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资源,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注重生活经验,丰富数学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材;生活;经验;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从课程理念精神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富有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活动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紧扣教材的知识点,挖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的切入点,创设各种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观察、猜测、演算、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我播放前几天学校举行“祖国在我心中”演讲赛的课件,让学生重温当时比赛情景,课件画面显示了四、五年级部分同学的比赛成绩:四年级参赛选手蔡雪芳98分、王德92分、李丽97分、张宁93分,五年级参赛选手蔡婧瑜96分、林丽娜96分、蔡小明95分。画外音响起:“如果让你当评委,你认为哪个年段的参赛成绩好呢?”学生在熟悉生活情境中兴致盎然地展开积极地讨论,生1:“我认为四年段的成绩最好,最高分在这个年段里,而且总分相比五年段还要高。”生2:“我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师:“为什么是错误的?”生3:“我认为不能用总分比,因为四年段参赛选手的人数与五年段参赛选手的人数不相等。”生4:“我们能不能用每一个年段参赛选手的平均成绩来比呢?或许用这种方法才能比较公平公正。”师:“这位同学提出这种方法很有道理,如果比赛成绩是按平均成绩取名次,哪一个年段的平均成绩较高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问题。”教师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来自学生身边刚发生的演讲比赛成绩,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注重生活经验,丰富数学思维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设计课程内容,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为学生发现、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源,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地生成。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开放式练习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板上出示:小明的爸爸到银行领了一笔钱,可以买3套同样的西装或7套同样的童装,已知买一套西装比买一套童装贵144元,一套童装多少元?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里积极地探究、交流,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纷纷展现出来,有的学生说:“如果把这笔钱看作单位1,那么这道题应列式144÷(1/3-1/7)×1/7。”有的说:“如果把一套童装的价钱看作单位1,这道题可以列式144÷(7/3-1)。”也有的说:“我把一套西装的价钱看作单位1,这道题可以列式144÷(1-3/7)-144。”还有的说:“根据一套西装与童装的价格之比7︰3,这道题可以列式144÷(7-3)×3。”学生在训练中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获得了发展。又如学习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时,文中情景图展示白兔和灰兔正在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一大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给予学生充裕的活动时间和广阔活动空间,学生积极探究求知欲望被极大激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里热烈地讨论,找到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认为:“可以直接运用点数出学生的总人数。”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小组计数,一个小组有6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6+6=12(人)。”也有的认为:“可以按性别分类来计数,我数了之后,男同学有7人,女同学有5人,把男女同学的人数相加即7+5=12(人)。”还有的认为:“可以按每个学习小组计数,一个学习小组有4人,3个学习小组的总人数就是4+4+4=12(人)。”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开拓学生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例1、例2后,为了加深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求,提出:“老师准备对家里一间长8米,宽5米,高3米的房间墙壁进行粉刷,这间房间的门窗面积共有6.5平方米,粉刷每平方米墙壁的涂料需要0.8千克,每千克涂料需要2.5元钱,请同学们算一算,粉刷这间房间墙壁需要购买多少千克涂料?一共要花费多少元钱?”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里积极地开动脑筋,先计算出这件房间墙壁需要粉刷的表面积,即(8×5+8×3×2+5×3×2)-6.5=111.5(平方米)。接着,又经过一番讨论,计算出需要的涂料数量以及购买这些涂料多少钱,即111.5×0.8=89.2(千克),89.2×2.5=223(元)。教师对学生算出的结果给予充分地肯定。学生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体验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乐趣,促进了应用意识地生成。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立足于教材,为学生提供各种包含数学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一次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巩固对数学知识地掌握,培养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学习数学能力。
收稿日期:2011-11-30
【关键词】教材;生活;经验;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从课程理念精神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富有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活动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紧扣教材的知识点,挖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的切入点,创设各种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观察、猜测、演算、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我播放前几天学校举行“祖国在我心中”演讲赛的课件,让学生重温当时比赛情景,课件画面显示了四、五年级部分同学的比赛成绩:四年级参赛选手蔡雪芳98分、王德92分、李丽97分、张宁93分,五年级参赛选手蔡婧瑜96分、林丽娜96分、蔡小明95分。画外音响起:“如果让你当评委,你认为哪个年段的参赛成绩好呢?”学生在熟悉生活情境中兴致盎然地展开积极地讨论,生1:“我认为四年段的成绩最好,最高分在这个年段里,而且总分相比五年段还要高。”生2:“我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师:“为什么是错误的?”生3:“我认为不能用总分比,因为四年段参赛选手的人数与五年段参赛选手的人数不相等。”生4:“我们能不能用每一个年段参赛选手的平均成绩来比呢?或许用这种方法才能比较公平公正。”师:“这位同学提出这种方法很有道理,如果比赛成绩是按平均成绩取名次,哪一个年段的平均成绩较高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问题。”教师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来自学生身边刚发生的演讲比赛成绩,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注重生活经验,丰富数学思维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设计课程内容,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为学生发现、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源,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地生成。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开放式练习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板上出示:小明的爸爸到银行领了一笔钱,可以买3套同样的西装或7套同样的童装,已知买一套西装比买一套童装贵144元,一套童装多少元?学生在熟悉的问题情境里积极地探究、交流,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纷纷展现出来,有的学生说:“如果把这笔钱看作单位1,那么这道题应列式144÷(1/3-1/7)×1/7。”有的说:“如果把一套童装的价钱看作单位1,这道题可以列式144÷(7/3-1)。”也有的说:“我把一套西装的价钱看作单位1,这道题可以列式144÷(1-3/7)-144。”还有的说:“根据一套西装与童装的价格之比7︰3,这道题可以列式144÷(7-3)×3。”学生在训练中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广阔性获得了发展。又如学习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时,文中情景图展示白兔和灰兔正在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一大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给予学生充裕的活动时间和广阔活动空间,学生积极探究求知欲望被极大激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里热烈地讨论,找到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认为:“可以直接运用点数出学生的总人数。”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小组计数,一个小组有6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6+6=12(人)。”也有的认为:“可以按性别分类来计数,我数了之后,男同学有7人,女同学有5人,把男女同学的人数相加即7+5=12(人)。”还有的认为:“可以按每个学习小组计数,一个学习小组有4人,3个学习小组的总人数就是4+4+4=12(人)。”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既开拓学生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例1、例2后,为了加深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求,提出:“老师准备对家里一间长8米,宽5米,高3米的房间墙壁进行粉刷,这间房间的门窗面积共有6.5平方米,粉刷每平方米墙壁的涂料需要0.8千克,每千克涂料需要2.5元钱,请同学们算一算,粉刷这间房间墙壁需要购买多少千克涂料?一共要花费多少元钱?”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里积极地开动脑筋,先计算出这件房间墙壁需要粉刷的表面积,即(8×5+8×3×2+5×3×2)-6.5=111.5(平方米)。接着,又经过一番讨论,计算出需要的涂料数量以及购买这些涂料多少钱,即111.5×0.8=89.2(千克),89.2×2.5=223(元)。教师对学生算出的结果给予充分地肯定。学生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体验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乐趣,促进了应用意识地生成。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立足于教材,为学生提供各种包含数学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一次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巩固对数学知识地掌握,培养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学习数学能力。
收稿日期: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