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导入设计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导入不只局限于一节课的开始,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之间,知识点间的过渡和新知识的导入也同样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势必要求对传统的教擘导入方法作出改进和创新,本文试分析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而对新时期出现的导入方法作出归纳,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导入新法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第一环节,它犹如百米赛跑中的起跑。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可以使学生从课的一开始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精神品格。同时,导入不只是在于一节课的开始,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之间、知识点间的过渡和新知识的导入也同样重要。导入不仅针对课的开始时候,而且包括了授课过程中的过渡与承接。
传统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法有:1 故事法:通过讲述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来导入。2 质疑法:教师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促使他们认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3 地图图象图表法:利用各种地图、彩图、表格来导入新课。4 引述法:教师或学生把有关材料(有关地理内容的诗诃、散文、解说词等)在一上课时,直接引用或讲述或朗诵。5 复习法: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几个闯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并且,新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以及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总之,新标准更加注重初中地理教学要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时,科技的进步使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学更加提倡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初中的地理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导入方法。常见的有:
一、调查展示法
调查法是让学生完成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在课堂上展示分析。调查方法要简单,容易操作,调查内容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完成调查,既能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又能锻炼调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让其感受到知识是自己研究调查得来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调查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作为接受者来听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获得一种提升。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工业发展》一节时,让学生完成两个调查:一是调查蜡烛、火柴、钉子、自行车等工业品的旧时名称,以及这些名称得来的原因,思考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是调查自己家里的电器是国产的多还是进口的多,二十年前人们更愿意买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为什么?两个调查都容易完成。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一上课,学生争相回答各种工业品的旧时名称,很自然地得出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新中国工业成就巨大的结论。调查一般要求在课前进行,上课时直接展示资料。但考虑到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我们不宜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把调查放在课堂上进行。同时,初中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毕竟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而且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宜安排简单的家庭调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简单询问家人即可获得资料。复杂的社会调查可以考虑作为课外兴趣小组或假期的活动进行。
二、事例分析法
事例分析法是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质疑法同样是教师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所不同的是,事例法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用已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现实事例,得出结论,获得新的知识。事例由生活而来,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容易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师生、学生问质疑反驳,能有效地提高其思维与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商业》一课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下列商业活动地点排序:学校小卖部——菜市场——天河城——北京路,并说明理由。地点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通过生活经验,彼此补充可以得出正确结果,并初步了解影响商业中心的可能因素。随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天河城与附中本部对面的天河购物中心哪个规模大、顾客多、生意兴隆,并说明原因。答案很明确,天河城较大。但原因是什么,各人有不同观点,在相互争论中,教师穿插点拨,最后形成共识,从而很好地掌握了“大型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这一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当然,运用事例分析法,一方面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烈讨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既不能代替学生说出答案,也不能放任自流,使讨论不着边际,而是要引导他们朝设定目标前进。
三、多媒体导入法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教学手段的不同。“多媒体一词引自视听工业,它是英文“multimedia”的译文。国际电联(ITU)对多媒体含义的描述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技术处理多种表示媒体——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片段等多种信息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获得较大的知识容量,实现教学目标。
四、实验导入法
实验法是在课堂上展示相关小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经验,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地理课程知识涉及各种自然、人文景象,学生经验有限,加上想象和联想能力有待发展,用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既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又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授《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时,笔者准备了容器、土、草、喷壶等材料,让学生比较干燥土壤与湿润土壤在大风(用嘴吹,请学生协助)时的情况以及比较有植物(草皮)和裸露的地表在大风时的情况,从而展现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我们生活在多雨湿润的湖南省,学生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缺水、少植被、大风的风沙情况缺乏感性认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实验法导入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一定要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简单易行,揭露问题直接明了,同时要注意如果实验是安排在课中进行,一定要收好用具,避免学生好奇而忽略听课。
时代在不停进步,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导入”的方法也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真正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为完成一节优质课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导入新法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第一环节,它犹如百米赛跑中的起跑。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可以使学生从课的一开始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精神品格。同时,导入不只是在于一节课的开始,在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之间、知识点间的过渡和新知识的导入也同样重要。导入不仅针对课的开始时候,而且包括了授课过程中的过渡与承接。
传统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法有:1 故事法:通过讲述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来导入。2 质疑法:教师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促使他们认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3 地图图象图表法:利用各种地图、彩图、表格来导入新课。4 引述法:教师或学生把有关材料(有关地理内容的诗诃、散文、解说词等)在一上课时,直接引用或讲述或朗诵。5 复习法: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几个闯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并且,新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以及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总之,新标准更加注重初中地理教学要从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时,科技的进步使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学更加提倡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初中的地理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导入方法。常见的有:
一、调查展示法
调查法是让学生完成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在课堂上展示分析。调查方法要简单,容易操作,调查内容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完成调查,既能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又能锻炼调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让其感受到知识是自己研究调查得来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调查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作为接受者来听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获得一种提升。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工业发展》一节时,让学生完成两个调查:一是调查蜡烛、火柴、钉子、自行车等工业品的旧时名称,以及这些名称得来的原因,思考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是调查自己家里的电器是国产的多还是进口的多,二十年前人们更愿意买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为什么?两个调查都容易完成。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一上课,学生争相回答各种工业品的旧时名称,很自然地得出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新中国工业成就巨大的结论。调查一般要求在课前进行,上课时直接展示资料。但考虑到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我们不宜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把调查放在课堂上进行。同时,初中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毕竟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而且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宜安排简单的家庭调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简单询问家人即可获得资料。复杂的社会调查可以考虑作为课外兴趣小组或假期的活动进行。
二、事例分析法
事例分析法是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导入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质疑法同样是教师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所不同的是,事例法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用已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现实事例,得出结论,获得新的知识。事例由生活而来,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容易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师生、学生问质疑反驳,能有效地提高其思维与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商业》一课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把下列商业活动地点排序:学校小卖部——菜市场——天河城——北京路,并说明理由。地点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通过生活经验,彼此补充可以得出正确结果,并初步了解影响商业中心的可能因素。随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天河城与附中本部对面的天河购物中心哪个规模大、顾客多、生意兴隆,并说明原因。答案很明确,天河城较大。但原因是什么,各人有不同观点,在相互争论中,教师穿插点拨,最后形成共识,从而很好地掌握了“大型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这一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当然,运用事例分析法,一方面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热烈讨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既不能代替学生说出答案,也不能放任自流,使讨论不着边际,而是要引导他们朝设定目标前进。
三、多媒体导入法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教学手段的不同。“多媒体一词引自视听工业,它是英文“multimedia”的译文。国际电联(ITU)对多媒体含义的描述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技术处理多种表示媒体——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片段等多种信息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获得较大的知识容量,实现教学目标。
四、实验导入法
实验法是在课堂上展示相关小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经验,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地理课程知识涉及各种自然、人文景象,学生经验有限,加上想象和联想能力有待发展,用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经验,既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又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授《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时,笔者准备了容器、土、草、喷壶等材料,让学生比较干燥土壤与湿润土壤在大风(用嘴吹,请学生协助)时的情况以及比较有植物(草皮)和裸露的地表在大风时的情况,从而展现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我们生活在多雨湿润的湖南省,学生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缺水、少植被、大风的风沙情况缺乏感性认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实验法导入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一定要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简单易行,揭露问题直接明了,同时要注意如果实验是安排在课中进行,一定要收好用具,避免学生好奇而忽略听课。
时代在不停进步,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导入”的方法也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创新,真正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为完成一节优质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