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酷的形式主义
北京剑道友会的剑道训练通常会招来很多场边的观众,这次也不例外。
我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种吸引有两个原因,一是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扮成大侠或古代某位著名武将用树枝竹竿分拨厮打时的快乐;其次我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因为这反映了我心理不是很健康——我联想起了SM——当然SM我只是看过电视,并没真试过。我拿剑道和SM类比了一下,SM的服装中有面具和皮衣皮裤,剑道有头盔面具和充满神秘感的衣甲;SM有皮鞭,剑道有竹剑,这两样东西都是打起来“啪啪”山响。SM日本最盛行,而剑道也起源于日本,我有时甚至怀疑,SM是不是剑道中某一个旁门左道演化而来的。
单说服装的话,剑道要比SM“酷”很多倍。日式古典色彩的外套,肥大的长裤,闪光的胸甲,皮制护手,神秘的钢制面具,和头盔连在一起的宽大的护肩把整个剑客包裹的紧紧的,只露出赤裸的双脚。这种状态看起来,不论你的脚像一条胖头鱼或者纤巧如金莲都会显得坚强有力——光脚这一点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只有被邀请的客人才被允许穿着袜子进入剑道场,如果穿鞋进入道场会被认为是十分不敬的行为——在这样的包装下整个人也都威武了一个平方,就是海灯法师打扮上也会有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感觉。
鞠躬和吼叫
由于剑道是日本所开创的,所以其中也伴随着日本国粹,就是行礼和鞠躬特别多。当练剑者进入剑道场就要鞠躬行礼,训练正式开始时,首先要向中国的国旗和剑道馆馆旗行跪拜礼——向国旗行礼这一点是北京剑道友会自创的,在日本的剑道馆是要向创立剑道馆的祖师爷用过的佩刀行礼——然后再由学习剑道的学员和老师互行跪拜礼,学员之间再互行跪拜礼,还要静坐养一会儿神,再做把剑从腰间拔出的动作后才能正式开始训练。每两个人进行剑道练习或比赛开始前要行鞠躬礼,结束后也要行鞠躬礼。在训练结束时,如训练开始时的礼仪再照做一遍,最后学员还要向指导过自己的老师单独行礼交流心得。在行礼、摆放剑道装备等方面,剑道还有很多特殊的讲究,例如在摘下面具头盔时,不能倒放在地上等等。也正是由于种种礼节,在加入剑道馆前期的学习中礼仪训练占了主要部分。在道馆行礼时,全场肃穆鸦雀无声,这种庄严的氛围也是令许多初学者非常迷恋的地方。
在剑道馆看热闹时,你很难和旁边的人聊天,因为你们互相根本听不见。剑道中所说的剑看上去应该算是中国所说的刀,其分为真剑,木剑和竹剑,真剑和木剑是在礼仪场合的跪拜和摆姿势用的,在真正的训练和比赛中,都使用竹剑。剑道所用的竹剑由四块竹片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打在物体上会由于竹子的韧性产生变形,所以听起来很响但打的力量并不会重。再加上剑道所用的衣甲有的部分是皮子的,有的部分是像原始的布鞋鞋底一样用多层的布纳起来的,被敲打时的声音非常清脆,这两方面加起来,剑道馆里互相敲打的声音就像在放鞭炮。
剑道的规则要求比赛者在打击对方时要清楚地喊出所想击打对方的部位,而被允许打击的部位只有头部、腹部和手,为了在像鞭炮一样的敲打声中使自己的喊声脱颖而出,参加剑道的人就要更使劲地喊出打对方的部位,比如想打对方的头部,就喊“面”,想打对方的腹部就高声叫“腹”,手部就叫“手”。如果能打中对方的头部被认为是最好的得分手段,所以,你会听到喊“面”的次数比较多,这使整个训练场听起来就像一个生意出奇好的大面馆一样。
在北京剑道馆里“吼叫”声音最大的要算耿岩,北京剑道友会的会长,一个留着短山羊胡子的年轻人,剑道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教剑道不收钱,所以我把他归为了理想主义者——他击剑时候的吼声你隔着半趟街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他在吼的时候拧眉瞪眼,有点像三国里的关羽。对于行礼和吼叫,耿岩都有自己的解释。他说,在练习剑道时礼节看来烦琐,其实都是很必要的,首先行礼可以让你内心增加对你所学技艺的尊重,再有就是因为在剑道的互相攻击中难免会造成轻微的伤害,特别是在没有护手保护的手臂部分,非常容易被剑击到,被打得比较重的时候也会青一块紫一块的,比赛前后进行比较多的礼节和养神都有利于被打的人心情从训练和比赛的激烈气氛中走出,火气下降,不至于发生训练比赛场下的打架事件。吼叫,特别是出剑前的吼叫被剑道认为是最高境界的一部分,在剑道中打击对手的手段被称为“三杀”,即“杀气势,杀剑,杀技”。在击剑中的吼叫,作用是杀气势,真正高手的吼叫被称为“解甲之吼”,也就是说,对手在听了他的吼叫之后就像被脱去衣服一样没有遮盖的,自卑的不敢出剑。
参加北京剑道活动的大概有几类人,一是外国使馆人员和留学生,特别是韩国人和日本人比较多,水平也比较高;二是中国的新中产阶级,因为他们有的人和外国人接触比较多,大多数是受到外国人的影响参加的剑道运动;最近新加入的人员中学生比例占很大一部分。耿岩是北京最早参与剑道的中国人之一,他喜欢剑道,更喜欢剑道所包含的那种古典文化,而剑道最让他欣赏的是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
他说,剑道常练的招式只有10种,而归根结底只有一种招式,那就是当头劈打。初期的练习者经常会使用一些花招来迷惑对手,其实在剑道对决的这么短距离之内,耍任何花招都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真正的高手是不会被花招和虚晃所迷惑的,使用花招只会令自己增加失败的机会。所以只有集中精力,出好最关键的一招,才是最重要的。
当谈到北京现在参加剑道运动的人还不是很多的时候,耿岩认为这存在着一个文化不认同的问题,因为剑道的形式有点太日本了,特别是其使用的剑,非常容易让人想起抗日战争时日本人所用的军刀。
剑道流派
现代剑道是由古日本剑术发展而来的,古日本剑术的派别非常复杂,在造剑技术得到较大提高的室町时代中期,向武神祈祷而悟出造剑真谛的饭莜长威斋家直创立了“天真正传乡取神道流”成为新当流和鹿岛神道流等流派的开端;伊势果倭寇出身的爱洲移香斋长于实战,开创了“爱洲阴流”,成为阴流、泰舍流的开端。镰仓地福寺的僧侣阿弥慈音和他的徒弟中条兵库助创立了中条流,成为钟卷流、天道流、富田流、一刀流的开端。后来最为著名的就是所谓的小野一刀流。
现代日本剑道追求的境界是“与其说是打和被打来争胜负,不如说摆好架势,攻击时牵动对手的心”。有的时候日本高段位的剑客会被年轻人以速度取胜,而并不会流露出输的样子,因为他们的理论是“心没有动”,如果心没有动的话就不是剑道,而是格斗,格斗的胜负只是很偶然而已。
提到北京的剑道发展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叫廉高迪的瑞士人,他在日本长大,来中国学习中医时和日本人一度纯子在1996年创立了北京剑道友会,2000年回国,被奉为北京剑道的开山鼻祖。在廉高迪回国后,北京剑道界分为两派,他们分别是收费派的剑元上至道场和每次交15块钱租场地费的北京剑道友会。
北京剑道友会的剑道训练通常会招来很多场边的观众,这次也不例外。
我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这种吸引有两个原因,一是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扮成大侠或古代某位著名武将用树枝竹竿分拨厮打时的快乐;其次我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因为这反映了我心理不是很健康——我联想起了SM——当然SM我只是看过电视,并没真试过。我拿剑道和SM类比了一下,SM的服装中有面具和皮衣皮裤,剑道有头盔面具和充满神秘感的衣甲;SM有皮鞭,剑道有竹剑,这两样东西都是打起来“啪啪”山响。SM日本最盛行,而剑道也起源于日本,我有时甚至怀疑,SM是不是剑道中某一个旁门左道演化而来的。
单说服装的话,剑道要比SM“酷”很多倍。日式古典色彩的外套,肥大的长裤,闪光的胸甲,皮制护手,神秘的钢制面具,和头盔连在一起的宽大的护肩把整个剑客包裹的紧紧的,只露出赤裸的双脚。这种状态看起来,不论你的脚像一条胖头鱼或者纤巧如金莲都会显得坚强有力——光脚这一点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只有被邀请的客人才被允许穿着袜子进入剑道场,如果穿鞋进入道场会被认为是十分不敬的行为——在这样的包装下整个人也都威武了一个平方,就是海灯法师打扮上也会有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感觉。
鞠躬和吼叫
由于剑道是日本所开创的,所以其中也伴随着日本国粹,就是行礼和鞠躬特别多。当练剑者进入剑道场就要鞠躬行礼,训练正式开始时,首先要向中国的国旗和剑道馆馆旗行跪拜礼——向国旗行礼这一点是北京剑道友会自创的,在日本的剑道馆是要向创立剑道馆的祖师爷用过的佩刀行礼——然后再由学习剑道的学员和老师互行跪拜礼,学员之间再互行跪拜礼,还要静坐养一会儿神,再做把剑从腰间拔出的动作后才能正式开始训练。每两个人进行剑道练习或比赛开始前要行鞠躬礼,结束后也要行鞠躬礼。在训练结束时,如训练开始时的礼仪再照做一遍,最后学员还要向指导过自己的老师单独行礼交流心得。在行礼、摆放剑道装备等方面,剑道还有很多特殊的讲究,例如在摘下面具头盔时,不能倒放在地上等等。也正是由于种种礼节,在加入剑道馆前期的学习中礼仪训练占了主要部分。在道馆行礼时,全场肃穆鸦雀无声,这种庄严的氛围也是令许多初学者非常迷恋的地方。
在剑道馆看热闹时,你很难和旁边的人聊天,因为你们互相根本听不见。剑道中所说的剑看上去应该算是中国所说的刀,其分为真剑,木剑和竹剑,真剑和木剑是在礼仪场合的跪拜和摆姿势用的,在真正的训练和比赛中,都使用竹剑。剑道所用的竹剑由四块竹片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打在物体上会由于竹子的韧性产生变形,所以听起来很响但打的力量并不会重。再加上剑道所用的衣甲有的部分是皮子的,有的部分是像原始的布鞋鞋底一样用多层的布纳起来的,被敲打时的声音非常清脆,这两方面加起来,剑道馆里互相敲打的声音就像在放鞭炮。
剑道的规则要求比赛者在打击对方时要清楚地喊出所想击打对方的部位,而被允许打击的部位只有头部、腹部和手,为了在像鞭炮一样的敲打声中使自己的喊声脱颖而出,参加剑道的人就要更使劲地喊出打对方的部位,比如想打对方的头部,就喊“面”,想打对方的腹部就高声叫“腹”,手部就叫“手”。如果能打中对方的头部被认为是最好的得分手段,所以,你会听到喊“面”的次数比较多,这使整个训练场听起来就像一个生意出奇好的大面馆一样。
在北京剑道馆里“吼叫”声音最大的要算耿岩,北京剑道友会的会长,一个留着短山羊胡子的年轻人,剑道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教剑道不收钱,所以我把他归为了理想主义者——他击剑时候的吼声你隔着半趟街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他在吼的时候拧眉瞪眼,有点像三国里的关羽。对于行礼和吼叫,耿岩都有自己的解释。他说,在练习剑道时礼节看来烦琐,其实都是很必要的,首先行礼可以让你内心增加对你所学技艺的尊重,再有就是因为在剑道的互相攻击中难免会造成轻微的伤害,特别是在没有护手保护的手臂部分,非常容易被剑击到,被打得比较重的时候也会青一块紫一块的,比赛前后进行比较多的礼节和养神都有利于被打的人心情从训练和比赛的激烈气氛中走出,火气下降,不至于发生训练比赛场下的打架事件。吼叫,特别是出剑前的吼叫被剑道认为是最高境界的一部分,在剑道中打击对手的手段被称为“三杀”,即“杀气势,杀剑,杀技”。在击剑中的吼叫,作用是杀气势,真正高手的吼叫被称为“解甲之吼”,也就是说,对手在听了他的吼叫之后就像被脱去衣服一样没有遮盖的,自卑的不敢出剑。
参加北京剑道活动的大概有几类人,一是外国使馆人员和留学生,特别是韩国人和日本人比较多,水平也比较高;二是中国的新中产阶级,因为他们有的人和外国人接触比较多,大多数是受到外国人的影响参加的剑道运动;最近新加入的人员中学生比例占很大一部分。耿岩是北京最早参与剑道的中国人之一,他喜欢剑道,更喜欢剑道所包含的那种古典文化,而剑道最让他欣赏的是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
他说,剑道常练的招式只有10种,而归根结底只有一种招式,那就是当头劈打。初期的练习者经常会使用一些花招来迷惑对手,其实在剑道对决的这么短距离之内,耍任何花招都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真正的高手是不会被花招和虚晃所迷惑的,使用花招只会令自己增加失败的机会。所以只有集中精力,出好最关键的一招,才是最重要的。
当谈到北京现在参加剑道运动的人还不是很多的时候,耿岩认为这存在着一个文化不认同的问题,因为剑道的形式有点太日本了,特别是其使用的剑,非常容易让人想起抗日战争时日本人所用的军刀。
剑道流派
现代剑道是由古日本剑术发展而来的,古日本剑术的派别非常复杂,在造剑技术得到较大提高的室町时代中期,向武神祈祷而悟出造剑真谛的饭莜长威斋家直创立了“天真正传乡取神道流”成为新当流和鹿岛神道流等流派的开端;伊势果倭寇出身的爱洲移香斋长于实战,开创了“爱洲阴流”,成为阴流、泰舍流的开端。镰仓地福寺的僧侣阿弥慈音和他的徒弟中条兵库助创立了中条流,成为钟卷流、天道流、富田流、一刀流的开端。后来最为著名的就是所谓的小野一刀流。
现代日本剑道追求的境界是“与其说是打和被打来争胜负,不如说摆好架势,攻击时牵动对手的心”。有的时候日本高段位的剑客会被年轻人以速度取胜,而并不会流露出输的样子,因为他们的理论是“心没有动”,如果心没有动的话就不是剑道,而是格斗,格斗的胜负只是很偶然而已。
提到北京的剑道发展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叫廉高迪的瑞士人,他在日本长大,来中国学习中医时和日本人一度纯子在1996年创立了北京剑道友会,2000年回国,被奉为北京剑道的开山鼻祖。在廉高迪回国后,北京剑道界分为两派,他们分别是收费派的剑元上至道场和每次交15块钱租场地费的北京剑道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