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107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外商投资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投资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吸引外商前来投资。2006年比2007年的外商投资对2007年经济推动作用更大,说明外商投资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滞后期。开发区内的高技术产业对外商投资的作用最大,反映了外商投资的趋势从过去关注地方政府、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税收、开放政策,逐步过渡到到更多的关注开发区内部高新技术企业实力的增强。所以我们在吸引外资的同时要更加有力的推动本地的企业的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关键词: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商投资 高新技术企业 互动
一、引言
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8年起步,经1992年大发展,至2003年的整顿规范,现已有3家国家级开发区。104家省级开发区。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10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35782家企业,年末从业人员172.6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992.6亿元,工业总产值4774.6亿元,工业增加值1464亿元,实际上缴税收291.8亿元,出口创汇38.7亿美元。2007年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8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020.4亿元,比2006年上涨55.9%;施工项目32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7个,外商投资项目809个,外商投资金额18.4亿美元,比2006年上涨12.9%。成立开发区的初衷就是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改革开放后,“市场换技术”的思想认为通过吸引外资会使中国的企业得到资金、技术或“在外国企业的指导下提高管理水平”。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普遍发现“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技术,却慢慢丢失了市场、优势品牌。那么中部的湖北地区,经济水平处于全国的中等程度,外商投资对开发区企业集群的发展到底有什么影响?企业集群的发展对外商投资有没有推动作用?我们还要对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外商投资效用?这些都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术界对产业集群与FDI关系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外国投资者可以从产业集群中得到很大好处(Headand Ries,1996;Kinoshita and Mody,2001;Belferbos andCarree,2002;Yeung et al,2006)。首先,外国投资者可以从相关的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获取市场信息,特别是从较早进入市场者获得这样一些信息:劳动力市场、外商投资的规制政策、选择伙伴关系的策略、商品的分销渠道、基础设施以及原材料所需的业务运作(Kinoshita and Mody,2001;He,2003)。其次,外国公司可以通过作为供应商或买家利用商业网络实现规模经济,通过本地化的贸易联系降低成本,避免投入供应和市场需求的不明朗因素(Belderbos and Carree,2002;Yeung et al,2006)。外国公司可以分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与相关公司一起接受专业服务,例如培训,后勤和政府服务(Head and Ries,19961。最后,在地理上集聚产业往往发展强大的本地商业联系。因此,外国投资者可以很容易通过加入本地化的经营网络进入这些行业,减少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Yeung et al,200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学术界逐渐注意到跨国公司成为部分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将其直接纳入产业集群的研究体系。他们提出主体跨国公司是开放型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学术界更加注重对产业集群的作用以及引入的产业集群之演进过程。Markusen(1996)提出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可以成为产业集群的领导者。他们第一次指出在研究外向型产业集群区域时,必须将大企业或跨国公司纳入研究范畴。Barrell(1999)发现同特定产业相关的集聚效应对美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Guimaraes(2000)对欧洲厂商在葡萄牙的直接投资进行研究,证实了产业集群效应的显著影响。国外学者也提出了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演进的作用。Gereffi(2001)指出跨国公司能否推动外向型集群的产业升级还要取决于集群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整合方式、价值链的权力主体以及权力实施方式。Zhou&Tong(2003)从集群创新提出国际直接投资并不能降低地区本身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影响力。
21世纪初期,国内学者也开始探寻产业集群与FDI的互动关系。吴丰(2000)认为FDI增量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FDI存量的影响,即某一区域的外国资本控制的厂商越多,新的外商将更倾向于投资该区域,体现出一种“路径依赖”,进而影响后续的FDI之聚集。贺灿飞和魏后凯(2001)认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梁琦(2003)从垂直跨国公司和水平跨国公司两个角度分析其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得出地区的开放性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关联效应是吸引区位选择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总而言之,国内外学术界多以国家层面或城市层面来探讨外商投资和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关系,而从省级这一层面探讨的相对较少。
三、模型、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为了解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与外商投资之间的关系,首先检验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外商投资相互作用,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看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1、变量设定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湖北统计年鉴(2008年)》。湖北省一共有10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剔除没有外商投资或者统计数字缺失的27个开发区,得到160个有效样本,时间跨度2006 2007年。本文的主要变量包括:Y1i为第i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Y2i为第i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X为第i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金额。统计软件使用EVIEWS3.1版本。
2、基本检验
为检验外商投资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及外商投资与技工贸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1、表2。
可见,对于Y1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00,表明Y1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较小,拒绝原假设。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只有0.09,表明至少在10%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x1是Y1的格兰杰成因。
可见,对于Y2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4,表明至少在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Y2是x1的格兰杰成因,第二个检验 的相伴概率只有0.000,表明x1不是Y2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较小,拒绝原假设。
(二)研究外商投资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变量设定与第1部分相同,据此,构建模型:
(三)为了验证开发区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企业集群的外向程度、企业集群的政府规制对外商投资的吸引作用,我们设定变量Ⅲ为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Hi=单个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变量EXi为企业集群的外向程度,EXi=单个企业出口总额,变量Gi为企业集群的政府规制,用税收总额来表示,用FDIi作为外商投资总额代表外商投资程度,数据来源于《湖北统计年鉴(2008)》。据此建立模型,如下:
四、实证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实证结果分析
1、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与开发区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也就是外商投资通过技术、资金、管理等推动了开发区经济的发展,而开发区所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也有效地吸引外商前来投资。
2、通过表3可以看出,模型(1)-(4)拟合优度都比较高,达到0.9左右,说明外商投资对开发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技工贸总收入都有较大的贡献度。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963,说明贡献度较高,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566,2007年的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412,说明2006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比2007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高,证明了外商投资对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滞后期,投资成果要到第二年才能更好地地显示。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对技工贸总收入的回归系数是0.948,说明贡献度也较高,但低于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2007年的技工贸总收入的回归系数是0.842,2007年的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121,说明2006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技工贸总收入的贡献度比2007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技工贸总收入的贡献度高0.721,证明了2007年外商投资对开发区科技活动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滞后期,投资成果要到第二年才能更好地显示。
3、通过表4、表5可以看出,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外向性以及政府税收对外商投资存在显著影响,方程的拟合优度达到0.950。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对外商投资吸引最大。2006年是0.540,而2007年达到0.739。其次是开发区外向型,2006年出口总额对外商投资回归系数是0.375,而2007年为0.183。再次是政府的税收,2006年开发区的税收对外商投资的相关系数是0.134,t值的相伴概率是0.08,在10%的置信区间下可以拒绝原假设。2007年开发区的税收对外商投资回归t值的相伴概率是0.228,则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开发区税收与外商投资没有对应关系,这可能是由于2007年出台的“两税合一”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所产生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
第一在开发区层面。开发区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建设需精心规划,作好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和互动,构建创新网络,使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创新学习和不断攀登,以增强其竞争力,使建立在创新网络基础上的开发区得到更快发展,保证开发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开发区目前制定吸引政策的指导思想,改变单纯依靠优惠政策、低廉的生产要素等方式。应该结合各开发区的特点、地域优势,根据适合的产业特点,提供企业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还在于区内经济是否具有创新性,开发区内是否具有创新的环境。创新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同时,开发区内土地资源,能源的利用同样也应该做到可持续性。
第二在利用外资层面。应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各开发区加强对外资项目的筛选,对房地产项目和技术水平不高、“两高一资”项目严格设限。开发区吸引外资主要以外商绿地投资为主,随着外资进入的结构变化,以及土地紧张等因素,新建项目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少,更普遍采取合并与收购方式,一些重点产业中的骨干企业、老国有企业的投资价值充分体现。但由于开发区内多为新建企业,当地龙头老企业比重较低,成为开发区利用外资的短腿,这一问题也需要充分考虑。两税并轨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也成为影响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潜在因素。随着两税并轨的逐步实施,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丧失,部分在区内已享受15%税率优惠的外资企业甚至还面临提高税负的可能。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不断缩水,加上劳动力工资和国内采购商品成本的不断上升,要警惕一些潜在投资者将目光转移至周边国家,以寻求新的成本洼地。
关键词: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商投资 高新技术企业 互动
一、引言
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8年起步,经1992年大发展,至2003年的整顿规范,现已有3家国家级开发区。104家省级开发区。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10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35782家企业,年末从业人员172.6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992.6亿元,工业总产值4774.6亿元,工业增加值1464亿元,实际上缴税收291.8亿元,出口创汇38.7亿美元。2007年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8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020.4亿元,比2006年上涨55.9%;施工项目32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7个,外商投资项目809个,外商投资金额18.4亿美元,比2006年上涨12.9%。成立开发区的初衷就是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改革开放后,“市场换技术”的思想认为通过吸引外资会使中国的企业得到资金、技术或“在外国企业的指导下提高管理水平”。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普遍发现“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技术,却慢慢丢失了市场、优势品牌。那么中部的湖北地区,经济水平处于全国的中等程度,外商投资对开发区企业集群的发展到底有什么影响?企业集群的发展对外商投资有没有推动作用?我们还要对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外商投资效用?这些都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术界对产业集群与FDI关系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外国投资者可以从产业集群中得到很大好处(Headand Ries,1996;Kinoshita and Mody,2001;Belferbos andCarree,2002;Yeung et al,2006)。首先,外国投资者可以从相关的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获取市场信息,特别是从较早进入市场者获得这样一些信息:劳动力市场、外商投资的规制政策、选择伙伴关系的策略、商品的分销渠道、基础设施以及原材料所需的业务运作(Kinoshita and Mody,2001;He,2003)。其次,外国公司可以通过作为供应商或买家利用商业网络实现规模经济,通过本地化的贸易联系降低成本,避免投入供应和市场需求的不明朗因素(Belderbos and Carree,2002;Yeung et al,2006)。外国公司可以分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与相关公司一起接受专业服务,例如培训,后勤和政府服务(Head and Ries,19961。最后,在地理上集聚产业往往发展强大的本地商业联系。因此,外国投资者可以很容易通过加入本地化的经营网络进入这些行业,减少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Yeung et al,2006)。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学术界逐渐注意到跨国公司成为部分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将其直接纳入产业集群的研究体系。他们提出主体跨国公司是开放型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学术界更加注重对产业集群的作用以及引入的产业集群之演进过程。Markusen(1996)提出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可以成为产业集群的领导者。他们第一次指出在研究外向型产业集群区域时,必须将大企业或跨国公司纳入研究范畴。Barrell(1999)发现同特定产业相关的集聚效应对美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Guimaraes(2000)对欧洲厂商在葡萄牙的直接投资进行研究,证实了产业集群效应的显著影响。国外学者也提出了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演进的作用。Gereffi(2001)指出跨国公司能否推动外向型集群的产业升级还要取决于集群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整合方式、价值链的权力主体以及权力实施方式。Zhou&Tong(2003)从集群创新提出国际直接投资并不能降低地区本身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影响力。
21世纪初期,国内学者也开始探寻产业集群与FDI的互动关系。吴丰(2000)认为FDI增量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FDI存量的影响,即某一区域的外国资本控制的厂商越多,新的外商将更倾向于投资该区域,体现出一种“路径依赖”,进而影响后续的FDI之聚集。贺灿飞和魏后凯(2001)认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梁琦(2003)从垂直跨国公司和水平跨国公司两个角度分析其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得出地区的开放性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关联效应是吸引区位选择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总而言之,国内外学术界多以国家层面或城市层面来探讨外商投资和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关系,而从省级这一层面探讨的相对较少。
三、模型、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为了解湖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与外商投资之间的关系,首先检验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外商投资相互作用,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看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1、变量设定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湖北统计年鉴(2008年)》。湖北省一共有10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剔除没有外商投资或者统计数字缺失的27个开发区,得到160个有效样本,时间跨度2006 2007年。本文的主要变量包括:Y1i为第i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Y2i为第i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X为第i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金额。统计软件使用EVIEWS3.1版本。
2、基本检验
为检验外商投资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及外商投资与技工贸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1、表2。
可见,对于Y1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00,表明Y1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较小,拒绝原假设。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只有0.09,表明至少在10%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x1是Y1的格兰杰成因。
可见,对于Y2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4,表明至少在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Y2是x1的格兰杰成因,第二个检验 的相伴概率只有0.000,表明x1不是Y2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较小,拒绝原假设。
(二)研究外商投资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变量设定与第1部分相同,据此,构建模型:
(三)为了验证开发区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企业集群的外向程度、企业集群的政府规制对外商投资的吸引作用,我们设定变量Ⅲ为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Hi=单个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变量EXi为企业集群的外向程度,EXi=单个企业出口总额,变量Gi为企业集群的政府规制,用税收总额来表示,用FDIi作为外商投资总额代表外商投资程度,数据来源于《湖北统计年鉴(2008)》。据此建立模型,如下:
四、实证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实证结果分析
1、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与开发区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也就是外商投资通过技术、资金、管理等推动了开发区经济的发展,而开发区所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也有效地吸引外商前来投资。
2、通过表3可以看出,模型(1)-(4)拟合优度都比较高,达到0.9左右,说明外商投资对开发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技工贸总收入都有较大的贡献度。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963,说明贡献度较高,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566,2007年的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412,说明2006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比2007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高,证明了外商投资对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滞后期,投资成果要到第二年才能更好地地显示。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对技工贸总收入的回归系数是0.948,说明贡献度也较高,但低于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2006年的外商投资额2007年的技工贸总收入的回归系数是0.842,2007年的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系数是0.121,说明2006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技工贸总收入的贡献度比2007年外商投资额对2007年的技工贸总收入的贡献度高0.721,证明了2007年外商投资对开发区科技活动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滞后期,投资成果要到第二年才能更好地显示。
3、通过表4、表5可以看出,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外向性以及政府税收对外商投资存在显著影响,方程的拟合优度达到0.950。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对外商投资吸引最大。2006年是0.540,而2007年达到0.739。其次是开发区外向型,2006年出口总额对外商投资回归系数是0.375,而2007年为0.183。再次是政府的税收,2006年开发区的税收对外商投资的相关系数是0.134,t值的相伴概率是0.08,在10%的置信区间下可以拒绝原假设。2007年开发区的税收对外商投资回归t值的相伴概率是0.228,则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开发区税收与外商投资没有对应关系,这可能是由于2007年出台的“两税合一”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所产生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
第一在开发区层面。开发区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建设需精心规划,作好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和互动,构建创新网络,使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创新学习和不断攀登,以增强其竞争力,使建立在创新网络基础上的开发区得到更快发展,保证开发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开发区目前制定吸引政策的指导思想,改变单纯依靠优惠政策、低廉的生产要素等方式。应该结合各开发区的特点、地域优势,根据适合的产业特点,提供企业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还在于区内经济是否具有创新性,开发区内是否具有创新的环境。创新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同时,开发区内土地资源,能源的利用同样也应该做到可持续性。
第二在利用外资层面。应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各开发区加强对外资项目的筛选,对房地产项目和技术水平不高、“两高一资”项目严格设限。开发区吸引外资主要以外商绿地投资为主,随着外资进入的结构变化,以及土地紧张等因素,新建项目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少,更普遍采取合并与收购方式,一些重点产业中的骨干企业、老国有企业的投资价值充分体现。但由于开发区内多为新建企业,当地龙头老企业比重较低,成为开发区利用外资的短腿,这一问题也需要充分考虑。两税并轨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也成为影响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潜在因素。随着两税并轨的逐步实施,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丧失,部分在区内已享受15%税率优惠的外资企业甚至还面临提高税负的可能。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不断缩水,加上劳动力工资和国内采购商品成本的不断上升,要警惕一些潜在投资者将目光转移至周边国家,以寻求新的成本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