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个子比较矮小瘦弱,头发也稀疏发黄,因为家貧而常穿亲戚家送的旧衣服,形象实在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我生性活泼,喜欢唱歌跳舞,朗诵演讲也比较拿手,很受小学老师喜爱。
进入初中后,我的同桌是一个漂亮的女生——现在回想起来,我和她大概就是现实版的“丑小鸭”和“白天鹅”。但我在小学老师的赏识教育下长大,十分自信,从不觉得自己比她逊色,一直都积极主动地想参加到各种班级活动中去。可在班级第一次组织文艺表演活动时,我被班主任“礼貌”地拒之门外。
那位班主任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常戴着一副茶色眼镜,做事干脆利落,是学校里的“教学能手”和“带班能手”。他拒绝我的那一幕场景,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我将手高高举起,口中脆生生地叫着:“老师,选我,选我!”他听了,牵动嘴角微微一笑,做了个手势按下全班同学闹哄哄的声音,然后轻轻走到我的面前,一只手扶着茶色眼镜架,黑白分明的眼睛透过镜片落到我的脸上,另一只手屈起两根手指,轻轻地捻起我的辫子,声音尖锐地说道:“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别跟着瞎起哄。”
我当时虽然还小,但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自知之明”的意思了解得非常清楚。瞬间,我那快乐的心情从山顶跌到了谷底,脑袋颓然耷下,沉默地坐在座位上。
然后,我从余光中看到,他微笑着问我的同桌:“你怎么不参加呀,你跳舞的话一定很好看。”温柔的嗓音、亲切的表情,让我的心一阵紧缩,第一次体验到了心痛的感觉。眼泪不争气地在我的眼眶里打着转,最终没有忍住,一滴滴地落到我那蜡黄干瘦的小手上。
初一那一年,对我来说犹如生活在地狱中一般,煎熬且漫长。初一后期,我早已不复当初的机灵活泼,只在班上留下一个沉默的背影。在教室里,我大多数时候都低着头,很怕一抬头就看见茶色眼镜后面那双没有温度的眼睛,很怕茶色眼镜下方的那张嘴里蹦出一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刻薄话语。
初二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她温和可亲,很喜欢我朗读课文的声音,还对我的作文大加赞赏。可惜,她同样戴着一副精致的茶色眼镜,让我无论如何都不敢抬起头来享受那镜片后面温柔和期待的目光。每每她与我谈话时,我总要低下头才能娓娓道来,若余光瞥到茶色眼镜的影子就会变得结结巴巴,与那个语言丰富、表达流畅的自己大相径庭。语文老师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她一直鼓励我女孩子要抬头挺胸才显得有气质。遗憾的是,前一位老师留下的阴影太重,让我将自信深埋,久而久之,便不知去哪儿找回它了。
后来,我也成了老师,再与这位语文老师重逢时便谈起了这桩往事,她为此唏嘘不已——身为师者,因本身好恶而对一个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心理阴影,或许这是那位气质、能力俱佳的老师始料未及的。可见,教育中引导和唤醒孩子时,如果不从孩童的本性出发,而是以一个成人的优劣标准来给孩子定性,往往会给孩子压上一座无形的沉重大山。
成年后,我看了许多心理方面的书籍,当年受到的伤害也愈合了不少,但心中对茶色眼镜的恐惧却始终难以消散。虽然那年的茶色眼镜渐渐隐没在我走过的岁月里,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茶色眼镜”正悬在孩子们的头顶,令人心惊。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摘下那副“茶色眼镜”吧,愿我们能找到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方法,但愿“茶色眼镜”永远隐没在教育的岁月里,永不出现!
(作者单位:重庆市滨江实验学校)
(特约编辑 周琦)
进入初中后,我的同桌是一个漂亮的女生——现在回想起来,我和她大概就是现实版的“丑小鸭”和“白天鹅”。但我在小学老师的赏识教育下长大,十分自信,从不觉得自己比她逊色,一直都积极主动地想参加到各种班级活动中去。可在班级第一次组织文艺表演活动时,我被班主任“礼貌”地拒之门外。
那位班主任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常戴着一副茶色眼镜,做事干脆利落,是学校里的“教学能手”和“带班能手”。他拒绝我的那一幕场景,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我将手高高举起,口中脆生生地叫着:“老师,选我,选我!”他听了,牵动嘴角微微一笑,做了个手势按下全班同学闹哄哄的声音,然后轻轻走到我的面前,一只手扶着茶色眼镜架,黑白分明的眼睛透过镜片落到我的脸上,另一只手屈起两根手指,轻轻地捻起我的辫子,声音尖锐地说道:“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别跟着瞎起哄。”
我当时虽然还小,但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自知之明”的意思了解得非常清楚。瞬间,我那快乐的心情从山顶跌到了谷底,脑袋颓然耷下,沉默地坐在座位上。
然后,我从余光中看到,他微笑着问我的同桌:“你怎么不参加呀,你跳舞的话一定很好看。”温柔的嗓音、亲切的表情,让我的心一阵紧缩,第一次体验到了心痛的感觉。眼泪不争气地在我的眼眶里打着转,最终没有忍住,一滴滴地落到我那蜡黄干瘦的小手上。
初一那一年,对我来说犹如生活在地狱中一般,煎熬且漫长。初一后期,我早已不复当初的机灵活泼,只在班上留下一个沉默的背影。在教室里,我大多数时候都低着头,很怕一抬头就看见茶色眼镜后面那双没有温度的眼睛,很怕茶色眼镜下方的那张嘴里蹦出一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刻薄话语。
初二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她温和可亲,很喜欢我朗读课文的声音,还对我的作文大加赞赏。可惜,她同样戴着一副精致的茶色眼镜,让我无论如何都不敢抬起头来享受那镜片后面温柔和期待的目光。每每她与我谈话时,我总要低下头才能娓娓道来,若余光瞥到茶色眼镜的影子就会变得结结巴巴,与那个语言丰富、表达流畅的自己大相径庭。语文老师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她一直鼓励我女孩子要抬头挺胸才显得有气质。遗憾的是,前一位老师留下的阴影太重,让我将自信深埋,久而久之,便不知去哪儿找回它了。
后来,我也成了老师,再与这位语文老师重逢时便谈起了这桩往事,她为此唏嘘不已——身为师者,因本身好恶而对一个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心理阴影,或许这是那位气质、能力俱佳的老师始料未及的。可见,教育中引导和唤醒孩子时,如果不从孩童的本性出发,而是以一个成人的优劣标准来给孩子定性,往往会给孩子压上一座无形的沉重大山。
成年后,我看了许多心理方面的书籍,当年受到的伤害也愈合了不少,但心中对茶色眼镜的恐惧却始终难以消散。虽然那年的茶色眼镜渐渐隐没在我走过的岁月里,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茶色眼镜”正悬在孩子们的头顶,令人心惊。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摘下那副“茶色眼镜”吧,愿我们能找到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方法,但愿“茶色眼镜”永远隐没在教育的岁月里,永不出现!
(作者单位:重庆市滨江实验学校)
(特约编辑 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