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平凉地区自古为皮毛、药材、畜产、果类等土特产品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商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孟县桑坡一带回民陆续迁入平凉,以开拓创新、敢于拼搏的先进经营理念和当地回族人一起发挥地域传统优势,在平凉地区逐渐形成具有传统优势的商贸业。
【关键词】20世纪 平凉 回族 商业发展
本文选择平凉回族商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于目前国内对于平凉回族商业研究成果很少,且大多数都是在一些研究平凉的专著里一笔带过;而且,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宁夏、青海等地区,未对平凉这一贸易重镇的回族商业有系统性的论述。因此,本文旨在对平凉回族商业做一基本论述。
平凉地区自古为皮毛、药材、畜产、果类等土特产品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商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后汉起平凉的商业活动就很频繁,尤其是诸少数民族居住时期,商业和贸易往来更多。明代至清中叶时达到鼎盛,以平凉为中心,素有中国西北“旱码头”之称。据《平凉府志》记载,韩王府交第宏金,屋及堂亭榭,周围五里商贾云集,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民国时期,深居内陆的平凉地区生产和建设保持了基本稳定的状态,陇山周围的畜禽、牧草和林果业亦恢复,生产有大量的木材、肉类及皮毛等产品,加之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了诸多宾客商贸,平凉城成为闻名遐迩的商贸集散地。平凉商贸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合作社。由于工商业大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严重不足,农民购销很不方便,就自动组成了合作社。抗战时期,在边区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合作事业,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的“克服包办、民办公助”的方针,怀官办转向民办,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按期分红、民主管理”等取信于民的办法,掀起了民众争相投股入社的热潮。
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发展的状况
平凉原来是三边、宁夏、青海及邻近各县羊皮、羊毛屯集聚集之地。据《陇海铁路甘肃段经济调查报告书》记载,这一时期,陇东平凉的商业状况亦比较繁荣,堪“与兰州、天水鼎足而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虽然没有兴起近代工业,但却因皮毛业和其重要的贸易中转作用而名誉全国。平凉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回族商人的发展与壮大,以及平凉作为贸易中转城市其商品流通范围的不断扩大两方面。
1.回族商人群体的壮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平凉从事皮毛贸易的既有传统的回族商人,又有近代资本主义商业因素影响下的河南孟县桑坡回族商人的转变及其壮大,从而使回族商人成为皮毛市场的主体。这一时期,专营皮毛运输的脚骡车店约有30余户,收购皮衣和熟皮的过载商行约有10户,皮毛商会以皮毛商行和皮件作坊约有100余户,共计140余户。其中文茂祥皮行固定从业人员(店员、白皮工人、驻外地庄客、管理人员)约达400余人左右。这些商行规模宏大、作业设备完整、产品种类多、加工工艺精良、每户年产裘皮可达1000件以上,多至3000件左右、资金雄厚、周转率高、货源可就地取材、也可到各产区自选自运、技术能力精湛。其中文茂祥商行资金200万以上,营业范围大,被外来皮毛客商称为“东皮行”;文盛祥皮行从业人员400人左右;祥发荣皮店被外来皮毛客商称为“西皮行”。回族商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为平凉商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平凉作为贸易中转城市,其商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平凉地处陕甘交通要冲,公路四通八达。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地区已经成为西北市场的重要贸易中转站,是西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平凉文史资料记载,其皮毛在“抗战前运销至京、津、沪、汉四大商埠,抗战期间运至成都转销”,同时,部分商行“产品运销山西潞安、河南桑坡、河北邢台、陕西铜川和宝鸡一带。驰名中外的宁夏羔皮衣,平凉是主要的加工、集散地,其营业亦甚活跃。”
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发展的原因
平凉回族商业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平凉是陕甘宁青地区新羊皮、羊毛中转屯集聚集地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贸易中转历史悠久。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市场网络对外输出贸易的三个主要方向的其中之一是:东路,即货物先汇集到兰州后,再由陆路向东经平凉、西安至潼关,或北渡黄河至山西,沿汾河谷地(1934年同蒲通车后沿铁路)至太原,再沿正太铁路向东与平汉铁路相接;或由潼关乘火车沿陇海线向东至郑州与平汉铁路相接,再往东至徐州与津浦铁路相接。另外,从兰州城往东一线,经径州、秦州、平凉到陕西三原等商贸中心是甘青新与内地交易的南路。在当时屈指可数的几条西北市场商贸路线中,平凉即占据了两条,可见其地理位置的优越。
2.桑坡人较为先进的制皮技术及开拓创新,以及敢于拼搏的经商理念,与当地传统优势有效结合
明清时期,平凉在长期的生产与经营中就已经在皮张整理加工,生皮泡制、皮衣制件、羊毛分类、内外转销等方面,均有传统的经验和熟练地制皮技术。在20世纪初此项经营已具有相当规模,绝大多数为回民所经营,因为皮毛业务与回民的生活习惯相近,再因西北各地聚居的回民和牧民均较贫困,只有从事皮毛业,才是其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逃难的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回民落户平凉,这部分人中以河南孟县桑坡村人最多;桑坡人来自中原内地,善于经商且吃苦耐劳。六盘磨一带桑坡迁居平凉的回族家庭小作坊,为数亦不下百户。他们让具有泡皮、熟皮、制作老羊皮大衣、制作小量皮衣、皮帽、皮袜、手套、耳套等成品的熟练技术。他们拥有精湛的技术能力。河南桑坡人较早受帝国主义经济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双重压迫,逐渐形成了开拓创新、敢于拼搏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与当地传统经验相结合,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平凉回族商业的发展。在长期的对外贸易与交流中,平凉回族逐渐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开始使用外来技术与经验,这也是促进这一时期回族商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此外,平凉地处农牧交错带,自古以来就有牧羊的习俗,是皮毛业生产的原料产地之一,大量的羊毛为平凉回族皮毛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回族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响
《圣训》中说,诚实可靠的商人在复活节,将于列圣、正义者和烈士同在,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可信赖的奴仆。同时,在《古兰经》和《圣训》中有许多
关于商业经济活动的论述和规定,商业伦理成为伊斯兰经济伦理的核心内容。在回族的成长和生产生活中,都伴有伊斯兰教的思想与文化,而且对于其教育得到了回族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回族人在商业发展中,以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则,在商界形成了良好的声誉。
另外,商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合作社。长期的生产生活,在回民中间普遍形成了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观点。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经济存在土地不足和土地过于散碎的问题,单靠土地无法满足农民生存的需求。据调查,当时甘肃约有2/3的农家从事副业生产。平凉回族也不例外,土地无法满足其生存,因此,大部分回族人在技术、工具和设备相对缺乏的条件下,逐步加入合作社,走上发展农副产品的商业行列。
三 结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适应市场的需要,转变经营理念,投身于民族贸易前沿阵地,活跃于西北市场网络,在皮毛贸易方面发挥着其积极作用。不但发展了回族经济,而且提高了平凉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总体水平。为解放后平凉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甘成福.平凉经济概况[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2]铁道部业务司商务科编.陇海铁路甘肃段经济调查报告书[R].铁道部,1935
[3]樊如森.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市场体系的构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3)
[4]马宗宝.近代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原因[J].宁夏社会科学,2009(3)
【关键词】20世纪 平凉 回族 商业发展
本文选择平凉回族商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于目前国内对于平凉回族商业研究成果很少,且大多数都是在一些研究平凉的专著里一笔带过;而且,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宁夏、青海等地区,未对平凉这一贸易重镇的回族商业有系统性的论述。因此,本文旨在对平凉回族商业做一基本论述。
平凉地区自古为皮毛、药材、畜产、果类等土特产品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商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后汉起平凉的商业活动就很频繁,尤其是诸少数民族居住时期,商业和贸易往来更多。明代至清中叶时达到鼎盛,以平凉为中心,素有中国西北“旱码头”之称。据《平凉府志》记载,韩王府交第宏金,屋及堂亭榭,周围五里商贾云集,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民国时期,深居内陆的平凉地区生产和建设保持了基本稳定的状态,陇山周围的畜禽、牧草和林果业亦恢复,生产有大量的木材、肉类及皮毛等产品,加之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了诸多宾客商贸,平凉城成为闻名遐迩的商贸集散地。平凉商贸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合作社。由于工商业大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严重不足,农民购销很不方便,就自动组成了合作社。抗战时期,在边区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合作事业,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的“克服包办、民办公助”的方针,怀官办转向民办,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按期分红、民主管理”等取信于民的办法,掀起了民众争相投股入社的热潮。
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发展的状况
平凉原来是三边、宁夏、青海及邻近各县羊皮、羊毛屯集聚集之地。据《陇海铁路甘肃段经济调查报告书》记载,这一时期,陇东平凉的商业状况亦比较繁荣,堪“与兰州、天水鼎足而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虽然没有兴起近代工业,但却因皮毛业和其重要的贸易中转作用而名誉全国。平凉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回族商人的发展与壮大,以及平凉作为贸易中转城市其商品流通范围的不断扩大两方面。
1.回族商人群体的壮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平凉从事皮毛贸易的既有传统的回族商人,又有近代资本主义商业因素影响下的河南孟县桑坡回族商人的转变及其壮大,从而使回族商人成为皮毛市场的主体。这一时期,专营皮毛运输的脚骡车店约有30余户,收购皮衣和熟皮的过载商行约有10户,皮毛商会以皮毛商行和皮件作坊约有100余户,共计140余户。其中文茂祥皮行固定从业人员(店员、白皮工人、驻外地庄客、管理人员)约达400余人左右。这些商行规模宏大、作业设备完整、产品种类多、加工工艺精良、每户年产裘皮可达1000件以上,多至3000件左右、资金雄厚、周转率高、货源可就地取材、也可到各产区自选自运、技术能力精湛。其中文茂祥商行资金200万以上,营业范围大,被外来皮毛客商称为“东皮行”;文盛祥皮行从业人员400人左右;祥发荣皮店被外来皮毛客商称为“西皮行”。回族商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为平凉商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平凉作为贸易中转城市,其商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平凉地处陕甘交通要冲,公路四通八达。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地区已经成为西北市场的重要贸易中转站,是西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平凉文史资料记载,其皮毛在“抗战前运销至京、津、沪、汉四大商埠,抗战期间运至成都转销”,同时,部分商行“产品运销山西潞安、河南桑坡、河北邢台、陕西铜川和宝鸡一带。驰名中外的宁夏羔皮衣,平凉是主要的加工、集散地,其营业亦甚活跃。”
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发展的原因
平凉回族商业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平凉是陕甘宁青地区新羊皮、羊毛中转屯集聚集地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贸易中转历史悠久。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市场网络对外输出贸易的三个主要方向的其中之一是:东路,即货物先汇集到兰州后,再由陆路向东经平凉、西安至潼关,或北渡黄河至山西,沿汾河谷地(1934年同蒲通车后沿铁路)至太原,再沿正太铁路向东与平汉铁路相接;或由潼关乘火车沿陇海线向东至郑州与平汉铁路相接,再往东至徐州与津浦铁路相接。另外,从兰州城往东一线,经径州、秦州、平凉到陕西三原等商贸中心是甘青新与内地交易的南路。在当时屈指可数的几条西北市场商贸路线中,平凉即占据了两条,可见其地理位置的优越。
2.桑坡人较为先进的制皮技术及开拓创新,以及敢于拼搏的经商理念,与当地传统优势有效结合
明清时期,平凉在长期的生产与经营中就已经在皮张整理加工,生皮泡制、皮衣制件、羊毛分类、内外转销等方面,均有传统的经验和熟练地制皮技术。在20世纪初此项经营已具有相当规模,绝大多数为回民所经营,因为皮毛业务与回民的生活习惯相近,再因西北各地聚居的回民和牧民均较贫困,只有从事皮毛业,才是其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逃难的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回民落户平凉,这部分人中以河南孟县桑坡村人最多;桑坡人来自中原内地,善于经商且吃苦耐劳。六盘磨一带桑坡迁居平凉的回族家庭小作坊,为数亦不下百户。他们让具有泡皮、熟皮、制作老羊皮大衣、制作小量皮衣、皮帽、皮袜、手套、耳套等成品的熟练技术。他们拥有精湛的技术能力。河南桑坡人较早受帝国主义经济和官僚买办资本的双重压迫,逐渐形成了开拓创新、敢于拼搏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与当地传统经验相结合,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平凉回族商业的发展。在长期的对外贸易与交流中,平凉回族逐渐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开始使用外来技术与经验,这也是促进这一时期回族商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此外,平凉地处农牧交错带,自古以来就有牧羊的习俗,是皮毛业生产的原料产地之一,大量的羊毛为平凉回族皮毛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回族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响
《圣训》中说,诚实可靠的商人在复活节,将于列圣、正义者和烈士同在,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可信赖的奴仆。同时,在《古兰经》和《圣训》中有许多
关于商业经济活动的论述和规定,商业伦理成为伊斯兰经济伦理的核心内容。在回族的成长和生产生活中,都伴有伊斯兰教的思想与文化,而且对于其教育得到了回族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回族人在商业发展中,以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则,在商界形成了良好的声誉。
另外,商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合作社。长期的生产生活,在回民中间普遍形成了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观点。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经济存在土地不足和土地过于散碎的问题,单靠土地无法满足农民生存的需求。据调查,当时甘肃约有2/3的农家从事副业生产。平凉回族也不例外,土地无法满足其生存,因此,大部分回族人在技术、工具和设备相对缺乏的条件下,逐步加入合作社,走上发展农副产品的商业行列。
三 结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适应市场的需要,转变经营理念,投身于民族贸易前沿阵地,活跃于西北市场网络,在皮毛贸易方面发挥着其积极作用。不但发展了回族经济,而且提高了平凉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总体水平。为解放后平凉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甘成福.平凉经济概况[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2]铁道部业务司商务科编.陇海铁路甘肃段经济调查报告书[R].铁道部,1935
[3]樊如森.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市场体系的构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3)
[4]马宗宝.近代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原因[J].宁夏社会科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