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北京工商大学工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支持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队伍保障。
开展师德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师德建设的得失成败,直接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所在。为了改变以往师德建设中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学校工会摒弃了原来单纯的理论学习和督导监督,选择了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以全员参与为目标的崭新形式。先后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师德建设先锋”主题教育活动,会同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举办“为师表、修师德、铸师魂”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师德论坛、师德主题报告会、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广大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进取,耕耘奉献,情系学生,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十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师德建设的水平。
这些主题活动,不但为师德建设创建了一个务实的平台,而且为广大教师相互交流业务,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大教师在活动中通过自评、他评,形成了一种争先进、做模范的良好风气,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大家开始自我反省,相互督促,学习先进,不甘落后,师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举办业务竞赛,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加强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找不足,在竞争中找差距,从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学校工会已连续开展5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从参赛人数看,呈逐年上升趋势,基本做到了40岁以下教师全覆盖;从参赛水平看,一年比一年高,表明此项赛事已经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格外关注。通过比赛,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好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逐渐成为其他教师效仿的榜样。此外,所有参加基本功大赛的青年教师,必须提交一篇关于师德建设的论文,将师德建设的认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不仅是教学基本功的较量与角逐,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青年教师的荣誉感、自豪感得到了激励,爱岗敬业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升华。
组织社会实践,增强教职工社会服务意识
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工会组织创办的集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考察、社会认知、团队意识培养和沟通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品牌活动,因其立意深、形式新、规模大、效果好在广大青年教师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反响。自2005年以来,先后以“弘扬爱国精神、勇担历史责任”“勿忘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奉献”等为主题,成功举办了5期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在活动的组织上,学校高度重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在活动的策划上,主题突出,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与爱岗敬业相结合;在考察地的选择上,精益求精,以“革命圣地、文明古迹、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使广大青年教师在考察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到我党的革命传统,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实践归来后要举办摄影展,召开总结会,出版社会实践成果集,使广大青年教师把所闻所见进行了理论提升,内化为思想,进而外化为行动。此项活动连续开展五年以来,共有250余名来自不同院系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文字、摄影、纪录片的形式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宣传,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举办“先锋论坛”,展示教师风采
为了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术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学术、享受学术的机会,在学校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会青年工作部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青年学者先锋论坛”,由各个院系的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定期为良乡校区的学生开展学术讲座。论坛以互动式讲座为主要形式,主讲人作专题报告并回答问题,主持人主持论坛并负责师生之间的沟通环节。论坛自2010年1月6日正式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3期,内容涵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新闻与传播等学科,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学术圆桌”活动,将论坛受众覆盖到了研究生群体,成效显著。
维护合法权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工会一直以来,始终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己任,通过维权来激发、调动广大教职工教学、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教代会年会制度,维护教职工民主权益。教代会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学校工会坚持每年召开 “双代会”,紧密结合学校各时期的中心工作确定大会主题;坚持每年审议学校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校务公开工作报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讨论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各项举措和编制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双代会”闭会期间,教代会执委会及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讨论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审议通过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全员岗位聘任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关心教职工疾苦,关注群众热点问题。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解决教职工最关心、也是与教职工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包括:主动与周边学校、幼儿园建立良好关系,积极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入园问题;为全校女会员办理“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计划”;坚持每年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体检;坚持每年和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联合举办教职工子女高招咨询会;每年组织教职工进行暑期休养;每年“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时,精心准备活动,采取探望、慰问等形式,及时传递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对教职工的关爱等。工会的维权工作做好了,就为广大教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广大教师就会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充足的精力去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搭建文体活动平台,优化育人环境
为缓解教职工的工作压力,由工会搭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以促进教职工健康、陶冶教职工情操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活动理念、内容和方法,注重打造品牌活动和扩大活动覆盖面。例如,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教职工千人大合唱,每年举办教职工田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组织600余名教职工进行广播操表演赛和太极拳表演赛两次,开展教职工体能测试活动,组建冰雪竞赛运动队参加北京市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北京市太极拳表演赛,积极参与房山区羽毛球比赛、组织书画摄影展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和激发教职工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教职工沟通交流提供平台,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凭借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成绩,2008年学校工会获评北京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学校工会获评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单位,荣获2009年房山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青年学者先锋论坛”活动获2010年北京市教育工会特色工作成果奖。
北京工商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战略方向,明确提出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因此,学校工会各级组织必须肩负起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切实履行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教职工的作用,为促进学校奋斗目标的实现作出新贡献。
(执笔人:刘 晶)
[责任编辑:张 雯]
开展师德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师德建设的得失成败,直接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所在。为了改变以往师德建设中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学校工会摒弃了原来单纯的理论学习和督导监督,选择了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以全员参与为目标的崭新形式。先后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师德建设先锋”主题教育活动,会同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举办“为师表、修师德、铸师魂”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师德论坛、师德主题报告会、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广大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进取,耕耘奉献,情系学生,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十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师德建设的水平。
这些主题活动,不但为师德建设创建了一个务实的平台,而且为广大教师相互交流业务,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大教师在活动中通过自评、他评,形成了一种争先进、做模范的良好风气,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大家开始自我反省,相互督促,学习先进,不甘落后,师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举办业务竞赛,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加强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找不足,在竞争中找差距,从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学校工会已连续开展5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从参赛人数看,呈逐年上升趋势,基本做到了40岁以下教师全覆盖;从参赛水平看,一年比一年高,表明此项赛事已经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格外关注。通过比赛,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好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逐渐成为其他教师效仿的榜样。此外,所有参加基本功大赛的青年教师,必须提交一篇关于师德建设的论文,将师德建设的认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不仅是教学基本功的较量与角逐,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青年教师的荣誉感、自豪感得到了激励,爱岗敬业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升华。
组织社会实践,增强教职工社会服务意识
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工会组织创办的集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考察、社会认知、团队意识培养和沟通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品牌活动,因其立意深、形式新、规模大、效果好在广大青年教师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反响。自2005年以来,先后以“弘扬爱国精神、勇担历史责任”“勿忘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奉献”等为主题,成功举办了5期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在活动的组织上,学校高度重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在活动的策划上,主题突出,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与爱岗敬业相结合;在考察地的选择上,精益求精,以“革命圣地、文明古迹、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使广大青年教师在考察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到我党的革命传统,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实践归来后要举办摄影展,召开总结会,出版社会实践成果集,使广大青年教师把所闻所见进行了理论提升,内化为思想,进而外化为行动。此项活动连续开展五年以来,共有250余名来自不同院系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文字、摄影、纪录片的形式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宣传,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举办“先锋论坛”,展示教师风采
为了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术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学术、享受学术的机会,在学校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会青年工作部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青年学者先锋论坛”,由各个院系的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定期为良乡校区的学生开展学术讲座。论坛以互动式讲座为主要形式,主讲人作专题报告并回答问题,主持人主持论坛并负责师生之间的沟通环节。论坛自2010年1月6日正式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3期,内容涵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新闻与传播等学科,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学术圆桌”活动,将论坛受众覆盖到了研究生群体,成效显著。
维护合法权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工会一直以来,始终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己任,通过维权来激发、调动广大教职工教学、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教代会年会制度,维护教职工民主权益。教代会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学校工会坚持每年召开 “双代会”,紧密结合学校各时期的中心工作确定大会主题;坚持每年审议学校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校务公开工作报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讨论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各项举措和编制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双代会”闭会期间,教代会执委会及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讨论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审议通过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全员岗位聘任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关心教职工疾苦,关注群众热点问题。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解决教职工最关心、也是与教职工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包括:主动与周边学校、幼儿园建立良好关系,积极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入园问题;为全校女会员办理“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计划”;坚持每年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体检;坚持每年和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联合举办教职工子女高招咨询会;每年组织教职工进行暑期休养;每年“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时,精心准备活动,采取探望、慰问等形式,及时传递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对教职工的关爱等。工会的维权工作做好了,就为广大教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广大教师就会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充足的精力去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搭建文体活动平台,优化育人环境
为缓解教职工的工作压力,由工会搭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以促进教职工健康、陶冶教职工情操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活动理念、内容和方法,注重打造品牌活动和扩大活动覆盖面。例如,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教职工千人大合唱,每年举办教职工田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组织600余名教职工进行广播操表演赛和太极拳表演赛两次,开展教职工体能测试活动,组建冰雪竞赛运动队参加北京市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北京市太极拳表演赛,积极参与房山区羽毛球比赛、组织书画摄影展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和激发教职工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教职工沟通交流提供平台,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凭借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成绩,2008年学校工会获评北京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学校工会获评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单位,荣获2009年房山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青年学者先锋论坛”活动获2010年北京市教育工会特色工作成果奖。
北京工商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战略方向,明确提出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因此,学校工会各级组织必须肩负起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切实履行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教职工的作用,为促进学校奋斗目标的实现作出新贡献。
(执笔人:刘 晶)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