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伴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语文教学研究异常活跃,课堂教学状况大为改善。“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本体地位,但学生本体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教学行为的无意识和无组织,相反,它是对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注重教师形象,营造课堂活跃气氛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不大注重自身形象。上课时随随便便穿身衣服,有时甚至衣衫不整,精神萎靡。有时满脸通红,醉眼朦胧地步上讲台。面对这种形象的老师,学生怎会有心思听其讲课呢?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这样自然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为了课堂需要,有时还可以通过服装的变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在上《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有意识地换了套较明亮的新服装,一进教室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眼光。于是我就围绕着“新装”,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每位学生都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为人师表,就应作好表率,用我们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饱满,用激情去点燃孩子们的心灵。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口语来表达的。尤其是语文课,如果老师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再加上优美的音质、适当的体语,还时不时的来点小幽默,我想,这样的课堂是会充满活力的。语言是个微妙的东西,发挥的好,能产生很大的魅力。比如在讲《乡愁》时,我用低沉、缓慢的声音朗诵,学生一听,很快就进入了诗人所描绘的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情中。在讲《变色龙》时,我本打算让学生听朗读带,后来一想,何不自己一个人扮演几个角色来朗读呢?在课堂上,我就一个人扮演了五个角色,不断变换语速、语调,完全成了一个话剧演员。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精彩处哈哈大笑。听完后分析人物形象时,大家把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分析得一针见血,我也体会到了以读代讲的成功。在讲课时,老师如果再时不时来点幽默,课堂气氛就更好了。在学习《论求知》时,文中说:“有的书可以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粗糙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我让同学们谈谈体会,我先来了一句“娃哈哈纯净水,27层过滤。”同学们哈哈大笑,马上就明白了句子的含义。一个同学迅速回答:“对于一本好书,只读笔记没味,要想尝出‘农夫山泉有点甜’的那种味道,就得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话音刚落,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可见,恰当发挥你的语言魅力,有利于激活课堂。
三、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习趣味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首先,一堂课开头数分钟的导语要“起如爆竹”。可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去求知,在课堂引入时就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其次,要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提纲挈领,一点突破。最后,课堂要“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四、改进师生关系,让学生动起来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师“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如果教师总是自己在课堂上非常投入地“动”,而学生只是欣赏者,这是否有点自我陶醉了?如果学生永远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与教师有所互动,那么一旦没有教师就无法独自去面对新的文本比如考试时。这两种情形都没能达到教的目的,所以我们教师只能先做一段时间的示范引导,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动”起来的方法,能逐渐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独立去动脑、动手去分析、鉴赏所读文本。
要知道学生并不笨,而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很细腻很丰富,需要我们教师用心用情去启发。如果我们的耐心再多一点,态度再平等一点,鼓励再多一些,方式再灵活一些,就能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和各种能力极大地激发出来,最后做到使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不只是回归到生动有趣、其乐无穷的境地中,而且语文课就真正地动起来了,‘教’也就达到了‘不教’。
让我们的语文课动起来吧!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只要教师肯用心用情去努力,找对突破口找准切入点,让语文课动起来其实并不难。至少在这实践的过程中,我的学生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文学;而我也更爱语文了。把上好每堂语文课当成一次享受吧,这种享受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会让身为语文教师的你在语文的浩瀚海洋里乐而忘返、不知疲倦,更会让自己身为一位语文教师而感到幸运和自豪的!
一、注重教师形象,营造课堂活跃气氛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不大注重自身形象。上课时随随便便穿身衣服,有时甚至衣衫不整,精神萎靡。有时满脸通红,醉眼朦胧地步上讲台。面对这种形象的老师,学生怎会有心思听其讲课呢?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这样自然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为了课堂需要,有时还可以通过服装的变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在上《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有意识地换了套较明亮的新服装,一进教室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眼光。于是我就围绕着“新装”,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每位学生都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为人师表,就应作好表率,用我们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饱满,用激情去点燃孩子们的心灵。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口语来表达的。尤其是语文课,如果老师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再加上优美的音质、适当的体语,还时不时的来点小幽默,我想,这样的课堂是会充满活力的。语言是个微妙的东西,发挥的好,能产生很大的魅力。比如在讲《乡愁》时,我用低沉、缓慢的声音朗诵,学生一听,很快就进入了诗人所描绘的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情中。在讲《变色龙》时,我本打算让学生听朗读带,后来一想,何不自己一个人扮演几个角色来朗读呢?在课堂上,我就一个人扮演了五个角色,不断变换语速、语调,完全成了一个话剧演员。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精彩处哈哈大笑。听完后分析人物形象时,大家把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分析得一针见血,我也体会到了以读代讲的成功。在讲课时,老师如果再时不时来点幽默,课堂气氛就更好了。在学习《论求知》时,文中说:“有的书可以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粗糙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我让同学们谈谈体会,我先来了一句“娃哈哈纯净水,27层过滤。”同学们哈哈大笑,马上就明白了句子的含义。一个同学迅速回答:“对于一本好书,只读笔记没味,要想尝出‘农夫山泉有点甜’的那种味道,就得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话音刚落,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可见,恰当发挥你的语言魅力,有利于激活课堂。
三、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习趣味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首先,一堂课开头数分钟的导语要“起如爆竹”。可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去求知,在课堂引入时就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其次,要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提纲挈领,一点突破。最后,课堂要“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四、改进师生关系,让学生动起来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师“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如果教师总是自己在课堂上非常投入地“动”,而学生只是欣赏者,这是否有点自我陶醉了?如果学生永远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与教师有所互动,那么一旦没有教师就无法独自去面对新的文本比如考试时。这两种情形都没能达到教的目的,所以我们教师只能先做一段时间的示范引导,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动”起来的方法,能逐渐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独立去动脑、动手去分析、鉴赏所读文本。
要知道学生并不笨,而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很细腻很丰富,需要我们教师用心用情去启发。如果我们的耐心再多一点,态度再平等一点,鼓励再多一些,方式再灵活一些,就能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和各种能力极大地激发出来,最后做到使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不只是回归到生动有趣、其乐无穷的境地中,而且语文课就真正地动起来了,‘教’也就达到了‘不教’。
让我们的语文课动起来吧!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只要教师肯用心用情去努力,找对突破口找准切入点,让语文课动起来其实并不难。至少在这实践的过程中,我的学生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文学;而我也更爱语文了。把上好每堂语文课当成一次享受吧,这种享受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会让身为语文教师的你在语文的浩瀚海洋里乐而忘返、不知疲倦,更会让自己身为一位语文教师而感到幸运和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