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湾的沼泽淤泥中,生长着一种奇特而美丽的热带海岸水生植物,那一丛丛硕大的叶片仿佛巨大的绿色羽毛随风摇动,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片生长在水中的椰子树,因而当地人把这种植物称为“水椰”。
长在水中的“椰子树”
水椰和我们所熟悉的热带水果椰子一样,同为棕榈科的热带常绿植物,因而粗粗一看,其外形还真的与椰子有几分相像。不过,这种生长在水中的“椰树”,毕竟与椰子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属种,所以无论在株型外观还是花果构造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
我们印象中的椰子树高大挺拔,有着粗壮直立的树干,株高可达15~30米,叶片则簇生在树干顶端;水椰的根茎尽管也很粗壮,却呈匍匐状,叶片直接丛生在基部的根茎处,因此水椰的株高仅为3~7米,比椰子树矮小多了。
水椰的外观之所以与椰子相似,主要缘于其叶片的形状与椰子极为接近。水椰的叶片为大型互生的羽状全裂复叶,革质,粗而坚硬,长可达三四米;小叶羽片多数,排列整齐,为狭长的披针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外向翻折,中脉突起,背面沿中脉的近基部处有纤维束状、丁字着生的膜质小鳞片。
水椰与椰子虽然都是佛焰花序,但着生位置不同。椰子的花序腋生,水椰的花序则为顶生。水椰的花序单性,雌雄同株,长一米多;雌花生于花序的顶部,排成头状,比雄花大,花被片6枚;雄花着生于雌花序的侧下边,为柔荑花序,细小,花瓣3枚,雄蕊3枚,连合成柱状。
水椰和椰子最大的差别还在于果实。椰子的果实为卵球状或近球形,个头较大,径长约15~25厘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果腔中含有纯白香甜的胚乳、胚和口感清冽的透明汁液。水椰则是球形果序,上有32~38枚成熟心皮,每枚心皮可单独发育成一枚核果状果实;果实褐色,发亮,为倒卵球状,略压扁而具六棱,顶端圆,基部渐狭;外果皮光滑,中果皮肉质具纤维,内果皮海绵状;种子近球形或阔卵球形,胚乳白色,均匀,中空,胚基生。
浑身是宝的“胎生树”
水椰属红树族谱,是我国热带海岸沼泽土壤中生长的半红树、红树林的建群种,通常可单独形成纯种红树林带,也能与海莲、海桑、榄李、桐花树等其他树种形成混生红树林。因而,水椰具有一般红树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最为奇妙的就是“胎生现象”。
所谓“胎生现象”,是红树植物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是其针对特殊水生环境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独特适应性。由于红树植物长期生长在海潮涨落及海水冲击的环境之中,栖息地多为极度缺氧的高盐度沼泽地带,其种子缺乏稳定的萌发环境,又缺少发芽时所必需的氧气,只有借助胎生繁殖的方式,才能保证红树植物在海岸生存。因此,当水椰的果实离开母体之前,其种子已在果实内发芽,并形成幼苗;待果实离开母体后,会借助自身的重力下落,坠入泥沼之中,几小时后幼苗便能发育生根,长成一株幼树。如果坠落的果实遇上潮水或山洪泻流,其果皮中的纤维能使果实漂浮于水面,随波逐流地漂游起来,直到遇到合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扎根生存下来。
水椰不但是“性情”奇特的“胎生树”,其外观形态也奇特而美丽,婆娑的树姿、碧绿的叶片以及强大的根系,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使之成为一种理想的海岸环境美化树种,可应用于防海潮、固堤岸、绿化海口环境。
此外,水椰还有其他十分广泛的用途,其经济价值也不可小觑。水椰含有豆甾醇、豆甾酮、谷甾醇、胡萝卜苷等营养成分,其佛焰花序富含汁液,蔗糖含量高达15%左右,是制糖、酿酒或制醋的上佳原料;其种仁味道鲜美,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糖腌渍食用,味道香甜,可与椰肉媲美;其叶片富含纤维,柔韧坚固,不仅可以用来覆盖房屋,还可用于编织席子、篮筐等居家用具及手工艺品;在国外一些产地,还有土著民取水椰的嫩叶当卷烟纸使用。
发人深省的“水椰门”
水椰是一种远古孑遗植物,世界遗存数量已非常有限,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省东南部的崖县、陵水、万宁、文昌等沿海港湾泥沼地带;全世界也仅分布在亚洲东部的琉球群岛、南部的斯里兰卡、印度的恒河三角洲、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等热带地区。
在英国泰晤士河河口的黏土层中,也曾发现过水椰的化石,证明了远在四五千万年前的第三纪,伦敦一带曾经也是热带、亚热带的气候,那儿也有大量的水椰生长。然而到了第四纪冰川来临时,水椰在欧洲几乎毁灭殆尽,其在全世界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以致最终与水杉、银杉等一样,成为了珍贵的孑遗植物。
作为较为典型的热带海岸孑遗植物,水椰对研究棕榈科的系统发育及起源、热带植物区系、古生物学、古地理学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砍伐和采摘果实,使水椰林的生长及天然分布均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近些年内,封港的大片水椰林被砍去树叶,用以盖房屋、搭工棚等,致使水椰沦为渐危种,被列入了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名录。
发生在2011年的海南“水椰门”事件,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水椰资源保护的紧迫性。事件起源于某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石梅湾旅游度假区过程中,因为两个项目的建设导致1亩多珍贵的水椰林和100余亩由木麻黄、青皮林和水椰组成的大片海防林被毁,引发了当地民众和环保人士的抗议。此事经网络发酵,一度成为全国网民关注的热点。
长在水中的“椰子树”
水椰和我们所熟悉的热带水果椰子一样,同为棕榈科的热带常绿植物,因而粗粗一看,其外形还真的与椰子有几分相像。不过,这种生长在水中的“椰树”,毕竟与椰子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属种,所以无论在株型外观还是花果构造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
我们印象中的椰子树高大挺拔,有着粗壮直立的树干,株高可达15~30米,叶片则簇生在树干顶端;水椰的根茎尽管也很粗壮,却呈匍匐状,叶片直接丛生在基部的根茎处,因此水椰的株高仅为3~7米,比椰子树矮小多了。
水椰的外观之所以与椰子相似,主要缘于其叶片的形状与椰子极为接近。水椰的叶片为大型互生的羽状全裂复叶,革质,粗而坚硬,长可达三四米;小叶羽片多数,排列整齐,为狭长的披针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外向翻折,中脉突起,背面沿中脉的近基部处有纤维束状、丁字着生的膜质小鳞片。
水椰与椰子虽然都是佛焰花序,但着生位置不同。椰子的花序腋生,水椰的花序则为顶生。水椰的花序单性,雌雄同株,长一米多;雌花生于花序的顶部,排成头状,比雄花大,花被片6枚;雄花着生于雌花序的侧下边,为柔荑花序,细小,花瓣3枚,雄蕊3枚,连合成柱状。
水椰和椰子最大的差别还在于果实。椰子的果实为卵球状或近球形,个头较大,径长约15~25厘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果腔中含有纯白香甜的胚乳、胚和口感清冽的透明汁液。水椰则是球形果序,上有32~38枚成熟心皮,每枚心皮可单独发育成一枚核果状果实;果实褐色,发亮,为倒卵球状,略压扁而具六棱,顶端圆,基部渐狭;外果皮光滑,中果皮肉质具纤维,内果皮海绵状;种子近球形或阔卵球形,胚乳白色,均匀,中空,胚基生。
浑身是宝的“胎生树”
水椰属红树族谱,是我国热带海岸沼泽土壤中生长的半红树、红树林的建群种,通常可单独形成纯种红树林带,也能与海莲、海桑、榄李、桐花树等其他树种形成混生红树林。因而,水椰具有一般红树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最为奇妙的就是“胎生现象”。
所谓“胎生现象”,是红树植物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是其针对特殊水生环境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独特适应性。由于红树植物长期生长在海潮涨落及海水冲击的环境之中,栖息地多为极度缺氧的高盐度沼泽地带,其种子缺乏稳定的萌发环境,又缺少发芽时所必需的氧气,只有借助胎生繁殖的方式,才能保证红树植物在海岸生存。因此,当水椰的果实离开母体之前,其种子已在果实内发芽,并形成幼苗;待果实离开母体后,会借助自身的重力下落,坠入泥沼之中,几小时后幼苗便能发育生根,长成一株幼树。如果坠落的果实遇上潮水或山洪泻流,其果皮中的纤维能使果实漂浮于水面,随波逐流地漂游起来,直到遇到合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扎根生存下来。
水椰不但是“性情”奇特的“胎生树”,其外观形态也奇特而美丽,婆娑的树姿、碧绿的叶片以及强大的根系,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使之成为一种理想的海岸环境美化树种,可应用于防海潮、固堤岸、绿化海口环境。
此外,水椰还有其他十分广泛的用途,其经济价值也不可小觑。水椰含有豆甾醇、豆甾酮、谷甾醇、胡萝卜苷等营养成分,其佛焰花序富含汁液,蔗糖含量高达15%左右,是制糖、酿酒或制醋的上佳原料;其种仁味道鲜美,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糖腌渍食用,味道香甜,可与椰肉媲美;其叶片富含纤维,柔韧坚固,不仅可以用来覆盖房屋,还可用于编织席子、篮筐等居家用具及手工艺品;在国外一些产地,还有土著民取水椰的嫩叶当卷烟纸使用。
发人深省的“水椰门”
水椰是一种远古孑遗植物,世界遗存数量已非常有限,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省东南部的崖县、陵水、万宁、文昌等沿海港湾泥沼地带;全世界也仅分布在亚洲东部的琉球群岛、南部的斯里兰卡、印度的恒河三角洲、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等热带地区。
在英国泰晤士河河口的黏土层中,也曾发现过水椰的化石,证明了远在四五千万年前的第三纪,伦敦一带曾经也是热带、亚热带的气候,那儿也有大量的水椰生长。然而到了第四纪冰川来临时,水椰在欧洲几乎毁灭殆尽,其在全世界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以致最终与水杉、银杉等一样,成为了珍贵的孑遗植物。
作为较为典型的热带海岸孑遗植物,水椰对研究棕榈科的系统发育及起源、热带植物区系、古生物学、古地理学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砍伐和采摘果实,使水椰林的生长及天然分布均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近些年内,封港的大片水椰林被砍去树叶,用以盖房屋、搭工棚等,致使水椰沦为渐危种,被列入了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名录。
发生在2011年的海南“水椰门”事件,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水椰资源保护的紧迫性。事件起源于某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石梅湾旅游度假区过程中,因为两个项目的建设导致1亩多珍贵的水椰林和100余亩由木麻黄、青皮林和水椰组成的大片海防林被毁,引发了当地民众和环保人士的抗议。此事经网络发酵,一度成为全国网民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