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趣教学“问题解决策略”初探

来源 :课堂内外·新课堂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趣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在创设形象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两个转化:一是既要把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成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二是也要把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成对知识的审美体验过程。换言之,凡是在学习中遇到新知识的讲授,在知识呈现形式上,教师要尽可能把新知识设计成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情趣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一、问题解决的实施特征
  (一)趣味性
  学习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兴趣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和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另外,课堂中所创设的“情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他们注意的稳定和巩固,即注意的持续性。
  (二)探究性
  即学生当时很难看出问题的解法、程序和答案,表现出对问题的反应和处理的习惯模式的失败,即问题的障碍性;同时该问题又能促使学生深入地研究和进一步的思考,展开各种探究活动,寻求新的解题途径,探求新的处理方法。因为一目了然、应声而答的教学情境是不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所以“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思维含量较高,能启迪思维,激发和调动探究意识,展现思维过程,对学生的认知构成挑战,必须经过积极主动地探究,才能加以解决。
  (三)适度性
  即学生能够接受这个问题,还可表现出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这里说的“问题”并不是指问题应有较高的难度,因为问题的难度太大,百思不得其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样无法唤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对于“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立足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计“问题”。问题的提出应当是与学生“最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总之,适度性的难度要求,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张力既感到负荷饱满,又能做到腾挪自如。
  (四)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问题来源的“开放”。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开放”,能够使学生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和开展“问题解决”的意义。同时,问题的“开放性”,还包括问题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者多种可能的解答,打破“每一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解答”和“问题中所给的信息都有用”的传统观念,具有可发展性空间的“问题”并不一定在找到解答时就会结束,所寻求的解答可能暗示着对原问题的各部分作种种变化,由此可以引出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结论。问题的开放性可以把问题延伸、拓广、扩充到一般情形或其他特殊情形,它将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思考、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空间,这对于学生的思想解放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解决策略的实践操作
  (一)转化归纳的策略
  转化归纳,即先转化后归纳的思维方法。“转化”是指把待定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它是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若干问题属性分析而得出一般性结论。转化归纳的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例如,数学计算教学中,《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教师出示应用题并列出算式,1 5平方米的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多少平方米?1 5÷3=?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这道题都能用哪些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出它的结果?”同学们先思考,再讨论交流。学生在尝试和探索中,先把“分数除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化成为各种学过的已有知识,从而找出四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A.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将分子改写成3,使分子能被除数整除,得出:
  1 5÷3=3 15÷3=1 15
  B.按商不变规律进行恒等变形,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得结果
  1 5÷3=(1 5×5)÷(3×5)=1÷(3×5)=1 3×5=1 15
  C.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求得结果。
  1 5÷3=0.2÷3=2÷30=2 30=1 15
  D.借助图形直观把除式转化为乘式。
  把1 5平均分三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这个数的1 3是多少,得出:1 5÷3=1 5×1 3=1 15
  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出上述四例的结果都是“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这一法则,从而实现了“分数除法”向“分数乘法”的转化。这种策略设计有明显的“问题”特征,体现了问题解决策略由转化到归纳的思路。
  (二)假设归纳的策略
  “假设”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猜想”,它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的想象的思维方法。数学中的猜想就是依据某些已知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的一种似真推断。猜想既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是实现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问题的解决”来说,猜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
  例如,在数学概念、规律教学中,《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刚刚掌握了“2、5倍数的特征”的判断方法,在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大胆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开始很多学生受“负迁移思维定势”的影响,猜想在判断“3的倍数的特征”时,也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但这时教师并不急于揭破谜底,而是将错就错,引着学生运用错误的猜想进行几组数据的验证,让他们自己发现假设是错误的,再因势利导,出示计算“123、132、213、231、312、321这些数能否是3的倍数”的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应该打破已有的判断模式,寻求新的假设思路。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新的假设猜想,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发现和概括,从而使学生自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三)线索归纳的策略
  线索归纳,即通过提供有线索意义的情境,而发现某些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方法,它也属于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数学规则教学中,老师通过两组等式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两条规则:“几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连续奇数的个数等于奇数的首位数和末位数之和的二分之一。”等式设计如下:
  A组例证:B组例证:
  1=121+3+5=32
  1+3=221+3=22
  1+3+5=321+3+5+7+9=52
  1+3+5+7=421+3+5+7=42
  1+3+5+7+9=521+3+5+7+9+11=62
  1+3+5+7+9+……+99=?1+3+5+7+9+……+99=?
  实践证明,因为A组例子有明显线索意义,所以多数学生能自己发现概括出这两条规律;做B组的学生则无人能发现规则。
  再例如,在比例基本性质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自己发现归纳出比例的性质,可以设计如下有线索意义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填写答案观察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发现规律。
  比例 两个外
  项的积 两个内
  项的积8∶3=40∶15 6∶5=12∶10 10∶0.4=100∶4 0.2∶3=2∶30 1 4∶1 3=1 8∶1 6 3 5∶4 5=3 7∶4 7 “应用数学的意识”结合情趣教学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课程理念的“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相应的探究性练习设计,但有许多内容与新课改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结合实际重新设计问题解决策略,只是增强应用数学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对问题解决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已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傅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J].数学通报,1994(10).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爱好对学生的智力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通过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安全问题和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等等,使
期刊
2013年秋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根据十八大精神进行了大量修改,特别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渗透到高中教材的各个模块之中。  一、经济生活教材修改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引导人们建设美丽中国  经济生活教材修改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致力于建设公平有序、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中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在很多学校均开始采用情景化教学来教学,笔者基于这点内容,下面就高中政治课堂关于如何构建营造情景化教学氛围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实例来进行具体地阐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景化;教学氛围;课堂  一、高中政治课堂情景化教学氛围的构建营造  何谓情景化教学,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且有目的地来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
期刊
【摘要】科技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的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它贯穿于学校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活之中。  【关键词】科技实践活动;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
期刊
【摘要】本文从英语后进生心理的外在表现类型;英语后进生不良心理的矫治两个方面论述。  【关键词】英语;后进生;不良心理;矫治  每个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掉队,调皮顽劣的后进生,苦口婆心的劝说,不厌其烦的辅导,耗费时间和精力,而收效甚微。尤其是进入初中以后,不良心理的影响让学生产生消积学习行为,并伴有消极态度,心理上形成了误区,进而认为天生能力差,不聪明等等。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其心理特点,再对
期刊
【摘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干好少队工作的基础;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是干好少队工作的必要条件;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分析总结、积累经验是干好少队工作的关键;注重平时善于协调、争取主动是干好少队工作的必备因素。  【关键词】少先队工作;人际关系;善于协调  一、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干好少队工作的基础  作为大队辅导员,要摆正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在学校里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和少先队员之间的关系。
期刊
【摘要】利用“家”的理念,营造“家”的氛围;利用真情关爱,体验“家的温暖”;利用民主管理,争当“家”的主人;利用活动载体,焕发“家”的活力,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效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捷径和法宝。  【关键词】班级;家;活动  一、教室布置,营造“家”的氛围  教室是既是师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师生在思想道德、心灵、情感等方面交流共鸣的精神场所。尽情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与天赋,利用现有资源,
期刊
【摘要】父母是一个人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群体。要想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必须要先成人,只有成人才会成才。成人要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家长要从家庭的环境开始,从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培养孩子成人,让家庭成为孩子成人的殿堂。  【关键词】家庭;成人;殿堂  一个孩子要成为有道德的人(简称成人)、成为有才干(简称成才)的人都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在三者中,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学校是至关
期刊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这是台湾歌手欧阳菲菲的代表作,也是一首极具教育意义的心灵之歌。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品质,感恩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感恩在我
期刊
江苏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近日公布《2012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简要报告》。该报告显示,2012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并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本次测试样本覆盖江苏全省134个市、县两级单位,2423所小学和初中,197792名学生。测试结果显示,2012年,江苏学生学业质量总体表现仍保持较为优秀的水平,且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合格率和优秀率均远超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