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对于一些常见的失误进行研究,分析失误的表现与危害,探究失误的机制和病理,思考避免失误的途径与措施……意义不亚于对成功经验的总结。”[1]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失误”。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教学补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在组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教学检测中,随堂实测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护神,人民的朋友,专制者的敌人。所有封建专制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毛泽东,□□□□年7月4日《新华日报》”。以上言论可能出现于(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美建交前夕
【学生选项统计】A-10人;B-1人;C-0人;D-116人(统计对象为高三8、13、25班学生,共127人)
课堂交流中,笔者追问:“大家为什么选择答案D?”
生1:“根据材料信息,结合中美建交的时间‘1979年1月1日’啊。”
师:“请大家推断一下该题空缺处的年份是?”
生1:“1978年。”
师:“毛泽东是哪一年逝世的?”
生(全体):“1976年。”
师:“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976年逝世的毛泽东,还有可能在‘1978年7月4日’为《新华日报》写文章吗?”
学生惊呃。
笔者也深感疑惑: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关“时间”的常识性问题?学生记住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不是就意味着生成了“时间观念”素养呢?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如何才能让“时间观念”落地生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呢?
赵亚夫、张汉林指出:“没有历史意识的历史教育、教学,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存在。”历史意识是解决历史教学核心问题的钥匙,他们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历史学科特征,将历史意识概括为“变迁意识、全球意识、史料意识、整合意识、存在意识和主体意识”等。[2]其中,变迁意识即时间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3]它包括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时间是历史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时序位置信息,它与空间互相关联,交互作用,共同构成历史事物的时空坐标。覃玉兰、陈志刚老师指出了不少历史教师的错误看法,即认为“所谓时间观念就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4]其实,让学生记住时间只是落实“时间观念”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培育“时间意识”才是该素养生成的关键环节。什么是时间意识?笔者以为,时间意识就是一种时间感,是一种生活在时间之中的意识,指学习者能够意识到自己身处于时间坐标之中的主观感知。如何培育“时间意识”?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复习教学为例说明之。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学习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可以使用手机等学习设备),编制以“两极世界的形成”为主题的大事年表。
学生编制大事年表呈现: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②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③1947年7月,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1947年9月,苏联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⑤1949年1月,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⑥1949年8月,美国成立“北约”;
⑦1955年5月,苏联成立“华约”,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2018年“考試大纲”依然将发现问题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基础。笔者认为,发现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与动力”[5],能就自己编制的大事年表提出相关问题,是对学生“时间意识”培育的首要条件。
[学习环节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大事年表并提出有关“时间”的问题。
学生问题清单(与时间意识相关部分):
①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为什么愿意为美苏“冷战”拉开序幕?
②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什么要选中丘吉尔为其实施“冷战”鸣锣开道?
③既然美苏“针锋相对”,“华约”为什么要比“北约”晚六年成立?
[学习环节3]师生合作探究,共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
仔细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6]出发,共同探询解决问题的路径。布氏将时间概念抽象化,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历史上长期不变或变化极其缓慢的现象,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这类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的和根本的作用。中时段,也叫局势和社会时间,主要指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和节奏的现象,如人口的消长、物价的升降、生产规模的增减等,这类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的和重点的作用。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指历史上突发的现象,如革命、战争、地震等,这类现象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问题①和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长时段”理论进行分析,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的崛起、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相关史实,理顺英美两国15-20世纪世界地位的变迁,从而解决相关疑惑。问题③则既要结合“中时段”即1949-1955年美苏两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又要透析“短时段”即关键时间点“1953年”美苏中等相关大事,理顺当时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进而解答疑惑。笔者设计了3个子问题:
1.“点”的突破:“挖”(1953年); 2.“线”的贯通:“疏”(1949-1955年);
3.“网”的编织:“粘”(1949-1955年)。
“问题1”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如“苏联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并推行和平外交”,“美国总统杜鲁门任满,艾森豪威尔就任”,“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基本史实;“问题2”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等相关史实;“问题3”需要教师从大国政治变迁的角度,梳理大国间关系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1953年”为突破口,进而延伸至“1949-1955年”两极世界格局形成中的“网状”史事,理解“时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时间感”,进而形成“时间意识”。
[学习环节4]:随堂检测。(学生分析解答)
刘芃先生指出:“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当你真正把格式搞透了,这些试题便有如己出,临考时对试卷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7]笔者选取三道能够检测“时间意识”达成度的高考真题进行了跟踪训练,试题及解答情况如下:
例1.(2013·天津高考·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学生选项统计】A-97人;B-18人;C-9人;D-3人(统计对象为高三8、13、25班学生,共127人)
例2.(2016·北京高考·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学生选项统计】A-7人;B-8人;C-102人;D-10人(统计对象同上)
例3.(2017·全国卷I·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学生选项统计】A-10人;B-11人;C-92人;D-14人(统计对象同上)
从答题情况看,经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与引导,学生的“时间意识”有所增强。课堂巡察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在答题纸上明确书写与试题相关的时间点并进行排序,从而排除错误答案。高三(25)班李君楠同學在解答例3时,以“1990年”为关键时间点,结合题干主旨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推导出“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等世界大事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等历史细节,从而锁定答案“C”。该生以试题时间为引擎,充分调动了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合理梳理了相关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初步具备了我们所期盼的“时间意识”。
笔者深知,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前提下,以“课”为教学单位,依据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某些环节或方面,并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认真分析其“表现与危害”,深入探究造成“失误”的原因,思考避免失误的途径并及时制定相关教学补救措施,从而顺利地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注释】
[1]孙孔懿:《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页。
[2]赵亚夫、张汉林:《历史意识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位置——围绕历史教育学的问题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9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5页。
[4]覃玉兰、陈志刚:《时间观念素养的内涵与培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11期。
[5]盛刚:《发现问题:学生思维的起点与动力》,《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9期。
[6](德)斯特凡·约尔丹主编,孟钟捷译:《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4页。
[7]刘芃:《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477页。
“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护神,人民的朋友,专制者的敌人。所有封建专制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毛泽东,□□□□年7月4日《新华日报》”。以上言论可能出现于(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美建交前夕
【学生选项统计】A-10人;B-1人;C-0人;D-116人(统计对象为高三8、13、25班学生,共127人)
课堂交流中,笔者追问:“大家为什么选择答案D?”
生1:“根据材料信息,结合中美建交的时间‘1979年1月1日’啊。”
师:“请大家推断一下该题空缺处的年份是?”
生1:“1978年。”
师:“毛泽东是哪一年逝世的?”
生(全体):“1976年。”
师:“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976年逝世的毛泽东,还有可能在‘1978年7月4日’为《新华日报》写文章吗?”
学生惊呃。
笔者也深感疑惑: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关“时间”的常识性问题?学生记住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不是就意味着生成了“时间观念”素养呢?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如何才能让“时间观念”落地生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呢?
赵亚夫、张汉林指出:“没有历史意识的历史教育、教学,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存在。”历史意识是解决历史教学核心问题的钥匙,他们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历史学科特征,将历史意识概括为“变迁意识、全球意识、史料意识、整合意识、存在意识和主体意识”等。[2]其中,变迁意识即时间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3]它包括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时间是历史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时序位置信息,它与空间互相关联,交互作用,共同构成历史事物的时空坐标。覃玉兰、陈志刚老师指出了不少历史教师的错误看法,即认为“所谓时间观念就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4]其实,让学生记住时间只是落实“时间观念”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培育“时间意识”才是该素养生成的关键环节。什么是时间意识?笔者以为,时间意识就是一种时间感,是一种生活在时间之中的意识,指学习者能够意识到自己身处于时间坐标之中的主观感知。如何培育“时间意识”?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复习教学为例说明之。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学习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可以使用手机等学习设备),编制以“两极世界的形成”为主题的大事年表。
学生编制大事年表呈现: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②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③1947年7月,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1947年9月,苏联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⑤1949年1月,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⑥1949年8月,美国成立“北约”;
⑦1955年5月,苏联成立“华约”,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2018年“考試大纲”依然将发现问题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基础。笔者认为,发现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与动力”[5],能就自己编制的大事年表提出相关问题,是对学生“时间意识”培育的首要条件。
[学习环节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大事年表并提出有关“时间”的问题。
学生问题清单(与时间意识相关部分):
①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为什么愿意为美苏“冷战”拉开序幕?
②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什么要选中丘吉尔为其实施“冷战”鸣锣开道?
③既然美苏“针锋相对”,“华约”为什么要比“北约”晚六年成立?
[学习环节3]师生合作探究,共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
仔细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6]出发,共同探询解决问题的路径。布氏将时间概念抽象化,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历史上长期不变或变化极其缓慢的现象,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这类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的和根本的作用。中时段,也叫局势和社会时间,主要指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和节奏的现象,如人口的消长、物价的升降、生产规模的增减等,这类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的和重点的作用。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指历史上突发的现象,如革命、战争、地震等,这类现象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问题①和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长时段”理论进行分析,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的崛起、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相关史实,理顺英美两国15-20世纪世界地位的变迁,从而解决相关疑惑。问题③则既要结合“中时段”即1949-1955年美苏两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又要透析“短时段”即关键时间点“1953年”美苏中等相关大事,理顺当时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进而解答疑惑。笔者设计了3个子问题:
1.“点”的突破:“挖”(1953年); 2.“线”的贯通:“疏”(1949-1955年);
3.“网”的编织:“粘”(1949-1955年)。
“问题1”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如“苏联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并推行和平外交”,“美国总统杜鲁门任满,艾森豪威尔就任”,“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基本史实;“问题2”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等相关史实;“问题3”需要教师从大国政治变迁的角度,梳理大国间关系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1953年”为突破口,进而延伸至“1949-1955年”两极世界格局形成中的“网状”史事,理解“时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时间感”,进而形成“时间意识”。
[学习环节4]:随堂检测。(学生分析解答)
刘芃先生指出:“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当你真正把格式搞透了,这些试题便有如己出,临考时对试卷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7]笔者选取三道能够检测“时间意识”达成度的高考真题进行了跟踪训练,试题及解答情况如下:
例1.(2013·天津高考·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学生选项统计】A-97人;B-18人;C-9人;D-3人(统计对象为高三8、13、25班学生,共127人)
例2.(2016·北京高考·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学生选项统计】A-7人;B-8人;C-102人;D-10人(统计对象同上)
例3.(2017·全国卷I·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学生选项统计】A-10人;B-11人;C-92人;D-14人(统计对象同上)
从答题情况看,经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与引导,学生的“时间意识”有所增强。课堂巡察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在答题纸上明确书写与试题相关的时间点并进行排序,从而排除错误答案。高三(25)班李君楠同學在解答例3时,以“1990年”为关键时间点,结合题干主旨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推导出“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等世界大事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等历史细节,从而锁定答案“C”。该生以试题时间为引擎,充分调动了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合理梳理了相关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初步具备了我们所期盼的“时间意识”。
笔者深知,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前提下,以“课”为教学单位,依据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某些环节或方面,并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认真分析其“表现与危害”,深入探究造成“失误”的原因,思考避免失误的途径并及时制定相关教学补救措施,从而顺利地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注释】
[1]孙孔懿:《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页。
[2]赵亚夫、张汉林:《历史意识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位置——围绕历史教育学的问题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9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5页。
[4]覃玉兰、陈志刚:《时间观念素养的内涵与培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11期。
[5]盛刚:《发现问题:学生思维的起点与动力》,《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9期。
[6](德)斯特凡·约尔丹主编,孟钟捷译:《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4页。
[7]刘芃:《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4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