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卧底是香港电影的主要题材之一,其间的黑白正义较量和卧底人物的身份认同是最大的看点。本文通过选取几部代表性的到香港卧底电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卧底任务的身份认同问题,揭示出卧底电影深深植根于香港特殊的殖民文化土壤,卧底的身份认同过程也体现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和港人心态的变化。
关键词:无间地狱;卧底电影;身份认同
一、引语
目前的电影电视市场中,人们似乎对卧底、谍战电影、电视剧情有独钟。尤其是一些香港的卧底片,如早期的《龙虎风云》、到后来的《无间道》和《变节》等,往往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热捧。“卧底”是香港电影的一个主要题材,这些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观念。
“卧底”在英语中有很多的表达方法,如“secret agent”,“planted agent/spy”,“agent provocateur” 等等,卧底往往是生活在灰色阴影下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过着一种冒险又煎熬的生活。对于卧底们来说,他们有着多重身份,需要时刻在这些身份之间转换,但是随着长时间的这种生活,这种身份的界限可能会逐渐模糊,会让他们有着“我是何人?”“我们又是谁?”的疑问。香港岭南大学的罗永生教授曾表示,卧底的悲剧就是一个有关记忆和身份暴力的故事。
二、人格理论与身份认同
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看来,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其中的最原始部分是本我,包括饥、渴、性等人类的基本需求。一旦有了这些需求,就要求立即得到满足。因此可以说本我主宰了人的享乐行为;而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自我,能缓冲和调节两者的关系。当本我的需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被满足,它就必须根据现实的限制进行调整,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可以说,现实对自我具有支配作用;而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最高地位,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的产物。超我又分为自我理想(即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和良心(即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始终维护着道德、伦理等范畴,使个体处于一种理想主义状态中。这三者的能量转换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超我占主导低位时,个人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自我占据上风,个人的行为就显得很现实;二本我一旦其主导作用,那么个人的行为就变得很冲动。本文将根据上述对人格结构理论的理解,以《龙虎风云》和《无间道》中的卧底警察为例,解读卧底的自我身份的探寻过程。
高秋是《龙虎风云》中的卧底警察,作为一名资深卧底,他出场时却坚决要求回归警察身份,因为自己不能忍受“出卖” 黑帮朋友的痛苦。在他看来,回归正常的警察身份才能让自己过上温馨宁静的生活。而长期的黑道生活,使高秋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他潜意识的本我是无拘无束生活,对兄弟讲义气,可是现实却是他必须牢记自己警察的身份,而这种身份使得高秋的自我面对本我以及现实环境做出了迁就。因此我们看的高秋仍然积极地执行上级的任务,哪怕不惜为了完成任务而受到女朋友的误会。显然这是他的超我人格发生了作用,在警察的理想和良心的干预下,他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卧底,协助警队将劫匪一网打尽。纵观高秋的种种表现,他的超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我们在电影中,也能够明显地看到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有着强烈的冲突。当本我的江湖义气开始与超我的职责使命发生冲突,高秋的自我认同感开始发生动摇。这种“忠”“义”的冲突也是本我和超我的冲突。长期卧底的生活已经使高秋的言行变得很像古惑仔,他会在酒吧里为女人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他的表现也赢得了匪徒阿虎的信任,两人之间产生了兄弟义气。到最后,高秋在警匪枪战中选择向警察开枪并且舍身护友,到被警察包围时还想放阿虎逃走,这些都是反映了高秋的超我力量已经逐渐减弱,自我在“快乐原则”指导下,做出了反超我的事情。高秋的身份出现混乱后,忠奸善恶、是非黑白的界限也逐渐被模糊化了。
电影《无间道》一开始,就在片头打出字幕:“《涅槃经》第十九卷:‘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这个典故在阐释主题的同时暗示了卧底们在现实中所遭受的煎熬。该电影的经典之处在于其双重卧底的故事范本,警方与黑帮互派卧底,致使双方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事情节更加紧张刺激。《无间道》系列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和《龙虎风云》的兄弟情相比,它不仅让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而且将这种紧张体验上升到对卧底身份的思考。在影片中,卧底的范围被扩大,不光指卧底警察,还包括打入警方内部的黑帮成员。这样传统意义上的警察和黑帮的分辨变得扑朔迷离,“卧底”一词成为了广泛意义上的“多重身份”,而不再是卧底侦查警察的代名词了。
影片中卧底警察陈永仁和卧底匪徒刘健明的警匪身份势不两立的,但同时都受着同样的身份煎熬,反映了他们在充当卧底过程中的人格的矛盾斗争以及心理变化。刘健明本是香港黑帮成员,听从老大韩琛安排,加入了香港警察,做黑社会卧底,在韩琛的帮助下,一路升职。陈永仁本来想当个好警察,但被警察训练学校强行退学,秘密执行渗透进黑帮做卧底,获得了老大韩琛的信任。在电影中,两人最大的愿望都是离开这个是非颠倒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陈永仁至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自己警察的身份,在他的整个卧底过程当中,超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种良心和理想原则的作用下,他屡屡帮助警方破案。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他始终想结束卧底,恢复警察身份的迫切愿望。但是在超我和本我的斗争中,超我占了上风,支配了他的行为。虽然他迫切想恢复自己警察的身份,但是由于唯一知道实情的上司被黑帮杀害,他的真实身份难以得到证明,最后他自己也被隐藏在警队内部的黑帮卧底杀死。更可悲的是,他死后也只能被定义成一个被击毙的黑帮分子。
而刘健明的身份探寻则是经历了一系列“认同—怀疑—否定—认同”的过程。从刘健明对卧底身份认同的阶段来看,刚开始在警队当卧底时,他的本我占主导地位,因而“当好卧底,将警队的情报报告给老大”的想法支配着他自己的行动,使得他协助以韩琛为首的犯罪集团逃脱了多次警察的调查及搜捕。然而,刘健明对自己的卧底身份产生了怀疑,本我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但又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勉勉强强可以支撑他的卧底行为。但是,由于自我的势力增长,他的举动开始变得现实、私利。特别是当他在警队的职务越来越高,他逐渐产生了对自己黑帮身份的否定,并且开始认同自己的警察的身份。然而警匪的纷争又使他人格中的本我和自我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迫使他不断地对自我进行调整。他用尽一切办法,想保住自己警察的身份,甚至不惜杀掉自己的老大以及警队其他黑社会卧底。可是在陈永仁死后,他并没有摆脱身份危机。由于在调节本我与现实的过程中无法释放心理压力,他倒在了自己面前----他最终人格分裂,暴露了自己,也终结了他炼狱般的生活。
当然,对于人物身份的探寻不能脱离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身份认同”是自我被社会化的部分,对于有认同的人来说,只有在被他人所认可的情况下,这种“身份认同”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在关注卧底角色进行自我身份探索的同时,也应该去关注外部对于他们身份探索的影响。在影片《龙虎风云》中,对高秋身份探寻最有影响的是光叔这个角色。他认为,高秋在身份上的迷失,完全是因为没有摆正义气与职责的后果。但是高秋一心只想结束卧底并且恢复警察身份,这其实是他在身份认同中挣扎的体现,他的悲剧,与“光叔们”的一味强调“职责正义”不无关系。卧底们的身份,成就于这些警察上线,也毁于他们的情感漠视,最终把卧底逼上绝境。经常观看卧底影片的观众也会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卧底警察的悲剧,导致他们始终在无间地狱挣扎?“高秋们”有可能走出迷失吗?
三、结语
香港卧底题材的电影源自于特殊的殖民文化土壤,反映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和港人心态的变化。香港卧底电影中对卧底人物的塑造也反映出了港人对自我身份的探寻。近代历史中,对香港影响最大的有殖民文化、香港本土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分别代表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体现。这三种文化的相互冲突,也使得港人在寻求自我身份时出现了迷茫。无论香港卧底电影的内容模式如何不断变化,其内在的人物身份的探寻以及伤感的基调却始终如一,卧底们任然在无间地狱中无尽的挣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作为香港影片的王牌,卧底影片中身份探寻的方式会如何创新,仍然值得我们的期待。
参考文献:
[1]C.S.霍尔,陈维正译:《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26.
[2]刘骏.浅谈香港“卧底”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身份探寻——以《潜行狙击》为例[J].戏剧之 家,2012(05):67-69.
[3]刘忠波.“九七”回归时期香港 电影的文化认同[J].唐山学院学报,2007(1):5-7.
[4]马春花.香港卧底电影:身份认同的窘境[J].新闻知识,2014(6):74-75.
[5]王成林,邵群.解读香港电影中的身份认同[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218.
关键词:无间地狱;卧底电影;身份认同
一、引语
目前的电影电视市场中,人们似乎对卧底、谍战电影、电视剧情有独钟。尤其是一些香港的卧底片,如早期的《龙虎风云》、到后来的《无间道》和《变节》等,往往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热捧。“卧底”是香港电影的一个主要题材,这些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观念。
“卧底”在英语中有很多的表达方法,如“secret agent”,“planted agent/spy”,“agent provocateur” 等等,卧底往往是生活在灰色阴影下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过着一种冒险又煎熬的生活。对于卧底们来说,他们有着多重身份,需要时刻在这些身份之间转换,但是随着长时间的这种生活,这种身份的界限可能会逐渐模糊,会让他们有着“我是何人?”“我们又是谁?”的疑问。香港岭南大学的罗永生教授曾表示,卧底的悲剧就是一个有关记忆和身份暴力的故事。
二、人格理论与身份认同
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看来,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其中的最原始部分是本我,包括饥、渴、性等人类的基本需求。一旦有了这些需求,就要求立即得到满足。因此可以说本我主宰了人的享乐行为;而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自我,能缓冲和调节两者的关系。当本我的需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被满足,它就必须根据现实的限制进行调整,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可以说,现实对自我具有支配作用;而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最高地位,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的产物。超我又分为自我理想(即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和良心(即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始终维护着道德、伦理等范畴,使个体处于一种理想主义状态中。这三者的能量转换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超我占主导低位时,个人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自我占据上风,个人的行为就显得很现实;二本我一旦其主导作用,那么个人的行为就变得很冲动。本文将根据上述对人格结构理论的理解,以《龙虎风云》和《无间道》中的卧底警察为例,解读卧底的自我身份的探寻过程。
高秋是《龙虎风云》中的卧底警察,作为一名资深卧底,他出场时却坚决要求回归警察身份,因为自己不能忍受“出卖” 黑帮朋友的痛苦。在他看来,回归正常的警察身份才能让自己过上温馨宁静的生活。而长期的黑道生活,使高秋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他潜意识的本我是无拘无束生活,对兄弟讲义气,可是现实却是他必须牢记自己警察的身份,而这种身份使得高秋的自我面对本我以及现实环境做出了迁就。因此我们看的高秋仍然积极地执行上级的任务,哪怕不惜为了完成任务而受到女朋友的误会。显然这是他的超我人格发生了作用,在警察的理想和良心的干预下,他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卧底,协助警队将劫匪一网打尽。纵观高秋的种种表现,他的超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我们在电影中,也能够明显地看到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有着强烈的冲突。当本我的江湖义气开始与超我的职责使命发生冲突,高秋的自我认同感开始发生动摇。这种“忠”“义”的冲突也是本我和超我的冲突。长期卧底的生活已经使高秋的言行变得很像古惑仔,他会在酒吧里为女人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他的表现也赢得了匪徒阿虎的信任,两人之间产生了兄弟义气。到最后,高秋在警匪枪战中选择向警察开枪并且舍身护友,到被警察包围时还想放阿虎逃走,这些都是反映了高秋的超我力量已经逐渐减弱,自我在“快乐原则”指导下,做出了反超我的事情。高秋的身份出现混乱后,忠奸善恶、是非黑白的界限也逐渐被模糊化了。
电影《无间道》一开始,就在片头打出字幕:“《涅槃经》第十九卷:‘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这个典故在阐释主题的同时暗示了卧底们在现实中所遭受的煎熬。该电影的经典之处在于其双重卧底的故事范本,警方与黑帮互派卧底,致使双方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事情节更加紧张刺激。《无间道》系列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和《龙虎风云》的兄弟情相比,它不仅让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而且将这种紧张体验上升到对卧底身份的思考。在影片中,卧底的范围被扩大,不光指卧底警察,还包括打入警方内部的黑帮成员。这样传统意义上的警察和黑帮的分辨变得扑朔迷离,“卧底”一词成为了广泛意义上的“多重身份”,而不再是卧底侦查警察的代名词了。
影片中卧底警察陈永仁和卧底匪徒刘健明的警匪身份势不两立的,但同时都受着同样的身份煎熬,反映了他们在充当卧底过程中的人格的矛盾斗争以及心理变化。刘健明本是香港黑帮成员,听从老大韩琛安排,加入了香港警察,做黑社会卧底,在韩琛的帮助下,一路升职。陈永仁本来想当个好警察,但被警察训练学校强行退学,秘密执行渗透进黑帮做卧底,获得了老大韩琛的信任。在电影中,两人最大的愿望都是离开这个是非颠倒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陈永仁至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自己警察的身份,在他的整个卧底过程当中,超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种良心和理想原则的作用下,他屡屡帮助警方破案。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他始终想结束卧底,恢复警察身份的迫切愿望。但是在超我和本我的斗争中,超我占了上风,支配了他的行为。虽然他迫切想恢复自己警察的身份,但是由于唯一知道实情的上司被黑帮杀害,他的真实身份难以得到证明,最后他自己也被隐藏在警队内部的黑帮卧底杀死。更可悲的是,他死后也只能被定义成一个被击毙的黑帮分子。
而刘健明的身份探寻则是经历了一系列“认同—怀疑—否定—认同”的过程。从刘健明对卧底身份认同的阶段来看,刚开始在警队当卧底时,他的本我占主导地位,因而“当好卧底,将警队的情报报告给老大”的想法支配着他自己的行动,使得他协助以韩琛为首的犯罪集团逃脱了多次警察的调查及搜捕。然而,刘健明对自己的卧底身份产生了怀疑,本我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但又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勉勉强强可以支撑他的卧底行为。但是,由于自我的势力增长,他的举动开始变得现实、私利。特别是当他在警队的职务越来越高,他逐渐产生了对自己黑帮身份的否定,并且开始认同自己的警察的身份。然而警匪的纷争又使他人格中的本我和自我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迫使他不断地对自我进行调整。他用尽一切办法,想保住自己警察的身份,甚至不惜杀掉自己的老大以及警队其他黑社会卧底。可是在陈永仁死后,他并没有摆脱身份危机。由于在调节本我与现实的过程中无法释放心理压力,他倒在了自己面前----他最终人格分裂,暴露了自己,也终结了他炼狱般的生活。
当然,对于人物身份的探寻不能脱离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身份认同”是自我被社会化的部分,对于有认同的人来说,只有在被他人所认可的情况下,这种“身份认同”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在关注卧底角色进行自我身份探索的同时,也应该去关注外部对于他们身份探索的影响。在影片《龙虎风云》中,对高秋身份探寻最有影响的是光叔这个角色。他认为,高秋在身份上的迷失,完全是因为没有摆正义气与职责的后果。但是高秋一心只想结束卧底并且恢复警察身份,这其实是他在身份认同中挣扎的体现,他的悲剧,与“光叔们”的一味强调“职责正义”不无关系。卧底们的身份,成就于这些警察上线,也毁于他们的情感漠视,最终把卧底逼上绝境。经常观看卧底影片的观众也会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卧底警察的悲剧,导致他们始终在无间地狱挣扎?“高秋们”有可能走出迷失吗?
三、结语
香港卧底题材的电影源自于特殊的殖民文化土壤,反映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和港人心态的变化。香港卧底电影中对卧底人物的塑造也反映出了港人对自我身份的探寻。近代历史中,对香港影响最大的有殖民文化、香港本土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分别代表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体现。这三种文化的相互冲突,也使得港人在寻求自我身份时出现了迷茫。无论香港卧底电影的内容模式如何不断变化,其内在的人物身份的探寻以及伤感的基调却始终如一,卧底们任然在无间地狱中无尽的挣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作为香港影片的王牌,卧底影片中身份探寻的方式会如何创新,仍然值得我们的期待。
参考文献:
[1]C.S.霍尔,陈维正译:《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26.
[2]刘骏.浅谈香港“卧底”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身份探寻——以《潜行狙击》为例[J].戏剧之 家,2012(05):67-69.
[3]刘忠波.“九七”回归时期香港 电影的文化认同[J].唐山学院学报,2007(1):5-7.
[4]马春花.香港卧底电影:身份认同的窘境[J].新闻知识,2014(6):74-75.
[5]王成林,邵群.解读香港电影中的身份认同[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