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书,把教学活动囿于狭窄的认知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人格养成,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关注。这样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教师主宰着课堂,置学生于依附地位,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使课堂教学变成填鸭式的满堂灌,从而显得刻板、机械和程式化,根本体现不出学生的生命活力,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日减,视野狭窄,思维不活,跟着教师亦步亦趋,长此以往,势必扼杀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们必须改革这种不科學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更新观念,教师角色新型化
更新观念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教师观念的陈旧老化,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默守陈规。我们应当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关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大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是课程的主体;树立科学的学生观,领会多元智能理论,善待后进生等。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变不平等的“家长式”师生关系为“学友式”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营造氛围,师生关系和谐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均已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努力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为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笑脸、宽容的眼神、恰当的肢体语言,促进师生情感的交融,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不宜时时处处以“标准”答案去苛求学生的言语表达,不能让学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犯错,而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喜悦。这样才能一改以往课堂教学沉闷的局面,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
创设情境,语文课堂情感化
如果说缺乏道德的教育是危险的,那么缺乏情感的教育就是干枯的。新课标告诉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或利用事物演示,或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或用优美的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动听的音乐渲染、生动的表演展现……教师要把握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如在教学古诗《梅花》时,可以创设出情境:大雪纷飞中,一朵朵雪白的梅花正迎着风雪绽放。与此同时,教师以诗歌化的语言娓娓道出心情苦闷的诗人的情怀,同时用电脑播放收集到的大量梅花相关资料,如图片:大至梅花的不同品种,小至梅花的枝干、花瓣、花蕊的局部的定格;音频:赞颂梅花的革命歌曲《红梅赞》、《咏梅》及通俗歌曲《一剪梅》、《梅花》等,大量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风姿,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诗情画意中,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诗人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也让学生从中获得很多的“物外之趣”,从而轻松快乐地进行语文学习。
创新教法,语文课堂开放化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手段融入课堂,课堂才会更加充满活力。创新的语文课堂,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新的教法与课堂结构;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排除障碍,勇于标新立异,寻求开发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自主的、充满活力的。例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词,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然后老师布置任务:“各小组成立广告公司,推销你们的产品——新型玻璃。要了解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然后讨论写广告语。”学生在分组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很快就明白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并写出生动的广告语,如:“想拥有自动窗帘吗?请用变色玻璃。”“有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请把心放回原位。”“隔音玻璃,给你带来宁静的世界……”等看有似些稚嫩但很实用的广告词,整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各显其能。这样,教师将课堂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走出课堂,语文学习生活化
当今时代,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而不只满足于机械的记忆。
现实教学中,学生仅靠死学书本中的生字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汉字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应着手组织学生将识字过程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导他们在喝饮料的时候,买物品的时候,看各色广告、招牌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随时随地注意身边的汉字。将社会变成识字大课堂,提高自己的识字面和识字量。
同时还可通过“慧眼识错”“成语接龙”“趣填成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活学活用,有机地将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如指导学生展开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字环境,实地考察出版物、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说明、企事业组织名称、公共服务行业中的规范用字状况,对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使用规范汉字。通过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总之,新型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以人为本,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知识传递的乐土,美好人性养育的殿堂。
(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源城区下城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我们必须改革这种不科學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更新观念,教师角色新型化
更新观念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教师观念的陈旧老化,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默守陈规。我们应当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关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大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是课程的主体;树立科学的学生观,领会多元智能理论,善待后进生等。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变不平等的“家长式”师生关系为“学友式”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营造氛围,师生关系和谐化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均已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努力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为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笑脸、宽容的眼神、恰当的肢体语言,促进师生情感的交融,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不宜时时处处以“标准”答案去苛求学生的言语表达,不能让学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犯错,而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喜悦。这样才能一改以往课堂教学沉闷的局面,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
创设情境,语文课堂情感化
如果说缺乏道德的教育是危险的,那么缺乏情感的教育就是干枯的。新课标告诉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或利用事物演示,或用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或用优美的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动听的音乐渲染、生动的表演展现……教师要把握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如在教学古诗《梅花》时,可以创设出情境:大雪纷飞中,一朵朵雪白的梅花正迎着风雪绽放。与此同时,教师以诗歌化的语言娓娓道出心情苦闷的诗人的情怀,同时用电脑播放收集到的大量梅花相关资料,如图片:大至梅花的不同品种,小至梅花的枝干、花瓣、花蕊的局部的定格;音频:赞颂梅花的革命歌曲《红梅赞》、《咏梅》及通俗歌曲《一剪梅》、《梅花》等,大量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风姿,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诗情画意中,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诗人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也让学生从中获得很多的“物外之趣”,从而轻松快乐地进行语文学习。
创新教法,语文课堂开放化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手段融入课堂,课堂才会更加充满活力。创新的语文课堂,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新的教法与课堂结构;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排除障碍,勇于标新立异,寻求开发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自主的、充满活力的。例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词,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然后老师布置任务:“各小组成立广告公司,推销你们的产品——新型玻璃。要了解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然后讨论写广告语。”学生在分组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很快就明白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并写出生动的广告语,如:“想拥有自动窗帘吗?请用变色玻璃。”“有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请把心放回原位。”“隔音玻璃,给你带来宁静的世界……”等看有似些稚嫩但很实用的广告词,整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各显其能。这样,教师将课堂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走出课堂,语文学习生活化
当今时代,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而不只满足于机械的记忆。
现实教学中,学生仅靠死学书本中的生字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汉字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应着手组织学生将识字过程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导他们在喝饮料的时候,买物品的时候,看各色广告、招牌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随时随地注意身边的汉字。将社会变成识字大课堂,提高自己的识字面和识字量。
同时还可通过“慧眼识错”“成语接龙”“趣填成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活学活用,有机地将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如指导学生展开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字环境,实地考察出版物、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说明、企事业组织名称、公共服务行业中的规范用字状况,对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使用规范汉字。通过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总之,新型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以人为本,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知识传递的乐土,美好人性养育的殿堂。
(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源城区下城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