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城市快速建设中最受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更新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人们谈及城市更新的相关话题,通常可以归结到十个角度来考量:更新目标、更新导向、产权主体、更新规模、更新对象、参与主体、改造方式、功能变更、土地流转、安置模式。而这十个角度,可作为探讨城市更新的考量线索。基于此,文章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背景下主要研究了旧城中心区规划策略,为旧城中心区改造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
关键字:城市更新改造、旧城中心区、规划策略、城市建设
一、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老城区由于开发较早,聚集着成千上百的成熟社区,土地上附着数万套房子,放眼望去都是年代久远的旧建筑物。众所周知,旧城中心区房屋的建筑质量普遍较差,而且公共设施与绿化都严重缺乏。这些因素影响着城市良好容貌,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有些房屋是危房,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城市的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旧城中心区改造节约能源。旧城中心区虽然整体面貌陈旧,但是完全拆旧换新是不现实的。对于一些安全系数高、楼体外立面陈旧的房屋,保留其实心墙体,最大限度地保证房屋整个框架结构不变,外立面的翻新改造不仅美化了房屋建筑,而且大大实现发挥的作用。比如,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运输、建筑垃圾的处理等人力、物力的消耗。
其次,改善旧城中心区居住环境。在经济日益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旧房屋的凌乱布局以及稀少的绿化植被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的舒适性。
最后,为旧城中心区注入新活力。旧城中心区改造,即旧城中心区的再开发。再开发意味着对旧城中心区的外部形态进行更新改造,将有安全隐患的房屋拆除,建造具有城市传统文化与社会历史背景的新一代建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新元素设计出符合当下潮流的房屋建筑,将其改造成“名胜古迹”,提升当地建筑的吸引力,给旧城中心区注入新活力。
此外,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面貌,同时影响着城市经济、居民生活、生态发展等。旧貌换新颜是当下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的重点任务。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只有重视老城区的规划设计,提高老城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更新的基本思路
城市更新主要包括两种制度建设途径,即顶层设计和基层创建。
1.顶层设计
国家层面的城市更新引导,往往是地方开展城市更新的依据。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推土机时代的更新反思后,进入到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综合治理的阶段。1950年代以来,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先后在城市更新领域开展法制建设,并在法律法规体系外积极应用“项目支持”和“资金计划”两大工具以推动城市更新。
但是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还未出台全面整合的城市更新法律法规,但在老旧小区、老旧厂房改造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方向性和引导性的专项政策。在城市层面,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均设立了专门机构来管理城市更新,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建立了针对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路径。
2.基层创建
在北京,城市更新制度的基层创建表征了规划的时代转型,规划师更加“接地气”、不断“下基层”。自2019年开始,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开始在全市正式推行,虽然诸如社区规划师等基层规划师制度在广州、深圳、上海、成都各地早有实践,但从制度推行的力度、广度和规范性来看,北京位居探索的前沿。通过责任规划师的纽带,城市基层建设的规划权力体系和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三、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满足生活需求
确保改造区域内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是旧城中心区改造和规划工作的首要目标。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的同时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们的物质生活为前提的配套设施、交通环境、景观布局等改造工程才能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落到实处,从而使旧城中心区改造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实现旧城中心区改造的目标。因此应将“以人为本”切实作为改造工程的基础,促进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经济发展,改善邻里环境,激发消费需求,力争在改造旧城中心区区的同时结合区内主要建筑使用功能,延续既有的建筑功能,精心打造一个舒适的、可持续的、和谐自然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2.“因地制宜”弘扬地方文化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历史文化是其独有的标签和价值所在。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旧城中心区内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借助现代化先进的设计手段,结合当地风格特征,统一住宅建筑形式,保留原有的历史特征,形成整体风貌。
此外,还可以利用合理的材料和创新设计来建造一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给厚重的历史氛围注入新鲜的活力,以此来实现现代与历史的呼应,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3.合理空间布局
在旧城中心区改造过程中应通过对建筑的布局设计形成一个大型外部空间,为居民提供功能多样的居住空间,营造优质的居住环境。对于全面改造的区域,合理对其周围建筑及建筑群进行科学的改建或直接拆除。
4.尊重自然,和谐与共
我国古建筑的特色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苏州园林的雅致,还是故宫的威严对称,都在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美妙。因此,旧城中心区改造依然需要遵守这个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外部环境,因地制宜。
四、旧城中心区规划策略探析
1.精心设计规划
科学的规划设计是旧城中心区改造工程实施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做好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城市改造和发展的目标。旧城中心区改造规划设计首先要注意的是居住区、重要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的改造。只有合理规划这些配套设施才能够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居住需求。
2.统筹兼顾,因地制宜,解决旧房危房改造问题
对于建筑质量尚好,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老旧小区,通过外立面修葺,小区下水管道、道路改造,增加绿化面积等方式来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这种小区环境改善工程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排水、污水处理改造工程,是提高小区居住环境的关键所在。及时发现并修复破损的内部管道,对小区内的路面进行及时维护和修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小区形象,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3.保护历史文化地块
对于彰显地方特色文化的区域地块的开发要格外小心和用心,因为这些地块要么支撑着现有的历史文化建筑遗迹,要么掩埋着未经发现的文物宝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旧城中心区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同时,旧城中心区改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对旧城中心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地制定改造方案以获得理想的改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成.浅析旧城改造的设计策略[J].建筑知识,2017(4).
[2]黄祺.关于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
[3]安振文.旧城改造的保护及其更新[J].建材与装饰,2018(49).
柳州市柳北区旧城改造服務中心(柳州市柳北区园林绿化管理所) 广西 柳州 545000
关键字:城市更新改造、旧城中心区、规划策略、城市建设
一、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老城区由于开发较早,聚集着成千上百的成熟社区,土地上附着数万套房子,放眼望去都是年代久远的旧建筑物。众所周知,旧城中心区房屋的建筑质量普遍较差,而且公共设施与绿化都严重缺乏。这些因素影响着城市良好容貌,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有些房屋是危房,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城市的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旧城中心区改造节约能源。旧城中心区虽然整体面貌陈旧,但是完全拆旧换新是不现实的。对于一些安全系数高、楼体外立面陈旧的房屋,保留其实心墙体,最大限度地保证房屋整个框架结构不变,外立面的翻新改造不仅美化了房屋建筑,而且大大实现发挥的作用。比如,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运输、建筑垃圾的处理等人力、物力的消耗。
其次,改善旧城中心区居住环境。在经济日益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旧房屋的凌乱布局以及稀少的绿化植被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的舒适性。
最后,为旧城中心区注入新活力。旧城中心区改造,即旧城中心区的再开发。再开发意味着对旧城中心区的外部形态进行更新改造,将有安全隐患的房屋拆除,建造具有城市传统文化与社会历史背景的新一代建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新元素设计出符合当下潮流的房屋建筑,将其改造成“名胜古迹”,提升当地建筑的吸引力,给旧城中心区注入新活力。
此外,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面貌,同时影响着城市经济、居民生活、生态发展等。旧貌换新颜是当下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的重点任务。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只有重视老城区的规划设计,提高老城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更新的基本思路
城市更新主要包括两种制度建设途径,即顶层设计和基层创建。
1.顶层设计
国家层面的城市更新引导,往往是地方开展城市更新的依据。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推土机时代的更新反思后,进入到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综合治理的阶段。1950年代以来,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先后在城市更新领域开展法制建设,并在法律法规体系外积极应用“项目支持”和“资金计划”两大工具以推动城市更新。
但是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还未出台全面整合的城市更新法律法规,但在老旧小区、老旧厂房改造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方向性和引导性的专项政策。在城市层面,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均设立了专门机构来管理城市更新,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建立了针对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路径。
2.基层创建
在北京,城市更新制度的基层创建表征了规划的时代转型,规划师更加“接地气”、不断“下基层”。自2019年开始,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开始在全市正式推行,虽然诸如社区规划师等基层规划师制度在广州、深圳、上海、成都各地早有实践,但从制度推行的力度、广度和规范性来看,北京位居探索的前沿。通过责任规划师的纽带,城市基层建设的规划权力体系和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三、旧城中心区改造与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满足生活需求
确保改造区域内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是旧城中心区改造和规划工作的首要目标。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的同时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们的物质生活为前提的配套设施、交通环境、景观布局等改造工程才能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落到实处,从而使旧城中心区改造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实现旧城中心区改造的目标。因此应将“以人为本”切实作为改造工程的基础,促进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经济发展,改善邻里环境,激发消费需求,力争在改造旧城中心区区的同时结合区内主要建筑使用功能,延续既有的建筑功能,精心打造一个舒适的、可持续的、和谐自然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2.“因地制宜”弘扬地方文化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历史文化是其独有的标签和价值所在。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旧城中心区内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借助现代化先进的设计手段,结合当地风格特征,统一住宅建筑形式,保留原有的历史特征,形成整体风貌。
此外,还可以利用合理的材料和创新设计来建造一些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给厚重的历史氛围注入新鲜的活力,以此来实现现代与历史的呼应,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3.合理空间布局
在旧城中心区改造过程中应通过对建筑的布局设计形成一个大型外部空间,为居民提供功能多样的居住空间,营造优质的居住环境。对于全面改造的区域,合理对其周围建筑及建筑群进行科学的改建或直接拆除。
4.尊重自然,和谐与共
我国古建筑的特色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苏州园林的雅致,还是故宫的威严对称,都在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美妙。因此,旧城中心区改造依然需要遵守这个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外部环境,因地制宜。
四、旧城中心区规划策略探析
1.精心设计规划
科学的规划设计是旧城中心区改造工程实施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做好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城市改造和发展的目标。旧城中心区改造规划设计首先要注意的是居住区、重要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的改造。只有合理规划这些配套设施才能够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居住需求。
2.统筹兼顾,因地制宜,解决旧房危房改造问题
对于建筑质量尚好,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老旧小区,通过外立面修葺,小区下水管道、道路改造,增加绿化面积等方式来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这种小区环境改善工程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排水、污水处理改造工程,是提高小区居住环境的关键所在。及时发现并修复破损的内部管道,对小区内的路面进行及时维护和修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小区形象,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3.保护历史文化地块
对于彰显地方特色文化的区域地块的开发要格外小心和用心,因为这些地块要么支撑着现有的历史文化建筑遗迹,要么掩埋着未经发现的文物宝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旧城中心区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同时,旧城中心区改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对旧城中心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地制定改造方案以获得理想的改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成.浅析旧城改造的设计策略[J].建筑知识,2017(4).
[2]黄祺.关于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
[3]安振文.旧城改造的保护及其更新[J].建材与装饰,2018(49).
柳州市柳北区旧城改造服務中心(柳州市柳北区园林绿化管理所) 广西 柳州 545000