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人的印象中,贺卡似乎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正如“卡”字就缘自英文中的card,是汉语中较为典型的音译词。事实上,中国自古就有互递贺卡的习俗。那么,古人所使用的贺卡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拜年贴”的由来
贺卡并非只有现代才有,也并非从西方引进,而是土生土长的传统之物。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贺卡,只是彼时的贺卡与此时的贺卡稍微有些区别。发明纸张之前,文字一般都记录在竹简之上,因此,贺卡也是用竹块或木条制成的,上面写有自己的姓名、府第和贺词等。
到了汉代,人们在新年探访或登门造访之时,都会递上一张名片。名片,又名“名谒”,就是贺卡最初的雏形。不过在汉代,名谒还主要是官员和士大夫之间应酬交际的物品。名片上记录有姓名、籍贯、身份、官职等信息,以示通报晓谕之用,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名片。迥异之处在于,古代的名片多半在达官显贵或文人雅士间流行,且由家丁或仆人递送,以示身份的尊贵。从材质上看,当时的名片多以竹木削成,故而又称为“名刺”或“通刺”。清代学者赵翼在《陔除丛考》中记载,“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初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沿用‘刺’。”
自东汉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快速发展,贺卡的材质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竹简换成了彩纸,人们将彩纸裁成卡片,为了凸显别致和雅趣,文人开始在纸片上绘制一些象征吉祥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然后镌刻自己的姓名送给亲戚、朋友及上司、幕僚等。一张贺卡,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书法作品。而贺卡的名称也由原来的“刺”延伸为“贴”,其作用和意义与我们现代的贺卡大致相同。
唐宋时期,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改变,被称为“门状”或“飞帖”。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新年宴饮群臣之际,用烫金法制作贺卡,上镌御书“普天同庆”作为赏赐,恭贺佳节。宋代时,互赠贺卡在民间风靡一时,并演变出合页、连页等新款式样。宋代文人交友甚广,且喜远游,若四处登门问候,既耗时又耗力,对于远方故旧,如无法亲赴前往,便委派一名仆人,手执贺卡代为庆贺,称之为“片子”。所谓“片子”,就是用印有梅花图样的笺纸裁成卡片状,卡片约两寸宽、三寸长,上面镌刻有受贺者姓名、身份、住址,以及恭贺祝福之辞。
清代,人们习惯用红色纸板制作贺卡,寓意喜庆吉祥,故称之为“红单”或“拜年帖”。学者褚人获在《坚瓠集》中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是专为年节而用红纸所制,以表达吉庆意味,平日里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可以说,红单是颇具现代意义的贺年卡。除了色彩之外,拜年贴的样式也日益繁多,有单片、合页、连页、对开、衮叠等不同款式。
拜年贴正面上端镌刻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中间书以“恭贺新禧”“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祝词落款,背面绘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等精美图案。有些阔绰的人家,还将拜年帖放进小木匣中,称之为“拜匣”,以示隆重。
“拜年帖”的泛滥与变质
在明代,投谒拜年成为普遍的交往形式,礼仪的成分多于情感的内容。
贺年卡写好后,交给家仆,让他们按顺序分别投送。家仆带着贺年卡,来到要“投刺”的人家,先站在门口大声地喊几声,如若有人开门,便将贺年卡递上,并转达主人的问候和祝福;如若没人开门,便将贺年卡放入门上的纸袋里,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这种拜年的方式,被人们称之为“望门投刺”。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拜年,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望门投刺,或不至其门,令人投刺。”这时的贺年卡似乎已经变了味,就像现在的群发拜年短信,完全流于一种形式,没有多少感情可言。
南宋之后,送贺年卡几乎到了一种泛滥的地步,明代文人文征明在一首题为《贺年》的诗中这样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刺朝来满敞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对此,一些官员或名士烦不胜烦,为了防止别人打扰,干脆在门外挂个箱子,或用红纸在门上粘一个袋子,称为“接福”和“门簿”,其上写有主人的姓名,专门用于接收各方投刺。可见,自古以来,人们都不怎么喜欢那种虚无的问候。
“拜年帖”除了高度形式化,還有越变越奢华的趋势。宋代至明代,“拜年帖”的制作越来越复杂,投递的讲究也越来越多。有的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上赤金为字,有的用整幅织锦做帖子,上面的吉祥用语是预先织成的。还有逐渐盛行“过度包装”:给帖子加上底壳,用不同颜色的包装区别不同的帖子。下级送给上级,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老师,用红绫制底壳等。
到了清代,“拜年帖”已经彻底变味。从文人雅士的酬酢、民间亲友的礼节,变成了官场交易的工具,乃至于带有皇家色彩的“规定礼数”。帖子上不但署名,还要用印,而且要用拜匣专门盛放“拜年帖”。拜匣的出现除了礼仪的复杂讲究之外,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使然。拜匣的制作通常用料名贵,工艺精良,雕刻花纹、配饰金银等,内中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乃至直接的银票。从流传至今的拜匣就可以看出,仅是拜匣所用的红木材料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西方的贺卡
西方也是很早就使用贺年卡了。据说,古埃及人在互赠新年礼物时,有吟诵贺词表达美好祝愿的习俗。他们将贺词誊在木板上,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中世纪时,欧洲不少国家已出现许多形形色色的贺卡,名为问候卡,尤以东欧地区的木刻贺卡最为著名。所谓“木刻贺卡”,就是将贺词镌刻在光亮圆润的木头上,或将它涂成五颜六色。
西方的贺年卡最初是以圣诞卡的形式出现,只在基督徒中流传,主要是为了庆祝耶稣降生,颇具宗教寓意。西方最早的圣诞卡应追溯至15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机械印刷机,是西方公认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德国人利用活字印刷术制作祝福卡片。但现代意义的圣诞卡,应源自于19世纪的英国。
有关英国圣诞卡的起源,最流行的说法是:184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在伦敦的温莎堡庆祝圣诞节,当时社会上层的名流纷纷受邀参加宴会。为了增添节日气氛,维多利亚女皇委托英国著名艺术家约翰·考尔科尔·霍斯利设计一种专门给孩子们的圣诞卡片,以此作为礼物馈赠大家。卡片上画着一家人新年大团圆的情景,下方还印着“祝您新年快乐”的字样。很快,由女皇赠送的圣诞卡风靡英国,成为各国追捧之物,人们纷纷用写上祝贺词的卡片来互贺新年。
“拜年贴”的由来
贺卡并非只有现代才有,也并非从西方引进,而是土生土长的传统之物。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贺卡,只是彼时的贺卡与此时的贺卡稍微有些区别。发明纸张之前,文字一般都记录在竹简之上,因此,贺卡也是用竹块或木条制成的,上面写有自己的姓名、府第和贺词等。
到了汉代,人们在新年探访或登门造访之时,都会递上一张名片。名片,又名“名谒”,就是贺卡最初的雏形。不过在汉代,名谒还主要是官员和士大夫之间应酬交际的物品。名片上记录有姓名、籍贯、身份、官职等信息,以示通报晓谕之用,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名片。迥异之处在于,古代的名片多半在达官显贵或文人雅士间流行,且由家丁或仆人递送,以示身份的尊贵。从材质上看,当时的名片多以竹木削成,故而又称为“名刺”或“通刺”。清代学者赵翼在《陔除丛考》中记载,“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初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沿用‘刺’。”
自东汉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快速发展,贺卡的材质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竹简换成了彩纸,人们将彩纸裁成卡片,为了凸显别致和雅趣,文人开始在纸片上绘制一些象征吉祥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然后镌刻自己的姓名送给亲戚、朋友及上司、幕僚等。一张贺卡,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书法作品。而贺卡的名称也由原来的“刺”延伸为“贴”,其作用和意义与我们现代的贺卡大致相同。
唐宋时期,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改变,被称为“门状”或“飞帖”。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新年宴饮群臣之际,用烫金法制作贺卡,上镌御书“普天同庆”作为赏赐,恭贺佳节。宋代时,互赠贺卡在民间风靡一时,并演变出合页、连页等新款式样。宋代文人交友甚广,且喜远游,若四处登门问候,既耗时又耗力,对于远方故旧,如无法亲赴前往,便委派一名仆人,手执贺卡代为庆贺,称之为“片子”。所谓“片子”,就是用印有梅花图样的笺纸裁成卡片状,卡片约两寸宽、三寸长,上面镌刻有受贺者姓名、身份、住址,以及恭贺祝福之辞。
清代,人们习惯用红色纸板制作贺卡,寓意喜庆吉祥,故称之为“红单”或“拜年帖”。学者褚人获在《坚瓠集》中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是专为年节而用红纸所制,以表达吉庆意味,平日里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可以说,红单是颇具现代意义的贺年卡。除了色彩之外,拜年贴的样式也日益繁多,有单片、合页、连页、对开、衮叠等不同款式。
拜年贴正面上端镌刻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中间书以“恭贺新禧”“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祝词落款,背面绘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等精美图案。有些阔绰的人家,还将拜年帖放进小木匣中,称之为“拜匣”,以示隆重。
“拜年帖”的泛滥与变质
在明代,投谒拜年成为普遍的交往形式,礼仪的成分多于情感的内容。
贺年卡写好后,交给家仆,让他们按顺序分别投送。家仆带着贺年卡,来到要“投刺”的人家,先站在门口大声地喊几声,如若有人开门,便将贺年卡递上,并转达主人的问候和祝福;如若没人开门,便将贺年卡放入门上的纸袋里,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这种拜年的方式,被人们称之为“望门投刺”。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拜年,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望门投刺,或不至其门,令人投刺。”这时的贺年卡似乎已经变了味,就像现在的群发拜年短信,完全流于一种形式,没有多少感情可言。
南宋之后,送贺年卡几乎到了一种泛滥的地步,明代文人文征明在一首题为《贺年》的诗中这样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刺朝来满敞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对此,一些官员或名士烦不胜烦,为了防止别人打扰,干脆在门外挂个箱子,或用红纸在门上粘一个袋子,称为“接福”和“门簿”,其上写有主人的姓名,专门用于接收各方投刺。可见,自古以来,人们都不怎么喜欢那种虚无的问候。
“拜年帖”除了高度形式化,還有越变越奢华的趋势。宋代至明代,“拜年帖”的制作越来越复杂,投递的讲究也越来越多。有的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上赤金为字,有的用整幅织锦做帖子,上面的吉祥用语是预先织成的。还有逐渐盛行“过度包装”:给帖子加上底壳,用不同颜色的包装区别不同的帖子。下级送给上级,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老师,用红绫制底壳等。
到了清代,“拜年帖”已经彻底变味。从文人雅士的酬酢、民间亲友的礼节,变成了官场交易的工具,乃至于带有皇家色彩的“规定礼数”。帖子上不但署名,还要用印,而且要用拜匣专门盛放“拜年帖”。拜匣的出现除了礼仪的复杂讲究之外,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使然。拜匣的制作通常用料名贵,工艺精良,雕刻花纹、配饰金银等,内中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乃至直接的银票。从流传至今的拜匣就可以看出,仅是拜匣所用的红木材料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西方的贺卡
西方也是很早就使用贺年卡了。据说,古埃及人在互赠新年礼物时,有吟诵贺词表达美好祝愿的习俗。他们将贺词誊在木板上,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中世纪时,欧洲不少国家已出现许多形形色色的贺卡,名为问候卡,尤以东欧地区的木刻贺卡最为著名。所谓“木刻贺卡”,就是将贺词镌刻在光亮圆润的木头上,或将它涂成五颜六色。
西方的贺年卡最初是以圣诞卡的形式出现,只在基督徒中流传,主要是为了庆祝耶稣降生,颇具宗教寓意。西方最早的圣诞卡应追溯至15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机械印刷机,是西方公认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德国人利用活字印刷术制作祝福卡片。但现代意义的圣诞卡,应源自于19世纪的英国。
有关英国圣诞卡的起源,最流行的说法是:184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在伦敦的温莎堡庆祝圣诞节,当时社会上层的名流纷纷受邀参加宴会。为了增添节日气氛,维多利亚女皇委托英国著名艺术家约翰·考尔科尔·霍斯利设计一种专门给孩子们的圣诞卡片,以此作为礼物馈赠大家。卡片上画着一家人新年大团圆的情景,下方还印着“祝您新年快乐”的字样。很快,由女皇赠送的圣诞卡风靡英国,成为各国追捧之物,人们纷纷用写上祝贺词的卡片来互贺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