是一种特殊类型外感湿热病。高热不退,汗多,口渴欲饮可以加生石膏,热盛烦躁,便干结,舌苔变黑生刺可以加大黄。
(8)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多见,尤其是胸腔积液难以处理,由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处理不及时,会使胸水包裹或分割成多个小房,这个病在中医上属于“悬饮”。立足于《瘟疫论》,《儒门事亲》,《类证治裁》等论著关于痰饮的病因病机,认为这是因为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降,水饮内生,停聚胸胁。饮邪久郁,肝络不和,久致气滞血瘀,饮郁互结,伏而不去,迁延日久缠绵难愈。遵取达原饮方意,芩部丹[8]之新见,推陈出新,广试临床。左明晏教授[9]临床应用中体现达原饮有对抗胸膜粘连,纤维包裹,胸膜增厚作用,而且具有明显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流体静水压,减轻微循环障碍,是扩张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
在我看来达原饮经过无数医家运用改良不在单单运用于温疫,就像一个洗尽铅华的女子经过岁月的洗礼,经历过生活的种种,世俗的繁华不再或繁华已经不再是生活的目的,剩下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以及生活心态上的超然和脱俗。从治疗单一病症到现在的多方面,视乎回到吴又可当年只为治疗百姓,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本意。
参考文献
[1]杨钦河,陈孝银,姜杰,等.柴蒿达原饮治疗湿热型外感发热139例外感发热[J].陕西中医,2001,22(6):346
[2]江霞,王小素.朱珊教授辩治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J].中国中医药资讯,2009,1(2):199
[3]臧立权;王雪冰;南红梅;邹耀武;南征《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96-397
[4]梁自平;冯汉财;陈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227,共1页
[5]曾仕富;左明晏《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第11期1865-1866,共2页
[6]张莉;于云华;安军《新疆中医药》2006年第1期 62,共1页
[7]林邦强《河北中医》2003年第12期 924,共1页
[8]邵长荣.临床科研思路.邵长荣实用中医肺病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
[9]左明晏;许从莲;陈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年第1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达原饮 多方面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4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27-01
达原饮原名达原散,为明朝中医吴又可所创,载于《瘟疫论》。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每日一至三发者。吴又可指出,槟榔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草果除伏邪,“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品”。我出生在南方,也在南方生活对于南方天气与北方差异深感体会,我觉得达原饮在南方会得到更大的应用与发展,让它适用于更多病症来减轻病人的痛苦,造福人类。
达原饮加减来治疗各方病症:
(1)魏毅达原饮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是病毒感染,属中医感冒,因为经济发展所以家长喂食一味注重精而导致营养结构失衡,导致积滞,形成感冒夹湿症,可用达原饮加减,配伍知母以滋阴,热伤营血,加芍药以和血,黄芩清燥热,甘草和中,全方除秽化浊,疏利透达,清热燥湿。[1]
(2)朱珊教授运用达原饮加减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取得良好疗效,强调从“风”论治,治法以祛风化痰止咳为主,还加入桑叶,桔梗,白前,百部,紫苑等止咳药,还加上僵蚕,地龙等祛风通络的药物。[2]
(3)王雪冰教授运用达原饮加减来治疗艾滋病合并症,取得良好效果,比如运用达原饮合并补中益气汤来治疗艾滋病合并厌世,发热,作用是益气健脾,补虚培元,辟秽化浊,开达膜原。在艾滋病后期来说病情正处于正虚为主兼有邪实,治疗应扶正兼祛邪。[3]
(4)梁自平教授[4]采用达原饮加减治疗湿阻便秘,疗效满意。治疗方法以达原饮为主方,配伍羌活,防风,莪术,白术,待病情好转后在原方上加重黄芩,知母用量,在配伍瓜蒌仁以利大便。
(5)曾仕富教授[5]用达原饮加减治疗过肺脓肿,疗效满意。药物组成:原方加金银花,地龙,蒲公英,蝉蜕等,根据临床症状加减,若高热口渴者,加入生石膏,栀子,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痰壅气急者,可加入葶苈子,海蛤壳以泻肺祛痰,脓液偏多者,可加入薏苡仁,桔梗以逐瘀排脓,胸胁疼痛者可以加入广郁金,当归以通络止痛,水饮较多者可加生牡蛎,丝瓜络,久病气虚的可以加党参,黄芪益气固本。
(6)张莉教授[6]采用达原饮治疗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的“历节”与风寒湿三气迥然不同,诱因是感受外邪而病,发病之初,指节红肿,灼热疼痛,游移不定,反复发作,不断加重积年累月,经久不愈。所以原方加入威灵仙以舒筋通络,土茯苓加强清热利湿之功,用达原饮治疗急性类风湿关节炎,实为异病同治。
(7)林邦强教授[7]采用达原饮加减来治疗肠伤寒,取得良好的效果,肠伤寒是有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疾病,四季皆有发病,夏秋季居多,人们对这病普遍易感,是一种特殊类型外感湿热病。高热不退,汗多,口渴欲饮可以加生石膏,热盛烦躁,便干结,舌苔变黑生刺可以加大黄。
(8)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多见,尤其是胸腔积液难以处理,由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处理不及时,会使胸水包裹或分割成多个小房,这个病在中医上属于“悬饮”。立足于《瘟疫论》,《儒门事亲》,《类证治裁》等论著关于痰饮的病因病机,认为这是因为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降,水饮内生,停聚胸胁。饮邪久郁,肝络不和,久致气滞血瘀,饮郁互结,伏而不去,迁延日久缠绵难愈。遵取达原饮方意,芩部丹[8]之新见,推陈出新,广试临床。左明晏教授[9]临床应用中体现达原饮有对抗胸膜粘连,纤维包裹,胸膜增厚作用,而且具有明显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流体静水压,减轻微循环障碍,是扩张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
在我看来达原饮经过无数医家运用改良不在单单运用于温疫,就像一个洗尽铅华的女子经过岁月的洗礼,经历过生活的种种,世俗的繁华不再或繁华已经不再是生活的目的,剩下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以及生活心态上的超然和脱俗。从治疗单一病症到现在的多方面,视乎回到吴又可当年只为治疗百姓,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本意。
参考文献
[1]杨钦河,陈孝银,姜杰,等.柴蒿达原饮治疗湿热型外感发热139例外感发热[J].陕西中医,2001,22(6):346
[2]江霞,王小素.朱珊教授辩治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J].中国中医药资讯,2009,1(2):199
[3]臧立权;王雪冰;南红梅;邹耀武;南征《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96-397
[4]梁自平;冯汉财;陈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227,共1页
[5]曾仕富;左明晏《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第11期1865-1866,共2页
[6]张莉;于云华;安军《新疆中医药》2006年第1期 62,共1页
[7]林邦强《河北中医》2003年第12期 924,共1页
[8]邵长荣.临床科研思路.邵长荣实用中医肺病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
[9]左明晏;许从莲;陈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年第11期80-80,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